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並星標
從此不迷路
Jiangmen
From: the Verge; 編譯:Shelly
網際網路上無處不在的面部識別已經給人們的隱私安全造成了困擾。我們每天上傳到社交媒體千千萬萬的照片都面臨著被商業化的危險。AI技術進步的同時,
一種機智的反AI偵察技術也悄然誕生。
Fawkes:為你的照片穿上隱形鬥篷
芝加哥大學沙地實驗室(Sand Lab) 的科學家們創建了一個叫「福克斯」 Fawkes的技術,誕生的新興技術極有可能終結私人照片被高科技公司利用這一現象。該程序主要使用AI技術,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修改你的照片,以欺騙面部識別系統。
下面伊莉莎白女王的兩張照片就充分展現了福克斯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如果告訴你其實這不是「一個人」,普通人很難看出有什麼區別,但對於人臉識別系統來說,這就是天壤之別。
伊莉莎白二世:未加工(左圖)和算法隱身後(右圖)
據了解,Fawkes的命名取自Guy Fawkes Mask(蓋伊·福斯克面具)。面具形象是英國插圖畫家大衛·勞埃德 (David Lloyd) 以16世紀英國陰謀家蓋伊·福克斯的臉為原型而創造。最早出現在漫畫《V字仇殺隊》中。研究人員以此表示,通過AI技術巧妙地、不可察覺地更改照片以欺騙面部識別系統。
福克斯的運行原理比較複雜,化繁為簡來說,它並不是讓你的照片對人臉識別系統隱形,而是通過代碼做了一些微調,讓你看起來好像另一個人。經過福克斯改造之後的照片,就像是在面部識別系統面前穿了一個隱形鬥篷。
研究人員把這一過程稱為「偽裝/隱形」,它的目的是破壞面部識別系統運作所收集的照片,也就是社交媒體上的人臉資料庫。例如,面部識別公司聲稱已經從臉書、YouTube和Venmo等網站收集了30億張人臉相片,用來識別人像做代碼研究。
但福克斯的技術先進在於,如果你在網上分享的照片經過了它模型的處理,那麼人臉識別的結果就是:你的臉不再是你的。
研究人員利用微軟、亞馬遜等公司的人臉識別系統進行實驗後,發現福克斯的對抗識別能達到100%的成功。
芝加哥大學計算機科學的教授幫助完成了福克斯的開發,並表示:「福克斯的本質就像特洛伊木馬,使用偽裝的照片來騙過未經授權的人臉識別模型,看起來『像你而非你』就是它想達到的效果。」 他說,「一旦福克斯對人臉識別系統的破壞完成,無論你走到哪裡,你的照片都會被保護。」
升級算法:簡單粗暴又精確的微調
今年早些時候,研究團隊 (Shawn Shan, Emily Wenger, Jiayun Zhang, Huiying Li, Haitao Zheng,and Ben Y. Zhao) 發表了一篇關於福克斯算法的論文。上個月底,他們發布了免費的福克斯Windows版本和Mac版本,任何人都可以下載和使用,到目前為止,福克斯的下載量已經超過了10萬次。
福克斯最早的版本效果不盡如人意,紐約時報評論說他們對於原照片的改變太顯而易見了,有的時候用戶性別甚至都會被改變,比如給女性加上了鬍子。福克斯團隊之後升級了算法,讓照片的調整看起來更自然或者可以說是最精尖的微調,這種升級後的微調非常成功。
不少用戶的反饋是,福克斯的設計簡單粗暴,上手非常容易,處理圖片的速度也很快,每張照片只需要幾分鐘,而且細微的變化肉眼幾乎察覺不到。
神器還是雞肋?各執己見
不過話說回來,福克斯真的是隱私問題的救世主嗎?這也值得商榷。首先是使用的問題,如果你決定以後發到社交媒體上的照片都先用福克斯處理一下,那你肯定是少數。面部識別畢竟是一個社會趨勢,所觸發的隱私問題也需要社會的整體參與來解決,如果只有精通技術的人採用相關的屏蔽技術,那必然會帶來不平等和歧視。
其次,很多人臉識別算法公司很早以前就建立了人臉識別資料庫,這些信息是不可逆的。美國人臉識別公司Clearview AI的CEO也曾這樣告訴時代周刊:「網際網路上不同的域名裡流傳著數十億張未經偽裝的照片,要完善和推廣像Fawkes這樣的技術,幾乎可以肯定地說,為時已晚。」
可想而知,福克斯的研發團隊對這種評估很不認同。他們提出,即使Clearview有幾十億的儲備照片,這不代表他們真的會去鑑定和識別每一個人。福克斯的負責人趙說:「對於很多人來說,Clearview可能只擁有非常少的公開照片,如果人們以後都只發處理過的照片,總有一天,處理過的照片會遠遠多於未經修改的原照片。」
Fawkes的未來:渴望與科技巨頭合作
在應用方面,福克斯團隊承認,他們的軟體要想真正發揮作用,就必須加大推廣和發布規模。出於安全考慮,他們沒有計劃製作網頁或app,但是他們也希望,像臉書這樣的公司未來能考慮將福克斯這樣的技術添加到自己的平臺上。
下載連接:http://sandlab.cs.uchicago.edu/fawkes/#paper
這項技術其實是符合科技巨頭利益的,負責人趙說。畢竟,像臉書這樣的公司希望大家多發照片,同時即使用了福克斯的「隱身」技術,臉書仍然可以根據照片標籤等提取用戶信息,分析數據。整合這項技術只會對目前的用戶產生很小的影響,但對於更關注隱私的下一代,這項技術能幫助社交媒體贏在起跑線上。
「如果臉書或其他社交媒體平臺採用隱身技術的話,對於Clearview這類公司無異於當頭一棒,因為基本上他們的技術就沒有市場了,」趙說,「Clearview等公司如果因為不能破解我們的隱身技術而倒閉,那會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褒獎」。
想看更多內容?點擊下方卡片即可直接🔎搜索啦~
本周上新!
關於我「門」
▼
將門是一家以專注於發掘、加速及投資技術驅動型創業公司的新型創投機構,旗下涵蓋
將門創新服務、將門技術社群以及將門創投基金。將門成立於2015年底,創始團隊由微軟創投在中國的創始團隊原班人馬構建而成,曾為微軟優選和深度孵化了126家創新的技術型創業公司。
將門創新服務
專注於使創新的技術落地於真正的應用場景,激活和實現全新的商業價值,服務於行業領先企業和技術創新型創業公司。
將門技術社群
專注於幫助技術創新型的創業公司提供來自產、學、研、創領域的核心技術專家的技術分享和學習內容,使創新成為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專注於投資通過技術創新激活商業場景,實現商業價值的初創企業,關注技術領域包括
機器智能、物聯網、自然人機互動、企業計算。在近四年的時間裡,將門創投基金已經投資了包括量化派、碼隆科技、禾賽科技、寬拓科技、杉數科技、迪英加科技等數十家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技術型創業公司。
如果您是技術領域的初創企業,不僅想獲得投資,還希望獲得一系列持續性、有價值的投後服務,歡迎發送或者推薦項目給「門」:
微信號:thejiang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