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光聽取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工作匯報

2020-12-05 中國政府網

    6月28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聽取了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工作匯報,要求進一步明確定位,理清發展思路,推進空間天氣監測預警業務持續發展。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一同聽取匯報。

    鄭國光對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成立九年來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他表示,九年來,空間天氣監測預警業務從無到有,邊建設邊應用邊服務,風雲系列衛星有效載荷的研發能力逐步加強,地面空間天氣監測預警觀測網逐步建立,業務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在國內外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鄭國光指出,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突飛猛進,通訊業務發展迅速,對空間天氣監測預警業務的發展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戰。要認清國內外發展形勢,理清差距,集中有限資源,發揮部門優勢,形成自身特色;要明確定位,凝練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強化業務能力建設,梳理好、規劃好「十二五」期間發展思路;相關主管部門要加強指導和支持,促進空間天氣監測預警業務又好又快發展。

    會上,宇如聰要求進一步加強科普宣傳,提升空間天氣監測預警服務效益,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副主任王勁松依次對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的發展狀況、業務進展、存在的不足和建議等內容作了匯報。

    據悉,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於2002年6月1日成立,目前,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業務能力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贏得了國內外廣泛的認可。(李偉 王京)

相關焦點

  •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成立十周年座談會召開
    莊白羽 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 胡亞 莊白羽報導 7月19日,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成立十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會議系統地總結了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成立十年來的工作,交流了空間天氣監測預報預警服務經驗,謀劃了空間天氣業務的未來發展。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出席座談會並講話,副局長宇如聰主持會議。
  • 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近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簡稱子午工程)項目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等13家單位被授予「子午工程項目建設突出貢獻單位」稱號,相關同志被授予「子午工程項目建設突出貢獻者」和「子午工程項目建設優秀個人」稱號。  子午工程利用沿東半球120度子午線附近和北緯30度附近的15個綜合性觀測臺站,綜合運用地磁、無線電、光學和探空火箭等多種探測手段,連續監測地球空間環境中的有關參數,是一個大型空間環境地基監測系統。
  •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中國天氣網
    空間天氣App新版於2020年11月18日正式上線,應用寶、360、AppStore等可以下載。2020年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空間天氣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我們是怎麼發現新的太陽黑子群?怎麼辨別新的太陽周已經開始?
  • 中國地震局局長專題聽取地震會商機制改革工作匯報
    2月10日下午,中國地震局局長鄭國光、副局長牛之俊專題聽取臺網中心關於建立地震會商新機制的匯報。鄭國光強調,地震預報會商工作要以滿足社會的需求和政府的要求為導向,以服務為引領,克服「地震預報是世界性難題」的思想,通過服務需求倒逼機制改革,提高業務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提升地震預報能力與水平,為中央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各項決策部署提供科學依據。
  • 把握太陽的脈搏——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十年發展綜述
    而在探索的背後,有著一群默默無聞的支持者,他們把握太陽的脈搏,開展空間天氣業務研究,為探索宇宙提供不可或缺的保障。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的氣象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從2002年至今的十年間,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從無到有,成功構建了國家級空間天氣業務體系的主體框架,在國際和國內贏得了廣泛的認同和支持。
  • 張慶偉在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極端天氣工作
    張慶偉在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極端天氣工作時強調積極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黑龍江日報19日訊 (記者 曹忠義)19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來到黑龍江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工作
  • 地震局局長聽取近期地震趨勢會商
    8月16日下午,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副指揮長、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到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傳達中央領導同志對松原地震批示精神,聽取近期震區震情跟蹤、趨勢會商、發震構造以及全國大陸地震趨勢會商報告。
  • 空間天氣監測_中國氣象局
    空間天氣監測         空間天氣對人類影響  為「嫦娥二號」提供空間天氣數據    空間天氣是指日地系統整體的物理狀態它影響空間活動的安全、影響空間與地面目標的精確定位、影響通訊、影響地面的技術系統、影響國家安全。
