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30米以上高層才能躲避霧霾?

2020-11-23 浙江在線
 

  「住高層吧,樓層越高空氣越好,遠離霧霾!」最近一周,從京津冀到滬寧杭,全國100多個城市相繼受到重度空氣汙染,坊間開始流傳高層辦公樓或住宅能避開霧霾影響的說法,真有其事嗎?環境專家指出,多數情況下住得越高空氣越好,但在逆溫天氣的情況下,反而「吸塵」更多。想住得高而徹底避開霧霾,或許並不是那麼回事。

  微博網友

  市區的高樓層空氣品質好於低樓層?

  最近,記者在微博上、微信朋友圈裡看到一種說法,高層建築的9到11樓正好是揚灰層,也就是離地面30米以上,汙染物到這個高度就會停頓,所以空氣品質最差;而在11層以上樓層,40米左右開始,空氣品質最好。這個說法,倒是讓住在高層或者在高層寫字樓辦公的人,頓時有了點「安全感」。

  「樓層越高,空氣越好,我就想挑10樓以上的房子」,在寧波一個樓盤的售樓處,前來諮詢的一位市民這樣告訴記者。事實真是如此嗎?有沒有科研依據證實這一說法?為此,記者諮詢了寧波一家環境檢測機構實驗室的工程師陸海生,「在一般天氣狀況下,市區範圍內,樓層越高,空氣品質會相對好一點。因為,高度越高,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汙染物的濃度越低,空氣品質相對較好。相比之下,低樓層由於光照不足、空氣潮溼,空氣循環緩慢等問題,近地面的空氣中汙染物相對多,空氣品質比較差。」

  專家說法

  汙染物可達2000米以上,高樓防不了霧霾

  目前為止,實驗數據並未驗證「10樓以上空氣品質比較高」這一說法,比如,前幾天寧波出現「逆溫層」的時候,大氣層高度降低,好比一個「鍋蓋」罩在城市上空,這個時候,近郊區或工業區的高層建築物往往是最先受到「傷害」的。陸海生認為,「寧波城市周邊被大大小小的煙囪所包圍,而煙囪的高度通常達到15米甚至更高,煙囪所排放出來的汙染氣體,遭遇逆溫天氣的時候,恰好集中在10-30層的高層或超高層建築的高度。」因此,在逆溫層厚度很大的情況下,樓層越高反而受到更多的汙染。

  據寧波氣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寧波地區的逆溫層厚度可以從幾十米到幾百米,而有害汙染物的垂直覆蓋高度,可從地面開始一直到2000米以上的空中。「要想住得高徹底避開霧霾,世界上都恐怕還沒有這麼高的建築。」陸海生說。

  記者到網上搜索了一下,寧波第一高樓——寧波商會國貿中心也只有228米,而世界第一高樓阿聯杜拜162層的哈裡法塔高度也不過才828米。反倒是那些低於10米高度、又遠離馬路的農村平房,由於周邊生態條件好,植被有效吸附了有害汙染物,空氣品質反而比較好。所以,與其盤算「躲進高樓防霧霾」,還不如好好盤算從自己做起,減少對空氣的汙染。

