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準確率能到80%?真的!

2020-12-03 河北新聞網

大家都習慣了天氣預報帶來的便捷服務,但是否知道目前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多高?它的「前世今生」怎樣?未來的天氣預報會如何發展?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給大家作出了解答。

預報準確率可達80%

曾慶存介紹,目前的3天預報,在全球範圍可達70%至80%的準確度,如果是一定區域,比如我國華南地區的3天預報,準確度能高於80%。同時,國際上天氣預報的有效性已從早期的1—3天提高到5—7天。

「天氣預報達到『十報九準』甚至『十報十準』,目前來說不大可能。」曾慶存說,天氣有偶然性,它不在人工實驗室裡,也不被人為控制,是預報總會有偏差。

相當準確的預報,幫助我國實現了多個登陸颱風的零死亡。曾慶存說:「如今,我們已經能把颱風牢牢控制住了。」

曾慶存舉例說,近年來,多個颱風的24小時預報登陸點和實際登陸點相差50公裡左右,「颱風半徑是1000公裡,看相對值的話,50公裡已經是很小的誤差範圍了。」

從「憑經驗」到「算數值」

「古人看雲識天:天上鉤鉤雲,地上雨淋淋。這是過去的天氣預報——憑個人經驗。」曾慶存說。

到了20世紀,人們已發明和應用了氣象儀器來測量大氣狀態,氣象學開始進入「科學時代」。特別是無線電的應用,使各地的氣象觀測數據能及時匯總到一個中心,繪成「天氣圖」,但天氣圖還是嚴重依賴預報員的主觀判斷。

20世紀上半葉,科學界提出用描述大氣運動的原始方程組作定量天氣預報的構思,但方程組非常複雜,無法直接求解。

1961年,曾慶存在深入分析天氣演變過程的理論基礎上,首創半隱式差分法,在國際上首次成功求解大氣斜壓原始方程組,畫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用原始方程組的天氣預報圖。

我國科學家創造的半隱式差分法和此後又創新的平方守恆法,至今仍在國際上廣泛應用。

「簡言之,氣象監測已從單純的『站點監測』變為包含氣象衛星遙感的全球監測,氣象預測已從經驗預報發展到數值天氣預報。」曾慶存說。

未來能預測幾十年後氣候

天氣能預報,氣候也能嗎?曾慶存回答:能。

曾慶存舉了個例子:如果要預報幾天後的天氣,我們只需考慮大氣,但如果要預測幾年甚至幾十年後的氣候,我們還需要考慮海洋、陸地植被、太陽活動等等。

在數值天氣預報的基礎上,我國逐漸發展出短期氣候預測系統,並將最終建成研究和預估全球氣候和生態環境變化的「數值模擬裝置」。

曾慶存表示,預測未來一個月、一年,甚至幾十年的氣候,關係到國民經濟建設方方面面,如夏季洪澇、冬季霧霾、農業規劃、能源布局等,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氣候預測愈顯重要。

2009年,曾慶存與其他科學家就萌生了建立地球模擬器的想法。在數百位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於2018年在北京市懷柔科學城破土動工,並將於2022年完工。該裝置將為國家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大氣環境治理等重大問題提供科學支撐。

「解讀地球計劃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未來中國可以為地球做CT了。」曾慶存說。 (嶽冉冉、董瑞豐)

