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米芾嘲笑有些人寫大字榜書如「蒸餅」,原來是用抹布寫的

2020-12-06 藝素簡

人們常說,初學書法,要先寫大字。衛夫人也是這麼說的,「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似乎大字比小字更好寫!其實不然,衛夫人所說的大字,則不過一寸見方,與我們當今所說的大字來說,可是小的多了。

那麼說,多大的字叫大字呢?衛恆的《四體書勢》記載:「時多能者,而師宜官為最,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兩晉那時,一丈等於十尺,也就是說這字大到三米多!

有傳說大字寫法跟小字不同,大字在古代就不少見,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大字榜書的用筆方法呢?

說到作大字與小字不同,其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有一次張旭在劉璟家喝酒,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張旭喝得有點多了。劉璟便引他到一有窗子的小書齋中歇息。到了書齋,張旭借著醉意對劉璟說:「這間書齋太雅致了,我要給你寫『東山清致』四個字掛上。環顧四周,紙墨都是現成的,可惜沒有寫大字的筆。於是張旭乘興把衣襟揪起來,飽蘸墨汁,快意揮灑,完成了作品,寫完就酣然入睡了。

酒醒後發現,用袍襟寫得這四個字,竟然很有蒼勁古雅之趣。從此後便被傳揚出去,很多人爭相效仿,便有了「捽襟把布法」這一野狐禪的榜書書寫法。之所以說它是野狐禪,是因為這本不是合乎筆性的用筆方法,何況也只是個故事,跟王羲之背後拔筆是一樣的性質,可信度很低。

由於抹布沒有毛筆的彈性,所以眾人所寫都圓扁無縫,被米芾嘲笑說這種方法本想寫成圓筆的,無奈卻成了圓趴趴的蒸餅。這種字失去了筆鋒和筆勢,就已經成了衛夫人所說的「墨豬」了。

那麼說大字榜書要怎樣書寫呢?米芾在《海嶽名言》裡給出了答案:「須如小字,鋒勢備全。」意思就是說,大字榜書跟寫小字一樣,都要有筆鋒來往的痕跡,也要有點畫、結字的氣勢。大字榜書也是書法,那就要符合書寫的法則,符合毛筆的性質。沒有骨力,在人也是肥腴;在點畫則是墨豬。

明朝人費瀛編撰了一部專門論大字的書論,這篇書論叫做《大書長語》。書中記載:「必須名師指授,八法、運筆捽襟等法,逐一讀究,意中了了,然後落筆,則一點一畫都從規矩中來,漸覺有趣,欲罷不能矣!」

這中間提到了八法,便是永字八法,可見,大書使用的筆法和小字是一樣的。不單有八法,還有運筆,也就是筆的運動方法,這也是永字八法中的運筆方法。至於捽襟法,它同蟲書、鳥書一樣,算作美術字吧,這些小技從來都是被書家所不齒的。偶爾拿來遊戲,便不可以當真了。

如今見一些人寫榜書,多用禿鋒廢筆。筆不夠大時,甚至會把筆側著用,形成偏鋒,《大筆長語》也說了不該用偏鋒。原文是這樣的:「正德中,江右李士實以大書名,然用偏鋒法,予眼已知其脈理不正,後以寧庶人敗,所書扁署刊落殆盡。」那個用偏鋒的江右李士實不安筆法來寫,最後還是逐漸沒落了。

至於飛白,只是在墨不夠用的時候才會出現。寫大字,當然用墨多,毛筆的儲墨能力,並不是跟筆的大小成正比的。小的毛筆,蘸一筆墨可以寫數個字,但是大筆就不行了,有時候一個字都沒寫完,墨就不夠用了。

把布法和飛白髮,真的不能當做筆法的,但是不影響在一些特殊場合賣弄使用!

