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解析近日沙塵天氣範圍及成因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郝多)受大風天氣影響,3月28日,我國內蒙古中東部、華北中北部以及東北大部地區出現沙塵天氣,對公眾的健康和出行產生不利影響。針對本輪天氣過程,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桂海林,就沙塵天氣的源頭、成因、影響範圍等公眾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疑釋惑。

嘉賓: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 桂海林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劉佳 王美麗 段昊書 新華網記者 郝多

桂海林(左)接受記者採訪。王美麗 攝影

記者:本次沙塵天氣的影響範圍、強度和持續時間是怎樣的?

桂海林:今年以來,我國已出現4次沙塵天氣,而此次過程是影響範圍最大的一次。其中,黑龍江東南部、吉林東部、遼寧、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山西北部、內蒙古中西部、甘肅西部、新疆南疆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南疆盆地東部局地還出現沙塵暴。此次過程無論從強度及影響範圍來說,都與常年同期相比接近,但北京地區為今年以來最強。

28日夜間開始,上述地區沙塵天氣逐漸減弱,其中,北京由於大氣擴散條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預計28日至29日兩天仍會受浮塵影響,28日夜間起逐漸減弱。

全國沙塵實況圖(3月26日-28日)

記者:沙塵天氣出現的成因及氣候背景是什麼?

桂海林:產生沙塵天氣有三個必要條件:大風天氣、沙源地氣候條件、影響範圍內的大氣擴散條件。

近十天以來,北方地區與常年同期相比氣溫偏高4-6℃,利於土壤解凍,使地表容易起塵。同時,內蒙古中東部、東北、華北地區降水與同期相比明顯偏少,使得沙塵在地表的附著力降低,為沙塵天氣的產生提供了充分的物質基礎。部分沙塵天氣影響地區的由於自身大氣擴散條件較差,沙塵被大風帶來後,容易停留在這一區域上空並緩慢沉降,因而局地受影響時間持續較長。

就動力條件看,影響我國北方地區的蒙古氣旋發展強盛,沙源地風速大、容易起沙。沙塵最初的源頭來自蒙古國境內,在沙塵隨大風向南、向東「行進」的過程中,我國內蒙古等地的沙地、沙漠地區也給予了一定「補充」。隨著氣旋東移發展,攜帶上遊的沙塵影響到北京及周邊地區。

記者:未來一段時間是否還會出現沙塵天氣?

桂海林:預計未來10天,冷空氣和氣旋活動較為活躍,新疆南疆盆地、內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區東部等地多揚沙或浮塵天氣,局地有沙塵暴。其中3月29日至31日,新疆南疆盆地、內蒙古、甘肅西部、寧夏中北部、陝西北部等地將有浮塵或揚沙天氣,內蒙古西部、新疆南疆盆地、甘肅西部部分地區有沙塵暴。4月2日至3日,新疆南疆盆地、內蒙古中西部、甘肅西部及華北北部等地還有一次沙塵天氣過程。

預計4月份,歐亞中高緯度地區環流呈明顯階段性變化特徵,上旬北方地區冷空氣活躍,沙塵的動力輸送條件較好,華北地區出現沙塵天氣的可能性大;中、下旬北方冷空氣勢力轉弱,不利於華北地區出現沙塵天氣。

記者:近年來,春季沙塵天氣發生情況是怎樣的?

桂海林:近些年,我國出現沙塵天氣的頻率逐年減少。據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7年,沙塵的日數呈現出自西向東、自北向南逐漸遞減的規律,其中,新疆南疆盆地為沙塵發生頻率最高地區,其次是內蒙古西部及甘肅河套以西地區。

2000年至2017年,我國平均每年出現沙塵天氣過程13.6次,較常年平均(1981年至2010年)偏少1.3次;尤其是2011年至2017年,年平均只有10.3次。而在2017年,我國共出現9次沙塵天氣過程,其中揚沙天氣過程8次、沙塵暴天氣過程1次,均少於常年平均。整體來看,2000年以來我國沙塵天氣呈減少趨勢,但由於每年氣候背景不同,部分年份也會出現波動。