相關焦點

  • 發生地震時,住在1樓比較安全,還是在30樓更安全呢?
    導語:發生地震時,住在1樓比較危險,還是在30樓更危險呢?相信很多人對於地震也是有著一些疑問的,那麼在地震的時候是那麼的恐怖,一旦發生地震都是很可怕的後果,所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應該如何去躲避地震呢?分別是住在1樓以及30樓的人是哪一個更加危險呢?那麼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您解答吧。有些人會覺得是住在一樓比較危險,有些人會覺得是在30樓比較危險,其實每個人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都不一樣;但是具體是怎麼樣的呢?
  • 為什麼住在高層也會有蚊子,究竟是怎麼上去的?
    導語:為什麼住在高層也會有蚊子,究竟是怎麼上去的?其實根據了解,蚊子能夠飛上高空的極限差不多是30米,正常情況下蚊子非常高度都是在10米以下的,這也是很多人認為樓層越高的話,蚊子也就沒有辦法飛上來了,其實如果從理論角度上來說的話,確實是這樣的道理的,在高層我們見到的蚊子確實也是會比較少,但也是會有蚊子,那麼蚊子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 地震時,住在幾樓最安全呢?買房時你們會想到這個問題嗎?
    地震時,住在幾樓最安全?有些人認為住在1樓顯得較為危險,有些人指出住在30樓才比較危險,顯然,多數人對於這件事的看法都未能達成共識,那麼,具體情況又是怎樣的?針對究竟是住在1樓最危險,還是住在30樓最危險這一問題,有專家做出以下分析,在現在的建築中,對於那些高層小區而言,它們基本都具備了6級以上的抗地震能力,從一般的小型地震來看,它無法對樓房造成極其嚴重的破壞,倘若是像汶川大地震般,達到了8級的大地震來說,雖然樓房會遭受到破壞,但是卻不會直接倒塌,因此,住在高層的居民無需過多的感到害怕,畢竟人們經常看到的一句話就是
  • 為啥會地震,破壞力怎麼形成,住在高層還是底層生存機會更大?
    有人糾結,地震來臨時,住在高層還是底層生存機會更大?這個話題很有意思,但時空通訊思考良久,似乎是一個隨機選擇題,很難有標準答案。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簡單了解一下地震的成因和破壞機制。為什麼會有地震?
  • 專家:不想吸霧霾得住3000層以上
    隨著無人機徐徐上升,霧霾程度也逐漸加深,遠處的建築物愈加模糊,不過,到達距離地面100米的空中,「大玉米」的身影還能辨識。  無人機上升至高空300米左右,回看CBD區域,「大玉米」身後的大廈逐漸在畫面中消失。上升至500米左右,「大玉米」也幾乎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則是灰霾一片。在500米高空,河南商報記者並沒有與期待的藍天碰面,而且目測來看,霧霾要比地面嚴重很多。
  • 逆溫層成霧霾「幫兇」 如何打破霧霾循環肆虐的怪圈?
    我國東部目前的嚴重霾汙染主要是人類活動形成的,尤其是二次氣溶膠,在城市群區域佔細粒子的70%以上。   這些懸浮的細小顆粒物本來在各處漫無目的地飄搖散落,無意危害人間,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將他們召喚聚集,終成四面「霾」伏之勢,這就是霧霾的幫兇——逆溫層。   馬學款說,逆溫層好比一個鍋蓋覆蓋在城市上空,使城市上空出現了高空比低空氣溫更高的逆溫現象。
  • 30高層電梯費收取標準 電梯的定義
    對於高樓層的房子來說,他們都是配備的有電梯的,那麼,每個住戶每個月必須要交電梯費,這是每個小區都規定的,所以,我們要看一下30高層電梯費的收取標準是什麼,要按照具體的標準來交,如果交多了的話自己就會吃虧,所以這個問題要清楚,同時,還要看一下電梯的定義都有哪些。
  • 關中霧霾為何易聚難散? 解讀關中地區霧霾成因及對策
    近期,頻繁襲來的嚴重霧霾讓關中地區的群眾心中憂慮。在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在陝督察期間,霧霾問題也是群眾最為關注的環境問題之一。短短30餘天,環保督察在大氣汙染監管上形成高壓態勢,讓全社會共同感受到「環保風暴」的壓力、責任和效果,有力提升了全民參與防治的信心。  「關中地區的霧霾成因是什麼?」「霧霾為何易聚難散?」「到底該怎麼治理?」「什麼時候能徹底根治?」
  • 發生地震住在高層樓房,往上跑還是往下跑呢?
    1、在發生較為強烈的地震時,如果住在高層,建議不要跑出去逃生,因為地震最厲害的時候不一定發生什麼狀況,萬一倒塌會更複雜。2、對於發生地震時,一定不能乘坐電梯逃生,地震會導致電梯斷電,如果樓房結構發生變化,電梯還會變形,救援起來更麻煩。3、如果地震不是很厲害建議,往樓下跑,跑到寬敞的安全區域。
  • 房車實用知識貼|冬季霧霾出沒,請收好這份霧霾應對攻略!
