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肉體在20多個重力加速度下,到光速也需要這麼久

2020-11-29 視科技

前面有好多人問我說,人類的肉體到底能承受多大的速度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視哥想讓大家先分清楚速度和加速度,首先速度和加速度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而加速度則是另一種概念。

一般來說,人類的肉體可以接受任何的勻速運動,不論你是光速還是超光速只要是恆定速度人類在這個速度之下是不會有任何感受變化的,就像地球自轉和公轉甚至宇宙的運動來說,人類感覺不到任何變化,就是因為這個速度相對恆定。

但是加速度就不同了,因為人類在加速的過程中質量會發生變化,根據相對論來說,速度越快質量越大,由於人類肉體受到地球重力的影響是1個G,也就是當人類在橫向縱向或者其它任何方向進行高速運動時,只要在特定時間內超過一定速度,將抵消人類受到的重力,那麼人類就會進入失重的狀態,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有些時候你坐車遇到陡坡下去的時候,會出現失重的感覺,還有最明顯的就是遊樂場的各種遊樂項目都會讓你產生失重的感覺。

在美國有一種直線加速比賽,通過將賽車進行各種噴漆動能和外形改裝,能夠最快達到百公裡加速只需0.86秒的時間,而這個速度換算成加速度大約是6個G,類似於很多過山車加速出現的那種感覺,想像一下那是一個6倍於自己體重的推力,所以會造成身體一瞬間各種器官的不適,但是這還遠遠不是人類能承受加速度的極限。美國一名空軍上校曾將自己綁在火箭滑道,最高承受了近46個G的重力加速度,而這個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那么正常人到底可以承受多大的重力加速度呢?通過上面的一些數據,如果按照25個G作為人類極限加速標準(實際常人很難達到),如果人類想要達到光速大約需要15天的時間,因為持續加速人會立馬暈厥甚至死去,所以加上中間每秒加速緩和5-6秒來說,實際達到光速需要近3個月的時間。當然這些都是理論概念,在大部分人可承受範圍內,人類想要在某個時期將速度加速到光速至少需要1-2年的時間,前提是你有加速的能源持續來支撐你的加速運動。所以小夥伴們想想就好,這些只能說明人類對於加速度是有承受上限的,所以不要在被科幻片裡瞬間超光速的畫面欺騙了,除非你是「超人」。

