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沈城天氣預報準確率將提升1—2個百分點

2021-01-08 瀋陽網新聞

  利用好天氣預報統計大數據,為瀋陽的環境建設保駕護航,大有文章可做。列席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的瀋陽市氣象局局長張立祥接受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目前天氣預報85%準確率基礎上,2019年還將對這個數值提升1—2個百分點。

  天氣預報準可防汙染

  氣象統計數據可以為治理空氣汙染提供重要依據。今年,瀋陽市生態環境局成立,市氣象局將與生態環境局緊密合作,更好地利用氣象資料統計數據做好環境汙染防範工作。一旦特殊天氣來臨時,針對汙染物可能擴散的危險因素,如何採取措施實行預警,就顯得格外重要。比如,靜風、靜穩天氣時汙染物易堆積、不擴散,對這樣的天氣提前預告預警,就能讓一些企業減少工業氣體排放,使得可能出現的重汙染天氣變成輕汙染天氣,輕汙染天氣變成良好天氣。

  天氣預報準確率將提升

  目前,瀋陽的天氣預報準確率已達到85%以上,冷空氣預報和大面積降水兩方面,均能達到這個值。但對於局地強對流天氣的預報準確率,則要稍低一些。這是因為局地強對流天氣的預報,其發生有特殊機理和原因,不僅在瀋陽,即使在全國、全世界範圍內,準確預報也是一個難題。

  2019年,市氣象局將加強科學規範管理,力爭天氣預報準確率再提升1-2個百分點。

  瀋陽十天之內沒有降雪

  從氣象意義上的時間概念來看,今年冬天(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月8日)瀋陽常規站平均降水量14.2毫米,去年冬天(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月8日)瀋陽常規站平均降水量6.9毫米,而1981年至2019年涉及的這一時間段的平均降水量為24.12毫米。近兩年瀋陽冬季的降水量確實較少。

  當下,大家都關心瀋陽的下一場降雪將在何時?張立祥表示,從預報上看,瀋陽十天之內沒有降雪,現在瀋陽的天氣情況也不具備人工降雪的條件。「由於冬季土地都封凍了,所以冬天降雪對土地墒情沒有影響。」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主任記者唐葵陽

