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草局、中國氣象局會商今春我國沙塵天氣趨勢

2021-01-13 瀟湘晨報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月12日訊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氣象局日前在北京聯合召開2021年春季我國沙塵天氣趨勢預測會商會。

會上,來自林業、氣象、草原、荒漠化監測等領域專家對2021年春季我國北方地區沙塵天氣趨勢進行了分析會商,全面分析了氣候因素和地表狀況,採用多種預測模型和方法,形成了2021年春季沙塵天氣趨勢預測綜合意見。

會議聽取了國家氣候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林草局規劃院、國家林草局西北院、內蒙古自治區草原勘察規劃院等單位的專題報告。規劃院荒漠化監測處技術人員了作了題為《2020年我國北方地區地表狀況分析》和《2021年春季沙塵天氣趨勢分析》的報告,分析了2020年北方地區植被生長狀況、降水量、土壤墒情等影響沙塵天氣的下墊面因子的特點及2021年沙塵天氣的趨勢,並就支持沙塵暴監測工作的相關業務進行了展示,為我國2021年春季沙塵天氣趨勢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數據資料。

通過趨勢會商,充分展示了規劃院在沙塵暴監測、沙塵天氣預測分析以及災情評估與應急處置等方面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孔祥吉)

【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規劃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春沙塵天氣次數強度低於近18年均值 3個月10次沙塵天氣源頭在哪裡?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6月2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今春我國北方地區沙塵天氣次數較少,且集中發生在春季後期,強度偏弱,影響範圍較小。沙塵天氣次數和強度均低於近18年(2001年-2018年)同期均值。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服務中心組織遙感沙塵會商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任素玲報導 4月24日,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服務中心組織了全國衛星遙感沙塵會商,針對今年1月至4月份沙塵天氣監測情況,分析沙塵天氣趨勢及其影響。
  • 中國氣象局部署全國天氣會商改進工作
    中國氣象局部署全國天氣會商改進工作突出精細特色 強化風險分析近日,中國氣象局印發關於進一步改進全國天氣會商工作的通知,貫徹落實全國汛期氣象服務再動員再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強化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做好汛期氣象服務,切實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 中國氣象局組織G20杭州峰會專題天氣會商
    莊白羽 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賈靜淅 黃彬報導 9月3日上午,在全國天氣會商結束後,中央氣象臺與浙江省、杭州市氣象臺及周邊省市氣象臺通過視頻連線進行G20杭州峰會天氣專題會商。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會商後聽取峰會氣象保障服務工作情況匯報,要求充分利用近年來氣象現代化成果,上下協同、齊心協力做好G20杭州峰會氣象保障服務。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在局應急辦,副局長矯梅燕在杭州市氣象臺,副局長於新文在中央氣象臺參加會商。
  • 關於我國華北沙塵天氣的成因與治理對策
    今年春天,我國北方,特別是華北地區,出現沙塵天氣時間之早、頻率之高、範圍之廣、強度之大,為歷史同期所罕見,給華北地區的交通運輸、環境治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個別地方甚至造成了人員傷亡。由於今春的華北地區強沙塵天氣過程多次直接影響北京和天津等大城市,對首都及周邊地區造成直接危害,因此更引起各界廣泛關注。
  • 中國氣象局聯合多部門會商春節假日全國天氣 全國大部地區氣象條件總體較好
    2月9日,中國氣象局組織召開2021年春節假日全國天氣預報大會商,綜合研判春節期間(除夕至初六)全國天氣形勢和氣象災害風險,強化部門聯動,紮實做好春節假日氣象保障服務工作
  • 促進預報精準 推動服務精細 中國氣象局研討改進全國天氣會商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報導6月18日,中國氣象局召開全國天氣會商改進研討會,就如何改進天氣會商工作、提高會商質量進行研討。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主持會議,副局長餘勇出席會議。宇如聰指出,改進全國天氣會商是適應新時代氣象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與時俱進改進會商工作,推動以數值預報為主導的客觀數字智能預報發展。持續推進研究型業務建設,加強客觀技術方法研發和應用,增強會商的科技含量。充分應用多源數據融合快速更新的實況分析產品、各類數值模式預報產品和精細化定量化智能網格預報產品,提高預報分析的精細化水平。
  • 氣象局發布2月天氣氣候特徵及沙塵天氣預警服務
    四、沙塵天氣監測預警氣象服務    2004年以來,中國氣象局不斷加大對沙塵暴的監測預報預警服務力度,基本形成了沙塵暴綜合監測網絡,建立了亞洲沙塵暴數值預報系統並投入業務運行,為政府和公眾提供沙塵天氣預報和預警服務。    加強沙塵暴綜合監測。
  • 我國北方沙塵天氣已造成多地PM10重汙染
