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人熟悉的這三個大字「雙龍洞」是誰寫的?你認識他嗎

2020-12-05 騰訊網

金華北山有個著名的旅遊景點雙龍洞,與冰壺洞相連,素以山石險峻、溶洞奇景、清泉飛流、摩崖石刻等聞名,尤以臥舟入雙龍、瀑布瀉冰壺為特色,是國家級雙龍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中國現代教育家、作家葉聖陶遊覽後寫了篇遊記《記金華的兩個巖洞》,曾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學課本,使雙龍美景譽滿海內外。

金華雙龍洞 洪兵/攝

走近雙龍洞,老遠便可看見洞口右上方的石壁上鐫刻的「雙龍洞」(繁體)三個金黃色大字。遊客們都喜歡在石刻前攝影留念,以示到此一遊。那麼,這三個壁刻字究竟誰人所書呢?

查閱了1988年編印的《金華名勝古蹟》一書,上載:「洞口西壁『雙龍洞』3個大字,傳系唐人手筆。」1991年編印的《金華市文化志》,也說「雙龍洞」三字「傳系唐人手筆」。連最權威的金華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寫、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的《金華市志》,在1106頁《雙龍風景區》一節中也記載:「洞壁摩崖石刻,『雙龍洞』3大字傳系唐人手筆。」此後,1997年編印的《金華風景名勝》也跟著記述:「洞口西壁『雙龍洞』三字,傳為唐人手跡。」2011年8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金華市婺城區志》,在1296頁《主要景點》一節中也記述:「洞口西壁『雙龍洞』三字,傳為唐人手跡。」

「傳為唐人手跡」,其實是一個模糊記述。唐人是指唐代人氏,無名無姓,又只是傳說而已,本身可信度不高。雙龍外洞石壁上有幾處明顯的摩崖石刻,「洞天」二字為宋代書法家吳琳墨寶,「三十六洞天」五字為中國近現代教育家、書法家于右任手跡。唯有最大、最醒目的「雙龍洞」三個字的書寫者身份不明,均用「傳系唐人手筆」記述。

傳系唐人手筆?

多年來,對這個指代不清的模糊記載,一直有人存疑。我最近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專門查閱一些資料,並尋訪當年參與過現場考察的當事人,有充足的理由可以證明:「雙龍洞」三個壁刻字應該是上世紀30年代一位名叫「曾養甫」的人所書。

首先從雙龍洞的命名時間來看。雙龍洞的命名始於宋代,之前不稱「雙龍洞」。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撰寫過《劉宗卿隱金華洞》一文。五代後晉非丘子也有《金華洞》題詩。此處的「金華洞」即對雙龍等幾個洞的統稱。明嘉靖《金華縣誌》記載: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秋八月,太宗張壽偕僚屬樓雨於北山三洞,因名其在上首曰朝真,中曰冰壺,下曰雙龍。衢州從事金安世為三碑。」這可以認定為雙龍洞、冰壺洞、朝真洞分別命名的最早文字記載。再看看有關石刻文字的記述。查閱清道光十二年(1832)盧標編的《婺志粹》卷十一《金石志》和清光緒《金華縣誌》卷十五《藝文·金石》等,這些「金石」卷中都較為詳盡地記述了金華山(金華北山)的摩崖石刻,卻唯獨沒有提及雙龍洞口右上方所書的「雙龍洞」三字。由此看來,至少在光緒《金華縣誌》成書之前,也就是1894年之前,「雙龍洞」這三個壁刻大字應該是不存在的。因而可以認為,所謂「雙龍洞」三字「傳系唐人手筆」之說,從洞名時間、志書記載等史料來看,是缺乏根據的。

其次,從題字落款看。「雙龍洞」三個壁刻字,實際上是有書寫者落款的。雙龍風景管理處原主任王樟林今年已78周歲。1984年5月,他曾作為金華市雙龍風景資源調查組組長帶領相關人員到雙龍景區開展專項調查,而後又在雙龍工作長達23年,可謂是雙龍風景區的「活地圖」。我在報社從事新聞工作30多年,數十次到雙龍採訪,與王樟林是老朋友了。最近,我又特意向他請教「雙龍洞」壁刻字的由來。王樟林說,他在雙龍工作期間,根據當地群眾反映,「雙龍洞」三字曾有題字者落款,後被人用水泥塗抹了。為此,王樟林多次爬到石壁前大概的落款位置仔細尋找觀察,最終發現了依稀可辨的「曾養甫」三字。這是確信無疑的事實,至今仍可察看到字跡。

曾養甫何許人也?

