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打造「爆款」產品 故宮600歲生日將這樣過

2020-12-05 央視網

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資料圖)

北宋 定窯 白釉孩兒枕

五代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卷(局部)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是全社會的一件文化盛事。12月30日,故宮舉辦新聞發布會,以官方渠道發布了「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系列活動。

  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故宮博物院將在「大慶之年」奉上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包括舉辦一系列學術研討會,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覽,組織一系列公益活動,製作一系列弘揚故宮文化的影視作品,表彰一批有突出貢獻的「故宮人」等。活動將突出故宮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匠心呵護遺產,以文化滋養社會,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據透露,包括《韓熙載夜宴圖》等在內的一系列國寶級珍品將在明年的院慶系列展覽中與觀眾見面。故宮王旭東院長表示,在院慶展示中院方無意打造「爆款」產品。他認為:「文化如水,應該更多的是包容和滋養。」他同時表示,大家欣賞故宮文物的方式有待改變:「來故宮觀展前,應該做好功課。那種來故宮排十幾個小時隊來觀展的局面應該成為歷史。」

  文/記者 王巖

  相關新聞

  2019年接待觀眾數首次破1900萬人次

  2019年共接待觀眾19297632人。2019年12月19日,來自浙江省湖州市的楊先生成為故宮博物院2019年第1900萬名觀眾。參觀故宮的遊客中,女性人數佔了56%,男性人數佔了44%。

  年輕人到故宮博物院參觀的比例越來越高,父母也更願意帶小朋友參觀故宮博物院。40歲以下觀眾數量佔全年觀眾總數的56.16%。

  從限流天數來看,2014年開始實行周一閉館,2015年開始實行8萬人次限流。2019年暑期,7月僅1天未限流,8月僅3天未限流。11月下旬,故宮雪景吸引了大批觀眾,罕見地出現了淡季限流日。

  主要活動

  學術會議 將舉辦以「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座談會」、第五屆「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國際文物保護修復學會(IIC)—故宮博物院2020國際古建築保護學術研討會」為重點的一系列學術研討會議。

  學術研究 2020年,故宮博物院將出版包括《徐邦達集》《劉九庵書畫鑑定研究筆記》《陳萬裡日記》《耿寶昌集》等在內的一系列老專家文集。老一輩故宮專家融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撰寫的學術文稿,彰顯了一代故宮人的學術擔當。

  此外將出版《養心殿保護研究叢書》《寶蘊樓》《滿洲從族俗到禮法的歷史考察》《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十輯)》《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論文集》《故宮博物院考古文集(一)》等學術專著和合輯,啟動《故宮博物院百年》出版項目,出版《故宮藏甲骨文第一部》(合作出版)《董其昌書畫全集》《故宮藏四任繪畫全集》《蘇東坡書法全集》等學術圖錄,出版《我要去故宮》青少年圖書、《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等文化普及類書籍。

  公益活動 2020年暑期,故宮博物院將舉辦「綠洲行動——600名小學生進故宮」文化公益活動、「紫禁城記憶·文脈600年——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600名中學生進故宮」文化交流公益活動、「故宮楹聯主題書法大賽——600名青少年進故宮」文化公益活動,帶領少年兒童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電視作品 年內,將有電視劇《故宮如夢》、電視紀錄片《紫禁城》、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大型史詩劇《紫禁城》相繼啟動製作。

  表彰紀念 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將表彰一批為故宮博物院作出突出貢獻的「故宮人」。此外,故宮博物院還將設計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標誌、發行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券、紀念幣、特種郵票。

  展覽訊息

  「紫禁城建成600年展」

  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餘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

  「往昔世相——

  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

  選取故宮博物院藏品佳作,展現人物畫從東晉南北朝至明清時期的發展脈絡。

  「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展現蘇軾的藝術造詣和人格風範,及其對後世所產生的影響。

