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解析近日沙塵天氣成因及特點

2020-12-05 中國氣象局

  伴隨著多股冷空氣,4月15日開始,我國新疆等地出現了大範圍的風沙天氣,揚沙和浮塵天氣還將影響西北地區東部和華北等地,對公眾的健康和出行產生不利影響。針對本輪天氣過程,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工張碧輝,就沙塵天氣的原因、影響範圍和特點以及防範等為公眾解疑釋惑。

  專家: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工 張碧輝

  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劉佳 崔國輝 新華網記者 郝多

  新華網連結: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4/17/c_1120825577.htm

張碧輝(左)接受記者採訪。崔國輝 攝影

  記者:本次沙塵天氣出現的時間、影響範圍和特點是什麼?

  張碧輝:沙塵天氣從15日開始影響我國西北地區,其中,新疆東部和南疆盆地、甘肅西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陸續出現了揚沙或浮塵天氣,內蒙古西部局地出現了沙塵暴天氣。

  受冷空氣影響,目前沙塵的影響範圍在自西向東擴展,預計17日至18日,我國西北地區以及華北西部和北部地區還將出現一次大範圍的沙塵天氣。其中,陝西、山西北部、河北中北部及北京地區將出現揚沙或浮塵。北京市氣象臺17日16時30分發布大風藍色預警,預計17日夜間至18日白天,北京將有4、5級偏北風,陣風可達7級左右,局地伴有揚沙。此外,新疆南疆盆地、甘肅西部、內蒙古中西部、寧夏北部局地還會出現沙塵暴。此次天氣過程將一直持續到19日,隨著部分地區迎來小雨,沙塵天氣將得到抑制。

  這次沙塵天氣具有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兩大特點。沙塵天氣前後共持續5天,影響範圍覆蓋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可以說是今年影響我國範圍最廣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

  今天13:10氣象衛星監測顯示:沙塵區主要位於內蒙古西部偏南地區、甘肅中部及寧夏北部,部分沙塵區上空有雲系覆蓋。圖片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記者:進入春季後,為何容易出現沙塵、揚沙等天氣?今年入春後,我國出現沙塵天氣的情況是怎樣的?

  張碧輝:產生沙塵天氣有三個必要條件:沙塵源、強風和不穩定的大氣層結。就這次過程來說,由於高空槽後冷空氣相對應的地面冷高壓與地面氣旋相配合,形成較大的氣壓梯度,地面風力較大。同時,沙源地前期地面溫度偏高,增加了大氣不穩定度,有利於沙塵粒子往高層輸送,在高層西風氣流作用下往下遊輸送,因此自西向東產生了較大範圍的沙塵天氣。

  春季正是我國沙塵天氣的多發時節,北方地區氣溫逐漸升高,乾旱少雨的氣候特點造成了土質疏鬆,為沙塵天氣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沙源條件。在晴空少雲的情況下,太陽輻射強烈,中午前後近地面大氣受熱處於不穩定狀態,十分有利於空氣對流發展和上下動量、能量的交換,更容易帶起沙塵粒子。如果此時有冷暖氣團交綏的鋒面過境,鋒區附近強烈的抬升作用很容易引發沙塵暴。

  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入春後出現沙塵天氣的強度明顯偏弱。

  記者:未來一段時間是否還會出現沙塵天氣?

  張碧輝:目前來看,22日至25日西北部分地區還會出現沙塵天氣。但就強度和範圍來說,較這次過程明顯偏弱。

2000年至2016年沙塵天氣過程圖

  記者:近年來,公眾感覺沙塵天氣明顯減少了,但實際上出現沙塵的頻率是怎樣的?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何在?

  張碧輝:近些年,我國出現沙塵天氣的頻率逐年減少。據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6年,沙塵的日數呈現出自西向東、自北向南逐漸遞減的規律,其中,新疆南疆盆地為沙塵發生頻率最高地區,其次是內蒙古西部及甘肅河套以西地區。

  2000年至2016年平均沙塵天氣過程次數(13.8次)較常年平均(14.9次)偏少1.1次,尤其在2011年至2016年平均僅10.2次,明顯偏少。從圖中我們看出,2001年是沙塵天氣的高發年份,出現沙塵過程22次,沙塵暴過程次數11次,為近年來最多,而到了2014年出現沙塵天氣僅有7次。在2010年以後,包括2011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沙塵暴天氣過程均不超過2次,2015年僅有1次,為近年來最少。

  客觀上來說,最近10年,由於人為治理和氣候因素的共同作用,沙源地局部環境有所改善。在人為方面,我國投入了「三北防護林」這樣的國家治理工程並投資治理京津冀地區的風沙源。在氣候因素方面,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我國氣候也呈現出明顯變化。對於我國北方地區而言,大風天氣發生的日數明顯減少,這也是導致沙塵天氣減少的最主要原因。

  記者:面對沙塵天氣,公眾應如何做好防範?