曾養甫何許人也?我特意查閱了資料。《民國人物大辭典》及百度百科都有曾養甫的介紹。

曾養甫(1898—1969),原名曾憲浩,字養甫,廣東平遠縣人。1923年在天津北洋大學畢業,後赴美國留學深造。1925年初回國參加國民革命,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後方總政治部主任。1927年後任南京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副委員長。1929年3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後任浙江省建設廳廳長。1935年任鐵道部次長兼新路建設委員會委員長。1938年3月,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長。同年10月21日廣州淪陷後,曾在廣寧縣組織抗日遊擊總指揮部,任總指揮。不久,調任國民政府軍委會西南運輸處主任,主持粵湘贛各線軍需運輸,保障抗戰後方供給。1940年後,任軍委工程委員會主任,同年冬任國民政府交通部長,負責籌備抗戰後方交通建設,維持前方軍需民用的重任。1945年後,任國民黨政府立法委員。後去美國、日本就醫。1949年去香港。1969年8月28日在香港病逝,終年71歲。

據介紹,曾養甫幼承庭訓,聰穎好學,工作勤勉,博學多才,愛好書法。1931年底,曾養甫任浙江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長,同時兼任浙贛鐵路理事會理事長、建設錢塘江大橋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任內主持修建錢塘江大橋、浙贛鐵路等,半年時間浙贛鐵路便修築到了金華。他經常親臨工地沿線視察,多次到過金華,也到過雙龍。風景區建設應屬建設廳職能。由此推論,曾養甫題寫「雙龍洞」石刻應該是順理成章的。

從網上查閱曾養甫的一些書法作品及毛筆籤名,所書字體與「雙龍洞」三字如出一轍。至於有人認為是曾養甫臨摹唐人字體所書,實在無從談起。

專文記載有些啥?

最後,從專文記載來看。曾任浙江大學龍泉分校國文教授等職的胡不歸先生,於1937年撰寫過《金華三洞題名及石碑考》一文。此書明確記述「雙龍洞」三字為「曾任浙江省建設廳廳長曾養甫氏新鐫於洞口右壁」。從現有資料看,曾養甫是1935年離開浙江就任鐵道部次長的,而胡不歸先生的文章作於1937年,因此說「新鐫」是準確的。胡不歸(1906-1957) ,號傳楷,安徽績溪人。1930年畢業於上海吳淞中國公學大學部文學史系,曾參與撰寫安徽省的地方志。後應邀參與浙江省史料的徵集工作。曾應金華英士大學之邀,到金華擔任國立英士大學國文教授。解放後,在金華農校、金華二中、金華一初等學校工作,1957年去世。胡不歸先生一直從事史料工作,曾深入研究金華雙龍洞及其他幾洞的演變歷史及人文史料,撰寫了多篇著述。應該說,他的記述還是可信的。

