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部門:加強監測,做好預警服務

2021-01-08 瀟湘晨報

隨著強冷空氣的南下,我區氣象部門嚴陣以待,確保氣象監測工作科學有效。 區氣象局副局長袁雨暉表示:「針對寒潮天氣,區氣象局會對各區域站做好巡視維護,確保數據監測準確。今年11月份,智慧氣象精細化管理系統在區城運中心上線,這為我區的交通、旅遊、農業防汛等部門提供了直通式服務。」 此番寒潮來襲,區氣象局全力做好氣象監測分析,做好預警服務工作。目前,通過視頻會議已與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進行了實時對接,及時向區政府相關部門報送氣象專報。與此同時,建立的「一網統管」降水、溫度、大風等實況數據服務共享將讓預報變得更為直接、高效。 氣象部門科學監測天氣變化 附件:

【來源:上海松江區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做好疫情防控服務保障 氣象部門在行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彬報導連日來,氣象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批示和國務院部署,加強上下聯動和部門協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服務保障工作。作為疫情防控組成員單位,中國氣象局健全協調機制,強化值班值守,切實加強與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單位的溝通聯絡,滾動製作疫情防控氣象服務專報和疫情防控氣象保障服務日報,報送疫情防控組及有關部門。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全力做好氣象保障服務。
  • 各地各部門加強監測預報服務迎戰「蘇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此次颱風影響,要求全市各級相關部門加強值班,密切關注颱風動態,做好海上船隻安全工作。  市氣象局7月12日12時00分起,將重大氣象災害(颱風)Ⅳ級應急響應狀態調整為重大氣象災害(颱風)Ⅲ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單位嚴格按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工作流程做好應急響應工作。截止目前,已發送各類專報16份、簡訊8條、微博更新37條。
  • 浙江:趙洪祝充分肯定海葵監測預警服務
    趙洪祝在會上對「海葵」颱風氣象監測預報服務工作和多部門聯動合力傳播氣象預警信息給予高度肯定。  趙洪祝指出,氣象部門盡心竭力做好「海葵」颱風監測預報服務工作,取得良好成果。特別是氣象部門充分利用氣象現代化建設和氣象科技創新成果,加強對「海葵」的早監測、早研判、早匯報,準確的監測預報信息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防禦颱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 青銅峽:做好降水大霧天氣氣象服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羅玲報導 3月20日夜間至22日白天,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普降小到中雨,累計降水量達15-20毫米。21日夜間到22日白天,全市出現能見度低於500米的大霧。
  • ——記氣象部門2015年汛期氣象服務準備工作
    目前,氣象部門正在探索如何通過進一步發揮月、季滾動氣候預測的訂正互補作用,加強衛星、雷達、自動氣象站等資料質量評估和業務應用,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報精準化水平。國家氣象中心將進一步與科研院所合作,藉助科研成果促進業務的發展,逐步建立業務需求引導科學研究的聯合分析研究工作流程,實現各省災害性天氣落區格點預報共享;通過建立產品體系和上下互動的流程,提升格點預報業務的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
  • 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玫珏 實習記者劉若馨 通訊員陳志雄報導 2018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發改委、教育部、公安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應急管理部等相關部門的30餘名部際聯絡員,以及中國氣象局相關單位人員參加會議。這也是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後召開的首次氣象災害預警服務部際聯絡員會議。
  • 衛星天眼追蹤+現場監測預報!氣象部門全方位做好涼山森林火災滅火...
    西昌火情監測風雲衛星還在繼續監測火情的同時 氣象服務也一直「在前線」火情發生後,氣象部門迅速行動,加強對天氣形勢和火險氣象等級分析研判,根據防火形勢和當地氣象條件開展氣象保障服務。中國氣象局與應急管理等部門強化火情信息共享,滾動提供森林火災氣象服務專報。中央氣象臺及時組織會商,會同四川省氣象臺分析涼山州天氣形勢,提醒當地做好人工增雨作業準備。
  • 河北氣象監測預警服務已覆蓋全省6502公裡高速公路
    目前,河北省已建成高密度、立體化、全天候、多共享的氣象觀測站網,覆蓋天地空、涵蓋國計民生各行業的監測設備組網運轉,有天氣雷達、風廓線雷達等各類雷達60部,聯合水文、交通、環保等部門共建共享氣象監測設備近萬套,天氣雷達探測區域覆蓋省域面積85%以上,站網空間解析度達到4.6公裡,實時產品達到300多類,全力支撐河北災前災中災後監測。
  • 我國多地氣溫或創入冬新低 氣象部門全力做好服務保障
    中國氣象局高度重視,於1月6日啟動四級應急響應,周密部署服務保障工作,抓實抓細各項舉措。從1月4日起,中央氣象臺滾動報送重大氣象信息專報,緊密跟蹤此次天氣過程,做好預報預警和影響分析。5日至6日,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以及海上大風黃色預警。同時,製作發布全國農業氣象影響預報與評估產品,分析寒潮天氣給多地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採取應對措施提供支撐。