    1月10日以來,我國北方地區出現大範圍、高強度沙塵天氣。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及時組織專家分析,邀請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主任張碧輝對此次汙染的成因和發展趨勢進行解讀。1月10日中午前後起,受多股冷空氣及其帶來的大風影響,我國內蒙古西部、甘肅河西、寧夏等地出現沙塵天氣。在較強西北氣流作用下,攜帶高濃度沙塵的氣團向東南方向移動,先後影響到陝西、山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北部。
  • 氣象專家解析近日沙塵天氣範圍及成因
    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郝多)受大風天氣影響,3月28日,我國內蒙古中東部、華北中北部以及東北大部地區出現沙塵天氣,對公眾的健康和出行產生不利影響。針對本輪天氣過程,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桂海林,就沙塵天氣的源頭、成因、影響範圍等公眾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疑釋惑。
  • 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近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簡稱子午工程)項目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等13家單位被授予「子午工程項目建設突出貢獻單位」稱號,相關同志被授予「子午工程項目建設突出貢獻者」和「子午工程項目建設優秀個人」稱號。  子午工程利用沿東半球120度子午線附近和北緯30度附近的15個綜合性觀測臺站,綜合運用地磁、無線電、光學和探空火箭等多種探測手段,連續監測地球空間環境中的有關參數,是一個大型空間環境地基監測系統。
  • 2006至2007年冬季六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新華網北京3月1日專電(記者樊曦、於文靜)中國氣象局1日公布了2006至2007年冬季六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包括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部分地區出現大到暴雪、大霧和沙塵天氣。今春我國北方預計將有11至15次沙塵暴  新華網北京3月1日專電(記者於文靜、樊曦)中國氣象局最新天氣氣候預報顯示,今春我國北方預計將發生11至15次沙塵暴,較常年同期(19.2次)偏少。
  • 氣象專家解析近日沙塵天氣成因及特點
    伴隨著多股冷空氣,4月15日開始,我國新疆等地出現了大範圍的風沙天氣,揚沙和浮塵天氣還將影響西北地區東部和華北等地,對公眾的健康和出行產生不利影響。針對本輪天氣過程,記者採訪了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工張碧輝,就沙塵天氣的原因、影響範圍和特點以及防範等為公眾解疑釋惑。
  • 國家林草局與中國鐵塔合作利用通信塔等資源防災減災
    來源:新浪財經從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獲悉,在5月12日全國防災減災日當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簡稱「國家林草局」)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塔」)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森林草原防火監控、病蟲害監測、沙塵暴預測預報監測、林草資源監控及應急通信保障等方面展開合作
  • 國家氣候中心與水利部信息中心聯合會商——
    11月4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根據國家氣候中心與水利部信息中心關於今冬明春(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全國氣候趨勢預測聯合會商結論,預計今年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波動大,隆冬時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可能較常年同期偏低,北方地區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
  • 中國氣象局五大措施應對近期惡劣天氣(圖)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發言 攝影 中國網 張琳中國網11月1日訊 10月以來,我國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北方和中東部地區普遍經歷降溫,東北北部及內蒙古東部、青海等地出現霜凍、初雪;海南遭受暴雨洪澇災害;超強颱風「鯰魚」登陸我國。
  • 中央氣象臺與安徽浙江上海舉行晚間加密天氣會商
    中國氣象報記者葉奕宏報導 7月7日晚,針對2020年高考期間長江中下遊強降雨影響,中央氣象臺聯合安徽、浙江、上海等地舉行加密會商,分析研判天氣形勢,為做好高考氣象保障服務和防汛工作提供預報支撐。
  • 沙塵天氣的幫兇——上升氣流
    3月9-10日和16-17日,我國北方相繼出現兩場大範圍偏北大風天氣過程。同樣在颳大風的情況下,造成的天氣卻截然不同,前者沙塵瀰漫,空氣渾濁嗆鼻,後者則只在局部地區有輕微沙塵天氣,大多數地方甚至是藍天白雲。  兩次颳大風的範圍差不多,只是風力不同。
  • 氣象局:今年4月全國平均氣溫偏高 北方沙塵天氣偏少
    氣象局:今年4月全國平均氣溫偏高 北方沙塵天氣偏少 2017-04   中新網4月28日電 中國氣象局今日舉辦5月新聞發布會。
  • 我國北方沙塵天氣已造成多地PM10重汙染 汙染過程將於15日開始逐步...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及時組織專家分析,邀請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張碧輝主任對此次汙染的成因和發展趨勢進行解讀。張碧輝主任表示,此次沙塵天氣是2021年首次沙塵天氣過程,也是自2002年以來出現時間最早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呈現出強度高、影響範圍大的特徵,沙塵途經之處空氣品質迅速轉差,首要汙染物為PM10,沙塵天氣在13日、14日繼續發展,15日開始逐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