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報準確率達91.2% 營口瀋陽大連三站獲認定「世界百年氣象站」

2020-12-05 大眾網

  「十三五」時期,遼寧氣象事業持續快速發展,氣象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氣象防災減災體系不斷完善。遼寧省氣象局向應急責任人發送氣象災害預警簡訊1.86億條,為「十二五」時期的3.8倍。有效應對2017年岫巖特大暴雨、2018年歷史罕見高溫、2019年「利奇馬」颱風、2020年颱風「三連擊」,圓滿完成本溪思山嶺鐵礦事故等氣象應急保障。12月3日,遼寧省氣象局曬出「十三五」成績單。

  營口、瀋陽和大連3個基本站

  獲世界百年氣象站認定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省氣象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增加降水115億立方米。營口、瀋陽和大連3個基本站獲世界百年氣象站認定,熊嶽基本站獲中國百年氣象站認定。其中,瀋陽氣象站的前身可追溯到1887年,基督教教士在瀋陽初建觀象臺,最早使用儀器進行觀測。1895至1904年,清朝海關建立了奉天觀象臺,遺憾的是,這一時期沒有留下觀測數據和觀測場的有關資料。1905年,日本中央觀象臺在奉天觀象臺原址建立了奉天第八臨時觀測所,觀測資料保存至今,其氣象觀測項目有相對溼度、絕對溼度、降水量、總低雲量、天氣現象、風向風速、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地面溫度、日照、蒸發量、雪深、5釐米—500釐米地溫等。由於戰亂,1945年8月至1948年11月,瀋陽觀象臺停止觀測。為了保護資料和設備,觀象臺的工作人員艱難度日,在街上擺攤炒花生、瓜子,甚至賣家具、破舊儀器,以此補貼生計。在那個兵荒馬亂、人人自危的時期,雖然觀測工作中斷了,但1905年以來的觀測資料卻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1948年12月,東北氣象臺成立了。1954年8月,東北氣象臺改稱中央氣象局瀋陽中心氣象臺,下設觀測科,承擔地面、探空、高空等大氣探測任務。此後,瀋陽中心氣象臺名稱又經過各種變化,2009年,相關部門重新將名稱改回瀋陽觀象臺,並恢復國家基本氣象站觀測業務。

  全省平均氣象災害

  預警準確率達到92.2%

  氣象預報預測預警更加精準氣象預報預警體系日趨完善,完善睿圖東北(亞)區域數值預報系統和快速循環更新同化系統,最小時空解析度達到1小時3公裡,預報可用時效72小時,完善了海洋、環境專業氣象數值預報模式。建成0-30天精細化智能網格預報業務體系並實現業務化運行,預報要素含9種氣象要素、13類災害性天氣,預報最小時空解析度分別達到1小時、1公裡,區域性暴雨無漏報。

