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薄膜電晶體(TFT)技術的超清柔性屏(AMOLED)突破壟斷 讓

2020-11-25 中國觸控螢幕網

氧化物薄膜電晶體(TFT)技術的超清柔性屏(AMOLED)突破壟斷 讓

作者:51Touch時間:2018-04-10 來源:南方網

    北京時間04月10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彭俊彪在實驗室調試儀器。受訪者供圖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8/0410/50176.html

 

  「經過兩輪答辯,評審專家很認可我們的成果。」獲得2017年廣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後,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彭俊彪有感而發:「這也是團隊共同努力而『水到渠成』的結果。」

  在彭俊彪團隊核心科研成果的支撐下,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製出國內第一塊氧化物薄膜電晶體(TFT)技術的柔性新一代半導體(AMOLED)顯示屏,在超清柔性顯示領域打上廣東「智」造的烙印。

  科研往往走在技術應用的前沿,產業化的窗口期短而緊迫。近日,彭俊彪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期待團隊的核心技術早日實現落地、量產,搶下先手棋,助力廣東和中國創新驅動發展。

  8年磨一劍

  超清柔性屏引起轟動

  從顯示器誕生之日起,人們就沒有停止過對高解析度、全彩色顯示的追求。從上個世紀60年代的顯像管真空技術、90年代的液晶技術,再到21世紀初超薄有機發光技術……顯示產業的技術迭代日新月異。

  2013年8月,一塊厚度0.01毫米,重量不到1克的薄膜的問世引起了顯示產業界的轟動。這是國內首塊氧化物薄膜電晶體技術的全彩色柔性AMOLED顯示屏,由華南理工大學聯合新視界公司自主研發。彭俊彪說,沒有哪個企業敢把柔性屏展示出來讓觀眾把玩,但是我們有這個自信。

  華南理工大學團隊突破了柔性高清顯示屏集成關鍵技術,採取了全新的薄膜封裝製備技術,使得柔性屏耐彎不捲曲。這款柔性屏經過檢測,彎折10萬次以上,屏幕的亮度僅下降約4.5%。

  顯示屏是否能夠發揮高解析度、窄邊框、集成度高等特性還有一個關鍵要素,那就是電子通過薄膜電晶體器件中的半導體材料的速度,這個指標在業內稱為「遷移率」。

  為了優化改善遷移率性能,華工的科研團隊用了8年時間。彭俊彪在調研時發現,國內的半導體材料生產線中,非晶矽材料遷移率低,已經不能滿足AMOLED顯示屏的需求。如果採用國外發明的商用氧化物半導體的材料,儘管遷移率較非晶矽材料的有所提高,但是由於智慧財產權被國外壟斷,設備和材料全部依賴進口。

  「肯定還有更優的組合,實現更好的性能。」彭俊彪說。他帶領團隊,決定從氧化物裡尋找替代材料。整個氧化物譜系中,各種配比的元素數不勝數。從2008年到2016年,他們經過理論計算、夜以繼日地反覆實驗,經歷無數失敗的嘗試,終於發明了鑭系稀土摻雜氧化物的新材料體系,測出的穩定電子遷移率高達50.2cm2/Vs。

  新材料體系的電子遷移率,比目前國際知名產商韓國LG公司的產品提高3倍,比夏普公司的提高5倍。使用新材料的器件實現了700PPI的超高解析度顯示,比iPhone X的解析度高40%。

  產學研互利互補

  躋身「國家隊」考察名單

  廣東是顯示產業大省,包括電視、手機、電腦等終端產品,全產業鏈生產產值將近2000億元。目前這個產業迅速更新,處於往技術引領方向發展的關鍵時期。

  2010年8月,為了推動科研成果更快更好地轉化,華南理工大學與創維集團合資,孵化了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一個與高校緊密協作的產學研合作平臺。

  「高校、實驗室和企業形成了互補互利的局面。」彭俊彪說。公司依託華工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有強大的技術支撐。國內第一臺氧化物薄膜電晶體技術的柔性AMOLED顯示屏就是在公司的中試平臺中誕生的,在業內打響第一炮。

  每當華南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有成果出來,新視界公司就成為連結產業和科研的「橋頭堡」。成果通過重複性和穩定性更高的工藝型設備製成樣品,再推向市場。

  彭俊彪告訴記者,雖然團隊研發的新材料還未獲得主流廠商的大規模應用,但是已經躋身「國家隊」企業技術支撐名單。目前,京東方集團、信利半導體公司等都對該項技術產生興趣,並進行不同程度的量產論證。
 