  「陶瓷館」專館

  在武英殿重新開放,以中國陶瓷發展史為綱,展現中國陶瓷8000年發展歷程,文物數量由原先的400件增加到1000件。

  「中國與凡爾賽展」

  以2014年在凡爾賽宮舉辦的「凡爾賽宮中的中國/十八世紀的藝術與外交」大型展覽為基礎,還原一個更豐滿的十八世紀中法兩國文化和藝術盛況。

相關焦點

  • 故宮600年大慶怎麼過?掌門人王旭東這樣說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是故宮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界的大事。在「大慶」之際,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接受了記者採訪。王旭東 故宮博物院提供記者:「大慶」之年,故宮博物院將舉辦哪些「慶生」活動?
  • 故宮又上新了!
    故宮又上新了! 隨著《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開播,歷經600年風雨沉浮的紫禁城再次以穿透歲月的優雅和從容翩然而至,沁潤人們的心脾。為了讓這些具有寶貴价值的文化元素走進消費者的日常,故宮選擇用兩種高頻消費與體驗方式來帶動它們———開發文創產品和參演電視/網絡節目。 2013年8月,北京故宮第一次面向公眾徵集文化產品創意,舉辦以「把故宮文化帶回家」為主題的文創設計大賽。此後,「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這樣漢子」摺扇等各路「萌系」路線產品使600歲的故宮煥然一新,吸睛無數。
  • 故宮再「上新」!《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即將開播
    為了更好地向年輕群體傳遞故宮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本季節目還將以更開闊的視野為節目注入生生不息的青年力量。現場,節目總製片人劉兵透露《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將以青年設計力量為突破,集結全國設計類高校學子、優秀青年設計師競爭上崗,共同為故宮文創上新助力。
  • 高分紀錄片揭秘600歲故宮保養日常
    片方供圖  它被稱作是《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姊妹篇,將鏡頭對準了紫禁城規劃、變遷、修繕與保護的故事,穿越600年的時光,以「丹宸永固」大展、養心殿大修工程、歲修保養為線索,透過故宮古建部、工程管理處等部門的工作視角,將一個有趣的故宮展現在人們面前。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來了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現場,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用頗具儀式感的方式分享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觀眾來信。信中有學生觀眾表示,「紫禁城這600歲的『老人』活得像個『20歲』的『小年輕』,我很開心能追『故宮』這顆星。」頗具共鳴性的親切話語令陪伴故宮走過三年的鄧倫不禁感慨,故宮在不變的歲月中一直在改變,變得越來越親切,越來越多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年輕。
  • 至高無上的宮殿:600歲的故宮有什麼?
    唯獨有一座宮殿,歷經兩個大一統王朝,經歷了600年的風風雨雨仍然屹立在天地之間,它就是明清的紫禁城。而外圍高聳的紅牆將這裡團團圍住。中國中庸之道影響到中國人的方方面面,故宮,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一切都是為了襯託皇權無上!600年的紫禁城,在時光裡變成了世界的財富。
  • 尋600年故宮酒香 品五糧匠心之味
    600年前的宮廷是什麼景象?600年前的美酒又是何種滋味?   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開啟「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之旅揭開答案。   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文化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是旅程第一站,在這座即將迎來600歲生日的「紫禁城」,美酒的故事源遠流長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開播發布會盛大召開
    第三季播出之際正值紫禁城建成600年,節目中以更為宏觀的製作理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續展現故宮的「高光傳奇」。觀眾所熟悉的「御貓天團」也將與大家再次見面。此次上新之旅,麥富迪,將與節目中嘉賓一起鎖定「御貓天團」,探尋「喵」學文化。
  • 爆款產品打造公式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結合近些年來的爆款產品,分析了其中的18個爆款因素與4個產品公式,希望對你有所啟發。「爆款」,一個令無數品牌商和創業者夢寐以求的目標,見過不少類似的書籍和文章,從文案或者運營或者產品體驗角度切入,講述爆款的打造。
  • 科技與傳統文化的時空碰撞:華為閱讀領讀人單霽翔如何解讀故宮600年?
    600年,會激蕩出怎樣的靈感與花火?另一辦法就是全面推動數位化,比如將超過186萬件文物全部上網展示,並且推出了故宮系列的10個應用APP,用了三年時間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博物觀在線社區——故宮社區。 華為與故宮於2019年3月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目標共同打造「5G智慧故宮」。
