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論壇裡不少捷克相關的帖子鉤起個老問題,斯拉夫人從哪來?怎麼突然分布到廣大的中東歐的?有沒有東羅馬或者教會的文獻記錄這個擴張的過程? 翻維基的描述感覺沒提到具體文獻記錄,拉拉雜雜都是側面信息:- 羅馬時代記錄日耳曼部落遊蕩在波羅的海到黑海的平原,沒有明確證據聯繫Veneti和斯拉夫的關係。- 匈人僕從裡面好像沒有明確記載斯拉夫,帝國倒在日耳曼系的金髮吉皮德部落手裡。- 阿瓦爾人衝進潘原的時代正趕上羅馬帝國倒臺到法蘭克帝國之間的黑暗時代書面記錄少,斯拉夫人很突兀的站到歷史舞臺上:- 北面直到日德蘭半島隔壁梅克倫堡,同期大為活躍的丹麥維金海盜和西斯拉夫戰鬥民族什麼關係?是否有大的衝突勝負如何?
- 易北河流域、波希米亞和奧地利的西斯拉夫人和日耳曼部落相愛相殺直到小鬍子時代;- 東羅馬面對的蠻族從日耳曼蠻子突然變成了斯拉夫人和各種突厥人,然後突然巴爾幹半島就斯拉夫化了;- 馬扎爾人又一波衝進潘原攪亂了地方語言結構。- 語言學的解釋支持斯拉夫人的快速擴張,西斯拉夫東斯拉夫南斯拉夫各方言的分化時間很短(具體數字是幾百年不記得了);- 斯拉夫的老兄弟波羅地各語種分離得早很多,人口分布也是連續在波羅地海岸上直至現代沒有大的變化(除了普魯士被日耳曼蠻子幹掉了)。基本可以確定早期波羅地/斯拉夫人是東歐「原生」而不像匈人突厥人從烏拉爾快速移進歐洲。讀到兩種較可信的假設:1. 阿瓦爾人人口很少佔了上層,駕馭政權使用了僕從軍的斯拉夫語導致治下人口大批改用斯拉夫語。2. (主要針對巴爾幹的斯拉夫化)並未發生大規模的人口替代,僅是語言文化替代,匈人日耳曼人蠻子摧毀了當地農業人口的社會結構,下層農夫(相交遊牧蠻子)更親近同為農業文化的斯拉夫人傭兵並採納了他們的語言。開腦洞:- 戰鬥民族波羅地/斯拉夫人一直老老實實在波羅地海岸務農,遊蕩來的斯基泰、日耳曼、匈奴人啃不下這硬骨頭又沒啥油水,都繞開此地去禍害希臘/羅馬/黑海平原。- 經過幾百年終有一支部落不甘寂寞跟著經過門口的阿瓦爾土匪出門打天下了/終有一支戰鬥力更強的阿瓦爾人幹翻了斯拉夫人部落把他們裹挾上了更遠的戰場。
「奔狼」回覆:這個觀點很有趣,我補充個分子人類學的資料,我上次說過的我一個朋友測出父系和一個波蘭家族在1300年前共祖。他這個類型是很典型的西斯拉夫支系,目前主要分布在波蘭,捷克,德國交界的中歐區域為主,但根據最近波蘭公布的一批中世紀波蘭古代樣本數據,他這支在公元6世紀之前的樣本中沒有發現!也就是說,這些西斯拉夫人很可能是公元6世紀以後才進入這個區域的,這與以前認為斯拉夫人是緊跟日耳曼人擴散的理論有差異。 這是他這個父系在現代歐洲的分布:
「sccailei」回覆:歐洲的這些野蠻人種族,是不是就跟中國的匈奴突厥蒙古一樣,隔幾百年就換一茬。
「奔狼」回覆:有點類似,但區別是,歐洲的野蠻人基本都成功把土著給替代了,特別是中歐和西歐(目前確認幾次大擴散,戰斧文化一次、日耳曼人一次,斯拉夫人一次),中國的蠻族比較慘,由於人口基數緣故,每次進入都差不多像一滴水流入大海,真正的外來成分剩下的不多,主體還是幾千年前的中原土著。
「陳王鉞」回覆:有的是打仗消耗掉了。南北朝那幾支民族的人數並不很少。百年內打了無數惡仗,兵員的主體是胡人。
「朔月房心龍靜顏」回覆:還是不少的,比如烏丸王,匈奴劉,都活到了唐代。
「奔狼」回覆:嗯,氐羌和漢人本來區別也不是很大,不是很好區分,另外那三支確實打的挺慘,內鬥也厲害,石,劉,拓跋、慕容,宇文家都被屠過,到了隋唐時,除了元家還剩了些世系比較清晰的,其他幾家幾乎連靠譜的後裔都沒有。
「元佐」回覆:6世紀的時間點就對了,阿瓦爾人就是6世紀進的東歐。
「美髯公」回覆:五胡的父系目前是啥類型有定論沒?像鮮卑,匈奴。
