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果》"繼續青春"主題曲 時長:04:40 來源:電影網
1905電影網專稿 今天,一顆《秘果》將「鑲嵌」在在各大院線的銀幕上。
這部打著陳凱歌與陳紅之子陳飛宇的處女作、《左耳》番外篇兩大賣點的青春電影《秘果》,改編自饒雪漫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關於秘密和暗戀的故事。
為了真實反映17歲的青春,該片首次採用了00後、90後全新人陣容,其中陳飛宇和鄒元清更是首次觸電。
電影中的陳飛宇與鄒元清
而該片的主題曲——這首旋律輕快優美的《給17歲的自己》,其主歌部分的旋律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動力火車的代表作《彩虹》,給人滿滿的正能量和懷舊感。
這首歌由施人誠作詞,Kiyomi Hamano作曲,歐豪、楊洋、馬思純、關曉彤、陳飛宇、歐陽娜娜、鄒元清、張誠航等參與了《左耳》和《秘果》的演員共同演唱,MV還請來了各地中學的同學們客串,誓要把純情歲月的青春回憶進行到底。
有一天 我將會老去
希望你會覺得滿意
我沒有 對不起那個
十七歲的自己
——《給17歲的自己》
說到《秘果》,就不能不提《左耳》。
《左耳》改編自饒雪漫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一群擁有不同性格的年輕人青春疼痛與成長的故事,導演蘇有朋憑藉該片提名金馬獎最佳新人導演獎,馬思純也憑藉該片提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更值得一提的是該片的主題曲《左耳》,由林夕作詞,王宗賢、蘇有朋、黃今譜曲,編曲由王宗賢和竇鵬共同操刀。
這首歌也是趙薇在2009年推出專輯《我們都是大導演》之後,時隔6年為了和「五阿哥」之間的友誼再次發聲,曾榮獲「音樂風雲榜」華語榜單冠軍。
據說,趙薇在初拿到這首《左耳》時建議蘇有朋邀請王菲演唱,並願意幫忙邀請,但是蘇有朋則堅持由趙薇來演唱更有味道,而趙薇也用自己有故事的聲音唱出了屬於青春的故事。
愛就帶傷狂奔
青春的旅途沒有紅燈
越走越快你也成了過來人
——《左耳》
儘管《左耳》只給了馬思純一個金馬獎女配提名,但另一部由馬思純和周冬雨主演、陳可辛監製、曾國祥執導的青春電影《七月與安生》,則給了二人金馬獎女主雙黃蛋。該片還獲得了金馬獎七項提名和金像獎12項提名。
《七月與安生》根據作家慶山(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七月」和「安生」兩個女孩從13歲開始相識相知、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
該片另一大亮點在於主題曲《(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
這首由竇靖童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獲得第53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和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
這首歌曲風輕快,配合竇靖童空靈隨性的演唱和清澈磁性的嗓音,營造了一種虛無而飄渺的夢幻感;而歌詞部分則細膩憂傷有厚度,整個曲子很有情感性和故事性,娓娓道出了少女成長的美麗與哀愁。
I told a lie
she made a truth
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
——《(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
在成為金馬影后之前,周冬雨還曾出演過一部IP青春電影《同桌的你》。
這部由周冬雨、林更新主演的青春電影,靈感來源於20年前高曉松創作的校園民謠《同桌的你》,主要講述了一對同桌從初中、高中、大學直至畢業十年後的青蔥記憶和甜蜜戀情。
但比起似曾相識的劇情,真正值得一提的,是那首由高曉松作詞、作曲、編曲,老狼演唱並收錄於其1995年發行專輯《戀戀風塵》中的《同桌的你》。
1995年,《同桌的你》獲得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觀眾評選最喜愛節目金獎」,並於2010年入選「華語金曲獎30年30歌」。
那一年,江湖上還沒有「矮大緊」;
那一年,老狼的歌聲就代表著青春
《同桌的你》的出現,填補了中國內地優秀校園歌曲的空白,校園民謠這一流派從此正式進入人們的視野。老狼用他低沉滄桑又極有質感的嗓音成功演繹了這首歌曲,讓其成為90年代標誌性的文化符號之一。
你從前總是很小心
問我借半塊橡皮
你也曾無意中說起
喜歡和我在一起
——《同桌的你》
說到懷舊經典,導演陳可辛在《中國合伙人》中,用三位主演黃曉明、鄧超、佟大為溫暖有力的合唱,將那個年代的「光陰的故事」渲染得淋漓盡致。
該片講述了「土鱉」成東青、「海龜」孟曉駿和「憤青」王陽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從學生年代相遇、相識,共同創辦英語培訓學校,最終實現「中國式夢想」的故事。
we are 伐木累!
