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愛酒如命的詩人騷客數不勝數。
酒是知音,千言萬語,盡在其中;酒是祝福,與君共飲,幸福安康。
它既是解憂的寄託,也是快樂的源泉。
千般飲酒,萬種心緒,這些藏在詩裡的酒,以及酒裡的詩,都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見證。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十句最具深情的寫酒詩詞吧!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壹
出自杜甫的《漫興》。大意是指不要為世俗的事煩惱,姑且飲盡這有限的酒。酒有限,煩惱無限,又何必為了無限的事物耽誤了寶貴的飲酒時光呢?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貳
出自晏殊的《踏莎行》。借酒澆愁,逃入夢中,能讓人暫時忘記煩惱,但是醉酒總有醒來的時候,面對這夕陽西下、庭院深深,面對此景,又會產生何情呢?這句詩沒有正面刻畫愁緒之深,只是描繪了一個酒醒後面對夕陽下庭院深深的畫面,便渲染出無限悲愁。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
叄
出自歐陽修的《浪淘沙》。東風即春風。這句詩以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春風人格化,通過「與春風從容飲酒」的浪漫之想,表達詩人想多留住春天幾天的殷切之情,也體現出詩人的豪邁性格。
醉眠芳樹下,半被落花埋。
肆
唐代盧綸的《春詞》。這句描寫了暮春時節把酒賞花、醉眠花下的文人情趣。人被「落花埋」是誇張,只為了體現落花之多,前句「醉眠」,更表達了詩人不拘一格,與花共度春天的瀟灑不羈。
春與繁華俱欲謝,愁如中酒不能醒。
伍
出自元代倪瓚的《三月一日自松陵過華亭》。繁華,指繁花。春天將隨繁花落盡而逝去,我的憂愁就像喝醉了酒不能醒。這句描寫作者對春天即將離開的感傷之情,表現的是一種傷春惜春的文人情懷。
數杯黃菊酒,千裏白雲天。
陸
出自唐代姚合的《九日寄錢可復》。黃菊酒,指重陽節所喝的菊花酒。這句描寫重陽節登高飲酒、遙想友人的深切之情。「千裡」意在強調與友人相隔距離之遠。
林花落處頻中酒,海燕飛時獨倚樓。
柒
出自唐代戴叔倫的《寄司空曙》。這句描寫對花飲酒頻頻醉、獨倚高樓看燕飛的情景,表達的是一種惜春之情,刻畫了孤獨之感。
一曲古陽關,莫惜金尊倒。
捌
出自宋代美奴的《卜算子》這句描寫在哀怨的琴聲中朋友對飲而抒依依惜別之情的情景。朋友惜別時對飲,心情自然充滿愁緒。因此,為了解除喝悶酒氣氛的凝固壓抑之感,便想到了以琴曲解悶。可是,琴聲所奏出的卻是《古陽關》樂曲的離情別緒之音,這愈發增添了離情別緒的悲情。
夜半醒來紅蠟短,一枝寒淚作珊瑚。
玖
出自唐代皮日休的《春夕酒醒》。人生不得志,便會借酒澆愁。然而,酒醒之後,已是「紅蠟短」,蠟油滴下來仿佛凝固成了珊瑚,詩人不禁睹物感傷,凝神觀照之間,那蠟脂便成了自己的「寒淚」。借景抒情,以喜襯悲,形象地抒發了詩人人到中年,壯志未酬,來日苦短,猶若殘蠟的身世之嘆。
勸君金屈卮,滿酌不須辭。
拾
出自唐代於武陵的《勸酒》。金屈卮,是古代一種名貴的酒器。這二句與王維的名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臨別送友的勸酒語。但是,「金屈卮」表示的是一種敬重;「不須辭」表示的是豪爽,有勸友人振作之意,與王維之句所要表現的「惜別」之意有所區別。
酒之滋味,最是多變。吃著不同的下酒菜、帶著不同的心情、陪著不同的人,喝入口中的酒都有著不同的味道。若是以詩文下酒,最好還是喝藝術小酒。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唯有喝墨水,可堪配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