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巨蟒」,現已600多歲,一直藏身紫禁城「守護四方」!

2021-01-17 騰訊網

說到巨蟒,人們的第一印象應該是張著血盆大口吐著信子,纏繞在樹上或是盤旋在巖石下讓人瑟瑟發抖的冷血動物,是血腥和殺戮的象徵。但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這隻600多歲的「第一巨蟒」,它一直默默的藏在故宮守護四方,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當然,這個「巨蟒」並不是大家以為的蟒蛇,而是隱藏在紫禁城內流淌了600多年的內金水河。內金水河之所以被稱為「巨蟒」,是因為它的形狀就像是一條蟒蛇一樣。在古代蛇是有很好寓意的,傳說中造人的女媧的真身就是蛇,所以在遠古時期的時候蛇可謂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圖騰,只不過隨著歷史的演變,到現在它的很多寓意都被我們所遺忘了。

北京故宮作為明、清兩個朝代給皇帝住的皇宮,在建造設計的時候一定是極其講究的,而中國古人向來講究風水,一座好的城池一定免不了要有水環繞,於是就有了這條600多歲的中國第一「巨蟒」——內金水河,它引自北京西郊玉泉山水,河上橫跨五座雕琢精美的白石橋,橋身的雕琢可謂是鬼斧神工,精妙絕倫。河水從城牆下南流入城內,一直到紫禁城的東南角流出。

在很早的時候,蛇也是一種吉祥物,它象徵著豐收和多子多孫!很多地方還都以蛇作為部落的圖騰!我們所說的大地之母女媧也是人首蛇身!而皇家更是講究開枝散葉,江山萬代有人!所以把金水河修建成蛇的模樣也不足為奇,用此來祈禱皇家的繁榮興盛!

紫禁城因為這條河才顯得有了那麼一絲生機,它的形狀就像是蛇的爬行的樣子,而且蛇在古代是有美好寓意的,內金水河的源頭也是從北京的西郊玉泉山水引過來的,兩頭連接的就是護城河,而且並不是死水。內金水河蜿蜒曼回,環保著紫禁城,而且它也有使用價值。