相關焦點

  • 「擘窠大字」集滿屋,少見的榜書藝術展廳,相當震撼
    「擘窠大字」集滿屋,少見的榜書藝術展廳,相當震撼文圖丨二指禪掌門在高碑店有個科舉牌匾博物館,後院有一間榜書展廳,很是震撼。榜書,是書法的一種,古代叫「署書」,還稱「擘窠大字」,聽著就有力量。漢朝建立後,漢高帝未央宮前殿建成,讓蕭何寫個大匾掛上。蕭何於是成為有史記載一來第一位用榜書來裝飾帝王宮殿的藝術家。以前也有榜書,據說,早在秦統一文字以前就出現了。
  • 圖解米芾八面出鋒,米芾的字勢和用筆密不可分
    個人認為,八面出鋒和八面用鋒並不是一個概念,很多人都混為一談,我且說說自己的看法。八面用鋒,說的是的是鋒有八面,因為毛筆是圓的,所以意思就是鋒面的各處。此八面,就是毛筆的外表一圈。字晉唐便有「八面用鋒」之說,代表為智永禪師真草千字文。
  • 同樣是寫米芾,他怎麼寫出了張瑞圖的味道,青年書法家作品欣賞
    歸莊《題墨竹為吳鹿友相公》其一 133cm×35cm愚雖不善行書,但可一眼看出取法宋人,確切地說是米芾。在用筆上不知取法老米幾分,隱約中似乎還有些歐陽中石的味道。蘇軾《試筆自書》 32cm×20cm雖然取法米芾,但在章法上已經出現變化了,特別是不同行之間的大小字的對比,是不是得到聖教序的啟示。
  • 寫三個大字,滿頭青絲變白髮,有恐高症的人學書法不要學大楷
    李大嘴 大嘴讀史古代的山壁,現代的高樓,經常會有書法家的題字,不過,這些題字往往都是先寫好,再拓印。如果是讓書法家懸在空中去寫,估計沒有幾個書法家敢去寫。這裡的「題署」就是寫大字,寫匾額。韋誕的書法特點是如虎踞龍盤、劍拔弩張,被後人評為「神、妙、能」三品中的妙品。根據《書林記事》、《書法錄》、《書斷》等多本史籍記載,三國時期,魏明帝曹睿曾修建了一座凌雲閣,海拔很高,號稱「大魏第一高樓」。
  • 老大爺用海綿筆在廣場地上寫大字,我近前觀看……
    2.老大爺用海綿筆在廣場地上寫大字,我近前觀看。大爺看了我一眼,提筆寫了個「滾」字。我看了心裡不舒服,我也沒打擾到他寫字,至於如此嗎?我退後兩步,這老頭接著又寫了個「滾」字。警察來問詢情況,老頭說:我正要寫滾滾長江東逝水,剛寫完倆字,就被這神經病踢倒了。。。3.昨晚和一朋友在他家喝酒。我說:你老婆不是不讓你喝酒嗎?他說:我才不怕她呢!我在家就跟老虎一樣!
  • 都寫得規範平正,王羲之的楷書被稱作聖書,有的卻算不上書法
    但是神採和字形都有,才可以與以往寫得好的人相提並論。王僧虔作品神採是什麼?又從哪裡來呢?米芾還發現了毛筆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毛筆是圓的,它不只有一面,而是有八面。當然了,這裡的八面只是一個概括性的詞,是說毛筆的面之多是四面八方的。
  • 健朗灑脫的米芾詞:像眾多寫景的山水詩一樣,米芾詞也多寫景
    像米芾眾多寫景的山水詩一樣, 米芾詞也多寫景:日射平溪玉宇中。雲橫遠渚岫重重。野花猶向澗邊紅。靜看沙頭魚入網, 閒支藜杖醉迎風。小春天氣惱人濃。 (《浣溪沙·野眺》)這首詞寫作者春日野眺所見。上片寫自然之景:春陽普照, 遠處洲渚峰岫, 雲縈霧繞;近處溪畔澗邊, 野花盛開。
  • 寫了這麼多年,原來我每天只是在記流水帳
    而要讓人喜歡看,能讀下去,能讀進去,就需要巧妙的構思,需要語言生動有趣,需要情節一波三折。  記得以前聽人說過,你的文章如果想讓人喜歡看,要麼有用,要麼有趣,兩者必居其一。這句話雖然說的有些絕對,但也不無道理。  因為我們讀書,如果碰到對自己有用的,或者讀起來有趣的,就會興致勃勃地讀下去。
  • 超市裡哪種抹布最好用?在此之前,你從未對抹布有如此深刻的認識
    同樣是一塊抹布,有些人只是在超市貨架上拿一袋價格適中的隨便用用,而另一些人則會去了解不同類型抹布的特性,然後為它們分配合適的使用場景。而你,想成為哪種人,過哪種日子呢?今天的文章列舉了一些現在市面上主流的抹布類型,以及他們分別適合用在哪裡。
  • 唐僧的「通關文牒」上,寫了這樣一句話,難怪各國看了趕緊放行
    唐僧的「通關文牒」上,寫了這樣一句話,難怪各國看了趕緊放行大家好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西遊記的故事!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這個唐僧每次到一個國家之後,這個每個國家的國王都會對唐僧十分的恭敬,在這個時候大家一定都特別的有疑問吧!