綜合上述查證的大量資料以及落款題字的發現,可以認定「雙龍洞」三個壁刻字是曾養甫所書。

來源|金華日報

記者|馮根勝

編輯|徐超

校對|陳潔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寫三個大字,滿頭青絲變白髮,有恐高症的人學書法不要學大楷
    高處不勝寒,寫不好字還是其次,嚇出毛病來,甚至丟了性命,麻煩就大了。歷史上有這麼一位大書法家,高空作業寫了三個字,愣是把頭髮都嚇白了,這個大書法家就是三國時期魏國的書法家韋誕。韋誕在書法方面造詣高深,是個全能型的書法大家,史稱「諸書並善,題署尤精」。
  • 小學課本中的《雙龍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你去過嗎?
    雙龍洞在距金華北郊約15公裡處的金華山西南山麓,雙龍洞的名氣之大,基本上隨便跟人說起,都會做出恍然大悟狀,哦,是那裡啊。雙龍洞在距金華北郊約15公裡處的金華山西南山麓,雙龍洞的名氣之大,基本上隨便跟人說起,都會做出恍然大悟狀,哦,是那裡啊。
  • 難怪米芾嘲笑有些人寫大字榜書如「蒸餅」,原來是用抹布寫的
    兩晉那時,一丈等於十尺,也就是說這字大到三米多!有傳說大字寫法跟小字不同,大字在古代就不少見,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大字榜書的用筆方法呢?說到作大字與小字不同,其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有一次張旭在劉璟家喝酒,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張旭喝得有點多了。劉璟便引他到一有窗子的小書齋中歇息。
  • 部編四下語文第17課《記金華的雙龍洞 》微課圖文講解+知識點習題
    十來進:房屋分成幾個庭院,每個庭院稱為一進。十來進就是從前到後十來個庭院連在一起。變化多端:端,項目。變化多樣。二、句子理解1.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顯得有精神。這是一個比較句,拿滿山開遍的映山紅與盆栽的杜鵑花相比,比的結果是山上的映山紅「有精神」。
  • 老大爺用海綿筆在廣場地上寫大字,我近前觀看……
    爺爺:哎~,小孩子不能這麼說話,你換個方式重新問!孫子想了想,問道:這幫禿驢為什麼腦袋沒毛?2.老大爺用海綿筆在廣場地上寫大字,我近前觀看。大爺看了我一眼,提筆寫了個「滾」字。我看了心裡不舒服,我也沒打擾到他寫字,至於如此嗎?我退後兩步,這老頭接著又寫了個「滾」字。我瞬間氣不打一處來,抬腿一腳把他踢飛了。警察來問詢情況,老頭說:我正要寫滾滾長江東逝水,剛寫完倆字,就被這神經病踢倒了。。。
  • 這5個知名變性人,你認為誰最美?除了金星,你還認識他
    很多人都覺得男人壓力太大,不如做個女人!1. 陳莉莉陳莉莉是個四川的小夥子,1978年出生的,當時的生活艱難,小小年紀就出來打拼,在2001年的時候選擇告別男兒身!做女人後的他被熟知,還被評為中國最美變性人!名氣奪人!2.
  • 男子街頭求鞭抽,誰抽他三鞭賞誰一百
    以前網上總看到誰打他,誰就給他十塊錢或者五塊錢之類的文章,那是以出氣筒的方式在街頭創業賺錢,但這種被打有錢拿的事畢竟不會有人去真打,打傷人家了那可不好。當然這種行為也不排除求打者是為了博取眼球 或是真的遇到什麼困難才做出這種事。但求鞭抽還倒給錢的事還是頭一次看到。
  • 監委究竟是個什麼單位?關於監委的三個認識誤區,你也犯過嗎?
    紀委和監委,可能大家對於紀委比較熟悉。對於監委,很多人可能都只是聽說過。在對於監委的認識上,存在著很多的誤區。比如說以下的這三個方面,可能是比較普遍存在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監委究竟是一個什麼單位?下面的這些認識誤區,你都犯過嗎?
  • 下面四個傑頓出自一人之手,他還設計了託雷基亞,你知道他是誰嗎
    下面四個傑頓竟是一人設計的,不僅如此,他還設計了託雷基亞奧特曼,你知道他是誰嗎?算起來傑頓可以說是奧特曼系列的超級勞模,因為第一個傑頓是在《初代奧特曼》劇中登場的。算算這時間,那都是50年前的事了。隨著世界的推移,傑頓的形態也在不斷變化和進化,截至目前,傑頓出現的形態竟然多達10多個,每個傑頓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他們的外形都是在原始傑頓的形態上進行的強化。那麼,上面兩個傑頓大家認識嗎?
  • 《認識自我》:你是誰,就會做什麼事
    還要這樣嗎?」聽完朋友的話,突然感慨不已,心想,是呀!你是誰,就會做什麼樣事。其實有這樣的感慨,源自於最近看的一本書,叫《認識自我》,這本書是由英國的作家英格麗·羅西裡尼所著,是由宇華、周希翻譯的一本書。
  • 你可能不認識他,但你一定熟悉糖丸的味道!
