氣象局:今年4月全國平均氣溫偏高 北方沙塵天氣偏少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氣象局:今年4月全國平均氣溫偏高 北方沙塵天氣偏少

2017-04-28 16:15: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於曉

  中新網4月28日電 中國氣象局今日舉辦5月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祖強介紹了4月全國天氣氣侯特徵。張祖強表示,2017年4月(1日-27日),全國平均氣溫11.8℃,較常年同期(10.7℃)偏高1.1℃。北方地區共出現兩次揚沙天氣過程,沙塵天氣過程次數較2007-2016年同期平均值(3.4次)偏少。

資料圖:四月末,隨著氣溫逐漸升高,甘肅永靖縣川塬區的梨花、油菜花在藍天白雲下競相綻放。郭紅 攝

  張祖強介紹,4月全國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2017年4月(1日-27日),全國平均降水量42.3毫米,接近常年同期(39.7毫米)。從空間分布看,西北大部、華北南部、黃淮大部、江淮南部、江漢、西南東部及內蒙古西部、西藏西部等地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2倍,部分地區偏多2倍以上;東北西部、華北北部、江南中西部、華南中西部及內蒙古東部等地偏少2~8成,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部分地區偏少8成以上。 4月1日-27日,雲南、新疆、福建、江西等省(區)共有39站日降水量突破4月日降水量歷史極值,其中江西上饒(122.9毫米)、福建永泰(117.0毫米)、四川寶興(59.4毫米)超過當地春季日降水量歷史極值。

  氣溫方面,全國平均氣溫偏高。2017年4月(1日-27日),全國平均氣溫11.8℃,較常年同期(10.7℃)偏高1.1℃。從空間分布看,除雲南中部氣溫偏低1~2℃外,全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江淮東部及浙江北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內蒙古東部部分地區偏高2~4℃。 4月1日-27日,內蒙古、黑龍江、江西、河南等省(區)共有11站發生極端日降溫事件 ,其中江西鉛(yán)山(16.4 ℃)、內蒙古滿洲裡(15.2℃)、河南封丘(12.5℃)日降溫幅度突破歷史極值。

資料圖:4月21日下午,福州突下大暴雨,許多路面積水成河,市民冒雨艱難出行。 王東明 攝

  張祖強提到,4月國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有:南方地區出現三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月內,南方地區出現三次區域性暴雨過程,分別為8日-9日、19日-21日和25日-26日。其中8日-9日,強降雨主要位於長江中下遊地區及江漢等地;19日-21日,強降雨主要位於江南與華南地區等地;25日-26日強降雨主要位於江南與華南地區。暴雨導致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重慶等地遭受洪澇災害。

  東北西部氣象乾旱發展。4月以來,華北北部、東北西部等地降水量不足25毫米,其中河北中部和北部、遼寧西部、吉林西部、內蒙古大部等地降水量不足10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東北中部和西部、內蒙古東部、河北北部等地偏少2~8成。受降水持續偏少加上同期氣溫偏高影響,土壤失墒快,東北地區西部及河北北部乾旱發展。對春耕生產不利。

  多省區局地遭遇風雹災害。月內,貴州、陝西、山西、內蒙古、江蘇、新疆、吉林、寧夏、江西、雲南、湖南、廣西、福建、海南、河南、山東、四川及重慶18省(區、直轄市)遭受風雹襲擊。貴州、江西、湖南及重慶等地受災較重。