  • ——河北氣象部門開展海洋氣象服務紀實
    近年來,河北省氣象部門依託唐山、秦皇島、滄州三個沿海城市,不斷加強海洋監測網和海洋氣象業務系統建設,利用智能網格預報「一張網」,實現面向港口、養殖、旅遊、生態等多種海洋氣象精細化專業產品的發布,助力河北沿海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
  • 廣西氣象部門及時預警應對強降水 守好第一道防線
    自治區氣象局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全面做好監測預報預警服務,成功的氣象保障服務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及社會公眾的高度評價。「對於防汛來講,氣象第一道防線必須要守好,如果第一道防線出了問題,「龍頭」轉不起來,其他防災減災工作都會受影響。」20日,自治區氣象局局長鍾國平要求全區各級氣象部門做到預報要早、要儘可能精準、預警發布要快。自治區氣象局啟動三級應急響應。
  • 【氣象快訊】烏海市氣象局全力做好重汙染天氣 應對氣象服務
    11月15日,烏海市人民政府啟動了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市氣象局立即啟動重汙染天氣氣象保障服務應急響應,進入應急響應工作狀態。 要求各科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根據《烏海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烏海市氣象局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專項實施方案》要求,做好可能出現的重汙染天氣預報服務工作
  • 國家氣象中心加強航空氣象技術服務
    2月2日,中國氣象局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籤署了合作協議;而從國家級氣象業務單位到地方氣象部門,與空管氣象部門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合作。  記者近日從國家氣象中心獲悉,2016年,該中心將進一步強化航空氣象服務技術能力,列為開創氣象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拓展專業氣象服務領域的重點任務之一,加強服務產品的研發與發布,並落實與商飛集團的合作事項。
  • 福建省氣象部門迎戰颱風「莫蘭蒂」
    廈門市氣象部門在「莫蘭蒂」形成之處就認真研判,細緻分析,結合本地實際天氣特點,準確預報「莫蘭蒂」的走向,預測對廈門的影響,為廈門市防抗颱風提供了有效的決策服務。  目前「莫蘭蒂」中心仍位於福建境內,晉安區氣象局全體人員將繼續保持警惕,認真做好各項氣象服務工作,及時向地方各級黨政領導及有關部門發布相關預報預警信息,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搶險救災工作安全有序開展。
  • ——浙江防汛防洪氣象服務紀實
    水安則民安,如何運用氣象「智慧」在保障水庫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顧經濟興利,是氣象部門的肩頭重任。為此,浙江省氣象部門實時追蹤全省水庫及其流域的水雨實況、降雨影響時段和後期天氣趨勢,深入分析強降雨過程對水庫直接影響,並利用「一體化水文氣象服務系統」第一時間為全省200個大中型水庫傳遞最新預報信息。  雨一直下!
  • 二十五個省份氣象部門啟動應急響應 全力應對今冬最強寒潮
    中國氣象局於12月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指導各級氣象部門嚴格落實各類應急預案,及時啟動和調整應急響應,形成部門合力。截至29日17時,全國已有25個省級氣象部門啟動寒潮相關應急響應。各級氣象部門壓實責任,加強值班值守與聯動會商,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 阜新:氣象部門發布預警應對降水大霧天氣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建國報導  8月19~20日,遼寧省阜新市相繼出現了短時強降水、大霧等災害性天氣,市氣象部門及時發布了暴雨橙色、大霧黃色預警,提醒公眾注意防範。  19日午後,阜新市突遭短時強降水襲擊。
  • 豐臺:全力做好強降水天氣決策氣象服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海悅報導 7月中旬以來,北京降水天氣頻發。北京市豐臺區氣象局高度重視降雨天氣氣象服務保障及應急聯動工作,領導全部在崗,加強指揮,及時匯報,做好政府決策參謀;業務人員加強值守,快速反應。
  • 青海:聯合林草部門推進森林草原防火氣象服務
    1月4日,青海省氣象服務中心與省森林草原防火預警監測中心聯合召開全省森林草原火險氣象分析研判會,進一步做好森林草原防火氣象服務,共同提高防火監測預警能力。  青海省氣象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向森林草原防火部門業務人員講解防火氣象服務有關科學知識,介紹近年來森林草原防火氣象服務工作開展情況,並結合今年的牧草產量、氣候背景及森林草原火災年際變化規律,研判今冬明春森林草原火災易發時段及區域,為開展防火預警監測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 氣象的服務提升有助於農業行業發展
    著力在加強氣象能力建設和搞好服務上下功夫,是我們做好新時期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重點。近年來,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力支持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開展,大力構建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農業氣象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災害防禦機制,全市氣象為農服務能力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