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2018:柔性屏、全面屏、異形顯示一個不少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2018年4月9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以下簡稱「CITE 2018」)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拉開了序幕。作為行業領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電子信息行業年度盛會,CITE 2018以「智領新時代 慧享新生活」為主題,瞄準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趨勢,集中展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最新發展成就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最新成果,將有效促進「一帶一路」電子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

作為中國顯示領域國家競爭力的代表,天馬連續六年受邀參展。天馬近年來不斷突破,實現業績持續增長,不但在2017年實現LCD全面屏出貨量全球第一,更在第四季度實現LTPS出貨量全球第一。在專業顯示領域,車載儀錶盤用顯示屏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二,同時在高端醫療、航空娛樂及航海等工業領域,持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①。天馬此次攜眾多科技成果亮相CITE 2018,帶來了一場「全屏實力,全面彰顯」的「精彩視界」。

工信部苗圩部長、羅文副部長、廣東省常務副省長林少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等一行蒞臨天馬展臺,陳宏良董事長為他們介紹公司當前最新產品及技術,如柔性顯示屏、全面屏等。苗圩部長對天馬在中小尺寸顯示領域做出的貢獻給予肯定。

Notch全面屏

天馬在全面屏市場的布局處於業界領先地位。早在2017年4月,天馬就啟動了全面屏項目,並於7月開始批量交付,產品覆蓋華為、OPPO、vivo、MOTO、錘子等國內外大客戶及網際網路新興品牌,超過50%的新發布機型中都有天馬全面屏的身影。據知名調研機構群智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天馬全面屏出貨總量2400萬片,佔據全球LCD全面屏26%市佔率,雄踞全球榜首,奠定了天馬在全面屏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在一代全面屏贏得市場先機的基礎之上,天馬提早布局二代全面屏技術,並在新一輪的技術競爭中繼續保持行業領先。此次展會是天馬第二代全面屏在國內的首度亮相,該系列全線採用Notch+超窄邊框的設計,使屏佔比更大。該系列產品採用新型電路開發,提升性能,同時通過定義IC新規格,使用共pin IC縮窄下邊框,同步克服了超窄邊框、R角鋸齒優化、異型材料匹配、Notch位置等多項難點,目前多款系列產品領先進入量產。

柔性屏

柔性顯示是未來顯示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其屏幕基板採用塑料材質替代了傳統的玻璃,重點凸顯了輕薄、便攜、可彎折的優勢。天馬在柔性產品方面早有布局,目前已有多項技術處於業界領先水平。柔性產品可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等領域,滿足任意表面形態的顯示要求,擴展產品設計的想像與應用空間。

❖ 5.99英寸WQHD+柔性notch顯示屏

該款產品採用柔性AMOLED技術,具有可彎折、超輕薄、抗碎裂、顯示優良等特性,可實現在3mm曲率半徑下彎曲的效果,解析度達到WQHD+(2880×1440)級別,此次是該款產品首次國內公開亮相。

超極本

❖ 高解析度窄邊框13.3英寸4K2K顯示屏

目前超極本的主流尺寸是13.3英寸,發展趨勢為窄邊框、高解析度以及高色域。該產品採用超窄邊框設計,4K2K超高解析度,高色域(NTSC 95%,CIE1931),對比度1500,均為行業內領先水平。

❖ 15.6英寸UHD量子點顯示屏

該產品採用藍光LED激發量子膜背光技術,使色域和色彩效果得到大幅提升。該款產品的色域NTSC>112%,接近於自然光,色彩還原能力強,具有全色域顯示優勢,顯色性卓越。同時,整個模組結構採用薄型化和窄邊框設計,顯示面板的屏佔比高達94.13%。

智能穿戴

❖ a-Si超低功耗穿戴式LCD

該產品為業界首款非晶矽超低功耗反射式彩色液晶顯示器,採用1.2英寸 AA區純圓設計以及創新型的面板設計方案,可應用於智能穿戴類產品,超低的功耗可大幅提升待機時間,超高的反射率可顯著提升戶外陽光下的顯示效果。在保持透射和反射高色彩飽和度的同時,反射率提升至》25%,處於業內領先水平。

