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設計16萬方液化天然氣儲罐投產 有效提升供給能力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國自主設計16萬方液化天然氣儲罐投產 有效提升供給能力

2018-10-12 13:35:2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盧巖

    我國首個完全自主技術、自主設計、建造的最大直徑16萬方大型LNG(液化天然氣)儲罐在中國海油天津LNG接收站竣工投產,此舉將有效提升天然氣的供給能力和儲備能力,為我國華北地區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工作提供強力支撐。 周銳 攝

  中新網天津10月12日電 (記者 周銳)我國首個完全自主技術、自主設計、建造的最大直徑16萬方大型LNG(液化天然氣)儲罐在中國海油天津LNG接收站竣工投產,此舉將有效提升天然氣的供給能力和儲備能力,為我國華北地區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工作提供強力支撐。

  據介紹,按照1戶居民每月用氣15方計算,16萬方儲罐儲存的液化天然氣可供天津市1500萬人使用一個半月。天津LNG總經理王曉剛表示:「作為我國北方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的重要設施之一,該儲罐投產後,天津LNG的天然氣儲存能力將大幅提升近80%,可保障華北地區在冬季天然氣供應高峰期『罐中有氣,心中不慌』。」

  據了解,在今冬明春採暖季,中國海油計劃供應天然氣246億方,同比增加20%,其中向北方七省市供應天然氣61億方,同比增加63.5%。

  為保障華北地區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天津LNG接收站在現有20個裝車撬的基礎上增建了11個新裝車撬,預計將於10月15日機械完工。投產後單日裝車能力將從現在的400車(約8000噸LNG)增加至600車(約12000噸LNG)。進一步彌補管道輸送天然氣的不足,保障供暖站、醫院、學校等場所的天然氣供應。

  同時,中國海油依託天津LNG接收站,租賃一艘可儲存17萬方LNG的FSRU(帶有儲存及再氣化裝置的浮式船舶),相當於為京津冀地區增加了一個移動LNG儲罐和一套移動氣化裝置,能為華北地區額外增加1400萬立方米/天的供氣能力;此外,中國海油還租賃了2艘LNG船舶將作為海上應急儲罐在天津外海漂航待命,預計增加約2億方儲備量。當個別地區天然氣需求出現激增或超出常規供應保障範圍時,這2艘LNG船舶可在短時間內靠泊沿海LNG接收站應急補充天然氣供應。

  此外,中國海油正在重點推動蒙西管道天津段工程建設,力爭於11月15日完工投產,開展保供工作。今冬明春採暖季期間,天津LNG接收站保供天然氣量約12億方,其中通過濱達管線增供500萬方/日,通過蒙西管道增供500-700萬方/日。

  據中國海油氣電集團總經理邱健勇介紹,中國海油致力於打造全國天然氣保供一盤棋,全力推進深圳LNG與大鵬福華德支線聯通、廣東管道與廣東大鵬南沙分輸站聯通、廣東大鵬與廣東管網惠州分輸站聯通三項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工程建設。今冬明春採暖季,廣東地區計劃保供氣量約18億方,「南氣北上」氣量大幅提升至3000萬方/日。今冬明春採暖季期間,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中國海油將增供天然氣30億方,其中80%用於北方地區。

  在河北、天津、廣東、浙江地區,中國海油與中國石油通過天然氣置換、互保互供等措施,利用中國海油海氣和LNG雙資源條件,在南方地區增加3億方天然氣供應,與之相對應的,中國石油利用其完備的管網系統將供應該部分天然氣調配至北方氣源緊張地區,進而實現全國保供。

  中國海油董事長楊華表示:「作為國內最大的LNG供應商,中國海油將責無旁貸加大天然氣清潔能源供給力度,多舉措全力保障今冬明春天然氣供應穩定,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煤改氣』工作部署,致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建設美麗中國。」

