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故宮,你能想到什麼?是滄桑厚重的歷史,還是大氣磅礴的建築......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在萬眾期待之下於10月24日正式開播,觀眾對故宮的情懷依舊,對節目的期待未減。今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以全新的面貌慶祝紫禁城建成600年。
在第三季節目中,鄧倫、張魯一和聶遠三位作為故宮文化探秘的駐場嘉賓,文創方面,則邀請到了全國20多所高校的學子,參與團隊設計賽事。首期當中,清華美院設計團隊,對戰中央美院設計團隊。可謂是異彩紛呈。
在《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的第一期中,有講到一個核心要點:今年是故宮的600年,而在這座今天仍然保存的宮殿中,真正是600年的代表,卻並不多。
真正經久不息的,不是龍椅,也不是太和殿,只剩下了中軸線和金水河。
如果讓小編說《上新了故宮》最大的魅力在哪裡,那一定是它帶領我們深入那些一般人進不了的遊客禁區,能帶我們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視角,別的不說,就是第一期直接讓三位明星在太和殿裡的龍椅周圍轉幾圈,就足夠讓大多數電視機前的你和我羨慕不已了,不是嗎?
更何況他們還進入到最北面的宮殿,這也是故宮未向公眾開放的區域。
傳承文化一直是使命,而創新表達一直是動力,做到第三季的《上新了·故宮》可以說早已不僅只是一檔文化綜藝節目,而是一本生動的文化教科書、一個充滿實踐氣息的第二課堂,還是一個涉及到傳統文化文創行業一線內容的第一現場。
說起紫禁城的幾何中心,大家普遍都會以為,是龍椅,或者太和殿吧?
答案當然不是,不僅龍椅不是,就連太和殿也不在幾何中心之上。
最後一個關鍵數據的出現,才得出結論:紫禁城的幾何中心在中和殿臺階距離11.6米的第六塊地磚。
看過的小夥伴對這段情節應該都有印象吧,整個過程堪稱開片以來最神秘的片段了,用故宮CG帶領大家用一般人看不到的視角解讀一個全局的故宮,也是在後面的講解中才知道,故宮的造型之中,竟然隱藏了一顆北鬥七星。
而北鬥七星,也正是當年故宮的地標之一——飄揚的旗幟上的也是北鬥星。
有揭秘,有文化硬知識,有故宮美學的展示,更有美學商業化的運用,外加上鄧倫、聶遠和張魯一等人,確實呈現出了一種「文化追尋」的味道。這是一檔不浮躁有內涵的綜藝節目。它能夠獲得觀眾肯定並且取得優異的口碑,也是必然。
就像之前節目宣傳片中的一句話:「就算來過 100 次故宮,故宮也會給你 101 次的驚喜。」每次看節目都有新的震撼和驚喜,不知不覺中也學到很多知識!
大家可以留言分享一下,「你印象中的故宮是什麼樣子?」
記得點讚+關注哦~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