「奔狼」回覆:五胡裡的氐羌應該是類似於現在的藏羌系民族,核心成分一部分是和漢族共享的成分,另一部分是D系。羯胡從史書記載來看,應該是以中亞常見的R1a-Z93為主的,但缺乏古代樣本驗證。 鮮卑和匈奴有一些古代樣本,鮮卑主要是井溝子墓地和外蒙額金河C組,檢車下來都是C2北支(從STR上看是F3918那一支的下遊),似乎同質性比較高。 匈奴目前古代樣本主要有3個地方: 哈密黑溝梁墓地,吉大檢測的全是Q,包括現在中亞常見的Q1a2和Q1b,但沒有國內常見的Q1a1-M120,這個墓地有人認為是右賢王王庭,也有人認為是月氏或者被匈奴徵服的月氏。 外蒙古都靈諾爾墓地,韓國人檢測的,一個R1a,一個C2,沒有區分下遊,但那個R1a父系的常染是個比較純的西歐亞人,應該不是匈奴本部成員。 外蒙額金河A組和B組墓地,構成比較複雜,主要有C2南支(從STR上看應該是CTS2657下遊的某些支系),R1a和Q。另有零星的N1c、R1b和O2a。
「sumii」回覆:俄國人真的沒有大量蒙古人或者突厥人的基因麼?那為什麼相當部分俄國人相貌看起來非常的像歐亞混血? 有人說俄國人是有大量芬蘭人的基因 可是感覺俄國人相貌比芬蘭人偏向亞洲人更多,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人的基因的差別有多大?烏克蘭人呢?
「美髯公」回覆:簡單的看來匈奴成分挺雜的,看網上消息,契丹或者其後裔達斡爾是c3,跟鮮卑算是同源吧。
「奔狼」回覆:匈奴很明顯是個比較混雜的集團,而且父系有很明顯的西歐亞成分,看上去核心集團是中亞成分和北亞成分的混雜,當然目前的主要數據來自於漠北的匈奴墓葬,也許漠南的匈奴有不同的構成,但目前真正的匈奴貴族大墓都是出現在漠北的,應該是能證明匈奴核心的漠北起源。 契丹目前檢測樣本太少,而且也沒有公開,無法下定論,達斡爾目前的數據也是比較複雜,現在還比較難找出兩者直接有什麼聯繫。
俄國人有比較多的烏拉爾成分,比如父系超過20%的N系,芬蘭超過50%。當然常染和父系不是直接掛鈎的,不過我們從父系成分可以分析出大致的來源,另外俄國人的常染裡確實比西歐人要多10%左右的東歐亞成分,當然這些成分不僅僅是後來的突厥和蒙古帶來的,而是幾千年來東西方族群融合的結果。
「liuy2」回覆:我家記錄算是比較明確南匈奴後裔,我是O2,但不是漢族主流那些支系,據說分開已經在9000年朝上。(所以史記裡對匈奴起源的描述可能有點道理)三年前復旦那個庫裡幾十萬人只有一個人和我同一支。
「奔狼」回覆:是O2下的哪一支呢?復旦的數據是遠不到幾十萬的,你是在嚴實那裡測的?他幫你匹配過法醫庫? 匈奴是個大的部落聯盟,正如已知的一些古代樣本,其構成是非常複雜的,我們可以想像所謂南匈奴和北匈奴之間必然也是有區別的,就像現在內蒙和外蒙不論是父系還是常染上的巨大差異。另外,南匈奴也遠不止一個部落,很多本來就不是漠北部落南下,而是漠南土著,匈奴強大以後,漠南被吞併的部落就包括林胡、婁煩、白羊必然都混雜其間,而後期比較著名的屠各其實最初也並不屬於南匈奴,有專家認為屠各本是河西走廊上的土著部落。現在大家比較有興趣的還是找到匈奴的起源和核心部落是什麼類型或者起源於哪裡,考古界一般傾向於外蒙東部的石板墓文化是早期匈奴的起源,從已發掘墓葬看,所有的大型貴族匈奴墓葬都是集中在漠北,漠南至今也沒有發現過大型匈奴墓地和匈奴墓葬。所以我個人還是比較主張匈奴漠北起源說的。
以今推古是很不精確的,更何況匈奴這種構成複雜的族群。比如大家本來以為元姓來源都是北魏皇室,結果實際我知道的已經測出4、5種不同類型的父系了,而且跟古代樣本還不匹配。要搞清楚鮮卑和匈奴的真正族源,還是需要更多的古代樣本測試。就像我在二樓舉的例子一樣,波蘭這批古代樣本是200個,國內實在還差的太遠。再舉個例子,比如德王的後人測出了漢族常見的O2a-M117,當初李輝都差點把成吉思汗歸成M117了,不過還好他自己也意識到可能有問題,否則就要鬧個大笑話了。
可以試試做個檢測,劉姓的來源還是很複雜的,確實有明顯的外來成分在中間,最近某商業機構有個基於自己已測數據的統計,非常有趣。
註: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本文作者:元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