  氣象預報預測質量穩步提升,「十三五」期間,全省24小時晴雨(雪)、氣溫預報準確率分別為91.2%和84.2%,較「十二五」末提高0.3個百分點和5.3個百分點,全省平均氣象災害預警準確率達到了92.2%,強對流預警時間提前至69分鐘,降水、氣溫平均月預測評分較「十二五」末提高6個百分點。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呂佳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時期我省氣象大數據出爐 3個基本站獲世界百年氣象站認定
    全省建設 1605 個地面氣象觀測站,平均站網密度達到 9.6 公裡,暴雨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精細到鄉鎮,全省平均氣象災害預警準確率達到 92.2%,強對流預警時間提前至 69 分鐘,營口、瀋陽和大連 3 個基本站獲世界百年氣象站認定,熊嶽基本站獲中國百年氣象站認定。
  • 「十三五」期間遼寧平均氣象災害預警準確率超九成
    「十三五」期間,遼寧省地面氣象觀測站平均站網密度達到9.6公裡;平均氣象災害預警準確率達到92.2%;累計增加降水115億立方米;營口、瀋陽和大連3個基本站獲世界百年氣象站認定,熊嶽基本站獲中國百年氣象站認定……12月3日,遼寧省氣象局發布「
  • 中國氣象局公布第二批百年氣象站名錄
    在第二批「中國百年氣象站」名錄的226個入選站中,海拉爾國家基準氣候站、滿洲裡國家基準氣候站、博克圖國家基準氣候站、蚌埠國家基本氣象站等4站獲得百年站認定;天水國家氣象觀測站、大理國家基準氣候站、興仁國家基準氣候站等
  • 安徽蕪湖百年氣象站的前世今生
    ,坐落著一座由中國氣象局認定的「中國百年氣象站」——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2018年04月24日 15:211993年4月1日,蕪湖氣象站安裝了安徽全省第一臺衛星雲圖接收機,建立能夠接受日本GMS衛星資料的地面站,實現衛星雲圖的實時接收和氣象資料的「一機多屏」顯示;2005 年,建成「風雲二號」C星中規模衛星雲圖接收站。2006年元旦,蕪湖氣象觀測站正式搬遷到蕪湖長江大橋氣象科技園。
  • 市氣象局獲全國表彰
    據悉,全國氣象部門共8家獲此殊榮,其中地市級氣象部門僅2家。近年來,市氣象局持續開展「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學習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學習實踐。確立支部書記屆滿輪換制度,總支委、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均由部門負責人擔任,以落實「一崗雙責」實現黨建與業務「雙促進」。整合黨建紀檢工作力量,率先成立非常設內設機構黨建辦。
  • 蕪湖國家氣象站入選世界百年氣象站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11日,建站已百年的蕪湖國家氣象站日前被世界氣象組織(WMO)執行理事會認證為世界百年氣象站。蕪湖氣象站簡介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建立於1880,由法國人金式玉在蕪湖鶴兒山(今吉和街天主教堂)建立蕪湖測候站開展氣象觀測,距今已有140年歷史。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滿足運行時間百年以上、缺測不超過10%(不含戰爭和災害等影響)、遷站沒有造成氣候特徵變化等9個評選條件。
  • 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入選「中國百年氣象站」
    日前,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被中國氣象局正式認定為「中國百年氣象站」,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就此成為全國僅有的12個百年氣象站之一,這也是安徽省目前唯一的全國百年臺站  蕪湖國家氣象觀測站始建於1880年3月,由法國人金式玉在蕪湖鶴兒山(今吉和街天主教堂)建立蕪湖測候站開展氣象觀測,距今已有138年。  蕪湖氣象站目前開展觀測的氣象要素包括氣壓、氣溫、溼度、風向、風速、降水、草溫、淺層深層地溫、雪深、日照、電線積冰、凍土、能見度、天氣現象等。
  • 營口市氣象局獲評全國氣象部門創建模範機關標兵單位殊榮
    來源:營口氣象 幾年來,市氣象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創建模範機關,取得顯著成效。一是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各項工作部署。及時傳達貫徹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對氣象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積極落實省氣象局保障遼寧振興發展中的各項工作部署,以局市籤署《共同推進營口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高水平保障營口振興》合作協議為推動,全方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基層黨建夯實有力,融入業務促發展。建立了支部書記屆滿輪換制度,總支委和支部委均由部門負責人擔任,以落實「一崗雙責」實現黨建與業務「雙促進」。
  • 鹹豐國家氣象觀測站成功進入國家百年氣象站名錄