好了,本期內容就到這裡,想看更多科技科學內容,記得關注我的帳號,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1g的重力加速度持續加速,一年後就是光速,真的只是巧合嗎?
    加速度是一個物理概念,它描述的是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a表示,單位則是m/s 表示,1g的加速度也就是9.8m/s ,其實用萬有引力公式也可以將其推導出來,也就是地球的重力加速度!
  • 以重力加速度數值加速,一年後就是光速,這是巧合嗎?
    實際上這是一個不算問題的問題,以9.8的重力加速度加速一年時間,最後的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公裡多一點,雖然我們平時總說光速是每秒三十萬公裡,但實際上光速的精確值是比三十萬公裡小一點的,因此重力加速度與光速之間並沒有什麼巧合。
  • 中子星表面重力是地球的1000億倍,掉進去的物體能超過光速嗎?
    可能在下決心計算下中子星的重力加速度之前,誰都沒確定這個比例對不對,當然這也不難,我們來做個簡單的計算即可。這也不難,我們需要考慮幾個因素重力加速度質增效應鐘慢效應在牛頓經典力學時代,我們只需要考慮重力加速度和掉落高度即可,因為最終速度計算公式為:
  • 人類能否以接近光速飛行?
    據媒體報導,今年7月,一輛由德國學生研發的電動汽車的測試結果顯示,從0加速到62英裡/小時僅需1.779秒,創造了全球電動汽車最快的加速度紀錄,而此前技術最先進的特斯拉Model S從0加速到60英裡/小時需要2.8秒。   另據英國《每日郵報》今年6月報導,美空軍透露,他們希望在2023年前研發出5倍多音速的高超音速飛機。
  • 關於重力的定義與重力加速度
    對於地面附近的物體,所在位置的高度變化與地球半徑(約為6370km)相比極為微小,可以認為它到地心的距離就等於地球半徑,物體在地面附近不同高度時的重力加速度也就可以看作是常量。請注意教材中對重力的說明,重力並不等同於地球對物體的引力。一、關於重力的定義問題1:我們是如何感知物體的重力的?
  • 銀河系直徑10萬光年,人類就算造出光速飛船也飛不出去嗎?
    ,這遠遠大於人類的壽命。因為光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所以人類永遠也無法飛出銀河系。網上有人就說,就算人類能達到光速的1000倍,飛出銀河系所需的時間也還是遠遠超過人類的壽命。因此,他們得出一個結論,人類被銀河系困住了。請注意,我上面使用的是地球上的觀察者。
  • 銀河系直徑10萬光年,人類就算造出光速飛船也飛不出去嗎?
    光的速度為每秒30萬公裡,一光年為光行走一年所需要的距離,按照這樣換算下來,一光年大約等於9460億公裡。因此,銀河系的10萬光年直徑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巨大。如果以地球上的觀察者來說,光從銀河系中心到達邊緣需要5萬年的時間,這遠遠大於人類的壽命。因為光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所以人類永遠也無法飛出銀河系。
  • 常識|重力加速度
    重力對自由下落的物體產生的加速度,稱為重力加速度。如果以m表示物體的質量,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重力G可表示為G=mg。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物理研究中的一個基本矢量,也是對一般力學系統進行力學分析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參數。在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將其作為常量處理所帶來的誤差較小時,重力異常可以忽略不計,並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計算量。
  •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揭開反重力之謎,反重力飛船或將有望問世!
    人類對反物質已經了解了多少呢?反物質就是由與正物質完全相反的粒子構成的物質。由於反物質需要在特殊條件下才能形成,所以,在宇宙普通正物質環境下反物質極不穩定,很難形成。但不排除在負宇宙中,因為其物理規則完全與正宇宙完全相反,所以,反物質可能在那裡大量存在。目前通過歐洲的強子對撞機,科學家們在極端條件下已經將反物質製備出來,它是由一個反質子和一顆正電子就組成的反氫原子。
  • 人工重力——從科幻到現實
    眾所周知在地球上生活的一切無時無刻都在承受著大約9.8m/s^2的加速度,在1G環境下經過數千年進化而來的人類,使得我們的身體非常依賴這個看似是負擔的加速度。長時間的失重狀態會導致骨質疏鬆變脆,肌肉萎縮變軟,甚至由於沒有重力幫助身體判定上下左右,人類會失去空間感和方向感。
  • 中子星讓物體加速至光速嗎?其重力約是地球7000億倍
    這與重力加速度有關,初高中物理課本中提到,地球重力加速度為g,其值為9.8m/s,可近似看作10m/s。另外,結合自由落體公式也可知道,在g一定的情況下,速度v與時間t成正比,速度的平方與位移y成正比。既然事物下落時間越長、位移越大,其速度便越快,那麼若時間和位移都趨於無窮大,事物的運動速度是否能等於或者超過光速?
  • 一艘宇宙飛船,如果可以維持恆定加速度,最終能超過光速嗎?
    很多人都知道真空光速是物體運動速度的上限,沒有物體可以比光更快,然而這樣的結論也使得很多人對此產生懷疑,如果有一艘高科技飛船在宇宙中航行,它可以通過一些非常先進的手段,使得自身以一個恆定的加速度飛行,那麼最終是否能超過光速呢?
  • 重力加速度等於圓周率的平方,實際是巧合
    因為,圓周率在宇宙中是個常數,是不會改變的,而重力加速度位置不同是不一樣的。況且,重力加速度是和星球質量相關的,如果離開地球,去了其他星球,因為各個星球質量很少有相同的,因此,其重力加速度也非常多樣,而圓周率在哪裡都不變。沒有任何聯繫,況且兩者還只是近似而已,再有各個地方的重力加速度也不太一樣。
  • 【微視頻】重力加速度
    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球體,赤道、北極到地心的距離大約相差21千米。在北極,由於地球對物體的萬有引力作用,北極的重力加速度大約是9.832m/s2。而在赤道,距地心的距離比北極略遠一些,因此所受萬有引力較北極小0.18%。
  • 物體的掉落速度會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持續增長
    作者:太空生物學·黃媂重力或者說地心引力,對於地球上的一切物體而言是一種束縛作用阻止了我們離開地面,人類的歷史就是一段想要成功逃脫地心引力的歷史,自古以來人類就想要在天空中留下痕跡,這個目標在1903年被萊特兄弟實現了,甚至是逃離地球到外太空去探索別的星球,1902年上映的法國電影《月球旅行記中》人類乘坐炮彈飛向月球探險
  • 開展重力加速度 計量援藏服務
    本報訊 (記者史玉成)日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5位專家克服困難,先後到達西藏的拉薩市、山南市、日喀則市、那曲地區、林芝市、阿里地區、昌都市7個地市,進行了為期1個多月的重力加速度計量專題服務。重力加速度計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體現在基礎研究領域,而且體現在實際應用領域。一旦重力加速度計量不準確,就會帶來較大的測量偏差。
  • 重力加速度g是什麼?竟然和圓周率π有關!
    牛頓躺在蘋果樹下,通過蘋果落地,發現了萬有引力。通過萬有引力公式,人們計算出了地球的重力加速度g。那麼重力加速度g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不同的緯度,g值也不一樣,由於地球是橢圓形的,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g是最小的。
  • 智能型重力加速度測試儀的研製
    摘要:智能型重力加速度測試儀,是在原單擺實驗裝置的基礎上,採用單片機和紅外光電傳感器實現對擺球的檢測和控制,進而實現自動釋放擺球、自動計數、自動計時、同時將檢測信號進行自動處理
  • 人類每四十億年到太陽系中心就會有一個星系
    雖然天空中的可見光的波長遠大於光的傳播速度,但可見光波長可從400米縮短到100米。目前一些科學家已經對天空中望遠鏡能看到多遠,天文學上的眾多疑惑展開了科學爭論。天文學上的一些疑惑望遠鏡到底能看到多遠?超短星系lamda,目前人類已經發現16顆。一般認為距離極短的天體都有更好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比如大部分超短星系必須只能看到碳核。
  • 圓周率的平方與重力加速度非常接近,這其中暗含著什麼聯繫嗎?
    這個問題以前在悟空上碰到過幾回,當然了,問的方式更加直白,直接說:圓周率的平方等於重力加速度,問二者是否存在什麼關聯。實際上,這二者根本就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圓周率本質上是純數學層面上的東西,而重力加速度則是客觀世界存在的一個量化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