  • 鄭國光會見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
    (右)會見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左)。鄭國光會見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張淑婷 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吳鵬  實習記者張淑婷報導 7月18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北京會見了來華出席中國氣象局(CMA)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第二次雙邊會議的ECMWF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博士(Florence Rabier)一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參加會見。
  • 鄭國光:保護地球環境 減少氣候災害
    但是從影響範圍來講,「韋帕」超強颱風比桑美來得大,而且這個季節北方有冷空氣下來,這個冷空氣和颱風西南氣流配合,更容易造成特大暴雨天氣。 但是由於對這次「韋帕」颱風我們各級氣象部門加強了監測預警,特別是今年中國氣象衛星實現了每15分鐘觀測一次,過去是每小時觀測一次,可以對「韋帕」颱風的發生、發展、移動進行很好的監測。
  • 空間天氣業務布局和地基監測設備建設
    地基監測設備建設分布圖    自2008年起,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承擔了中國科學院重大科學建設項目:「子午工程」民口服務平臺和中國氣象局氣象監測與災害預警工程空間天氣地基監測設備的建設工作,從空間天氣業務「三帶六區」的業務布局出發,大力建設空間天氣地基監測系統,並與風雲系列氣象衛星搭載的空間天氣探測儀器一起,初步形成了利用自主數據全面觀測空間天氣狀況的天地基監測能力
  • 國家航天局空間碎片監測與應用中心舉行2020年度工作總結會
    2月2日,國家航天局空間碎片監測與應用中心(以下簡稱碎片中心)舉行2020年度中心工作總結會。中科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重大科技任務局局長於英傑視頻參加會議。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一司熊攀處長、祁海明調研員;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務局李亮主管;國家天文臺趙公博副臺長、歐雲紀委書記、趙剛研究員、郝晉新研究員、薛隨建研究員,以及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及代表參加會議。
  • 座談會】24日上午,國研中心組織召開半年評估工作座談會,聽取國家...
    【發改委地區司負責同志參加海南自由貿易港半年建設評估工作座談會】24日上午,國研中心組織召開半年評估工作座談會,聽取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意見。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副司長李平同志匯報了《總體方案》印發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效、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以及下一步工作考慮,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商務部、海關總署等部門分別匯報了牽頭工作的進展情況。評估組成員、海南自由貿易港專家諮詢委員會部分專家就有關重點問題進行了交流。
  • 空間天氣監測2019年度最後一次日食活動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韓大洋 程立渤報導 2019年12月26日13:05分,山東石島氣象臺的太陽光球色球望遠鏡最新監測圖像顯示,月球已進入太陽圓盤內。為監測此次日食過程,石島氣象臺將觀測間隔由3分鐘一次改為20秒一次。  由石島氣象臺拍攝的日食監測畫面,看起來紅彤彤的太陽被「咬掉一塊兒」。這也是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日常空間天氣觀測業務中的一部分。
  • 中國氣象局組織G20杭州峰會專題天氣會商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會商後聽取峰會氣象保障服務工作情況匯報,要求充分利用近年來氣象現代化成果,上下協同、齊心協力做好G20杭州峰會氣象保障服務。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在局應急辦,副局長矯梅燕在杭州市氣象臺,副局長於新文在中央氣象臺參加會商。
  • 張慶偉:積極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張慶偉在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極端天氣工作時強調 積極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19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來到黑龍江省氣象局天氣預報預警中心,調度指揮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工作,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堅守在應對暴雪大風極端天氣一線的交通民警、幹部職工、清冰雪作業人員表示慰問和感謝。
  • 天津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專題聽取全域科普工作情況匯報
    天津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專題聽取全域科普工作情況匯報 2020-12-02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閩南建新天氣雷達系統 完善臺海南部天氣監測預警
    閩南建新天氣雷達系統 完善臺海南部天氣監測預警 2015-03-19 22:44:04、雷達信息處理中心將於2015年底建設完成並投入運行,增強對臺灣海峽南部海域海洋天氣的監測和預警能力。
  • ...張慶偉主持會議聽取東北地理所黑土地保護工作匯報---中國科學院
    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主持會議聽取東北地理所黑土地保護工作匯報 2021-01-09 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持續加大衛星氣象科普工作力度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科普工作由辦公室歸口負責,設兼職科普工作人員兩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始終把科普教育工作當作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歷屆領導高度重視,持續加大衛星氣象科普工作的力度,尤其是2000年以後,中心擠出三樓有限的房間建成了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展室,這在中國氣象局大院內是個首創。十幾年來,衛星中心不斷在展覽內容、展品設計等方面進行更換和補充,設置專職及兼職講解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