而主題曲《光陰的故事》是「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的代表作,很容易就勾起聽者對往事的懷念,被評為「100首必聽經典老歌之一」。
羅大佑用他深情的嗓音唱紅了《光陰的故事》,而這經典校園民謠也成為了恢復高考後,大學校園中唱起次數最多的歌。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
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
——《光陰的故事》
說完香港導演的作品,我們把視線轉向寶島臺灣。
早在2007年,如日中天的周杰倫自導自演的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就已登上大銀幕,這部講述中學時代愛情與秘密的電影,還有周董自己初戀的影子。
在《不能說的秘密》中,每一個人物的命運都和音樂有莫大的聯繫,音樂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而同名主題曲,也以抒情英式搖滾曲風譜寫出了略帶懸疑色彩的浪漫愛情故事。
堅毅篤定的鋼琴彈奏,從一開始到最後,不間斷的延續著孤獨滄桑的氣息,簡單卻深入人心,並以最後的鐘聲表達對校園的懷念;周杰倫娓娓道來的演唱與方文山直擊人心的歌詞,配合電影的敘事,延伸出一種悽美的意境。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
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簷
——《不能說的秘密》
4年後,一部真正引領近年來青春電影浪潮的電影出現了,那就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該片讓無數人回憶起了誰都有過的年少輕狂與青春過往。那句經典臺詞「我也很喜歡當年那個喜歡你的我」讓人明白:喜歡你,就是喜歡青春時的自己。
主題曲《那些年》的歌詞,將聽眾的記憶拉回到那個能夠放聲大笑、能夠肆意張揚的青蔥歲月;而「清泉王子」胡夏純淨的嗓音平緩中帶著執拗,激昂處藏著無奈,用歌聲中淡淡的憂傷,展現了青春的味道。
曾經想徵服全世界
到最後回首才發現
這世界滴滴點點全部都是你
——《那些年》
如果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以男孩為主視角的青春戀曲;那麼《我的少女時代》則是少女第一人稱的初戀回憶。
Hebe田馥甄在演唱該片主題曲《小幸運》時也純情滿滿,如天真的少女般喃喃訴說出她暗戀的羞澀臉紅、初戀的酸澀感動和轉身遇到他時的慶幸滿足。
歌曲在吉他與鋼琴的伴奏下,追憶青春片段。磅礴的弦樂及鼓聲的交織,隨著田馥甄的聲線起伏,像是訴說一段過往逝去的悸動。
這首歌也榮獲了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提名和「2015年度HitFm百首單曲」第一名,在內地和臺灣都掀起了一輪全民翻唱的潮流。
與你相遇 好幸運
可我已失去為你淚流滿面的權利
——《小幸運》
說完港臺導演的青春片,我們再說回內地校園電影。打響近年內地青春題材第一炮的,當然是這部趙薇的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了。
該片講述了一群年輕人從大學校園的追愛之旅到步入社會的迷霧和抉擇的故事,先後榮獲第33屆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第29屆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第32屆百花獎最佳導演等獎項。
該片主題曲《致青春》融合了王菲聲音的空靈、竇鵬不羈的文風與李檣細膩的感情,為電影注入了更多面的青春氣質。特別是王菲在演唱中弱化了每一句的尾音,讓整首歌聽起來「菲」味十足,有點《寓言》專輯的影子。
《寓言》是王菲、林夕、張亞東聯手打造出的當代華語女歌手的藝術高峰
而歌詞中那句「這年華青澀逝去,明白了時間」,更是道盡了對逝去青春的緬懷與悵惘,點出了青春給予人一生的印記和影響。這首歌也榮獲了第9屆中國金唱片獎金曲獎。
良辰美景奈何天 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年華青澀逝去 明白了時間
——《致青春》
最後一首,依然來自天后獻唱主題曲的電影——《匆匆那年》。
該片講述了一群死黨跨越十五年的青春、記憶與友情的故事。影片結語「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一度掀起了朋友圈的集體懷舊風。
影片同名主題曲是王菲和張一白繼《將愛情進行到底》主題曲《因為愛情》後的第二次合作,王菲迷人的聲音配上林夕感人的歌詞,再加上梁翹柏動人的旋律,直戳聽眾內心,引發了觀眾對於青春的集體共鳴。
這首歌一經推出,就吸引了過億網友參與討論,並拿下了電影微博熱門話題榜第1名,還榮獲東方風雲榜動感101年度金曲獎、音樂風雲榜的最佳電影歌曲和十大金曲獎。
我們要互相虧欠
要不然憑何懷緬
——《匆匆那年》
詩人席慕蓉在《青春》一詩中曾說過:「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們含著淚,一讀再讀」。
如今的你我,已踏上遠離校園、告別青春的腳步,唯有通過聚會來勾起舊日的回憶,通過麻木來對抗今日的孤獨。
還好我們有電影,能讓我們在漆黑的影院裡一個人哭,能重走回不了頭的青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