  北方地區出現兩次沙塵天氣過程。4月,我國北方地區共出現兩次揚沙天氣過程,沙塵天氣過程次數較2007-2016 年同期平均值(3.4次)偏少。

相關焦點

  • 氣象局發布2月天氣氣候特徵及沙塵天氣預警服務
    2012年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沙塵天氣監測預警氣象服務    一、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3.2℃,較常年同期(-2.0℃)偏低1.2℃。與常年同期相比,除西南大部及青海大部氣溫偏高外,全國其餘大部氣溫普遍偏低 1~2℃,其中東北大部、華北東北部、西北東北部、江南西北部及內蒙古、新疆西北部、貴州大部、廣西大部等地偏低2~4℃。    2月,全國平均降水量為14.5毫米,較常年同期(17.6毫米)偏少17.6%。
  • 4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近2℃ 水熱條件充足利於春播
    29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4月我國總體天氣情況(央廣網記者 孫冰潔 攝)  央廣網北京4月29日消息(記者孫冰潔)「人間四月天」本應風暖草燻、惠風和暢,但即將過去的這個四月,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在「跌宕起伏」的氣候中度過,南方陰雲密布、北方頻頻降溫。
  • 北方迎今年最嚴重沙塵天氣 未來10天還有一次沙塵天
    新京報實習生 陳婉婷 攝  新京報訊 (記者鄧琦 實習生餘華尊)3月26日開始,北方地區迎今年以來最嚴重沙塵天氣過程。昨日,北京地區持續6級嚴重汙染級別,局地PM2.5小時濃度甚至超過3000。  影響面積約150萬平方公裡  3月26日至28日,北方地區出現今年以來第四次沙塵天氣。
  • 今年冬季中國平均氣溫將較常年同期偏高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杜佳卉 王慶凱)中國氣象局17日消息說,國家氣候中心對今年中國秋冬季氣候特徵進行總結分析預測顯示,今年冬季中國平均氣溫將較常年同期偏高,但冷暖變化幅度較大;今年秋季中國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三高。
  • 氣象專家解析近日沙塵天氣範圍及成因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郝多)受大風天氣影響,3月28日,我國內蒙古中東部、華北中北部以及東北大部地區出現沙塵天氣,對公眾的健康和出行產生不利影響。針對本輪天氣過程,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桂海林,就沙塵天氣的源頭、成因、影響範圍等公眾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疑釋惑。
  • 氣象局發布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9月上旬天氣展望
    原標題:氣象局發布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9月上旬天氣展望中國氣象局2013年8月2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入汛以來全國天氣氣候總體情況、成因解析及對農業影響評估情況等。(二)全國平均氣溫為1961年來最高8月以來,全國平均氣溫為22.3℃,較常年同期(21℃)偏高1.3℃,為1961年來同期最高。從空間分布上看,除廣東、新疆和內蒙古局部地區氣溫偏低0.5~1℃外,全國其餘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或接近常年同期,其中黃淮至江南北部和青海大部等地偏高明顯,普遍偏高2~4℃。
  • 10月全國平均降水量為30.1毫米 較常年同期偏少16%
    中新網11月4日電 在中國氣象局11月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馮玲介紹,2020年10月,全國平均降水量30.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16%。資料圖:下雨天給民眾出行帶來影響。
  • 專家指四因素造成今年沙塵天氣強度明顯大於去年
    中新網5月2日電 據新華網報導,據中央氣象臺副臺長姚學祥介紹,今春中國沙塵天氣明顯多於去年主要受四個因素影響。  一是進入冬季後北方大部地區降水偏少,今年1月以來,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至8成,其中甘肅西部、內蒙古中西部和寧夏北部等地降水總量不足10毫米。乾旱少雨造成地表疏鬆,為沙塵天氣的發生提供有利條件。
  • 氣象局:12月全國平均氣溫-3.6℃,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31日表示,12月(1日至29日),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偏強,全國平均氣溫-3.6℃,較常年同期偏低0.5℃,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中國氣象局3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王志華通報了12月份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 2018年鞍山氣溫偏高降水偏少
    記者從市氣象局獲悉,2018年,全市平均氣溫較歷年偏高,降水量偏少,全年日照時數較歷年明顯偏多。年內氣象災害以暴雨洪澇、高溫、乾旱、低溫冷害等為主,對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據介紹,2018年,全市年平均氣溫為9.3℃,較歷年偏高0.1℃,各地區氣溫的差異性較大。降水明顯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為565mm,較歷年偏少147mm,且時空分布不均。日照較歷年明顯偏多,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38小時,較歷年多35小時。去年全市災害性天氣較多。
  • 中國氣象局:未來十天冷空氣頻繁 全國大部降水偏少
