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地球半徑正在以每年0.01毫米的速度縮小

2020-12-04 電影芒斯特

人類出現在太陽系,地球是我們的生活家園。面對複雜的自然環境,人們迫切希望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探索,並試圖找到合理的應對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現象。除了板塊運動和自然作用外,整個地球的半徑似乎在縮小,但這個數字並不大,所以人們感覺不到明顯的變化。

這一觀點來源於一些科學家的觀察,他們認為地球經常出現火山爆發和地震等現象。當這些災害發生時,會釋放出大量的氣體。如果事發區域位於海邊,更容易造成海水翻騰,從而影響人們的生命安全。

因為釋放了大量的氣體,人們不禁想像,如果地球內部會失去更多的物質,那麼體積會減少嗎?

受這些問題的啟發,科學家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先進科學技術的幫助下,他們又開始測量地球的半徑。特別是,人們通過阿爾卑斯山推測,在過去2億年中,地球的半徑縮短了2公裡。

這樣,每年0.01毫米的速度其實並不明顯,但也有人說,地球實際上正在增長,甚至增長了三分之一。

事實上,這兩種說法有很大的錯誤,但也有一定的依據。後者認為,由於海底不斷擴張,地球深層物質不斷泛濫,地球中心密度不斷降低,整個地球應該不斷膨脹。

但我們作為普通人可以意識到的問題,其實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比如不斷擴大的裂谷、不斷增長的珠穆朗瑪峰等等。地球內部的資源是不斷更新的,所以它們也會被輸出。但相對而言,人們意識到地球總是在變化。我們不能準確地證明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從不同方面看,地球的大小有不同的變化。