智能車載

當前,隨著車聯網、物聯網的興起與普及,網際網路汽車、新能源汽車及自動駕駛得以快速發展。汽車從最初簡單的代步功能,逐漸向安全性、舒適性、娛樂性升級。為了滿足這些需求,汽車製造商為駕駛儀錶板以及駕駛座內控制臺添加了更全面豐富的功能,而這些功能的實現都離不開車載顯示屏這一重要載體。

作為中國車載顯示領域的領軍企業,天馬從90年代就積極布局車載顯示市場,開發、生產儀錶盤用的黑白產品;2010年開始供應TFT彩色產品;鑑於車載市場的快速崛起及重要性,天馬專門成立車載研發、質量、營銷(強化海外分公司當地服務)、運營團隊;設立車載生產線,強化產品線的規劃、生產與客戶服務體系搭建。

❖ 車載異形顯示

這款a-Si車載異形顯示屏,完美地契合了儀錶盤形狀,其上方凹進空間更是可以設計嵌入攝像頭等智能配件,並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做特定的外形。

❖ 12.3英寸多屏貼合觸控顯示屏

將多個12.3英寸的顯示屏採用同一個蓋板貼合,實現了儀表顯示和中央控制顯示一體化,打造出汽車內部震撼大氣的顯示效果。

工業物聯

近年,全球掀起以工業物聯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工廠、智能製造等更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熱議。隨著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逐步建立,設備實現智能化控制,設備間溝通的顯示以及人機互動的增加將帶來顯示界面需求進一步增長。天馬也帶來了適合多種工業場景的顯示產品。

❖ 觸控一體化

天馬此次帶來了適合Wet/手套的PCAP方案,該產品採用電容觸摸一體化方案和光學貼合方案,專為戴手套的操作者設計。具備輕薄、寬視角、高透光率、低反射率、防水等優點,適用於醫療、HMI、航海等嚴苛環境要求下的細分市場。

❖ 戶外可視

戶外可視是工業手持產品的極佳技術方案,具有低功耗的優勢,對半反半透技術和亮度有著極高的要求。天馬經過多年的技術鑽研,融合了在亮度上的技術優勢,成功開發出一系列半反半透產品。

❖ 魔麗小圓環&小方環

這兩款產品具有高色彩飽和度、高對比度和全視角的顯示特性,搭載In-cell觸控集成面板技術,極大地拓展了液晶顯示屏的使用場景和功能。此外,自由外形這一特性,還可廣泛的應用於智能家居領域。自由外形與In-cell電容觸控顯示屏的完美融合,彰顯了天馬在顯示領域的創新實力。

智慧醫療

醫療設備用/診斷用的顯示屏,市場規模日益擴大,同時由於遠程醫療的進一步推廣和普及,醫療領域對屏幕的品質、解析度等的要求也日益嚴格。2017年,天馬在高端醫療顯示市場佔有率繼續保持領先。此次天馬也帶來了多款醫療顯示產品。

作為中小尺寸顯示領域的領先企業,天馬始終堅持銳意創新,以領先的技術能力和先進的研發能力搶佔技術和市場雙高地。未來,天馬仍將把握顯示市場和技術風向,為進一步加速實現全球領先戰略,增強在中小尺寸顯示的實力而不懈努力!

