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十三五」時期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

2020-12-07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12月4日,中國氣象局舉行12月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鄭江平在介紹「十三五」時期氣象事業發展成就時表示,與「十二五」期間相比,常規氣象要素短期預報準確率平均提升2.28%,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

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9%,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提前至38分鐘;颱風路徑預報24小時誤差減小到65公裡,穩居國際先進行列; PM2.5、臭氧汙染氣象條件預報時效提高到15天;對拉尼娜、厄爾尼諾等氣候事件的預測能力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天氣預報覆蓋「一帶一路」沿線243個城市。

中國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鄭江平

「預報能力的提升,源自技術的進步。」鄭江平說,他介紹,我國GRAPES全球模式解析度達25公裡,區域模式解析度達3公裡;全球氣候模式解析度達到45公裡,研發的區域氣候模式解析度達到30公裡。智能網格預報正式業務運行,30天內預報空間解析度達到5公裡,24小時預報時間解析度精細到1小時,「中國成為實現數位化網格預報的少數國家。」

同時,「十三五」期間,氣象部門聚焦預警信息發布「最後一公裡」問題,建成國、省、市、縣四級相互銜接、規範統一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橫向匯集16個部門76類預警信息,實現預警信息1分鐘內到達受影響地區應急責任人、3分鐘內覆蓋應急聯動部門、10分鐘內有效覆蓋公眾和社會媒體。

據悉,全國預警信息立體傳播網絡累計服務超過10億人次,公眾覆蓋率達87.3%。開展基於5G通信的預警信息靶向發布試點工作,發布正確率提升至99.98%。

此外,「十三五」期間,我國觀測站網建設取得歷史性進步,全國1185個貧困鄉鎮實現自動氣象站全覆蓋。截至今年11月,我國近4萬個鄉鎮實現了自動氣象站的全覆蓋,自動氣象站總數達到68762個。

鄭江平介紹,五年來,全國新增組網運行新一代天氣雷達36部,正式業務運行的新一代天氣雷達總數達216個。地面氣象觀測全面實現自動化,觀測頻次提高4倍到8倍,觀測數據傳輸用時由分鐘級優化至秒級。

與此同時,風雲四號A星、風雲三號D星、風雲二號H星先後加入風雲氣象衛星「大家族」,形成「多星在軌、組網觀測、統籌運行、互為備份、適時加密」的氣象衛星監測「天網」,「7顆風雲氣象衛星在軌穩定運行,為全球115個國家和地區,數十萬個用戶提供衛星資料和產品。30個國家建成風雲衛星數據直收站,29個國家註冊成為風雲衛星國際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用戶。」鄭江平說。