相關焦點

  • 我國天氣預報準確率在80%以上 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我國天氣預報準確率在但氣象專家今天告訴記者,中國的天氣預報尤其是晴雨預報準確率在80%以上,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了。  配合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中國氣象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氣象科學知識宣傳普及活動,並開放了氣象臺站供公眾參觀學習。參加義務諮詢的氣象專家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氣象預報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 天氣預報準確率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每逢暴雨或高溫預報之後,似乎總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有的說「天氣預報越來越準,說下雨就真的下雨了」,有的卻說,「又被忽悠了,說好的暴雨為何遲遲不來」「說好的暴雨為何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些爭議的背後,是否有人們認知上的差異以及主觀感受的不同,客觀上的天氣預報準確率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我國天氣預報的水平又如何?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天氣預報準確率有多高?1至3天晴雨準確率達80%以上
    天氣預報準確率有多高?1至3天晴雨準確率達80%以上 【字體:大 中 小】 2011-01-01 09:51:47   來源: 浙江天氣網
  • 中國針對未來兩三天的天氣預報準確率達70%至80%
    中國針對未來兩三天的天氣預報準確率達
  • 天氣預報越來越準!權威專家:準確率達80%,我們已牢牢控制颱風
    事實上,隨著天氣預報在生活中的無孔不入,它目前的準確率已經不低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近日表示,目前的三天天氣預報準確率已經可以達到80%或更高!中央氣象臺發布的7天天氣預報儘管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地球表面的天氣具有很多偶然性,不被人為控制,是預報總會有偏差的,但曾慶存院士表示,目前的3天預報,全球範圍準確度已經可以達到70%至80%。如果範圍縮小到一定區域,比如我國針對華南地區的3天預報,準確度可以高於80%!
  • 天氣預報多類別準確率已超80%!雷暴預警仍不盡如人意
    專家表示,天氣預報的準確率,總體正穩步提升,降水有無(晴雨準確率)、氣溫預報準確率都超過了80%。業內人士強調指出,需要注意的是,雷暴準確率評分不高,體現出的則是中小尺度系統預報的複雜性和難度大,而一些強烈的天氣,恰恰是中小尺度系統導致,因此有時預報依然不夠準確、不盡如人意。所以,氣象人需要繼續努力;爭取越來越準。
  • 中國氣象局:我國天氣預報晴雨預報準確率達88%
    中央氣象臺臺長王建捷表示,氣象預測預警對我國防災減災和公眾的知情權提供氣象保障和支持,我國天氣預報的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88%,2004年準確率接近80%。「數值預報是核心技術,要提高預報的精準度,要努力發展核心技術,這是關鍵。」
  • 天氣預報準確率原來是這麼算 錯怪氣象臺了
    很多人出門前都會查看下天氣預報,你知道嗎?中央氣象臺的預報的暴雨準確率只有21.8%,連起步更早的美國,其暴雨準確率也僅有27%。而在我們實際感受中,天氣預報的準確率不會這麼低,一般感覺50%以上的預報是正確的,這是為什麼呢?今天,中央氣象臺進行了揭秘。
  • 四問天氣預報準確率(系列報導)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認為:「探討預報準確率可以圍繞數值預報展開。因為天氣預報的核心工具就是數值天氣預報。」如今的天氣預報技術已由單一的天氣圖經驗預報轉變為以數值預報產品為基礎、多種觀測資料綜合應用的現代技術。  周家斌說:「翻看數值預報的發展歷史,你會發現一個規律——依靠科學家的創新,每一次方程的改變都會帶來預報準確率的提升。」
  • 中國氣象局:中國天氣預報進步神速,目前準確率逼近90%!
    對於平常人的日常生活,除了衣食住行,對生活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影響的天氣,恐怕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焦點之一。查看天氣預報,了解天氣變化,是許多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天氣預報也影響著大家對於生活的計劃。當然,對於普通人來說,對於氣象部門最核心的要求莫過於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這也是氣象部門一直在追求的事情。這些年,隨著氣象衛星、氣象雷達和超級計算機等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也使得近代氣象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在廣東科學中心主會場,中國氣象局表示,目前,我國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平均為87.2%,最高氣溫、最低氣溫預報準確率分別為80.9%、85.1%。
  • 加強資料分析和用好數值預報產品是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的有效途徑