  張碧輝:我認為應做好兩方面的防範。一是注意個人健康方面的防護,出行時需佩戴口罩,女士還可以戴絲巾、帽子等防範風沙的衣物。二是做好安全方面的防範,沙塵天氣往往伴隨大風,因此應遠離廣告牌及危險建築物。當沙塵天氣較強時,能見度也會隨之降低,開車出行的朋友尤其要注意低能見度的影響,減速慢行。

  值得注意的是,沙塵天氣常出現在午後至傍晚時段,公眾在這一時間段出行更要做好防護措施。

  (責任編輯:張永)

相關焦點

  • 氣象專家解析近日沙塵天氣範圍及成因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郝多)受大風天氣影響,3月28日,我國內蒙古中東部、華北中北部以及東北大部地區出現沙塵天氣,對公眾的健康和出行產生不利影響。針對本輪天氣過程,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桂海林,就沙塵天氣的源頭、成因、影響範圍等公眾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疑釋惑。
  • 氣象條件是近期沙塵天氣發生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氣象條件,即大氣具備強的熱力不穩定,產生邊界層大風,將沙塵吹起,由上升氣流將其輸送到較高的空中,再由中低空的急流將沙塵「運輸」到較遠的地區,由於沙塵自身的重量,傳輸過程中伴隨沉降,為沿途地區「製造」了沙塵天氣。  氣象專家表示,2009年沙塵天氣是近十年異常偏少的年份。
  • 專家析沙塵天氣演變過程 上升氣流影響沙塵強弱
    本報訊(通訊員周名揚)北京市專業氣象臺的預報員們幾年來通過對大量大風沙塵天氣的演變過程分析,發現一個怪現象:在沙塵天氣多發的春天,同一地區颳大風時有時會天空沙塵瀰漫,有時卻是藍天白雲。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通過研究,氣象專家們發現,上升氣流是影響到沙塵天氣強弱的重要因素。
  • 氣象專家解析南方暴雨成因
    藍藍天工作室記者採訪了多名氣象專家,為您詳細解析近期氣候。 上圖:7月12日,江西省廬山市鄱陽湖中的小島落星墩,僅留一寺一塔一亭露出水面。而由於不是常態,北極地區生態也不會因此發生驟然的改變,這是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的局地極端天氣現象。」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適應室主任黃磊表示,目前,尚無研究表明北極創紀錄高溫與我國南方暴雨有直接聯繫,也很難將單獨的一次天氣氣候事件,例如最近的南方暴雨,直接歸因於全球氣候變暖。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確實在增多增強,呈現出長期趨勢上的變化。
  • 中科院寒旱所資深研究員錢正安解析沙塵天氣: 蘭州一般在5月15日...
    蘭州晚報訊從5月11日夜間開始的沙塵天氣直至13日還未褪去。沙塵天氣成因如何?此次沙塵天氣還將持續多長時間?記者5月13日請中科院寒旱所79歲的資深研究員錢正安就此進行了解析。    「沙塵天氣分為四類:揚沙、浮塵、沙塵暴和強沙塵暴。揚沙沙塵濃度最小,然後是浮塵,當大風、強風吹起沙塵,造成地面能見度惡劣,能見度小於1公裡,就是沙塵暴;能見度小於200米,就是強沙塵暴。
  • 關於我國華北沙塵天氣的成因與治理對策
    由於北京、天津等城市市區周邊大面積城建擴展區內綠化較差,疏鬆裸土分布較廣,加之大量建築工地沙土遍地,缺少防護設施,致使在強風作用下較粗粒徑沙塵就地揚起,與長距離搬運的粉塵相互混合,加大了沙塵的強度,同時也加大了沙塵天氣對城市的危害。    2、近40年來,我國華北地區沙塵天氣發生的日數呈減少的趨勢,但今年的沙塵天氣次數陡增,其影響和損失明顯增加。
  • 10月颱風生成偏多近一倍 氣象專家分析成因
    氣象專家4日對這一現象成因進行解析。當天,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10月,西北太平洋(601099,股吧)及南海共有7個颱風生成,生成個數較常年同期(3.6個)偏多3.4個,有1個強熱帶風暴登陸中國,比常年同期略偏多,10月13日,強熱帶風暴「浪卡」在海南瓊海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25米/秒)。
  • ...地出現大到暴雪 降水量大積雪深 氣象專家解讀降雪特點成因和影響
    針對此次東北地區降雪的特點、成因、趨勢和影響等,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一一解讀。嘉賓: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宛霞 新華網記者郝多東北多地出現暴雪過程 局地降水量刷新歷史同期極值記者:很多公眾感慨這個季節有如此大的雪,請您介紹一下此次降雪過程及未來發展趨勢。
  • 我國北方沙塵天氣已造成多地PM10重汙染
    1月10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大範圍、高強度沙塵天氣。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及時組織專家分析,邀請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張碧輝對此次汙染的成因和發展趨勢進行解讀。  張碧輝表示,此次沙塵天氣是2021年首次沙塵天氣過程,也是自2002年以來出現時間最早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呈現出強度高、影響範圍大的特徵,沙塵途經之處空氣品質迅速轉差,首要汙染物為PM10,沙塵天氣將在13日、14日繼續發展,15日開始逐步緩解。  多個城市受沙塵影響出現空氣品質指數「爆表」。