    今天一早,就傳來了這樣一條悲傷的消息:「我國著名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原院校長、一級教授顧方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月2日3時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他是誰?他是那個為孩子們研製「糖丸」的人。
  • 冰心墓碑遭親孫子潑漆,上寫8個大字:教子無方,枉為人表!
    冰心以散文著稱於世,她寫的散文,題材廣泛,寓意深遠。她的丈夫是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吳文藻。1929年6月15日,冰心與吳文藻在燕京大學臨湖軒舉行婚禮,主持他們婚禮的則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婚後,二人育有一子二女。長子吳平,中學時曾被冰心送到美國高等中學就讀。1950年7月,他回國就讀於清華大學建築學系。畢業後,吳平成為高級建築師。
  • 日照莒縣農民麥田了種出 「中國必勝」四個大字
    原標題:33秒丨日照莒縣農民麥田了種出「中國必勝」四個大字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4日訊 眼下正是麥收季節,在日照市莒縣城陽街道的一片麥田裡出現了六十多米長十幾米寬的「中國必勝」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是一個叫張傳正的農民創作的,他去年秋天種小麥的時候就有了這個創意,現在麥子已經長成,四個大字非常漂亮。
  • 是誰寫下來的?有何含義?
    只有你自己一心一意,精誠懇切的並行著中正之道,才能夠治理好國家!這個允呢,就是誠信的意思,這讓我想起了原來我買過的一餅普洱茶,上面就是這四個大字,允執厥中,那意思就是我們童叟無欺,賣這個東西都是好玩意,我不騙你不忽悠。再往後說,就是前朝三大殿的最後一殿保和殿,寶和殿上面掛著一塊匾,叫做黃建有極!什麼是黃建有極呢?就是由天子來制定建立中證得天下的最高準則。
  • 你真的認識並熟悉CF的地圖嗎?地圖僅僅只是讓角色用來行動的嗎?
    玩遊戲的時候總能看得見有的隊友或對家的人各種超神五殺六殺七殺等等,那這是為什麼呢?不知道朋友們在玩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幾個關鍵的問題,幾個決定你是否能carry全場能夠帶人勝利的問題。可能有人會說圖都跑遍了,誰都知道什麼圖長啥樣,但是你知道人出現的位置一般在地圖的哪,一般又會在哪個點位卡點防守或者進攻呢?你走到哪個位置就要防禦或者攻擊呢?提前搶什麼時候打呢?就算打出去了也不是你想要的理想位置。
  • 他這是要翻紅嗎,飯圈用語比粉絲還熟悉,這是什麼寶藏男孩?
    還是第一次見到藝人在被爆出大瓜之後沒有人氣暴跌,反而事業還有了進展,人氣也還是回升,這都是什麼神奇操作?這是什麼寶藏男孩?先來看一下炎亞綸究竟是誰,相信很多人最初認識到他就是因為飛輪海,當年這個組合的人氣不亞於現在的TFBOYS,說是亞洲第一男團也不過分,當年的他們承包了很多偶像劇,成為了一代人的回憶。
  • 石順義:他把軍人的「心裡話」寫進歌裡
    這段時間的生活,深深地銘刻在他的人生記憶裡。他的歌詞成名作《說句心裡話》的創作過程,非常清楚地展示了這一點。軍旅青蔥歲月。軍隊文藝創作要求從實際出發,深刻反映現實部隊生活,要說真話、抒真情,說戰士的心裡話。那段時間,石順義不斷回顧自己在基層部隊的生活。他在新兵連時,指導員上思想教育課。問一個小戰士:「你想家嗎?」「不想!」再問:「想不想?」「不想!」
  • 其中人物你認識幾個?最有名的是他!
    只有最偉大的人才會被改編電影,記錄他們的成就,那麼我們來看哪個你熟悉的名人在不在這七大電影裡!《林肯》簡介:1865年,持續四年的美國內戰進入了尾聲,亞伯拉罕·林肯總統(丹尼爾·戴-劉易斯 Daniel Day-Lewis 飾)也迎來了他的第二個任期。
  • 寫了寫形意拳,不讓他看,他非要看|看完了說:你當我傻
    我第一篇文章寫的就是劈拳,這篇文章並不在百度,你也不必找了,我一開始的文章立論的起始點都是很高的,初學者也看不懂。起初我並沒有想過寫初級的東西,我的初衷是給練習形意拳很久又不得法的朋友,想給他們做一些點撥和交流。我覺得初級的東西跟誰也可以學,我沒有必要在一些初級的東西上花大量的筆墨。因為我畢竟是寫文不是教拳,入手的東西與其我說給你還不如你自己找人學更實在。
  • 這本書是美國人寫英文的「聖經」,你知道嗎?
    《風格的要素》講了三句話:清晰、精確、簡練。具體寫作規則如下:1.要用主動語態,避免使用被動語態。例句甲:我將會永遠記住第一次訪問波士頓的情形。例句乙:我第一次對波士頓的訪問,將會被我永遠記住。很明顯,例句甲比例句乙寫得好,因為主動語態更直接有力。這看起來是小節,但在文章中始終貫徹非常困難。因為這樣的句法逼著作者把話講清楚。舉個例子,如果你寫這麼一句:「他提出這個問題被認為是在作秀。」這種被動語態,忽略了誰認為他在作秀。主動語態,則逼著作者回答問題、拿出證據: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