    加強資料分析和用好數值預報產品是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的有效途徑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08-11-04 但也有不足之處,如同一時次的預報用不同的數值預報方法結論會不一樣,預報時效越長偏差越大,中、小尺度天氣系統預報能力較弱,預報局地天氣、地方性天氣就更差一些。  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預報員做天氣預報主要依靠天氣圖分析,加上預報員的預報經驗。
  • 央視天氣預報新版出爐 預報準確率全面提高(圖)
    城市預報三日天氣  國家氣象局影視宣傳中心專門負責此次天氣預報的改版。記者昨天採訪了中心主任秦祥士教授,秦主任介紹說,根據國務院領導增加天氣預報頻次、延長預報時效、改進預報內容的指示,國家氣象局近期決定,對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進行改版。  城市天氣預報是此次改版最重要的內容。
  • 天氣預報能100%準確嗎
    現狀:我國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70%~80%        我國的天氣預報水平在過去30~40年中有了較大的提高,目前針對未來2~3天的晴雨預報準確率可以達到70%~80%。
  • 為什麼長期天氣預報準確率不高?
    所以對長期天氣過程是難以做出準確預報的。        如果注意天氣預報時效的話,我們會發現通常聽到的大多是12小時預報和24小時預報。除此之外,還會聽到48小時預報和72小時預報,但很少聽到更長時效的天氣預報。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氣象臺也製作中期和長期天氣預報。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如何?人民日報解讀
    從6月初到7月下旬,中央氣象臺幾乎天天發布暴雨預警。許多地區也發出藍色、黃色、橙色甚至紅色暴雨預警信號。 隨著雨帶北抬,8月中旬,京津冀等北方地區遭遇大範圍強降雨過程。中央氣象臺接連發布暴雨黃色及橙色預警,提醒大家加強防範。 暴雨預報預警是防汛減災的「消息樹」「發令槍」。天氣預報是怎樣做出來的,暴雨預報預警準確率怎麼樣,怎樣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
  • 氣象局長:2020年24小時天氣預報準確率提高到90%
    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災害發生的頻率增加、強度增強,氣象災害的突發性、反常性和不可預見性日益突出,「幾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天氣動輒出現。最近幾年流域性特大洪澇、城市內澇、區域性嚴重乾旱、高溫熱浪、極端低溫、特大雪災和冰凍等災害頻繁發生,集中暴露了我國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基礎設施和機制體制的薄弱環節,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 天氣預報準確率是這麼算出來的? 中央氣象臺官微你確定沒搞笑?
    千龍網北京3月9日訊 很多人出門前都會查看下天氣預報,你知道嗎?中央氣象臺的預報的暴雨準確率只有21.8%,連起步更早的美國,其暴雨準確率也僅有27%。前兩天「中央氣象臺」官博還傲嬌地宣稱自己的準確率達到百分之八十幾?今天就變成了21.8%?這兩個數到底哪個才是真的?
  • 天氣預報百分百準確?誤會啦!實際準確率87%
    福州新聞網4月2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近日,演員金瀚在朋友圈發文,稱其出海玩帆板遇上了「颱風」,並吐槽「來颱風,氣象部門居然沒有預測到」云云。儘管事實證明其所稱的「颱風」乃強對流天氣,但天氣預報是否百分百準確還是成了眼下人們熱議的話題。
  • 天氣預報背後的誤讀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每逢暴雨或高溫預報之後,似乎總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有的說「天氣預報越來越準,說下雨就真的下雨了」,有的卻說,「又被忽悠了,說好的暴雨為何遲遲不來」「說好的暴雨為何變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這些爭議的背後,是否有人們認知上的差異以及主觀感受的不同,客觀上的天氣預報準確率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我國天氣預報的水平又如何?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天氣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 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
    天氣預報準確率不斷提高,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風雲變幻盡在掌握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靜原青藏高原最大水汽通道觀測網絡基本形成。圖為科研人員在自動氣象站讀取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降水數據。預計19時前後,降雪開始影響本市西南部地區,21時前後影響城區,23時前後降雪覆蓋全市,且將持續到明天中午前後。全市大部分地區有大雪,降水量5至8毫米……」這是北京市氣象臺12月15日17時左右發布的最新天氣會商結果。盼了一天的雪姑娘,終於在19時前後如期而至,率先由房山良鄉飄起的小雪花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