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了第三季開播新聞發布會。現場,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上新了·故宮》節目總製片人、華傳文化暨春田影視董事長劉兵,《上新了·故宮》節目總導演毛嘉,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代表鄧倫、魏晨等,共同見證了《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上新」時刻。
現場嘉賓共同見證《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上新」時刻。
為故宮「上新」注入生生不息青年力量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宮博物院本著增強社會公眾的文化參與感和文化獲得感的原則,把「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系列活動辦成人民的節日,彰顯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提升中華文化的深遠影響力。作為系列紀念活動之一的《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將立足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高度,用生動鮮活的電視語言講述中華文化、故宮文化的與時俱進,展現故宮博物院包含厚重文化歷史底蘊的同時,讓故宮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惠及大眾。
活動現場,王旭東在致辭中表示,通過故宮專家團隊與節目創作團隊的創新合作模式,藉助藝術界年輕人對故宮承載文化的敬畏與探求,引導公眾真實完整全面地認識故宮,可以說,這種創新是在守正基礎上的一種實踐。希望以《上新了·故宮》為代表的電視節目能從不同視角展示中華文明優秀基因,聯合社會各界把故宮保護好、研究深、傳承好,在文博領域為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致辭。
為了更好地向年輕群體傳遞故宮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本季節目還將以更開闊的視野為節目注入生生不息的青年力量。現場,節目總製片人劉兵透露《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將以青年設計力量為突破,集結全國設計類高校學子、優秀青年設計師競爭上崗,共同為故宮文創上新助力。同時,節目還立足全民視角,通過新技術新手段,進一步拉近故宮與大眾的距離,繼續探尋與解密故宮的發展變化故事及背後的時代進步與社會革新印記。
《上新了·故宮》節目總製片人、華傳文化暨春田影視董事長劉兵致辭。
助力下一代成長 觀眾來信引發共鳴
作為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綜藝類「最佳電視綜藝節目」和第26屆電視文藝「星光獎」「優秀電視文藝欄目」,《上新了·故宮》前兩季憑藉專業的探索視角和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得到了專家的「認證」和業界的一致好評,同時也在三年間收到過成千上萬的觀眾來信及反饋,言語之中寄託著觀眾對節目的喜愛與對故宮傳統文化的熱愛。
現場,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用頗具儀式感的方式分享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觀眾來信。信中有學生觀眾表示,「紫禁城這600歲的『老人』活得像個『20歲』的『小年輕』,我很開心能追『故宮』這顆星。」頗具共鳴的親切話語令陪伴故宮走過三年的青年演員鄧倫不禁感慨,故宮在不變的歲月中一直在改變,變得越來越親切,越來越多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年輕。
而首次擔任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的魏晨則用一封頗為「可愛」的來信分享了故宮對於年輕人的呵護和陪伴。信中,一位15歲的觀眾直言「故宮和節目拯救了我的語文作文」,並表示看完節目後每次考試都能用上節目中的內容,而且還是有感而發的「真情實感」。對於這樣的「真情實感」,魏晨深有體會,在他看來,每個人眼中看到的故宮都是獨特的,「而能夠因為看了節目而提高作文成績,正反映出故宮在不經意間滋養了下一代,為下一代的精神成長供給著文化力量。」
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 展現故宮「高光時刻」
自1925年成立故宮博物院以來,故宮人為完整保護故宮及文物藏品在坎坷中探索,在曲折中前進。近年來,故宮更是緊跟時代潮流,出品了一系列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原創「爆款」產品。而北京廣播電視臺和華傳文化則從中國古建築破題,打造了不少具有時代水準的精品節目,向觀眾普及傳統文化知識的同時,也構築起了口碑不俗的「國潮」綜藝矩陣,多家權威媒體發文稱讚,文創亦引領國潮時尚。
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的重大時間節點,北京廣播電視臺與故宮博物院、華傳文化再度聯手「上新」,以更為宏觀的製作理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故宮的「高光時刻」。發布會現場,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表示,要始終堅持深耕於以故宮文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土壤,探求節目形態和電視語彙的大膽創新,始終貼近大眾的文化需求和審美訴求。
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餘俊生致辭。
新一季新氣象,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以及神秘的新品助力開發員,將帶領觀眾完成哪些全新的故宮探索任務?青年力量的加入又會打造出怎樣的故宮文創新品?一起期待《上新了·故宮》第三季10月24日在北京衛視的驚喜「上新」。
責編:杜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