未來2天,天馬在深圳會展中心2號館2B-180,誠摯期待您的蒞臨!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KOL爆料OPPO最新款手機,或採用是異形全面屏
    在2018年裡,手機又將會圍繞哪些功能點進行創新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今天網絡上最新曝光的「OPPO異形全面屏手機」中,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從目前洩露的諜照來看,這款有著異形屏的OPPO全面屏手機,擁有驚人的屏佔比。可以看到在機身頂部,為傳感器和攝像頭預留了一定的凹槽空間,除此之外,整個正面幾乎都是屏幕,一眼看去就能讓人感受到那種震撼的視覺衝擊。
  • 最超值的異形全面屏!OPPO R15評測:全系6+128
    最超值的異形全面屏!第[01]頁:[前言:堪比節奏大師的手機市場 OPPO的變與不變]第[02]頁:[外觀:星空漸欲迷人眼 流光溢彩的2.5D玻璃漸變色]第[03]頁:[體驗:也許是最實用的異形全面屏
  • OPPO申請多種異形屏專利,2018全面屏大戰一觸即發
    從微博上的爆料圖片來看,OPPO即將發布的新品將會採用大家或許已經十分眼熟的異形全面屏設計,機身正面除了起到保護作用的邊框之外幾乎全部都是屏幕,只有上邊框部分添加了劉海設計,用以放置前置攝像頭以及其他的感應器裝置。而機身後側的設計則與去年11月發布的OPPO R11s十分的類似,只不過新增了紫色配色。
  • 蟬翼微舞 柔性屏帶來新摩爾定律「旋風」
    可承受20萬次以上彎折,彎折半徑最小可達1mm,30°視角下色偏降低至0.6,亮度衰減優越1.5倍……這是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但是柔宇在這場線上發布會上帶來的僅僅是一個全柔性屏產品嗎?「我深信,可摺疊手機加上全柔性屏不是一個傳統智慧型手機了,它是對手機的再創造,它會完全改變人們使用傳統消費級電子產品的方式。」
  • 明年一半手機都是全面屏?一文看懂全面屏未來趨勢及產業鏈現狀!
    根據iDropNews的報導,新一代的iPhone 8手機大小和iPhone 7相當,但是由於採用了全面屏設計方案,所以手機屏幕尺寸將會從iPhone 7的4.7英寸擴大至5.8英寸。手機屏幕的下半部分是虛擬功能按鍵區,如Home鍵,指紋識別,通話功能,照相機等。而真正用於顯示的區域尺寸為5.15英寸。通過產業鏈調研,我們深切感受到全面屏的浪潮已經給手機產業帶來了強有力的衝擊和變革。
  • 賦能柔性顯示時代!光峰科技柔性菲涅爾屏正式發布
    誰曾想到,當年蘋果推出的AirPods,成功引爆了手機市場,不僅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就成為最受歡迎的無線耳機,迅速成為了蘋果產品系列的核心配件,並顛覆了全球無線耳機市場的格局,推動了手機在視聽領域應用的高質量發展。   轉到投影顯示領域,最核心的配件莫過於屏幕了。
  • 有屏VS無屏 人工智慧時代顯示技術之爭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顯示設備更是成為信息處理的核心,各種信息集成在一個屏幕之上,顯示生產過程中的設備狀態、生產數量等信息流。筆者認為這些升級是一定的,但是我們應該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未來顯示技術的變遷主線或許是從有屏到無屏的變化。
  • 淨利潤腰斬 京東方堅定柔性屏方向發力新板塊
    全景網3月28日訊  營業收入即將突破千億大關的京東方(000725),2018年實現的淨利潤卻遭遇腰斬。該公司於3月27日在全景網舉行業績說明會,董事長王東升等七位高管在線為投資者解答柔性屏的發展前景、詳解公司轉型新戰略、暢談三大事業板塊的發展藍圖。
  • 形狀各異的全面屏手機,哪個更適合你?
    不過現在雖然各大手機廠商紛紛推出自家全面屏,可是全面屏五花八門各種各樣,可以簡單分為三類: iPhone X為代表的異形全面屏、小米MIX2為代表的三面無邊框,以及三星 S9/S9+ 全視曲面屏、努比亞Z17S為代表的無邊框全面屏。
  • HUAWEI nova 3e評測:異形全面屏+雙玻璃機身
    HUAWEI nova 3e評測:異形全面屏+雙玻璃機身 出處:快科技 2018-03-20 16:08:28     作者:唐志 編輯:唐志[爆料] 收藏文章 一、前言:華為首款異形全面屏手機
  • 全面屏手機的終極進化模式,vivo率先實現
