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氣象工作服務河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召開。圖為發布會現場。
河北新聞網9月29日訊(田薇)從今天下午召開的氣象工作服務河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河北省氣象局圍繞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天氣,努力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解析度、針對性和時效性,目前,河北省已構建智能網格預報業務和技術體系,0-72小時格點預報解析度達逐1小時、1公裡,72-240小時格點預報解析度達逐3小時、5公裡,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達到63分鐘,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93.5%,基本氣象要素預報準確率高於中央氣象臺指導預報水平。
據介紹,近年來,河北省氣象局積極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綜合觀測業務能力和智能預報業務能力顯著增強。目前,河北省已建成高密度、立體化、全天候、多共享的氣象觀測站網,覆蓋天地空、涵蓋國計民生各行業的監測設備組網運轉,有天氣雷達、風廓線雷達等各類雷達60部,聯合水文、交通、環保等部門共建共享氣象監測設備近萬套,天氣雷達探測區域覆蓋省域面積85%以上,站網空間解析度達到4.6公裡,實時產品達到300多類,全力支撐河北災前災中災後監測。
此外,河北省氣象局紮實做好精細服務,為河北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全方位氣象保障。一是保障「生命安全」,河北省已構建了科學、嚴密、高效的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各級氣象災害防禦指揮部堅持重心下移,有效應對了「安比」颱風、「16.7」特大強降雨等重大氣象災害,「十三五」期間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佔GDP比率較「十二五」降低1.8%;建成了以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為核心、傳統手段和新媒體發布渠道以及廣播電視等社會化資源為一體的預警信息綜合發布網絡,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覆蓋率達到90%以上。二是保障「生產發展」,在現代農業、交通、海洋、能源、旅遊、物流、健康、雷電災害防禦等領域探索建立了一體化全產業鏈服務模式。農業氣象服務方面,組建了11個特色省級農業氣象分中心,強化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前產中產後的直通式服務;交通氣象服務方面,氣象監測預警服務已覆蓋全省6502公裡高速公路,服務產品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空間解析度達到3公裡,更新頻次達到3小時;旅遊氣象服務方面,開展了4A級以上景區旅遊氣象影響和風險預警預報業務,建成景點實況數據發布平臺;重大戰略和重大活動服務保障有力,推動省部在雄安新區打造全國智慧氣象示範區,冬奧賽區各類賽事觀測預報服務業務系統進入實戰應用。三是保障「生活富裕」,目前,已建成「一網、一端、一平臺」的公眾服務框架體系,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與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融合,廣泛傳播氣象信息,普惠服務產品達56種,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連續5年保持在85分以上。連續3年聯合省科協、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地震局等部門開展「冀望風雲 燕趙科普行」活動,直接受益8萬餘人,氣象知識普及率達到74.94%。四是保障「生態良好」,強化環境氣象預報,河北省環境氣象客觀預報產品時效延長至16天,空間解析度9公裡;開展了典型生態系統、降水資源、供暖期以及空氣汙染氣候影響定量評估;建成石家莊國家級飛機增雨和科學試驗基地,建立空地一體化人工增雨防雹作業體系,實現河北省7個功能區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服務常態化,「十三五」期間年均人工增雨約30億立方米、防雹面積約700萬畝。
【來源:河北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