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近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簡稱子午工程)項目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等13家單位被授予「子午工程項目建設突出貢獻單位」稱號,相關同志被授予「子午工程項目建設突出貢獻者」和「子午工程項目建設優秀個人」稱號。
子午工程利用沿東半球120度子午線附近和北緯30度附近的15個綜合性觀測臺站,綜合運用地磁、無線電、光學和探空火箭等多種探測手段,連續監測地球空間環境中的有關參數,是一個大型空間環境地基監測系統。
在子午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承擔了子午工程中民用預報服務平臺的建設。「民用預報服務平臺集空間天氣數據的收集與處理、預報與用戶服務、數據與產品的存儲管理於一體,具備空間天氣預報與服務的業務能力,是子午工程兩大應用平臺之一。」該中心空間天氣室主任張效信介紹。
記者了解到,該平臺建成運行後,在「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的發射與交會對接保障任務中,努力發揮子午工程監測數據的應用價值,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利用子午工程監測數據分析製作了相關預報產品,為航天工程的空間天氣保障發揮了重要作用。
「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根據初設要求,圓滿完成了民用預報服務平臺軟體和大屏幕會商系統的建設,順利通過了經理部組織的單位驗收和中國氣象局組織的部委驗收,同時配合子午工程總體通過了國家驗收。」與會專家在表彰大會上如是說。
子午工程是「十一五」期間部署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我國空間科學領域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008年1月正式開工,於2012年10月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並進入正式科學運行階段。
(責任編輯:孫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