    中新網12月4日電 「預計未來十天,冷空氣頻繁但勢力減弱,全國大部降水偏少。北方地區7日之後氣溫回升,南方氣溫回升在9日之後。」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祖強4日表示。資料圖:天氣寒冷,行人「全副武裝」出行。王春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4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11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國內外重大天氣氣候事件。談到未來十天的天氣情況,張祖強介紹,預計未來十天,冷空氣頻繁但勢力減弱。
  • 氣象局:12月全國平均氣溫-3.6℃ 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31日表示,12月(1日至29日),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偏強,全國平均氣溫-3.6℃,較常年同期偏低0.5℃,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中國氣象局3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王志華通報了12月份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 今年南平市平均氣溫20.5℃ 較歷史同期偏高1℃
    27日,南平市氣象局2020年新聞發布會在延舉行。會上公布,截至11月25日,今年以來全市平均降水量1748.5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多60.8毫米(偏多3.6%),各縣(市、區)降水量在1456.4毫米(松溪)~2177.8毫米(光澤)之間,較歷年同期偏少10.3%(順昌)~偏多16%(光澤);全市平均氣溫20.5℃,較歷史同期偏高1℃(屬異常偏高),屬1961年以來第二。
  • 「沙塵+霧霾」,最近天氣怎麼了?
    這一輪「沙塵+霧霾」帶來的空氣汙染嚴重嗎?會持續多久?中央氣象臺首席桂海林分析,3月26日至28日,北方地區出現今年以來第四次沙塵天氣,內蒙古中東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及東北地區先後出現揚沙或浮塵,並出現5~7級風,陣風達8~9級。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局地出現沙塵暴,最低能見度不足400米。
  • 2006至2007年冬季六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新華網北京3月1日專電(記者樊曦、於文靜)中國氣象局1日公布了2006至2007年冬季六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包括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部分地區出現大到暴雪、大霧和沙塵天氣。  據了解,這六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有:全國大部地區氣溫顯著偏高;部分地區出現大到暴雪使交通運輸及農牧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中東部地區多次出現大霧天氣,春運受到較大影響;長江以南地區多陰雨天氣;北方地區出現4次沙塵天氣;華北東部、西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旱情持續或發展。
  • 釋新聞|北京PM10逼近兩千,什麼是沙塵或浮塵天氣?
    視覺中國 圖3月28日,PM10取代PM2.5成為北京市大氣首要汙染物,當地由霾天氣轉為沙塵天氣。北京市大部分地區能見度1-3公裡。28日上午8時,北京市PM10濃度達到1896微克/立方米。北京市朝陽區、密雲區等15個城區先後發布沙塵藍色預警稱,當地將出現浮塵天氣,能見度較低,請注意防範。
  • ...氣象局:今年入汛以來全國平均氣溫偏高 東北空出區域受到暖高壓...
    「2019年入汛以來,全國平均氣溫14.2℃,較常年同期(13.3℃)偏高0.9℃,與2014年並列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四高。」2日,在中國氣象局7月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廖軍說。
  • 北方迎來嚴重沙塵天氣 如何產生?如何防護?
    3月26日開始,北方地區迎今年以來最嚴重沙塵天氣過程。3月29日,北京地區持續6級嚴重汙染級別,部分地區的PM10小時濃度甚至超過3000。北京市氣象局3月28日早晨發布沙塵天氣預警。中央氣象臺介紹,此次沙塵天氣強度大,造成多地空氣品質爆表。
  • 深圳:第一季度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二高,降水偏少
    筆者從深圳市氣象局4月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深圳第一季度平均氣溫達到19.0℃,為歷史同期第二高。第一季度深圳呈現出「氣溫異常偏高,對流天氣早,降水偏少」的氣候特點。據悉,2019年12月以來深圳市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強暖冬,秋冬氣溫創歷史新高,2020年以來對流天氣發生早且強。據發布會消息,2020年第一季度深圳氣溫異常偏高伴階段性波動。第一季度平均氣溫19.0℃,較近五年同期(17.7℃)偏高1.3℃,為歷史同期第二高,最高氣溫29.6℃,為近五年同期第二高。
  • 中國氣象局公布1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中國氣象記者葉珊杉報導 2月2日,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8年1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今年1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略偏低,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近五成;1月出現了4次冷空氣過程,較常年(3.4次)略偏多,預計2月份冷空氣活動仍將較為頻繁。  1月,全國平均氣溫-5.3℃,較常年同期偏低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