    目前市面上幾乎絕大多數新發布的手機都採用了全面屏設計,不過其中很多全面屏手機在設計方面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雖然大家都可以稱得上是全面屏手機,但是設計理念以及封裝工藝都有著顯著的不同。比如三星S8採用了屏幕上下基本對稱的全面屏設計,只不過將屏幕四周的邊框都進行了較大程度的縮減,並且搭載了更大比例的屏幕,從而使得機身屏佔比得到了大幅提升。
  • 異形LED透明屏原理及分類
    常規LED透明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除日常顯示作用外,在外形上的要求也在進一步提升,使其更好適應環境的整體結構和使用要求,隨之產生異形LED透明屏。相對常規LED透明屏,異形LED透明屏出現,有了更好的造型能力,滿足特殊定製需求,同時滿足觀看視覺的多樣化需求,給透明屏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 ...Z Fold 3將採UDC技術 實現真正全面屏手機;2020年全球柔性OLED...
    【動態】傳三星摺疊機Galaxy Z Fold 3將採UDC技術 實現真正全面屏手機;2020年全球柔性OLED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維信諾籤9111萬元柔性顯示屏與觸控螢幕貼合組件供貨合同
  • 從劉海屏到挖孔屏 全面屏手機發展史你知道多少?
    如今手機市場早已是全面屏手機的時代,90%高屏佔比、18:9以上屏幕比例、COF/COP封裝技術已經成為了手機廠商在宣傳新品時要介紹的重要參數,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選購手機時就只認定全面屏手機。我一直都關注著全面屏手機,從劉海屏到挖孔屏,它的發展歷程其實並不是一帆風順。
  • 全面屏手機進化史
    在攝像頭的正上方是OPPO特殊定製的USC(Under Screen Camera)顯示區域,OPPO定製了這塊顯示區域的像素排列方式,讓光線更容易穿過這片顯示區域,到達攝像頭。2. 攝像頭模組。由於屏下攝像頭最終接收到的其實是「二手光」,為了解決弱光問題,OPPO專門定製了一顆更大光圈、傳感器面積和大單像素尺寸的前置攝像頭。
  • 2018年異形全面屏成趨勢:人工智慧再進化
    從今年年初開始,全面屏設計就成了整個手機行業關注的焦點。截至今天,幾乎所有主流手機品牌的旗艦產品都已經升級到了全面屏,甚至在千元市場上,也有不少全面屏手機面世。可以說,整個2017年都是全面屏設計的元年。那麼即將到來的2018年,又有哪些設計可能會成為整個手機行業的發力點呢?
  • 柔性屏還可以怎樣玩?OPPO 捲軸屏概念機給出了新答案
    我們看到了以升降式攝像頭為代表的機械結構形態,前後兩塊屏幕的雙屏顯示機制,以及數年前滑蓋、摺疊手機的回歸。其中,摺疊屏手機的到來,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接棒現在手機形態的形式,畢竟屏幕能夠摺疊已經挑戰了不少人的認知,它看起來就屬於「未來」。但我始終認為,摺疊屏不該只是這兩種形態,不能被「摺疊」二字所束縛。
  • 光峰科技柔性菲涅爾屏發布!全球首款
    【天極網家電頻道】11月10日,光峰科技正式發布全球首款百吋柔性菲涅爾抗光屏,該抗光屏以光峰自主研發的ALFA屏幕技術為核心,實現了菲涅爾屏幕結構的柔性顯示(目前全球範圍內只有菲涅爾硬屏),解決了傳統投影屏幕低增益、亮斑、「鬼影」等諸多痛點,0.5毫米的厚度,比硬幣更薄,成本及性能大幅領先市場現有產品,將為消費者創造便攜大屏的互動娛樂體驗
  • 氧化物薄膜電晶體(TFT)技術的超清柔性屏(AMOLED)突破壟斷 讓
    氧化物薄膜電晶體(TFT)技術的超清柔性屏(AMOLED)突破壟斷 讓 作者:51Touch時間:2018-04-10 來源:南方網
  • 全球首款柔性屏筆記本電腦面世,重新定義「PC時代」下半場
    顯示技術的進步,成為推動PC產品形態升級的主要動力。隨著人工智慧、柔性屏技術、第五代移動通訊網絡等新興技術的出現,以及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筆記本電腦將沿著低功耗、小型化、輕量化、多場景應用的技術方向發展。目前,摺疊柔性屏已首先在智慧型手機上應用,隨著可卷繞柔性OLED屏的技術成熟,筆記本電腦的形態將發生重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