  • 元氣森林打造爆款的三大營銷戰術
    許多人都在分析元氣森林的成功之路,準確的市場定位、二次元的包裝策略、「0糖0脂0卡」的市場爆點、網紅與明星代言的運營加持,如果可以,誰不希望複製出一個這樣的超級IP?那麼,如果按圖索驥地復盤元氣森林的成長之路,我們會再製造出這樣一個國貨爆款嗎?
  • 長3.2米,還原網紅貓……故宮就這樣被「打開」了!
    圖片來源:出版方供圖這就是立體書《打開故宮》,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張之鑄還為之專門寫來親筆信。它有啥特點,能在短時間內爆紅?為何要把景山收入其中?在《打開故宮》裡,第一個令讀者感嘆的亮點就是書的規模。「書打開後,全長是3.2米,有大小零部件數百個,故宮沿中軸線的大型建築幾乎都收納進去了。」
  • 聯合故宮出版社推出2021年故宮日曆:騰訊開心鼠如何用英語講述中國...
    近年來,擁有600年文化底蘊的故宮已經成為了文博界最成功、最亮眼的"網紅"之一。截至2018年底,故宮文創產品就已經突破一萬兩千個品類。層出不窮的"破圈"精品,讓"故宮出品"成為了創意和趣味的代名詞。每一款爆款的背後,都體現了研發團隊對於不同受眾喜好和接受度的深入研究,再將故宮的文化精髓通過創意性極強的產品形態進行呈現。
  • 致敬故宮600年—第二屆正商上境系&故宮文化節,12月5日盛大啟幕
    2020年12月5日,第二屆「正商上境系&故宮文化節」暨「故宮匠心文化主題藝術展」,即將在鄭州北龍湖正商瓏水上境售樓中心華美首映,為中原呈現不一樣的故宮匠藝和大美上境。2019年正商上境系品牌發布會,邀請故宮前院長單霽翔大師蒞臨,分享傳統文化的復興與創新——正商集團與故宮博物院的首次觸電,贏得了市場和社會的廣泛關注與讚譽。2020年正商集團及正商上境系,繼續秉承文化匠心,深入時代肌理,將再度聯手故宮博物院,為中原帶來一場視覺與精神的雙重盛宴。
  • 《上新了·故宮》:進故宮實地取景、深入未開放區域
    御貓魯班充當了故宮的萌系講解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每期都會和「年輕的朋友們」說會兒話,年輕的設計師們通過故宮獲得靈感,節目中推出的文創產品已經突破了1000萬的銷售額。故宮向節目組敞開宮門的同時,也一改紀錄片中端方嚴肅的形象,換上了更年輕更零距離的面孔。598歲的故宮,放下身段,真正下凡了一回。
  • 故宮博物院也是自負盈虧單位,館長低調的說前年只有15億
    這個1954年出生的單院長一直在文化這條線幹了一輩子,幹過文物局工作,也幹過北京市規劃局的工作,近兩年隨著網際網路大火,單院長想到借用網際網路,打造故宮自有品牌:故宮文創,來增加故宮收入。單院長直言由於故宮一直秉持認真做事的態度,並且積極做事,故宮的獨立品牌「故宮文創」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用單院長的話說:故宮的IP影響力也大了。
  • 故宮裡有一條大「蛇」,守護了故宮600餘年,不得不佩服祖先智慧
    故宮是中國境內最有名的歷史建築,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木質建築群,它原本是皇帝專屬的地方,只有皇親貴族,才有資格在故宮裡生活,普通的大臣,只有在皇帝允許的情況下,才有資格去皇宮辦事,不允許在裡面久住。在皇宮中,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有一部分特殊的構造,直到現在還令專家驚嘆不已,傳說在故宮裡藏了一條巨大的蛇,他守護了故宮600多年,這條蛇到底是什麼呢?知道真相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這條巨蛇其實就是故宮的金水河。它的形狀彎彎曲曲,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大的蛇。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開播,鄧倫再度「進宮」探秘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舉辦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作為系列活動之一的《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將立足於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用生動鮮活的電視語言講述中華文化、故宮文化的與時俱進,展現故宮博物院蓬勃生長的時代力量,讓故宮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惠及大眾。
  • 末代皇帝、月球城市、故宮文化……這個課程都有怎樣的顛覆性元素?
    正文共3800字;閱讀時10分鐘點擊視頻,觀看六年級學生獨特的中國文化周六年級的小F喜滋滋地背著一個帆布包,包上鮮亮特別的圖案是她自己親手設計繪製的:「這是我們送給故宮6在中文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走過了豐富充實的故宮研究項目,最終用自己的文創產品向600歲的故宮獻上祝福,也送給嶄新的2021。今天,我們就跟隨六年級韓曉芸老師的筆觸,去深入了解一下中國文化周中,六年級學生的故宮主題課。
  • 來自故宮御膳房的味道,這1000盒再不搶就絕版了
    要說這兩年爆火的現象級 IP,600 歲的故宮定能佔據一席之地。古老的風骨與各種文化產品交融,推出了各種「光怪陸離」的文創產品。故宮口紅,故宮膠帶,故宮日曆… 關於周邊,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故宮做不到!這樣內外兼修的配方和工藝,恐怕也只有故宮月餅才能做得到了。錦盒有兩款,取清宮技藝與藏品,繪千古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