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繼2018年公布首批433個百年氣象站後的新一批名單。至此,我國百年氣象站共計659個。
百年氣象站將在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長期保護、氣象觀測數據的搶救和應用研究、氣象人文科技歷史的傳承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經濟社會建設和氣象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第二批「中國百年氣象站」名錄的226個入選站中,海拉爾國家基準氣候站、滿洲裡國家基準氣候站、博克圖國家基準氣候站、蚌埠國家基本氣象站等4站獲得百年站認定;天水國家氣象觀測站、大理國家基準氣候站、興仁國家基準氣候站等3站獲七十五年站認定;朝陽國家氣象觀測站、安國國家氣象觀測站、寧晉國家氣象觀測站等219站獲五十年站認定。
中國百年氣象站認定工作每兩年開展一次,由中國氣象局負責,氣象站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向中國氣象局提出申請。
認定申報範圍覆蓋整個氣象行業,除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氣象臺站外,還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龍江森工集團、伊春森工集團、北大荒農墾集團、中國民用航空局空管辦所管理的氣象臺站。
中國百年氣象站是指能夠長期連續開展觀測的氣象站,分百年站、七十五年站和五十年站認定三類,需要在建立年限、累積中斷觀測時間上限、區域代表性、探測環境等九個方面滿足相應的認定條件。
記錄百年風雨是氣象觀測的不變初心,守望美麗中國是我國氣象工作者的神聖使命。這些氣象站堅持氣象觀測、積累國家氣象基礎數據,也見證了近現代氣象事業發展的歷史、文明與科學的進步,是我國氣象界不忘初心、秉承科學精神的體現。
2017年底,中國氣象局發布《中國百年氣象站認定辦法》,首批中國百年氣象站申報認定工作同時啟動。
據介紹,百年氣象站不僅是科學遺產,同時還具有普及氣象科學、傳播歷史文化等實用價值,通過認定的氣象站將被列入中國氣象站重點保護名錄,並接受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的指導和監督。中國百年氣象站認定工作對長期運行的氣象臺站的探測環境保護、歷史人文傳承等具有積極意義。
2016年,世界氣象組織百年氣象站認定機制建立。中國於2017、2019年向世界氣象組織申報的多個百年氣象站(呼和浩特、長春、營口、香港、武漢、大連、瀋陽)以及徐家匯觀象臺,已被批准或授予成為世界氣象組織百年氣象站。
(推薦閱讀:漲知識|世界氣象組織(WMO)百年氣象站徽標中的神秘圖騰)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文章作者:中國氣象報記者王亮、王若嘉,通訊員楊曉武
內容支持: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
審核:段昊書 崔國輝
百年臺站觀風雨!一起轉發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