    本網訊 記者 (尚飛 譚俊 )9月27日,國家氣象局公布第二批百年氣象站名錄,鹹豐國家氣象觀測站名列其中。中國百年氣象站認定工作,是為了加強氣象站的保護以及人文與科技的傳承,促進氣象站持續穩定運行,是對當地氣象部門工作的高度認可,分百年站、七十五年站和五十年站認定三類。各類氣象站在申報時都要滿足相應的條件,此次認定共計226個入選,鹹豐國家氣象觀測站名列其中,至此,我國百年氣象站共計659個。
  • 天氣預報準確率有多高?1至3天晴雨準確率達80%以上
    天氣預報準確率有多高?1至3天晴雨準確率達80%以上 【字體:大 中 小】 2011-01-01 09:51:47   來源: 浙江天氣網
  • 天水有座百年氣象站
    天水有座百年氣象觀測站□新天水記者 孫鎮12月1日早晨剛上班,秦州區氣象局副局長吳婷芳就來到氣象服務業務平臺,向24小時業務值班員李曉鶴了解當日凌晨開始的降雪情況。副局長張浩良開啟大屏幕,在省—市—縣氣象會商高清視頻系統中分析衛星雲圖、查看雷達回波圖走勢,結合實時氣象要素數據,組織業務人員開展天氣會商,製作發布天氣預報。緊湊的工作流程,先進的設備,讓人很難想像,為這個氣象服務業務平臺提供氣象觀測數據的,竟然是一座有著百年歷史的國家級氣象觀測站。
  • 今年沈城天氣預報準確率將提升1—2個百分點
    利用好天氣預報統計大數據,為瀋陽的環境建設保駕護航,大有文章可做。列席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的瀋陽市氣象局局長張立祥接受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目前天氣預報85%準確率基礎上,2019年還將對這個數值提升1—2個百分點。  天氣預報準可防汙染  氣象統計數據可以為治理空氣汙染提供重要依據。
  • 今日17點20分遼寧前五市大連、瀋陽、鞍山、營口、盤錦熱力圖以及...
    大連常住人口:700.2萬,戶籍人口:598.7萬。 瀋陽常住人口:832.2萬,戶籍人口:759.6萬。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如何?人民日報解讀
    2017年,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成為全球9個世界氣象中心之一,擁有自主研發的GRAPES數值預報體系是最重要因素。 科技的進步當然是好事,不過,馬學款覺得,這也給預報員們帶來了「幸福的煩惱」:「現在,每一種產品提供的結果可能是不一樣的,預報員要在海量信息中,快速地提取關鍵的有效信息,要在各種不確定性裡面,敏銳地把握確定性的東西。
  • 中國百年氣象站徽標牌匾上蘊何乾坤?
    」完成認定。與這份沉甸甸的「中國百年氣象站」名單一同出爐的,還有433個「百年風雨見證者」的專屬牌匾和證書。  匾額歷史悠久,歷經歲月沉澱與打磨,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中一個自成體系的分支。它在精神上的鼓勵、激勵作用,也從古代一直延續到了當代。怎樣在小小的匾額中以小見大?靠的就是上面的文飾、圖案。  那麼,這套「中國百年氣象站」匾額和證書上的「乾坤氣象」,你能解出幾個?
  • 烏鞘嶺氣象站經常@華中科技大學,快來康康是為何?
    當大風吹過海拔3045.1米的烏鞘嶺,烏鞘嶺國家基準氣候站站長楊文清頓時警覺起來。位於烏鞘嶺氣象站內的華中科技大學人工增雨雪試驗基地烏鞘嶺有雨雪天氣,與華中科技大學有什麼關係?  透過窗戶,楊文清指向站內一座室外設施說:「那是華中科技大學設在烏鞘嶺的人工增雨雪試驗基地,每遇降水過程,我們都會提前與武漢的專家溝通,他們實施遠程控制,進行增雨雪試驗。」  說話間,該設施已經進入工作狀態,時刻關注天空雲水資源,擇機進行人工增雨雪作業。
  • 中國氣象局:「十三五」時期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
    2.28%,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9%,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提前至38分鐘;颱風路徑預報24小時誤差減小到65公裡,穩居國際先進行列; PM2.5、臭氧汙染氣象條件預報時效提高到15天;對拉尼娜、厄爾尼諾等氣候事件的預測能力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天氣預報覆蓋「一帶一路」沿線243個城市。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警準確率如何?媒體走近預報員
    2017年,中國氣象局被世界氣象組織正式認定為世界氣象中心,成為全球9個世界氣象中心之一,擁有自主研發的GRAPES數值預報體系是最重要因素。科技的進步當然是好事,不過,馬學款覺得,這也給預報員們帶來了「幸福的煩惱」:「現在,每一種產品提供的結果可能是不一樣的,預報員要在海量信息中,快速地提取關鍵的有效信息,要在各種不確定性裡面,敏銳地把握確定性的東西。
  • 暴雨預報的準確率究竟有多高?
    因此收聽收看天氣預報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項事情,暴雨預報準確率有多高?每次暴雨過程都能分毫不差的預報預測出來嗎?暴雨預報的出爐暴雨通常是由中尺度天氣系統造成的。每小時降雨量在16毫米以上、或連續12小時降雨量在30毫米以上、或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及以上的雨稱為「暴雨」。根據其降水強度的大小又細分為「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