這條河是從北邊一直通向南邊的,貫穿了整個紫禁城,把紫禁城圈進了自己的領地裡面,它可以算的上是紫禁城的守護者了,也是都城的守護者。他在這裡600年,即使是朝代滅亡,它還是盡職盡責的待在這裡面,繼續守護我們中華人民最古老寶貴的財富!小編相信,既然是這樣玄妙的設計,這條「蛇」一定是有靈的,它一定會成為我們的守護神,繼續保護我們華夏民族的子孫的!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一「巨蟒」,藏身在紫禁城內,迄今已有600多年
    提及巨蟒相信大家都會非常害怕,尤其是當年那部風靡全球的《狂蟒之災》,讓人看得是膽戰心驚,人們的好奇心所致,越是害怕就越是感興趣,說起世界第一」巨蟒「,大夥一定也是饒有興趣的,不過此巨蟒非彼「巨蟒」,它藏身在紫禁城內,距今天都有600多年了。
  • 世界第一「巨蟒」,藏身於紫禁城中,迄今已有612歲的高齡!
    世界第一「巨蟒」,藏身於紫禁城中,迄今已有612歲的高齡!世界第一的「巨蟒」,藏身於紫禁城之中,大家可能會帶點疑惑和好奇,疑惑的是在如此守城嚴密的地方怎麼可能會有"巨蟒"?好奇的是這個世界第一的"巨蟒"到底有多大呢?
  • 世界第一「巨蟒」,藏身於紫禁城中,迄今已有612歲的高齡
    世界第一的「巨蟒」,藏身於紫禁城之中,大家可能會帶點疑惑和好奇,疑惑的是在如此守城嚴密的地方怎麼可能會有"巨蟒"?好奇的是這個世界第一的"巨蟒"到底有多大呢?其實這個「巨蟒」就是遊走在紫禁城內部的河流,那這個"巨蟒"可真是世界之最!內金水河是紫禁城的內河,本源於京西宛平縣玉泉山,流至義和門南水門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
  • 世界第一巨蟒藏身於紫禁城內,現已有612歲的高齡
    「內金水河」其實就是紫禁城的內河,從紫禁城的平面圖能夠看得出來「內金水河」是經由紫禁城的西北方流進宮內,一直延伸前行,蜿蜒沿著西牆根一直連接到城內的西南端,接著在西南端垂直掉頭,猶如蛇一般蠕動著身軀蜿蜒向東流去。
  • 世界第一「巨蟒」,就藏在紫禁城內,至今已經有612歲的高齡!
    世界排名第一的「巨蟒」,藏身於紫禁城內,現在已經有612歲的高齡!沒錯,大家沒有看錯,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就是這麼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相信大家肯定會有所懷疑了,紫禁城是什麼地方,那可是皇帝居住的皇宮啊!那裡肯定是眾多禁軍把守著的怎麼會藏一條這麼大的「巨蟒」呢?
  • 世界第一「巨蟒」,藏身於故宮之內,如今已有600多歲
    真是讓人羨慕的生活,小編啊其實想給大家一個建議,就是可以多和小編互動一下,聽一聽小編講的歷史故事,為了能給你們講述有趣動人的歷史故事,小編可是沒少費心思呢,而且很多的歷史故事也不像你們想的那麼枯燥乏味,就像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這個故事,只是看著標題有沒有被嚇到,活了六百多歲的「巨蟒」,怎麼樣膽子夠大的,來聽聽小編的講述吧!
  • 在紫禁城內,「發現世界第一巨蟒」,現在已有「612歲高齡」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就是:在紫禁城內,「發現世界第一巨蟒」,現在已有「612歲高齡」!其實看風水也是很講究的,包括在當今社會也很講究風水。在古代的時候,皇帝是權力最大的,地位也是最高的。所以當時皇帝如果辦公或者是住宿的地方,一定是要講究風水的!
  • 612歲高齡世界第一「巨蟒」!藏身在紫禁城,扛不動拽不走活久見
    在中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首都北京,坐落著歷史名勝古蹟:紫禁城,又稱故宮。這是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但是你可知道,在故宮裡,居然還藏著一條「中國第一巨蟒」,而且迄今為止它已經有612歲的高齡。今天小編就帶你一睹它的風採。其實,這條「中國第一巨蟒」就是蜿蜒在紫禁城中的內河:金水河。
  • 它被稱為世界第一「巨蟒」,如今委身於故宮城內612年!
    世界那麼大,社會圈裡事挺多。大家好!我是「漂流上裝」,歡迎收看本期的社會資訊,感謝各位粉絲朋友一直以來對我的大力支持,小編一定會在生產優質內容的道路上持之以恆,永不言棄!說到巨蟒,大多數人不寒而慄。今天小編要講的話題也跟巨蟒有關,它被稱為「世界第一巨蟒」。不過,你不用怕,因為小編要說的此巨蟒非彼巨蟒。這「世界第一巨蟒」藏在守衛嚴密的故宮,而故宮又是我國著名的文化遺產,這是怎麼回事?我相信許多喜歡古老文化的人已經猜到,這個所謂的巨蟒就是故宮城裡的一條長河!
  • 20公斤黃金巨蟒藏身綠化帶 民警把 的消防蜀黍請了過來
    20公斤黃金巨蟒藏身綠化帶 民警把 的消防蜀黍請了過來時間:2020-10-12 09:54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公斤黃金巨蟒藏身綠化帶 民警把 的消防蜀黍請了過來 9月30日,有人報警稱,在賓陽縣一汽車城外面的綠化帶,發現有一條金黃色的大蛇在緩緩蠕動
  • 世界上存在600年的一條「巨蛇」,長達500米,如今藏在紫禁城中!
    大家在看這個故事之前,可能會感到疑惑在紫禁城中為什麼會有蛇的存在呢?更別說存在了600年的蛇了,其實這條蛇並不是真正的「蛇」,而是紫禁城中的一條內河,名字叫做「內金水河」,為什麼會把這條河說是一條「蛇」呢?
  • 高分紀錄片揭秘600歲故宮保養日常