此外,還有關於宇宙塵埃導致地球體積增大的說法。由於引力的持續作用,每年有數萬噸宇宙塵埃進入地球。即使有一些將通過大氣運動返回宇宙,一些仍將存在。

所以科學家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地球體積的變化,暫時還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相對而言,在地球的各種現象中,還有許多問題是我們無法解決的。也許隨著時間的流逝,總有一天我們會找到答案的。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地球半徑正在以每年0.01毫米的速度縮小!
    人類出現在太陽系內,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面對複雜的自然環境,人們一直渴望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此進行探索,試圖找到合理的應對方式。在此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現象,除了板塊運動以及自然作用等,整個地球的半徑似乎正在不斷縮小,只不過這個數字並不大,所以人們並沒有明顯的感覺到這一變化。
  • 地球半徑年長1毫米 科學家稱地球將成恆星(圖)
    地球增大成為恆星後的想像圖  【搜狐科學消息】據俄羅斯《真理報》2月26日報導,地球究竟適合人類居住多長時間?這是科學家長期以來一直研究的課題。近期研究發現,地球半徑在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增長。有科學家預言地球將成為類似太陽的恆星。  俄羅斯地球動力學家近日發現,克裡米亞半島以每年2至3釐米的速度朝俄羅斯運動,地球半徑每年增長1毫米,同時海平面也在持續上升,貝加爾湖也在以每年2釐米的速度變寬。根據這些數據可以計算出,地球的體積以每年515立方千米的速度增長。
  • 德國研究人員稱:地球直徑比5年前縮小了5毫米(圖)
    德國研究人員:地球直徑比5年前縮小了5毫米    德國波恩大學位研究人員日前發現地球比最初想像的要小。通常認為,地球的直徑約為7900英裡(約12756千米),周長約24900英裡。但地球的實際大小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大。
  • 地球冰川加劇融化(每年2800億噸) 可用淡水資源正在快速消失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佔全球冰量損失最大的地區中有七個正在加速融化,融化速度的加快正在消耗著數百萬人賴以生存的淡水資源。 根據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的研究,這種冰的融化正在加速,不僅可能影響海岸線,還可能影響世界各地社區的農業和飲用水供應。加州大學爾灣分校;以及位於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該研究由UCI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生研究員Enrico Ciraci領導。
  • 地球變成黑洞半徑只有9毫米,宇宙變成黑洞有多大?你可能想錯了
    」的物理公式,就是專門來計算黑洞的體積(視界體積)大小的,其公式如下: 在上面的公式中,v指天體的逃逸速度,G為萬有引力常數,M為天體質量,R為天體質心與被吸引物體質心的距離,物體的速度如果小於一個天體的逃逸速度,那麼它就不能擺脫其引力束縛,也就會被該天體吸引,從而無法脫離軌道逃逸到星際空間。
  • 將地球直徑縮小到1毫米,同比太陽系有多大?開車8小時出太陽系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它和整個太陽系比起來是非常渺小的。如果我們將地球縮小成一個直徑僅為1毫米的小球,那麼太陽系被同比例縮小後會有多大呢?太陽系會不會變得很小呢?我們知道,地球的直徑是12756公裡,太陽的直徑是139.2萬公裡。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1.496億公裡。通過這些參數我們可以計算出,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直徑的109倍,日地距離大約是地球直徑的12倍。
  • 俄科學家稱地球半徑已減少585公裡
    據今日俄羅斯網報導,俄羅斯地質學家維亞切斯拉夫·奧爾列諾克表示,我們的星球正在萎縮。自誕生之初以來,地球的平均球半徑已減少了585公裡。奧爾列諾克是加裡寧格勒的康德俄羅斯國立大學教授。 奧爾列諾克指出,45億年前,地球表面剛剛開始凝固,體積要比現在稍大一點。當時的這顆藍色星球平均球半徑為6956公裡,現在已減少585公裡。在萬古時期,這種「腰圍」縮小導致表面積減少1.28億平方公裡,相比之下,當前所有大陸的面積為1.49億平方公裡左右。他指出,萎縮是大陸臺地移動等構造過程的主要因素。
  • 地球和太陽差距有多大?將地球直徑縮小到1毫米,差距一目了然
    小說中的主人公福格用了八十天環遊地球一周被認為是當時的壯舉。現在我們開車以每小時80公裡的速度圍繞赤道一周也需要差不多21天的時間。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有1.496億公裡。金星和地球差不多大,到地球最近距離只有日地距離的27%,但是從地球上看也只是一顆星星而已。然而太陽隔著這麼遠的距離還這麼大,從直覺上就說明太陽一定很大。科學家告訴我們太陽的直徑是139.2萬公裡。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109倍,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質量是地球的33萬倍。
  • 1毫米大小黑洞來到地球毀滅過程會是怎樣的?
    這個黑咕隆咚的球狀引力範圍就叫史瓦西半徑。這個半徑是與質量成正比的,質量越大,半徑也就越大。因此黑洞大小一般是指黑洞質量或其史瓦西半徑。史瓦西半徑是任何質量都具有的一個臨界半徑,任何物體一旦縮小到這個半徑,就會成為一個無限坍縮的黑洞。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半徑是地球的1.2倍,人類卻難以到達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對於宇宙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少成就,這不,天文學家已經在其他恆星周圍發現了許多系外行星,總計超過4000顆,而這些系外行星的種類還不少,又想地球這樣的巖質行星,也有像木星那樣的氣態巨行星。
  • 質子半徑0.831飛米,精確到十億分之一毫米,十年之謎終於解開
    對於其中一種被稱為電荷半徑的特性的實驗分歧,讓科學家開啟了十年來越來越精確的測量之路,科學家們在11月6日的《自然》雜誌上公布了一種新的測量方法的結果。期待已久的實驗結果表明,質子比先前接受的值小約5%。研究人員認為這個不確定性的謎題正在接近尾聲,十年之謎終於解開。
  • 19國科學家敲響警鐘!北極海冰,正在以驚人速度消失…
    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探險隊在執行了長達一年的任務後,將於10月12日返回德國不萊梅港港口,將科學家們的觀測結果帶回家。他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來自19個國家的聯合科學家團隊去年9月下旬乘坐德國「北極星」(Polarstein)破冰科考船前往北極。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圓天體 赤道半徑與極半徑相差3公裡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圓天體 赤道半徑與極半徑相差3公裡 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迄今為止人類觀察到的最圓天體,被確認為一顆恆星——克卜勒11145123,其在遙遠的宇宙空間中,完美地展現了自然造物的巧奪天工
  • 假如地球上出現一顆直徑為1毫米的黑洞,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這次我們將目標縮小一點,假如一顆直徑為1毫米的黑洞出現在地球上,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人類首次進行強子對撞機實驗的時候,科學家們就提出一個假設,這項實驗會不會造出迷你黑洞,從而對地球產生不好的影響?現在看來,人類並沒有造出任何迷你黑洞,因為產生迷你黑洞需要的能量要比對撞機的極限承受能量還要多1015倍。
  • 科學家: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能變成黑洞,可用這個公式算出半徑
    黑洞是目前為止最神秘的天體,最早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才發現它的身影,但是在更早之前,就有人通過數學公式推斷出它的存在。這是個計算黑洞半徑的公式,由物理學家史瓦西結合相對論推導出來,並描述了一件事實,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可以變成黑洞。
  • 3.7億年前一天大約22小時,那麼地球自轉速度為什麼會變慢?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母親除了繞著太陽轉,每天還會繞著一個假想的地軸轉一圈,地球自轉一圈便是一天,轉這一圈耗時23小時56分。地球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即赤道周長為40053千米,細算一下,地球赤道處的自轉線速度為465 米/秒。地球自誕生已有45億年的歷史,難道地球的自轉速度一直都沒發生改變嗎?
  • 前幾天地球差點被小行星「襲擊」,科學家只提前1天發現
    直到飛臨地球前一天 科學家們才發現了 這顆被稱為「城市殺手」的小行星不然「2019 OK」 就變成「2019 KO」了 直徑100多米的小行星 能毀掉2個紐約 地球每年都會
  • 地球很圓卻沒有月球圓,月球沒有太陽圓
    例如太陽系中自轉速度最快的行星木星,它的赤道半徑比兩極半徑多出了4638公裡。而太陽系的&34;土星的赤道半徑要比兩極半徑多出了5900公裡。所以土星看上就有些扁。地球是太陽系中最圓的星球嗎?地球的確是一個很圓的星球。地球有多圓呢?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地球的赤道半徑大約是6378公裡,地球的兩極半徑大約是6357公裡。因此地球的赤道半徑要比兩極半徑多出了21公裡。 這意味著如果把地球縮小到一個籃球大小的話,地球赤道半徑鼓起來的21公裡只有地球平均半徑的3‰。
  • 科學家:地球自轉正在加速?是怎麼回事?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5日報導,英國科學家發現地球自轉出現加速!在過去的2020年,地球自轉無論是單天還是平均,都是有記錄以來最短的,其中2020年7月19日那一天,比標準的一天縮短了1.4602毫秒!這是怎麼回事?
  • 研究發現:太陽活動劇烈時期體積會縮小
    按體積計算,太陽可以容納大約130萬個地球,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實際上太陽的大小會發生變化的。研究人員Alexander Kosovichev和Jean-Pierre Rozelot揭示,在太陽活動劇烈的時期,太陽的半徑實際上縮小了2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