相關焦點

  • 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最大LNG儲罐成功升頂
    中新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 周銳)記者26日獲悉,由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4座22萬方LNG(液化天然氣)儲罐在江蘇鹽城成功升頂,這是國內最大單罐容積LNG儲罐項目,也是國內一次性建設規模最大的LNG國家儲備基地,標誌著我國LNG儲罐核心建造技術再上新臺階
  • 中國首船亞馬爾液化天然氣經北極東北航道運達
    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項目——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向中國供應的首船液化天然氣(LNG)當天抵達中國。本次的液化天然氣是通過北極東北航道運抵中國石油旗下的江蘇如東LNG接收站,交付給中國石油。亞馬爾項目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在俄羅斯實施的首個特大型能源合作項目。該項目位於俄羅斯境內的北緯71度的北極圈內,是目前全球在北極地區開展的最大型液化天然氣工程。本項目由俄羅斯諾瓦泰克股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法國道達爾公司和中國絲路基金共同合作開發。天然氣可採儲量達到1.3萬億立方米,凝析油可採儲量6000萬噸。
  • 中國LNG資源分布圖(2021)
    三期工程主要建設2座20萬方全容式LNG儲罐、2臺BOG壓縮機、8臺LNG低壓泵、1臺火炬及其他相關配套設施。三期工程計劃於2020年6月底建成投產。屆時,如東LNG將擁有3座16萬方和3座20萬方的LNG儲罐,總罐容將達到108萬方(當前罐容為68萬方)。
  • 【企業新聞】中石油20萬方LNG儲罐水壓試驗順利完成
    6月28日,中石油崑崙能源公司所屬江蘇LNG項目二期工程T-1204儲罐水壓試驗基本完成,開始向罐外排水並進行後續觀測,試驗觀測各項數據均優於設計規定的標準要求。這標誌著中石油大型LNG儲罐建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T-1204儲罐水壓試驗於6月18日11時開始,經155小時間斷進水,達到23.35米規定試驗液位,開始48小時靜載沉降觀測。
  • 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16年)
    天然氣液化後可以大大節約儲運空間和成本,而且具有熱值大、性能高等特點。  LNG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由於進口LNG有助於能源消費國實現能源供應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而出口LNG有助於天然氣生產國有效開發天然氣資源、增加外匯收入、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因而LNG貿易正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新熱點。
  • 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通過科技...
    2020年11月13-14日,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大型液化天然氣裝置閃蒸氣提取高純氦技術開發及工業示範」項目在內蒙鄂爾多斯杭錦旗現場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為:該裝置是國內首套年產百萬方級氦氣的液化天然氣閃蒸氣提氦裝置,其主要性能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
  • LNG成本國內國際雙溢價 天然氣價繼續上漲成定局
    「淡季不淡」,天然氣價格上漲已成定局。  夏季本是天然氣需求的淡季,但在部分省市按照國家發改委7月10日開始上調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的要求調整了門站價格(天然氣出廠價+管道運輸價)後,許多加氣站門口排起了長隊。
  • 液化天然氣(LNG)儲罐倒罐技術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文/石生芳 浦哲 左延田,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上海煤氣隨著能源結構的變化,大力開發利用天然氣資源成為我國能源發展戰略的重點之一。在液化天然氣(LNG)日益廣泛應用的同時,LNG儲存和運輸的安全問題已經日益突顯。
  • 生意社:2019年液化天然氣十大事件盤點
    ,該氣田最快有望於「十三五」末期投產,每年約生產30億至35億立方米天然氣。  三、埃克森美孚與中國籤下20年供應協議  據CNN4月23日報導,全球最大的非政府油氣生產商——埃克森美孚公司於近日宣布,該公司與中國浙江能源集團正式籤署了一份為期20年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協議,合同量為100萬噸/年。據悉,100萬噸液化天然氣汽化後約14億立方米,相當於目前浙江民用氣一年的用氣量,可滿足現有浙江天然氣用戶。
  • 2020年中國液化天然氣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項目歷程    二、國內首個LNG冷能利用項目在閩建設    三、福建LNG項目順利步入運營期    四、福建LNG項目燃氣電廠全面建成    五、福建LNG項目首次接收澳洲LNG  第三節 上海    一、上海LNG項目介紹    二、銀團貸款助力上海LNG項目建設    三、上海洋山港液化天然氣碼頭投產運營
  • 中國液化天然氣(lng)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月,進口價格為319.80 美元/噸,同比下跌16.82%,環比上漲2.08%;1-**月,平均進口價格為334.83 美元/噸,同比下跌28.66%。  第四節 我國東南沿海液化天然氣發展問題分析    一、中國東南沿海經濟在全國gdp中佔有重要地位    二、中國東南沿海4省市天然氣市場需求巨大    三、中國東南沿海液化天然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四、中國東南沿海液化天然氣發展面臨嚴峻的價格挑戰  第五節 天然氣液化原料資源與液化天然氣消費市場分析
  • 道達爾向廣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交付第一船液化天然氣
    2019年2月,蘇裡格南氣田井口天然氣產量突破100億立方米,預計到2036年總產量將達到4.4億桶油當量。道達爾與中國海油籤訂了為期15年的液化天然氣購銷協議(SPA)。2018年10月,道達爾與中國海油在此前籤訂的15年供銷協議基礎上簽署補充協議,將合同期限延長至20年,並將液化天然氣供貨量從每年100萬噸提升至150萬噸。
  • 2020年中國液化天然氣運輸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罐箱運輸優勢明顯
    2020-08-17 12:01:26 來源: 前瞻經濟學人問答 舉報   液化天然氣產量穩步提升
  • 中國天然氣發電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天然氣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國家「西氣東輸」、近海天然氣開發和引進國外液化天然氣等工作全面展開,燃氣發電產業持續發展近年來,中國的天然氣產量呈逐年增長趨勢。2016年,我國天然氣產量為1368.65億立方米,同比僅增長1.68%,增速已連續四年下行。一方面,宏觀經濟轉型導致能源消費總量增速下行;另一方面,頁巖油革命帶來寬鬆的油氣資源供應環境,油氣進口成本優勢致近年來天然氣對外進口依存度不斷提升。  2018年,我國天然氣產量為1602.6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26%,煤改氣效應傳導至供給端。
  • 發改委:液化天然氣漲價不會影響居民供暖
    發改委:液化天然氣漲價不會影響居民供暖 關注中金在線:今年1至11月,國內生產天然氣1702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9.3%,預計今年國產氣將實現連續4年增產100億立方米以上,這為穩定供氣奠定紮實基礎。  二是進口資源有保障。中俄東線中段建成投產,後續可以增加新的進口資源。近期相關企業增加了液化天然氣(LNG)進口,有利於保障用氣高峰期供應。  三是全面嚴格籤約履約。
  • 液化天然氣暴漲10倍!中日韓買家競相搶購
    據ACB News《澳華財經在線》1月11日報導,在亞洲冷空氣影響下,亞洲主要液化天然氣(LNG)買家中國、日本以及韓國正競相搶購天然氣,使得LNG價格飆升至歷史最高記錄,為澳大利亞天然氣生產商帶來暴利。
  • 世界液化天然氣(LNG)報告2018
    中短期液化天然氣市場:2017年非長期液化天然氣貿易達到88.3公噸,同比增長16公噸,佔液化天然氣貿易總量的30%。2017的短期貿易大幅增加可以歸因於液化天然氣供應和需求彈性的增長。新的短期供應主要來自大西洋盆地(Atlantic Basin)的急劇上升,該地區在這一年中新增的液化能力主要被承包給短期交易員和貿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