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商家銷售的蠶絲被蠶絲含量低於國家標準。 張由瓊 攝
天氣寒冷,蠶絲被備受市民追捧。近日,市民楊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款蠶絲被。細心的他查驗了國家標準規定,發現到手的蠶絲被竟是不合格品:填充物含蠶絲達50%以上才能稱為「蠶絲被」,而他購買的被子蠶絲含量只有20%。
記者走訪廣州多家超市和商店,發現蠶絲被市場魚龍混雜,價格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其中為數不少其實並不是真正的蠶絲被。
填充蠶絲超50%才是蠶絲被
近日,廣州的楊先生在京東商城「恆源祥家紡旗艦店」裡選購了一款「十孔蠶絲被」,原價1398元,促銷價499元。
「原本以為撿到了便宜,收到貨後,查了下國家標準,卻發現實物根本就不能稱作蠶絲被!」楊先生說。
楊先生所稱國家標準,是指2010年2月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蠶絲被國家標準》。該標準定義蠶絲被是「填充含桑蠶絲和(或)柞蠶絲50%以上的被類產品」,如果達不到這個標準,即為不合格品。
在楊先生購買的蠶絲被合格證上,記者看到填充料一欄寫著「64%聚酯纖維、16%%聚酯纖維(十孔纖維)、20%祚蠶絲」,明顯不符合國家所規定的合格蠶絲被。
楊先生隨即向商家投訴,經過京東商城與恆源祥家紡旗艦店的處理,他最終得到了「假一賠一」的賠償。
「雖然我的事情得到了解決,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標準。」楊先生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歷,警醒廣大消費者。
記者再次查詢楊先生購買頁面,雖然京東商城已將商品名稱中的「十孔蠶絲」修改成「20%蠶絲」,但在商品介紹的實物圖中,仍能看見「蠶絲被」字樣。
不合格蠶絲被大行其道
記者走訪了廣州部分超市和商店,發現蠶絲含量低於50%的不合格蠶絲被多家商超有賣。
在五羊新城一家床上用品店中,一款名為「寶瑞妮」的蠶絲被,標價178元,但標籤中卻沒有纖維含量一欄,而國家標準規定,蠶絲被的說明中必須註明此項;華潤萬家超市中標價279元的紅富士homes暖芯蠶絲被,標註的蠶絲含量僅為20%。
不僅在實體店,當當網、蘇寧易購等各大網絡商城中,蠶絲含量不足50%的「蠶絲被」均可見到。當當網一款「舒爽雙人複合蠶絲被」,蠶絲含量為30%;蘇寧易購一款「喬曼帝提花標準雙人蠶絲被」含量僅為10%,均低於國家標準。
越秀區一品牌家紡店的老闆告訴記者,一斤蠶絲原料的價格都要一百多元,優質蠶絲更是高達兩三百一斤,市場上價格低於200元標註3斤的蠶絲被,蠶絲含量幾乎都達不到國家標準;還有不少蠶絲被與國家標準打「擦邊球」,即使標註蠶絲含量為50%或者51%,但實際蠶絲含量可能大打折扣。在這家店中,最便宜的蠶絲被也要800元以上。(見習記者/張婧 記者/李秀婷 實習生/曾栩)
■小貼士
買蠶絲被要「一看二聞三燒四浸泡」
一看:優質蠶絲的外觀具有珍珠的色澤,即略發黃的乳白色。
二聞:天然未經過任何處理過的蠶絲有一種蠶本身的氣味。
三燒:純蠶絲燃燒時冒白色煙,有蛋白質的焦味,燃燒後的灰燼手捏即成粉末。
四浸泡:純蠶絲放在「84消毒液」中浸泡一會就會融化。
■律師說法
消費者可向商家申請雙倍賠償
北京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峰劍表示,如果蠶絲被不符合國家標準,那麼商家使用「蠶絲被」的名稱就涉及虛假宣傳。買到不合格品的消費者應保留相關票據,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工商局反映情況,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規定,消費者可向商家申請雙倍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