鄭江平透露,截至2020年,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佔GDP比例從20世紀90年代的3.4%下降至0.6%,「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進一步夯實。」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期間遼寧平均氣象災害預警準確率超九成
    「十三五」期間,遼寧省地面氣象觀測站平均站網密度達到9.6公裡;平均氣象災害預警準確率達到92.2%;累計增加降水115億立方米;營口、瀋陽和大連3個基本站獲世界百年氣象站認定,熊嶽基本站獲中國百年氣象站認定……12月3日,遼寧省氣象局發布「
  • 十三五時期我省氣象大數據出爐 3個基本站獲世界百年氣象站認定
    全省建設 1605 個地面氣象觀測站,平均站網密度達到 9.6 公裡,暴雨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精細到鄉鎮,全省平均氣象災害預警準確率達到 92.2%,強對流預警時間提前至 69 分鐘,營口、瀋陽和大連 3 個基本站獲世界百年氣象站認定,熊嶽基本站獲中國百年氣象站認定。
  • 雨雪預警有多準多快?這份十三五氣象事業成績單告訴你
    今天(4日)下午,中國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鄭江平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氣象事業發展的情況。二、氣象預報業務格局構建: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9%五年來,氣象預報準確率穩步提升,與「十二五」期間相比,常規氣象要素短期預報準確率平均提升2.28%,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
  • ...預報準確率達91.2% 營口瀋陽大連三站獲認定「世界百年氣象站」
    「十三五」時期,遼寧氣象事業持續快速發展,氣象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氣象防災減災體系不斷完善。遼寧省氣象局向應急責任人發送氣象災害預警簡訊1.86億條,為「十二五」時期的3.8倍。
  • 中國氣象局部署全國天氣會商改進工作
    中國氣象局部署全國天氣會商改進工作突出精細特色 強化風險分析近日,中國氣象局印發關於進一步改進全國天氣會商工作的通知,貫徹落實全國汛期氣象服務再動員再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強化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做好汛期氣象服務,切實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 「十三五」氣象預報實現預期目標
    11月30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十三五」期間,以智能網格預報為基礎的全國氣象預報業務格局構建完成,為氣象防災減災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經第三方評估,「十三五」期間氣象預報各項重點任務基本完成,預期目標已經實現。
  • 「十三五」甘肅新增256套國家級天氣觀測站 氣象預警信息覆蓋率達...
    中國甘肅網1月13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記者今天從甘肅省氣象局獲悉,「十三五」期間,在省政府和中國氣象局的雙重領導和支持下,我省氣象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氣象事業取了長足發展。「十三五」期間,省政府先後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的意見》《甘肅省「十三五」氣象事業發展規劃》等指導性文件,省氣象局同時籤訂省部合作協議,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動甘肅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合力,氣象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全省新增256套國家級天氣觀測站,新建3部天氣雷達,區域站鄉鎮覆蓋率達到95.81%,貧困縣鄉鎮覆蓋率達100%。
  • 中國氣象局五大措施應對近期惡劣天氣(圖)
    11月1日,中國氣象局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中國氣象局科技大樓一樓多功能廳召開。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陳振林介紹了近期應對冷空氣、颱風等惡劣天氣的五大工作重點。中國網現場直播。一是加強領導,深入指導氣象服務工作。中國氣象局高度重視,嚴密監測強降雨、颱風、冷空氣等災害性天氣過程動態,上下聯動,全力做好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服務。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警準確率如何?媒體走近預報員
    中央氣象臺接連發布暴雨黃色及橙色預警,提醒大家加強防範。暴雨預報預警是防汛減災的「消息樹」「發令槍」。天氣預報是怎樣做出來的,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怎麼樣,怎樣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最近,記者採訪了多名預測天氣發展變化、預判暴雨落區的天氣預報員們。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如何?人民日報解讀
    中央氣象臺接連發布暴雨黃色及橙色預警,提醒大家加強防範。 暴雨預報預警是防汛減災的「消息樹」「發令槍」。天氣預報是怎樣做出來的,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怎麼樣,怎樣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最近,記者採訪了多名預測天氣發展變化、預判暴雨落區的天氣預報員們。
  • 氣象局官員:氣象愛好者作天氣預報不會被"禁言"
    本報訊(記者 董鑫)昨天起,《氣象預報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辦法》規定,國家對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實行統一發布制度,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
  • 中國氣象局:我國天氣預報晴雨預報準確率達88%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丁亦鑫)15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2020年汛期專題新聞發布會。中央氣象臺臺長王建捷表示,氣象預測預警對我國防災減災和公眾的知情權提供氣象保障和支持,我國天氣預報的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8%,2004年準確率接近80%。
  • 河北氣象監測預警服務已覆蓋全省6502公裡高速公路
    河北新聞網9月29日訊(田薇)從今天下午召開的氣象工作服務河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河北省氣象局圍繞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天氣,努力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解析度、針對性和時效性,目前,河北省已構建智能網格預報業務和技術體系,0-72小時格點預報解析度達逐1小時、1公裡,72-240小時格點預報解析度達逐3小時、5公裡,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達到
  • 中央氣象臺:櫛風沐雨七十載 逐夢前行鑄輝煌-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1949年歲末,中央軍委氣象局正式成立。1950年3月,中央氣象臺落地生根,開始走上了一條砥礪前行路。  成立之初的中央氣象臺是一支約40人組成的隊伍,下設預報科、通信科、機要科、資料室、管理科及辦公室等科室。
  • 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展智能網格天氣預報 降雨預報「分鐘級」 災害...
    近日,中國氣象局「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主題採訪廣東站啟動,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廣東智能網格預報水平穩步提升,公眾可以通過「繽紛微天氣」微信小程序等渠道,查詢省內任意點任意時刻的精準預報。這正是廣東在全國率先開展智能網格天氣預報的應用成果。
  • 中國氣象局2012年11月新聞發布會
    5月3日,召開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傳達和貫徹落實回良玉副總理在國家防總2012年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汛期氣象服務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結合「下基層、轉作風、促發展」活動,組織開展了全國汛期氣象服務大檢查,局領導親自帶隊赴各省(區、市)檢查指導汛期工作,先後兩次進行全國汛期電話查崗,促進了各項工作的落實。
  • 上海將分色預警災害性天氣 天氣變臉信號變色
    上海即將出臺一項新的政府規章:在遇到災害性天氣時,氣象部門將向公眾統一發布預警信號。預警信號分為颱風、暴雨、高溫、低溫和大霧五類。在收到氣象臺發布或更新的預警信號信息後,廣播、電視等媒體應在15分鐘內播發。市政府發言人焦揚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對此作了介紹。
  • 災害性天氣
    熱帶低壓: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小於八級(風速小於17.2米/每秒);(2)熱帶風暴: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達八至九級(風速17.2-24.4米/每秒);(3)強熱帶風暴: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達10-11級(風速24.5-32.6米/每秒);(4)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或以上(風速32.7米/每秒或以上)。
  • 今年沈城天氣預報準確率將提升1—2個百分點
    利用好天氣預報統計大數據,為瀋陽的環境建設保駕護航,大有文章可做。列席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的瀋陽市氣象局局長張立祥接受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目前天氣預報85%準確率基礎上,2019年還將對這個數值提升1—2個百分點。  天氣預報準可防汙染  氣象統計數據可以為治理空氣汙染提供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