就北京地區來說,2011年至2017年,平均沙塵日數在3天左右。從氣候變化趨勢看,北京春季沙塵天氣仍處於年代際偏少的氣候背景下。

責任編輯: 潘子荻

相關焦點

  • 氣象專家解析近日沙塵天氣成因及特點
    伴隨著多股冷空氣,4月15日開始,我國新疆等地出現了大範圍的風沙天氣,揚沙和浮塵天氣還將影響西北地區東部和華北等地,對公眾的健康和出行產生不利影響。針對本輪天氣過程,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工張碧輝,就沙塵天氣的原因、影響範圍和特點以及防範等為公眾解疑釋惑。
  • 專家析沙塵天氣演變過程 上升氣流影響沙塵強弱
    本報訊(通訊員周名揚)北京市專業氣象臺的預報員們幾年來通過對大量大風沙塵天氣的演變過程分析,發現一個怪現象:在沙塵天氣多發的春天,同一地區颳大風時有時會天空沙塵瀰漫,有時卻是藍天白雲。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通過研究,氣象專家們發現,上升氣流是影響到沙塵天氣強弱的重要因素。
  • 氣象條件是近期沙塵天氣發生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氣象條件,即大氣具備強的熱力不穩定,產生邊界層大風,將沙塵吹起,由上升氣流將其輸送到較高的空中,再由中低空的急流將沙塵「運輸」到較遠的地區,由於沙塵自身的重量,傳輸過程中伴隨沉降,為沿途地區「製造」了沙塵天氣。  氣象專家表示,2009年沙塵天氣是近十年異常偏少的年份。
  • 氣象專家解析南方暴雨成因
    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已出現15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多地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防汛形勢十分嚴峻藍藍天工作室記者採訪了多名氣象專家,為您詳細解析近期氣候。 上圖:7月12日,江西省廬山市鄱陽湖中的小島落星墩,僅留一寺一塔一亭露出水面。
  • 關於我國華北沙塵天氣的成因與治理對策
    今年春天,我國北方,特別是華北地區,出現沙塵天氣時間之早、頻率之高、範圍之廣、強度之大,為歷史同期所罕見,給華北地區的交通運輸、環境治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個別地方甚至造成了人員傷亡。由於今春的華北地區強沙塵天氣過程多次直接影響北京和天津等大城市,對首都及周邊地區造成直接危害,因此更引起各界廣泛關注。
  • 中科院寒旱所資深研究員錢正安解析沙塵天氣: 蘭州一般在5月15日...
    蘭州晚報訊從5月11日夜間開始的沙塵天氣直至13日還未褪去。沙塵天氣成因如何?此次沙塵天氣還將持續多長時間?記者5月13日請中科院寒旱所79歲的資深研究員錢正安就此進行了解析。    「沙塵天氣分為四類:揚沙、浮塵、沙塵暴和強沙塵暴。揚沙沙塵濃度最小,然後是浮塵,當大風、強風吹起沙塵,造成地面能見度惡劣,能見度小於1公裡,就是沙塵暴;能見度小於200米,就是強沙塵暴。
  • 我國北方沙塵天氣已造成多地PM10重汙染
    1月10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大範圍、高強度沙塵天氣。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及時組織專家分析,邀請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張碧輝對此次汙染的成因和發展趨勢進行解讀。  張碧輝表示,此次沙塵天氣是2021年首次沙塵天氣過程,也是自2002年以來出現時間最早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呈現出強度高、影響範圍大的特徵,沙塵途經之處空氣品質迅速轉差,首要汙染物為PM10,沙塵天氣將在13日、14日繼續發展,15日開始逐步緩解。  多個城市受沙塵影響出現空氣品質指數「爆表」。
  • 10月颱風生成偏多近一倍 氣象專家分析成因
    氣象專家4日對這一現象成因進行解析。當天,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10月,西北太平洋(601099,股吧)及南海共有7個颱風生成,生成個數較常年同期(3.6個)偏多3.4個,有1個強熱帶風暴登陸中國,比常年同期略偏多,10月13日,強熱帶風暴「浪卡」在海南瓊海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
  • 沙塵天氣的幫兇——上升氣流
    3月9-10日和16-17日,我國北方相繼出現兩場大範圍偏北大風天氣過程。同樣在颳大風的情況下,造成的天氣卻截然不同,前者沙塵瀰漫,空氣渾濁嗆鼻,後者則只在局部地區有輕微沙塵天氣,大多數地方甚至是藍天白雲。  兩次颳大風的範圍差不多,只是風力不同。
  • 專家解讀這次沙塵暴成因是啥?為何還伴隨霧霾天氣?
    圖片來源網絡   那麼,此次覆蓋範圍廣、時段集中且汙染大的沙塵天氣成因是什麼?為何同時會伴隨著霧霾天氣?沙塵天氣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會有哪些危害?又應當如何防禦呢?帶著這些疑問,騰訊科普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相關專家。