觸控螢幕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控螢幕材料、觸控螢幕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控螢幕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裡查看詳細步驟

相關焦點

  • amoled屏幕會漏液嗎_tft屏幕和amoled哪個好
    打開APP amoled屏幕會漏液嗎_tft屏幕和amoled哪個好 發表於 2017-10-18 17:40:20      如何分辨tft屏幕和amoled哪個好   IPS屏和TFT屏的直觀顯示效果:IPS屏,四個可視角度都不錯,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
    全球lcd(液晶顯示技術)面板產業的轉移經歷了「美國起源-日本發展-韓國超越-臺灣崛起-大陸發力」的過程,回顧lcd產業發展的過程,最早由美國(康寧公司)成功研發出lcd技術,隨後由日本廠商(夏普、日立、東芝、三菱)將lcd技術產業化,1988年夏普推出世界第一臺14英寸的液晶顯示器,之後日本幾乎壟斷世界液晶面板產業,90年代後,韓國、臺灣面板企業開始崛起,並在長時間內主導者整個市場。
  • 雷射技術開發出用於可穿戴顯示器的超薄透明氧化物薄膜電晶體
    隨著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時代的到來,對可穿戴透明顯示器的強勁需求一直在增長,其可以應用到各種領域,如增強現實(AR)和類似皮膚的柔性薄器件。然而,以前的柔性透明顯示器具有一些真正的挑戰需要克服,透明度差和低劣的電學性能就是其中的兩個挑戰。
  • 為何tft真彩液晶屏能脫穎而出?
    什麼是tft真彩液晶屏,tft真彩液晶屏採用是用於工業的彩屏,對於彩屏相關知識,我想您了解的比較少,下面針對工業TFT彩屏為您詳細介紹相關知識,希望下面內容能夠幫到您:tft真彩液晶屏:這裡所指的屏幕顏色實質上即為色階的概念。
  • 八億時空是我國掌握-tft-lcd混合液晶核心技術,但卻過分依賴京東方
    全球lcd(液晶顯示技術)面板產業的轉移經歷了「美國起源-日本發展-韓國超越-臺灣崛起-大陸發力」的過程,回顧lcd產業發展的過程,最早由美國(康寧公司)成功研發出lcd技術,隨後由日本廠商(夏普、日立、東芝、三菱)將lcd技術產業化,1988年夏普推出世界第一臺14英寸的液晶顯示器,之後日本幾乎壟斷世界液晶面板產業,90年代後,韓國、臺灣面板企業開始崛起,並在長時間內主導者整個市場。
  • 有機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技術淺析
    TFT-LCD  TFT-LCD是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技術是微電子技術與液晶顯示器技術巧妙結合的一種技術。人們利用在Si上進行微電子精細加工的技術,移植到在大面積玻璃上進行TFT陣列的加工,再將該陣列基板與另一片帶彩色濾色膜的基板,利用與業已成熟的LCD技術,形成一個液晶盒相結合,再經過後工序如偏光片貼覆等過程,最後形成液晶顯示器(屏)。  OTFT-LCD  OTFT-LCD是有機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
  • tft屏幕優缺點_tft屏幕傷眼嗎
    tft屏幕優缺點   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場效應電晶體,屬於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器中的一種。一般tft的反應時間比較快,約80毫秒,而且可視角度大,一般可達到130度左右,主要運用在高端產品。所謂薄膜場效應電晶體,是指液晶顯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點都是由集成在其後的薄膜電晶體來驅動。從而可以做 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對比度顯示屏幕信息。
  • 寧波材料所在柔性氧化物神經形態電晶體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寧波材料所在柔性氧化物神經形態電晶體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18-11-26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在突觸仿生電子學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兩端阻變器件和三端電晶體,這類器件已經模仿了一些從簡單到複雜的各種突觸功能和神經元功能,有著潛在的應用前景。  近日,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功能材料界面物理與器件應用團隊在柔性神經形態器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全洋科技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柔性屏薄膜封裝難題在黃石突破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娜、通訊員李磊)僅有0.2毫米厚的金屬掩膜板通過傳送帶,緩緩滑入真空腔,經過20多個小時的濺鍍處理後,被送到武漢某光電公司,用於柔性手機屏製作過程。11月23日上午,全洋(黃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上,來自臺灣的專家蔡宗宏身著無塵服,在生產線上緊張工作。