    片方供圖  它被稱作是《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姊妹篇,將鏡頭對準了紫禁城規劃、變遷、修繕與保護的故事,穿越600年的時光,以「丹宸永固」大展、養心殿大修工程、歲修保養為線索,透過故宮古建部、工程管理處等部門的工作視角,將一個有趣的故宮展現在人們面前。
  • 故宮裡有一條大「蛇」,守護了故宮600餘年,不得不佩服祖先智慧
    故宮是中國境內最有名的歷史建築,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木質建築群,它原本是皇帝專屬的地方,只有皇親貴族,才有資格在故宮裡生活,普通的大臣,只有在皇帝允許的情況下,才有資格去皇宮辦事,不允許在裡面久住。在皇宮中,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有一部分特殊的構造,直到現在還令專家驚嘆不已,傳說在故宮裡藏了一條巨大的蛇,他守護了故宮600多年,這條蛇到底是什麼呢?知道真相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這條巨蛇其實就是故宮的金水河。它的形狀彎彎曲曲,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大的蛇。
  • 北京的一條大「蛇」,藏在紫禁城裡六百年了
    在整個中國古代五千多年的歷史中,它都是標杆式的存在,恢弘壯麗的紫禁城前前後後的修繕時間就耗費了100多年,建設人力至少在1000000人以上。整個紫禁城佔地面積達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物面積有15萬平方米,有9000多間房間,是世界上房間最多的建築群體之一。
  • 世界上最長最大的蛇,就藏在紫禁城裡,如今已經600歲了
    而且這條蛇很可能是世界上最長最大的一條,這條蛇就是故宮的內金水河。所以在平面圖上可以看出,這條巨蛇就守在紫禁城的大門午門與太和門之間。走進紫禁城真正去探究這條內金水河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條河在挖掘的時候就是被刻意的按照蛇的遊走形態挖掘的。在流出紫禁城的地方還故意被建成了蛇頭的形狀,這難道不是古人故意要把這條河建成一條巨蛇嗎?
  • 名字的秘密:故宮「紫禁城」與神秘的星宿崇拜
    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鄭和下西洋後的15年(1420年12月)北京故宮完工,它迎接的第一位皇帝,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此後的491年間(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共有24位明清帝王在此生活過,至2020年,故宮正好600歲了。 故宮紫禁城的命名,源自中國古人的星宿崇拜,與天上的星座有關。
  • 印尼巨蟒吞噬男子 屍體已被消化面目全非
    印尼巨蟒吞噬男子 屍體已被消化面目全非時間:2017-03-30 12:47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印尼巨蟒吞噬男子 屍體已被消化面目全非 蛇咬人的新聞不常見,巨蟒生吞活人的新聞更不常見,近日印尼一條巨蟒吞下了一名成年男子,阿克巴爾失蹤後村民發現巨蟒並將其剖腹,巨蟒肚內驚現好友
  • 生生不息的文化瑰寶觀「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_文化...
    找準文化發展的方位,增強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一直是新時代的重要任務。當下,從文化供給到文化傳承,從文化教育到青年素養,「文化強國」已成為內生需求,也始終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要義。當前,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從舊日的皇宮到今日的博物院,600年來,這座世界文化瑰寶正散發著勃勃生機,其在傳承過程中的每一次嘗試,都不失為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有益探索;而在文化教育與文明延續的過程中,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體育的價值,可賦予文化以生存依據和生機活力。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推動社會經濟協調發展,這也是推動文化強國戰略更好落地的重要保障。
  • 無意打造「爆款」產品 故宮600歲生日將這樣過
    主要活動  學術會議 將舉辦以「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座談會」、第五屆「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國際文物保護修復學會(IIC)—故宮博物院2020國際古建築保護學術研討會」為重點的一系列學術研討會議。
  • 圖文:印尼動物園展出體長15米的世界第一巨蟒
    圖文:印尼動物園展出體長15米的世界第一巨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