  • 天津遭遇今年首場大範圍沙塵天氣 大風揚沙中迎立夏
    人民網天津5月5日電 (張靜淇)今天是「立夏」節氣,據天津氣象臺預計,天津今天上午陰有零星小陣雨有揚沙,下午晴間多雲有揚沙,夜間晴天,西北風5-6級陣風7-8級轉西風3-4級,揚沙天氣趨於結束。 昨天,天津大部分地區出現浮塵天氣,這是天津2017年春季以來第一次大範圍的沙塵天氣過程。
  • 受沙塵天氣影響 上海浮塵來襲首要汙染物PM10
    原標題:受北方沙塵天氣影響,上海明天有浮塵首要汙染物為PM10  浮塵正朝上海襲來。  4月10日,上海氣象部門發布信息稱,受北方沙塵天氣影響,11日白天,上海將有一次浮塵天氣過程,預計最小能見度在3-5公裡。
  • 我國北方沙塵天氣已造成多地PM10重汙染 汙染過程將於15日開始逐步...
    > 點擊標題下「河北生態環境發布」可快速關注1月10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大範圍、高強度沙塵天氣。
  • 今春沙塵天氣次數強度低於近18年均值 3個月10次沙塵天氣源頭在哪裡?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6月2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今春我國北方地區沙塵天氣次數較少,且集中發生在春季後期,強度偏弱,影響範圍較小。沙塵天氣次數和強度均低於近18年(2001年-2018年)同期均值。
  • 專家揭秘:大氣環流變化決定沙塵天氣發生頻次
    新華網蘭州4月7日電(記者馬維坤、汪訓波)在過去50年中,我國荒漠化面積呈加速趨勢,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北方的強和特強沙塵暴發生頻數卻明顯減少。這種現象曾讓沙漠專家和氣象專家迷惑不解,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成果則揭開了這個難解之謎。
  • 「沙塵+霧霾」,最近天氣怎麼了?
    沙塵給北京連續幾天的霧霾「加料」,空氣品質令人擔憂。人們不禁質疑,前幾個月的藍天哪兒去了?最近的天氣怎麼了?這次沙塵天氣將持續多久?對此,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號(ID:rmrbjjsh)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專家,為您帶來最新解讀。這次沙塵天氣有啥特點?何時結束?
  • 專家分析甘肅強沙塵暴成因:特殊地形致風速增強
    黑風暴來襲(照片提供:民勤縣氣象局)24日,天已經開始黑了(照片提供:民勤縣氣象局)西北部分地區近日遭遇強沙塵暴天氣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喬林昨日就此接受記者採訪解析說,甘肅河西地區由於地形造成的狹管效應,導致近地面風速又有明顯的增強,河西地區出現了強沙塵暴或特強沙塵暴。
  • 氣象局發布2月天氣氣候特徵及沙塵天氣預警服務
    四、沙塵天氣監測預警氣象服務    2004年以來,中國氣象局不斷加大對沙塵暴的監測預報預警服務力度,基本形成了沙塵暴綜合監測網絡,建立了亞洲沙塵暴數值預報系統並投入業務運行,為政府和公眾提供沙塵天氣預報和預警服務。    加強沙塵暴綜合監測。
  • 沙塵天氣突襲河北,這些沙塵知識你了解多少?
    面對突如其來的沙塵天氣,你的鼻子、嗓子有沒有感到不適?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嗎?是否給家人做好了防護?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下面這些知識要認真看!●沙塵天氣是怎樣形成的?3月以來,我國北方地區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其中內蒙古中部及華北等地降水偏少三到八成,氣溫偏高2℃至6℃,加之北方地區地表土壤已基本解凍,氣象條件總體有利於沙塵天氣的生成。而且本次影響我國北方地區的氣旋發展強盛,沙源地風速大、容易起沙並造成沙塵天氣。●沙塵天氣分為哪幾類?
  • 28日唐山沙塵天氣主要元兇是「蒙古氣旋」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侯書勳)3月28日,唐山出現今年以來首次大範圍沙塵天氣,其強度達到了揚沙級別,全市各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沙塵。  揚沙天氣從早晨6點前後開始,預計將持續至28日傍晚前後。其形成的天氣原因最主要的元兇是「蒙古氣旋」,蒙古氣旋是產生於蒙古地區的地面低氣壓,具有很強的不穩定性,它將蒙古地區地表裸露的沙塵卷至空中並隨著天氣系統的發展向下遊地區輸送,本次過程的蒙古氣旋強度較強,其攜帶了大量的沙塵,再通過偏北大風輸送到了華北地區,最終出現了本次大範圍沙塵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