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寒旱所資深研究員錢正安解析沙塵天氣: 蘭州一般在5月15日...

2020-11-28 蘭州新聞網

    蘭州晚報訊從5月11日夜間開始的沙塵天氣直至13日還未褪去。沙塵天氣成因如何?此次沙塵天氣還將持續多長時間?記者5月13日請中科院寒旱所79歲的資深研究員錢正安就此進行了解析。

    「沙塵天氣分為四類:揚沙、浮塵、沙塵暴和強沙塵暴。揚沙沙塵濃度最小,然後是浮塵,當大風、強風吹起沙塵,造成地面能見度惡劣,能見度小於1公裡,就是沙塵暴;能見度小於200米,就是強沙塵暴。1993年5月5日金昌發生一場特強沙塵暴,白天『風沙牆』過境馬上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沙塵濃度達到每立方米1016毫克沙塵。」錢正安說,26年前的那場沙塵暴是颮線(簡言之就是雷暴排成了一條線)和冷鋒共同作用造成的。

    錢正安說,沙塵天氣多發於春季3月至5月,且多發於乾旱半乾旱區。我國沙塵暴分為3個區系:南疆盆地(即中蒙西區),北疆、河西走廊和蒙古南部(即中蒙中區),蒙古東部和我國二連浩特以東(即中蒙東區)。形成的主要原因有3個:豐富的沙源是物質基礎、強風是動力條件、氣層不穩定是熱力條件。在天氣預報時,由冷鋒引起的沙塵暴較易預報,而某些特強沙塵暴也是有可能預報的,比如錢正安他們所研究的5次特強沙塵暴中,前3天地面均出現強烈回暖。

    「今年的冷空氣較為活躍、次數較多,但此次沙塵天氣並不算強,從沙塵帶判斷應是起於南疆盆地沿河西走廊吹來,是由冷鋒引起的一般沙塵天氣。」錢正安說,蘭州的沙塵多來自中蒙中區,沙塵天氣集中於3月15日至5月15日期間,根據對歷史數據的分析研究,4月5日前後和5月5日前後經常出現沙塵暴。5月15日之後如果不出意外,基本不會發生沙塵暴,今年的沙塵季應該已經過去。同時,錢正安建議,強沙塵暴來襲時儘量待在室內,如果在野外可以趴在地上。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何燕文/圖

    ■專家簡介

    錢正安生於1940年,江蘇丹徒人,研究員、博導,主要從事青藏高原氣象、數值預報和模擬及乾旱氣候三領域的研究工作,曾任中國氣象局沙塵暴專家委員會委員,編著《氣象科技英語900句》、合作編著《災害性氣候的模擬和預測》、《中國沙塵暴研究》和《海-陸熱力差異對我國氣候變化的影響》等書,發表論文百餘篇。曾對中蒙乾旱氣候和沙塵暴的事實、環流、變化及形成原因等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