  • 柔性低壓高頻有機薄膜電晶體
    柔性低壓高頻有機薄膜電晶體Flexible Low-voltage High-frequency Organic Thin-film
  • 德爾未來: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可以作為柔性觸控用於柔性屏手機
    同花順(300033)財經2月18日訊,有投資者向德爾未來(002631)提問,公司領導您好,在貴公司的公告中,曾提及時烯成石墨烯有開發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請問此種導電薄膜是否可以運用柔性屏手機,柔性OLED等設備?
  • 復旦專家研究有機薄膜電晶體穩定性獲突破
    復旦專家研究有機薄膜電晶體穩定性獲突破   中新社上海2月10日電 (記者 鄒瑞玥)最新一期的國際權威性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發表了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仇志軍與劉冉科研團隊的一項成果,他們在揭示有機薄膜電晶體(OTFT)性能穩定性機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 談談有機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技術
    TFT-LCD          TFT-LCD是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技術是微電子技術與液晶顯示器技術巧妙結合的一種技術。這項技術的突破,不僅改變了顯示器的外觀,應用環境也因此大為擴展且多樣化。          2006年12月,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所承擔的「有機TFT器件研究」項目通過驗收。「有機TFT器件」全稱是「有機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OTFT-LCD)」。OTFT的出現,將對現有非晶矽TFT形成有力競爭是不言而喻的。
  • 真正可彎曲設備指日可待 最簡單的柔性可印刷電晶體
    僅需兩種材料和室內常溫環境,韓國的研究者研製了在柔性塑料上製作極其簡單的薄膜電晶體研究人員稱,該技術能夠使得一次性柔性電子電晶體產品的成本大幅下降。如今,薄膜電晶體技術主要用於平板顯示器像素開關,一般通過在剛性玻璃表面沉積非晶體矽製成。新型的薄膜電晶體由氧化銦(屬於非晶氧化物半導體材料)組成。這種材料的電氣特性要比非晶(amorphous )矽要好。研究人員認為,非晶氧化物製作的開關比非晶矽體積更小、功耗更低、開關速度更快。
  • 有機薄膜電晶體穩定性新模型誕生,助力柔性電子產品開發
    近日,復旦大學的研究者揭示了導致有機薄膜電晶體性能變化的機制,為進一步改良以有機薄膜電晶體為代表的柔性電子技術開拓了前景,從可穿戴設備到紙幣防偽,柔性電子技術將有望走進我們d 生活。此論文發表於最近出版的《自然-通訊》雜誌上。1965年,英特爾創始人之一的戈登·摩爾(Gordon E.
  • TFT技術及其發展
    它具有電晶體的「有源性(開關、放大)」和「薄膜」的「薄」的雙重特性,與平板顯示屏(例如LCD、OLED等)組合,構成當今的平板電視(TFT-LCD、TFT-OLED),TFT是其中關鍵核心部件之一。通常TFT有源材料是矽薄膜,根據矽薄膜結構不同,電晶體分為非晶矽TFT(a-Si TFT)、多晶矽(p-Si TFT)和單晶矽MOSFET(c-Si MOSFET)。
  • jdi和amoled哪個屏好_amoled和jdi對比評測
    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AMOLED屏幕的構造有三層,AMOLED屏幕、TouchScreenPanel(觸控屏面板)和外保護玻璃。三星電子、三星SDI、LG、飛利浦都很重視這項新的顯示技術。   如果你覺得屏幕鮮豔就是好屏幕,那amoled就是好   如果你覺得色彩真實才是好屏幕,那就是JDI好   如果你覺得屏幕貴就是好屏幕,那amoled就是好   如果你覺得屏幕用的久才是好屏幕,那就是JDI好
  • 納米結構的柵極電介質:有助提升有機薄膜電晶體穩定性!
    它為有機半導體拓展應用於薄膜電晶體,掃清了最主要的障礙。它不僅可以保護有機半導體,還可以使得電晶體達到前所未有的穩定性。有機電子器件的優勢包括:廉價、輕量、柔性等等。此外,有機電子器件的應用前景也非常好,例如:太陽能電池、存儲器、薄膜電晶體、電致變色薄膜、生物電子等等。
  • 「前沿技術」用於電子設備的高塑性氧化物非晶薄膜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受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資助,芬蘭坦佩雷大學和法國裡昂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研製出緻密的氧化鋁非晶薄膜,發現其在室溫、高應變速率下會發生永久變形但不會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