  • 米芾《行書三札卷》,神完氣足,爐火純青
    米芾《行書三札卷》,故宮博物院藏。此卷為米芾三封書信、合裱而成。分別為《長至帖》、《韓馬帖》、《新恩帖》。三札皆系米芾50歲後的晚期作品,神完氣足,爐火純青,個人風格已十分成熟。關於學書的歷程,米芾在他晚年所寫的《自敘》中說得十分清楚:「餘初學先寫壁,顏七八歲也,字至大一幅,寫簡不成。見柳而慕緊勁,乃學柳《金剛經》。久之,知出於歐,乃學歐。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學最久。又慕段季轉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覺段全繹展《蘭亭》,遂並看《書帖》」。從米芾的途述來看,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褚遂良、段秀展、王羲之等書法家曾是他取法的榜樣。
  • 「庚子」二字,咋寫才好看?
    「庚子」二字,咋寫才好看? 戊戌將成既往 庚子即將起航 寫書法,有些朋友明明正文寫得挺好 但有時就是讓落款給減分了 比如馬上到來的鼠年需要落款"庚子"二字 平時沒有練過,下筆真是點難
  • 截筆筆法,你會用嗎?
    有些書法家不按照自己折的痕跡書寫,有的筆畫寫在了摺痕的稜角上,自然形成的一種用筆的自然阻斷,這個和筆法毫無關係,這是一種偶然現象。 這一點從孫過庭的《書譜》裡就可以看出來,因為孫過庭《書譜》裡面凡是出現折筆的地方,一般都不是一處,而是連續豎著著出現一排折筆。
  • 米芾《方圓庵記》,超逸入神,集古終能自立家
    《方圓庵記》由北宋大書家米芾書丹,陶拯鐫刻,原石久已亡佚。時至今日,連舊時復刻本也蕩然無存。《方圓庵記》是米芾早期所謂「集古字」時期之佳作,其刻工精良,畢現真跡之神。米芾曾自述學書經歷:「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如集古字,蓋取諸長處,總而成之。
  • 看看他們所寫的長橫就知道了!
    顏真卿與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筋強骨健,給人信賴和依託之感。趙松雪五歲習書,臨死前仍在有觀書作字。歐體楷書瘦勁奇崛,運轉靈便,它與筋強骨健的顏柳書體有著較大區別。那麼,歐陽詢、柳公權、趙松雪幾家書法的長橫有什麼區別?第一,起筆勁潔。
  • 冰心墓碑遭親孫子潑漆,上寫8個大字:教子無方,枉為人表!
    冰心以散文著稱於世,她寫的散文,題材廣泛,寓意深遠。她的丈夫是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吳文藻。1929年6月15日,冰心與吳文藻在燕京大學臨湖軒舉行婚禮,主持他們婚禮的則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婚後,二人育有一子二女。長子吳平,中學時曾被冰心送到美國高等中學就讀。1950年7月,他回國就讀於清華大學建築學系。畢業後,吳平成為高級建築師。
  • 金華人熟悉的這三個大字「雙龍洞」是誰寫的?你認識他嗎
    中國現代教育家、作家葉聖陶遊覽後寫了篇遊記《記金華的兩個巖洞》,曾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學課本,使雙龍美景譽滿海內外。金華雙龍洞 洪兵/攝走近雙龍洞,老遠便可看見洞口右上方的石壁上鐫刻的「雙龍洞」(繁體)三個金黃色大字。遊客們都喜歡在石刻前攝影留念,以示到此一遊。那麼,這三個壁刻字究竟誰人所書呢?
  • 看完他描繪的湖南美景,你還會相信,他寫了「斷腸人在天涯」嗎?
    但今天看書的時候,讀到他寫的《雙調 壽陽曲 山市晴嵐》,我卻有些凌亂了。 能寫出這些句子的人,為何還會寫出《秋思》來呢?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霽。四圍山一竿殘照裡,錦屏風又添鋪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