相關焦點

  • 專家揭秘:大氣環流變化決定沙塵天氣發生頻次
    新華網蘭州4月7日電(記者馬維坤、汪訓波)在過去50年中,我國荒漠化面積呈加速趨勢,但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北方的強和特強沙塵暴發生頻數卻明顯減少。這種現象曾讓沙漠專家和氣象專家迷惑不解,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成果則揭開了這個難解之謎。
  • 中科院寒旱所陳趙育:天道酬勤 堅守凍土
    )在讀研究生,畢業於蘭州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於2011年9月考入寒旱所攻讀碩士學位。大學期間任科技創新協會副會長,並創辦鋼結構設計協會;研究生期間先後擔任中國科大資環學院學生會主席團成員兼宣傳部部長,中科院寒旱所第八屆學生會副主席,現任第九屆學生會主席。   學習:天道酬勤   學生以學為本,學習是學生的天職。
  • 受地面熱低壓影響 甘肅蘭州出現大風沙塵天氣
    今天一大早,省城蘭州籠罩在一片茫茫浮塵之中,這是今年入春以來蘭州市經歷的第一場浮塵天氣。這使得剛剛享受前兩天風和日麗好天氣的人們,不得不承受這一壞天氣帶來的各種不便。  記者從蘭州中心氣象臺了解到,受地面熱低壓的影響,4月6日至7日,我省河西地區及中部的局部地方出現了沙塵天氣,其中敦煌出現了沙塵暴,水平能見度只有900米,最大風力達8級,安西、張掖出現了揚沙。
  • 蘭州中心氣象臺昨發布藍色預警:未來24小時 我市有大風沙塵天氣
    2月14日蘭州中心氣象臺在11時10分和15時36分先後發布大風藍色預警:未來24小時,白銀、平涼、慶陽等市伴有4到5級西北風,局部地方陣風可達6到7級;酒泉市中西部和甘南州伴有5到6級風,陣風可達7到8級;酒泉、蘭州、白銀、平涼、慶陽等市局部地方有沙塵;未來24小時,我市可能伴有4到5級西北風
  • 氣象局發布2月天氣氣候特徵及沙塵天氣預警服務
    各級氣象部門根據沙塵實況、預報結果及影響等級等情況,發布藍色或黃色預警和沙塵天氣實況監測圖,及時向黨中央、國務院和相關部門提供決策服務。同時,通過中國天氣網及其官方微博等渠道第一時間向公眾提供服務,為公眾解析沙塵天氣形成原因,針對可能造成的影響和危害,提供相關防禦建議。
  • ——記中科院寒旱所凍土與寒區工程研究創新團隊
    鳥兒展翅高飛,直上雲霄/廣闊的天空有鳥兒的夢想……研究凍土的科學家們愛上了凍土/有凍土的地方就會有凍土團隊的夢想……  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在北京揭曉,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凍土與寒區工程研究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創新團隊獎,成為我省首個問鼎這一獎項的創新團隊。
  • 寒旱所烏拉特荒漠草原研究站揭牌
    9月6日,以內蒙古陰山北麓荒漠草原生態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烏拉特荒漠草原研究站揭牌。該站的建立填補了我國荒漠草原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的空白。  中科院院士孫鴻烈、中科院蘭州分院院長王濤、中科院寒旱所所長馬巍、副所長馮起、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楊劼等40多人出席了揭牌儀式。
  • 小雪+大風+沙塵來襲,未來幾天甘肅的天氣……
    經過了一次寒潮的折騰這幾天天氣相對比較平穩了除了早晚寒意深重白天陽光還是很給力的然鵝……19~20日我省偏北地區有大風沙塵19~20日我省偏北地區有大風沙塵天氣,河西五市及白銀、蘭州、平涼、慶陽等市有5-6級西北風
  • 氣象專家解析近日沙塵天氣成因及特點
    伴隨著多股冷空氣,4月15日開始,我國新疆等地出現了大範圍的風沙天氣,揚沙和浮塵天氣還將影響西北地區東部和華北等地,對公眾的健康和出行產生不利影響。針對本輪天氣過程,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工張碧輝,就沙塵天氣的原因、影響範圍和特點以及防範等為公眾解疑釋惑。
  • 2020年5月15日:未來三天全國天氣預報
    二、重點天氣預報   1. 江南華南等地有較強降雨   5月15日08時至16日08時,湖南中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其中,湖南東部、江西東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50~75毫米),並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最大小時降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超過50毫米(見圖1)。
  • 氣象專家解析近日沙塵天氣範圍及成因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郝多)受大風天氣影響,3月28日,我國內蒙古中東部、華北中北部以及東北大部地區出現沙塵天氣,對公眾的健康和出行產生不利影響。針對本輪天氣過程,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桂海林,就沙塵天氣的源頭、成因、影響範圍等公眾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疑釋惑。
  • 今春沙塵天氣次數強度低於近18年均值 3個月10次沙塵天氣源頭在哪裡?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6月2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今春我國北方地區沙塵天氣次數較少,且集中發生在春季後期,強度偏弱,影響範圍較小。沙塵天氣次數和強度均低於近18年(2001年-2018年)同期均值。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設計合成螢光探針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中科院蘭州化物所設計合成螢光探針&nbsp&nbsp&nbsp&nbsp成功應用於人體宮頸癌細胞中過氧化氫的檢測&nbsp&nbsp&nbsp&nbsp
  • 我國北方沙塵天氣已造成多地PM10重汙染 汙染過程將於15日開始逐步...
    張碧輝主任表示,此次沙塵天氣是2021年首次沙塵天氣過程,也是自2002年以來出現時間最早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呈現出強度高、影響範圍大的特徵,沙塵途經之處空氣品質迅速轉差,首要汙染物為PM10,沙塵天氣在13日、14日繼續發展,15日開始逐步緩解。多個城市受沙塵影響出現空氣品質指數「爆表」。
  • 沙塵天氣的幫兇——上升氣流
    3月9-10日和16-17日,我國北方相繼出現兩場大範圍偏北大風天氣過程。同樣在颳大風的情況下,造成的天氣卻截然不同,前者沙塵瀰漫,空氣渾濁嗆鼻,後者則只在局部地區有輕微沙塵天氣,大多數地方甚至是藍天白雲。  兩次颳大風的範圍差不多,只是風力不同。
  • 沙塵天氣來了!山西發布預警……
    再來看全國的情況↓↓↓西北地區東部華北等地多沙塵天氣13日至15日,受冷空氣大風影響,內蒙古中西部、甘肅中北部、寧夏、陝西北部、山西等地多揚沙或浮塵天氣,受沙塵傳輸影響,華北、黃淮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浮塵天氣。
  • 一周天氣丨冷空氣離境,蘭州氣溫將有所回升
    1月10日,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從省氣象局獲悉,10日,蘭州市白天天氣比較冷,從8時到17時,最低氣溫為-12.5℃,最高氣溫只有-7.3℃。當日,來自蘭州市氣象局消息稱,11日-17日,隨著冷空氣離境,蘭州市氣溫有所回升,高溫將升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