  • 受沙塵天氣影響 上海浮塵來襲首要汙染物PM10
    原標題:受北方沙塵天氣影響,上海明天有浮塵首要汙染物為PM10  浮塵正朝上海襲來。  4月10日,上海氣象部門發布信息稱,受北方沙塵天氣影響,11日白天,上海將有一次浮塵天氣過程,預計最小能見度在3-5公裡。
  • 專家解讀這次沙塵暴成因是啥?為何還伴隨霧霾天氣?
    圖片來源網絡   那麼,此次覆蓋範圍廣、時段集中且汙染大的沙塵天氣成因是什麼?為何同時會伴隨著霧霾天氣?沙塵天氣到底是怎麼形成的?會有哪些危害?又應當如何防禦呢?帶著這些疑問,騰訊科普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相關專家。
  • 專家揭秘:大氣環流變化決定沙塵天氣發生頻次
    新華網蘭州4月7日電(記者馬維坤、汪訓波)在過去50年中,我國荒漠化面積呈加速趨勢,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北方的強和特強沙塵暴發生頻數卻明顯減少。這種現象曾讓沙漠專家和氣象專家迷惑不解,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成果則揭開了這個難解之謎。
  • 「沙塵+霧霾」,最近天氣怎麼了?
    沙塵給北京連續幾天的霧霾「加料」,空氣品質令人擔憂。人們不禁質疑,前幾個月的藍天哪兒去了?最近的天氣怎麼了?這次沙塵天氣將持續多久?對此,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號(ID:rmrbjjsh)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專家,為您帶來最新解讀。這次沙塵天氣有啥特點?何時結束?
  • 沙塵天氣的幫兇——上升氣流
    3月9-10日和16-17日,我國北方相繼出現兩場大範圍偏北大風天氣過程。同樣在颳大風的情況下,造成的天氣卻截然不同,前者沙塵瀰漫,空氣渾濁嗆鼻,後者則只在局部地區有輕微沙塵天氣,大多數地方甚至是藍天白雲。  兩次颳大風的範圍差不多,只是風力不同。
  • 沙塵天氣突襲河北,這些沙塵知識你了解多少?
    面對突如其來的沙塵天氣,你的鼻子、嗓子有沒有感到不適?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嗎?是否給家人做好了防護?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下面這些知識要認真看!●沙塵天氣是怎樣形成的?3月以來,我國北方地區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其中內蒙古中部及華北等地降水偏少三到八成,氣溫偏高2℃至6℃,加之北方地區地表土壤已基本解凍,氣象條件總體有利於沙塵天氣的生成。而且本次影響我國北方地區的氣旋發展強盛,沙源地風速大、容易起沙並造成沙塵天氣。●沙塵天氣分為哪幾類?
  • 國家林草局、中國氣象局會商今春我國沙塵天氣趨勢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月12日訊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氣象局日前在北京聯合召開2021年春季我國沙塵天氣趨勢預測會商會。會上,來自林業、氣象、草原、荒漠化監測等領域專家對2021年春季我國北方地區沙塵天氣趨勢進行了分析會商,全面分析了氣候因素和地表狀況,採用多種預測模型和方法,形成了2021年春季沙塵天氣趨勢預測綜合意見。會議聽取了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林草局規劃院、國家林草局西北院、內蒙古自治區草原勘察規劃院等單位的專題報告。
  • 氣象局發布2月天氣氣候特徵及沙塵天氣預警服務
    四、沙塵天氣監測預警氣象服務    2004年以來,中國氣象局不斷加大對沙塵暴的監測預報預警服務力度,基本形成了沙塵暴綜合監測網絡,建立了亞洲沙塵暴數值預報系統並投入業務運行,為政府和公眾提供沙塵天氣預報和預警服務。    加強沙塵暴綜合監測。
  • 為什麼沙塵天氣總發生在春天?
    本報訊(記者 王成琛 通訊員 凡衛)一場北來的寒風不僅帶來了寒氣,其捎帶來的北方沙塵更吹髒了江城的空氣。昨日,不少讀者向本報詢問:冬季寒潮多、北風大,卻不見有沙塵天氣,為何沙塵反倒在春天頻頻來襲,武漢出現的能算是「沙塵暴」嗎?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專家。「江城出現的沙塵天氣遠算不上『沙塵暴』,只能稱浮塵天氣。」
  • 春季天氣多變 六種常見天氣需防範注意
    春季天氣多變 六種常見天氣需防範注意 來源:中國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6年03月01日08:19   春季天氣複雜多變,小編提醒廣大網友及時收聽天氣預報
  • 今春沙塵天氣次數強度低於近18年均值 3個月10次沙塵天氣源頭在哪裡?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6月2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今春我國北方地區沙塵天氣次數較少,且集中發生在春季後期,強度偏弱,影響範圍較小。沙塵天氣次數和強度均低於近18年(2001年-2018年)同期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