相關焦點

  • ...預報準確率達91.2% 營口瀋陽大連三站獲認定「世界百年氣象站」
    營口、瀋陽和大連3個基本站  獲世界百年氣象站認定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省氣象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增加降水115億立方米。營口、瀋陽和大連3個基本站獲世界百年氣象站認定,熊嶽基本站獲中國百年氣象站認定。其中,瀋陽氣象站的前身可追溯到1887年,基督教教士在瀋陽初建觀象臺,最早使用儀器進行觀測。
  • 天氣預報準確率有多高?1至3天晴雨準確率達80%以上
    天氣預報準確率有多高?1至3天晴雨準確率達80%以上 【字體:大 中 小】 2011-01-01 09:51:47   來源: 浙江天氣網
  • 我省氣象預報預測質量穩步提升
    我省氣象預報預測質量穩步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精細到鄉鎮為提高我省氣象現代化水平,並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我省氣象部門在「十三五」期間加大自動化能力建設,在促進氣象綜合觀測能力提升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氣象預報預測預警的精準度。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如何?人民日報解讀
    目前,我國24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縮小至70公裡左右,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8%,24小時暴雨預報準確率在20%左右,短時臨近的暴雨預警準確率已提高到89%。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表示:「天有不測風雲,各類天氣有不同的『可預報性』。極端降水預報是全球共同面對的科學難題,我國的暴雨預報準確率目前與世界強國處於同一水平。
  • 穩步提升!天氣預報多類別準確率已超80%!雷暴預警仍不盡如人意
    今年(2020年),是中央氣象臺迎來了成立70周年的歷史性時刻。每年的此時,也就是「3·23世界氣象日」前夕,都要舉行對公眾的開放日活動。然而,受疫情影響,則轉變為通過網絡來向公眾科普相關氣象知識。時至當下,走氣象專業化發展道路,在氣象人眼中,科技創新永無止境。專家表示,天氣預報的準確率,總體正穩步提升,降水有無(晴雨準確率)、氣溫預報準確率都超過了80%。
  • 四問天氣預報準確率(系列報導)
    每個環節都存在某些不確定性,每一次預報結果不可能都與實際一致,始終存在誤報、漏報的情況。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現在仍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本報從今日起,從多方面探尋制約天氣預報準確率提升的關鍵性因素。  ① 突破技術瓶頸有多難?
  • 央視天氣預報新版出爐 預報準確率全面提高(圖)
    秦主任告訴記者,以往觀眾在當晚只能看到第二天的天氣預報,改版後能看到每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未來三天的晴雨、氣溫等具體內容。「  目前預報的省會城市和直轄市共有34個,現在的節目,34個城市按照行政區劃分成6個區域顯示預報,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南、西南。改版後,將自西向東把全國分成9個區,每個區4座城市進行預報。這樣就會有兩個城市將重複出現一次。」
  • 「利奇馬」成2006年以來影響沈城最大颱風(圖)
    夏傳棟  受今年的「風王」——颱風「利奇馬」影響,8月10日7時至15日7時沈城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地區平均降水量176.3毫米,最大降水量310.4毫米,它也成為自2006年以來對沈城影響最大的颱風。  面對考驗,瀋陽市氣象局全體人員連續數日不眠不休,追尋颱風的足跡,洞察其運行軌跡,預報準確、預警及時,成為最美「追風人」。
  • 中國氣象局:「十三五」時期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提升3.5%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2月4日,中國氣象局舉行12月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辦公室副主任鄭江平在介紹「十三五」時期氣象事業發展成就時表示,與「十二五」期間相比,常規氣象要素短期預報準確率平均提升
  • 瀋陽市兩會:力爭今年大氣優良天數高於去年1-2個百分點
    力爭今年大氣優良天數高於去年1-2個百分點  去年,瀋陽市的大氣優良天數達到256天,這是瀋陽自2013年國家實行新的監測標準以來的最好水平。特別是去年11月和12月我市進入冬季採暖期後的優良天數同比增加了17天,均未出現重度以上汙染天氣。
  • 天氣預報準確率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
    當天一早,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也對此進行回應:大雨正在路上——從雷達圖上可以看到,大雨正逐漸北上影響北京。中央氣象臺和北京市氣象局也分別給出進一步的天氣預報:此輪降雨在18時至22時最為猛烈,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將於明早結束。事實上,對於天氣,人們在主觀感受上的確存在一定差異。
  • 遼寧天氣預報到底準不準?大數據來了
    為提高遼寧省氣象現代化水平,並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我省氣象部門在「十三五」期間加大了自動化能力建設,在促進氣象綜合觀測能力提升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氣象預報預測預警的精準度。據介紹,目前遼寧已建成1605個地面氣象觀測站,平均站網密度達到9.6公裡;建成63個全球定位系統氣象觀測站,4個霧霾天氣探空觀測站;全省建設52個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和8座測風塔等。同時,還建成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遼寧數據與應用中心和11個應用分中心、風雲衛星接收站,實現高分衛星、風雲衛星數據接收與業務應用。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警準確率如何?媒體走近預報員
    目前,我國24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縮小至70公裡左右,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8%,24小時暴雨預報準確率在20%左右,短時臨近的暴雨預警準確率已提高到89%。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表示:「天有不測風雲,各類天氣有不同的『可預報性』。極端降水預報是全球共同面對的科學難題,我國的暴雨預報準確率目前與世界強國處於同一水平。
  • 天氣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 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
    常言說天有不測「風雲」,而如今,得益於氣象觀測與預報技術的進步,人們切身體會到:天氣預報越來越準了。全國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已達87%,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8%,強對流預警時間提前至38分鐘,可提前3至4天對颱風路徑做出較為準確的預報……這樣的準確度和高效率究竟是如何「煉」成的?
  • 風雲四號衛星可監測霧霾 將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
    衛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顯著提升我國靜止軌道衛星研製和空間觀測應用能力。  風雲四號靜止氣象衛星高時空解析度成像資料、閃電監測資料、大氣三維溫溼度探測資料和空間天氣監測資料將在天氣監測與預報、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監測、航空和空間天氣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提高短期臨近天氣預報的精度  據張志清介紹,目前氣象監測手段有地面探空站、雷達、空中觀測,以及衛星監測等。
  • 天氣預報背後的秘密
    天氣影響著人們生活的諸多方面。從古至今,有諸多如「諸葛亮巧借東風」之類的典故,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利用天氣的步伐。天氣預報的出現,給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方便,那些看似簡單的預報,實際上是複雜而尖端的現代科技的結晶。那麼天氣預報為什麼能預報天氣呢?其背後又隱藏著哪些高科技呢?
  • 天氣預報準確率能到80%?真的!
    大家都習慣了天氣預報帶來的便捷服務,但是否知道目前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多高?它的「前世今生」怎樣?未來的天氣預報會如何發展?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給大家作出了解答。預報準確率可達80%曾慶存介紹,目前的3天預報,在全球範圍可達70%至80%的準確度,如果是一定區域,比如我國華南地區的3天預報,準確度能高於80%。同時,國際上天氣預報的有效性已從早期的1—3天提高到5—7天。
  • 風雲四號衛星升空可監測霧霾 將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
    衛星的成功發射,將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顯著提升我國靜止軌道衛星研製和空間觀測應用能力。  原始監測數據是現有衛星60倍  風雲四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總研製,主要功能是對大氣、雲層、空間環境進行高時間解析度、高空間(三維)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觀測,為高精度的天氣分析和預報、短期氣候預測、環境和災害監測、空間環境監測預警等提供服務。
  • 為什麼長期天氣預報準確率不高?
    所以對長期天氣過程是難以做出準確預報的。        如果注意天氣預報時效的話,我們會發現通常聽到的大多是12小時預報和24小時預報。除此之外,還會聽到48小時預報和72小時預報,但很少聽到更長時效的天氣預報。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氣象臺也製作中期和長期天氣預報。
  • 中國氣象局:我國天氣預報晴雨預報準確率達88%
    中央氣象臺臺長王建捷表示,氣象預測預警對我國防災減災和公眾的知情權提供氣象保障和支持,我國天氣預報的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8%,2004年準確率接近80%。「數值預報是核心技術,要提高預報的精準度,要努力發展核心技術,這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