    與同車道前車保持100米以上的距離;  (二)  能見度小於100米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後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40公裡,與同車道前車保持50米以上的距離;    註:以上交通規則不僅僅限於霧霾天,在雨雪天、沙塵、冰雹等低能見度的氣象條件下,都應遵守。
  • 霧霾之下你不得不看的買房內幕
    轉眼霧霾又籠罩了國際莊,霧霾給人們的出行和生活帶來了不便,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這髒空氣可怕,隨之而來的是對居住與生態環境的高度關注。 如果你真正了解霧霾,就會知道通過買樓來避開霧霾,理論上是不可能的。
  • 住在幾層噪音最小?噪音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
    但是居住在城市裡面,噪音是避無可避的,那麼住在幾層噪音最小?住在幾層噪音最小有些人還不知道,由於噪聲向上傳播的緣故,高層住宅在30到70米間噪聲較大。樓層矮反而噪聲小,除了因為綠化帶、行道樹可以降低噪聲,還因為矮樓層只接收近距離的噪聲,而樓層越高接收噪聲的範圍越廣,遠距離的交通噪聲都可以傳送到高層。喜歡住在高層的人,不僅是因為站得高看得遠,而且離馬路較遠,受車流等交通噪音影響小。事實上,環保部門發現,高層建築噪音分貝「兩頭小中間大」,5到24層噪音較大,30層以上又變得較為安靜。
  • 上海交大課題組用無人機實測數據研究霧霾生消機理逆溫層影響霧霾...
    根據他們監測到的道路周邊交通汙染物分布規律,彭教授提醒大家:早晚高空PM2.5濃度差異雖大,但地面相去不遠,很難說鍛鍊身體何時更好;離道路遠一點,可少吸入些霧霾。 逆溫層是霧霾「幫兇」 目前的大氣汙染監測主要集中在地面,對高空的汙染監測較少,難以清楚地掌握霧霾的生消和擴散規律。
  • 30層高層腳手架著火 群眾自帶望遠鏡看「煙花」
    30層高層腳手架著大火 現場群眾自帶望遠鏡看「煙花」  (首席記者王曉梅攝影記者趙法旭)昨天晚上20時50左右,中南路和興隆西巷交叉路口處一棟尚未竣工的30層高樓的腳手架突然著火。歷驚近兩個小時的奮戰,大連市消防支隊的官兵們最終將大火熄滅。
  • 無人機探測上海霧霾發現數百米高空有逆溫層,如同蓋子籠罩
    到底是一樓霧霾重還是30樓重?團隊初步研究發現,PM2.5的濃度隨著樓層高度的變化呈現一定的垂直分布規律,越往上PM2.5濃度越低。 但在一次實驗中,他們發現從300多米一直到500米,PM2.5的濃度反而越來越高,再繼續往上汙染濃度又急劇下降。
  • 高層住宅樓間距多少才能保證房子日照了?房產專家教你如何計算
    大家可以想一下,一棟100米高層遮擋度和一棟50米高層的遮擋度不可能是一樣的。因此樓間距是根據前面樓層的遮擋度決定的。三、假設18層高層、樓間距要達到48米,10層以上全年陽光充足。計算戶型是否被遮擋,只要計算該戶型在冬至日是否被遮擋就可以了。因為冬至日是全年太陽最低的時候,也就說最容易被前面樓層遮擋的時候。
  • 住在高層,家裡總是出現停水現象,是裝增壓泵好還是壓力罐好
    對於一些住宅高層的家庭來講,經常會出現停水的現象,尤其是在夏季的時候,使用水量比較高的時候,停水就是很常見的情況了,停水會影響到家庭的生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住在高層,家裡總是出現停水現象,是裝增壓泵好還是壓力罐好?一、是裝增壓泵好還是壓力罐好?
  • 外媒:北京遭遇今年最嚴重霧霾 民眾期待清潔空氣
    據美聯社12月1日電,中國超過30年的爆炸式經濟增長帶來了大量的燃煤電廠和私家車的普及,而與此同時,中國一些城市也成為世界上最髒的城市。中國制定了更嚴格的排放標準,並投資於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但中國60%以上的電力仍依靠煤炭。官方的新華社援引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的話說,燃煤是造成本次重汙染的原因之一。
  • 地震高層樓怎麼逃生 地震了應該如何應對
    購買房子的時候是需要根據具體的需求來選擇適合的房屋樓層的,現在的房源一般都是高層的房子,購買高層的房子優勢也有很多,也有一定的缺點,遇到緊急情況下的話逃生還是比低層的房子難一些,而且危險率也是比較高的。那麼地震高層樓怎麼逃生呢,這個問題是需要知道一些相關小常識。
  • 住高層的感受,老中青三代人有話說,住高層的過來人談談感受!
    高層住宅中的高樓層和低樓層各有利弊,每個人的喜好也不一樣,如果自己買的樓層不符合自己的喜好,即便這個樓層大多數人認為很好,你仍然會感覺很不滿意。所以,不同的人,人生的不同階段,對住高層的感受會有很大差異。有幾位住高層的、不同年齡段的人,他們對住高層都有哪些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