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晚報訊從5月11日夜間開始的沙塵天氣直至13日還未褪去。沙塵天氣成因如何?此次沙塵天氣還將持續多長時間?記者5月13日請中科院寒旱所79歲的資深研究員錢正安就此進行了解析。
「沙塵天氣分為四類:揚沙、浮塵、沙塵暴和強沙塵暴。揚沙沙塵濃度最小,然後是浮塵,當大風、強風吹起沙塵,造成地面能見度惡劣,能見度小於1公裡,就是沙塵暴;能見度小於200米,就是強沙塵暴。1993年5月5日金昌發生一場特強沙塵暴,白天『風沙牆』過境馬上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沙塵濃度達到每立方米1016毫克沙塵。」錢正安說,26年前的那場沙塵暴是颮線(簡言之就是雷暴排成了一條線)和冷鋒共同作用造成的。
錢正安說,沙塵天氣多發於春季3月至5月,且多發於乾旱半乾旱區。我國沙塵暴分為3個區系:南疆盆地(即中蒙西區),北疆、河西走廊和蒙古南部(即中蒙中區),蒙古東部和我國二連浩特以東(即中蒙東區)。形成的主要原因有3個:豐富的沙源是物質基礎、強風是動力條件、氣層不穩定是熱力條件。在天氣預報時,由冷鋒引起的沙塵暴較易預報,而某些特強沙塵暴也是有可能預報的,比如錢正安他們所研究的5次特強沙塵暴中,前3天地面均出現強烈回暖。
「今年的冷空氣較為活躍、次數較多,但此次沙塵天氣並不算強,從沙塵帶判斷應是起於南疆盆地沿河西走廊吹來,是由冷鋒引起的一般沙塵天氣。」錢正安說,蘭州的沙塵多來自中蒙中區,沙塵天氣集中於3月15日至5月15日期間,根據對歷史數據的分析研究,4月5日前後和5月5日前後經常出現沙塵暴。5月15日之後如果不出意外,基本不會發生沙塵暴,今年的沙塵季應該已經過去。同時,錢正安建議,強沙塵暴來襲時儘量待在室內,如果在野外可以趴在地上。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何燕文/圖
■專家簡介
錢正安生於1940年,江蘇丹徒人,研究員、博導,主要從事青藏高原氣象、數值預報和模擬及乾旱氣候三領域的研究工作,曾任中國氣象局沙塵暴專家委員會委員,編著《氣象科技英語900句》、合作編著《災害性氣候的模擬和預測》、《中國沙塵暴研究》和《海-陸熱力差異對我國氣候變化的影響》等書,發表論文百餘篇。曾對中蒙乾旱氣候和沙塵暴的事實、環流、變化及形成原因等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