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分清「楷書四大家」的字體?看看他們所寫的長橫就知道了!

2020-12-04 晨之論史

中國古代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合稱為「楷書四大家」,他們分別是唐朝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元朝的趙松雪。

歐陽詢的楷書法度嚴謹、筆力險峻、結構獨異,代表為《九成宮醴泉銘》;顏真卿的書法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宏大,代表作為《勤禮碑》;柳公權的書法體勢勁媚、結構嚴密、筆法清秀、內斂外拓,骨力遒勁;趙松雪的楷書圓潤清秀、扁長嚴謹、飄逸俊秀,代表作為《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他們的書法在書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為後世書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顏真卿與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筋強骨健,給人信賴和依託之感。趙松雪五歲習書,臨死前仍在有觀書作字。歐體楷書瘦勁奇崛,運轉靈便,它與筋強骨健的顏柳書體有著較大區別。那麼,歐陽詢、柳公權、趙松雪幾家書法的長橫有什麼區別?

第一,起筆勁潔。

歐陽詢的筆畫是很有特點的,歐體之所以被認為是以方為主,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稜角。就長橫的起筆來看,歐體的起筆多切筆直入,稜角分明,堅勁潔淨、乾淨利落,如金刀裁玉。柳體起筆方形最明顯,且頓筆較重,幾乎是直的,像刀切的一樣90°,起收處多有小疙瘩。趙體的起筆常空際逆入,起伏曲折,外露鋒芒,頓筆處以圓為主,流暢自然。顏體起筆多藏鋒,兼用露鋒,頓筆較重,圓勢為主,方圓並用,有些橫起筆較為外露,多不似柳書的齊頭方腳,而是稍存斜尖,並參以含蓄的筆意使之變化豐富。

第二,收筆溫潤。

歐體的收筆相對溼潤,與虞世南近似。書寫時提鋒上拱,折鋒右下頓筆圓筆下頓,折鋒收筆將筆鋒彈直,圓中有方,質地堅勁。柳體的頓筆較重,看起來方勁沉著,有角有楞,下凸明顯。趙體的收筆不刻意頓挫回鋒,整體圓潤自然。歐體的兩頭都是乾淨的,頭不要翹起來,尾不要凸出,否則就背離了歐體的特徵。顏體長橫的收筆要重按,向下耷拉的圓弧疙瘩像一根骨頭。

第三,行筆較細。

書法運筆可以分為起、行、收三個部分,行筆處一般都是相對較細,楷書四大家的長橫都是中間細兩頭粗。不過顏體的長橫中間要細得多,因為顏體本身橫的起筆和收筆都頓筆很重。書寫時要注意沒有提按、僵直無變、起收草率,形同光杆折木;也不能沒有分寸,尖嘴垂尾、形如啞鈴、彎似柴擔。長橫的特徵:左低右高;起收筆見方並呈斜坡狀;兩頭重、中間稍細;起筆輕收筆重;上邊線平直、下邊線呈弓形。

歐體上承魏晉,瘦勁險絕,法度森嚴。就形態而言,歐體方圓兼施,以方為主,點畫挺拔,筆力凝練。長橫中間較細,懸針豎、撇畫出鋒前稍有加力,收筆含蓄有力。整體結構上既欹側險峻,又嚴謹工整。欹側中保持穩健,緊湊中不失疏朗。

柳體書法風格融合了顏體、歐體、褚遂良。橫畫大多上都是方起圓收,骨力遒健,短橫粗,長橫細且修長,神採飛揚。豎畫頓挫感十足,挺勁瘦長。撇畫較為銳利,捺畫十分粗短,撇捺搭配時經常撇低捺高,左傾明顯是一大特色。柳體總體上內斂外拓、中宮收緊、四肢伸展,舒朗開闊。

就肥瘦而言,歐柳偏瘦,顏體偏肥,趙體適中。歐體奇崛、柳體瘦瘦、趙體勁媚,都有一種健美之氣,顏體的審美特點則為健壯。它化瘦為為豐,雄強圓厚、莊嚴雄渾,氣勢磅礴,充滿了陽剛之氣,像一個渾身上下都是肌肉的型男。顏體之前,書法多以瘦為美,顏體則體現了唐代以肥為美的新的審美氣象,書壇審美之風一變,影響巨大。

不過,後人喜瘦厭肥者多,故有人視顏體為叉手叉腳田舍漢,罵其鄉巴佬。如宋人米芾聲稱:「顏書筆頭如蒸餅,醜惡可厭……大抵顏柳挑踢,為後世醜怪惡札之祖,從此古法蕩無遺矣。」但是,在書法噴子那裡,其它幾家也沒好到哪去,瘦勁險絕的歐體被米芾嘲諷「寒儉」等等。對此我們要辯證地看,擇己所好而從。

相關焦點

  • 原來這些電腦字體都是他們寫的!
    那麼,您知道這些字體是怎麼形成的,背後的作者又都是誰呢? 今天,就來為您科普著名字體及其背後的大師們! 書法家字體篇 書法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千百年來書法名家層出不窮,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書法藝術遺產。
  • 他6歲開始寫書法,練習楷書70年,一幅字賣593萬!
    其實張瑞齡行書和草書的功底也是非常的不錯,只是把重點放在了楷書的學習上,我們都是知道楷書寫起來非常的標準,必須一筆一畫地寫,所以很多書法愛好者都認為楷書太過枯燥,但是張瑞齡卻不這麼認為,他用一生的時間鑽研楷書,最後被稱為是中華楷書第一人。
  • 獨體字的7大結構方法,寫對了這些字,你的書法就會大有長進
    我們寫書法,尤其是寫楷書字體,一定要對字體的結構方法了如指掌,才能下筆如有神。而要把握字體的結構方法,要先從最基本的獨體字開始。因為獨體字的結構相對簡單,也便於理解和熟記。那麼,獨體字指的是什麼?就是指那些沒有偏旁部首,由單一筆畫直接組合而成的獨立字體。
  • 楷書獨體字怎麼寫,掌握結構很重要,學會四種結構秒懂
    獨體字在楷書中如何來學習它的結構的,因為獨體字的結構比較簡單,而且有的字筆畫很少,雖然感覺起來簡單,但是寫出來往往不成樣子,這一般就是由於基礎的筆畫沒有練牢靠,另外就是今天我們講的結構沒有靈活掌握。在楷書書法種我們把獨體字的結構大致分為四種,分別是對稱型,狹長型,扁闊型,攲(ji)側型我們先看對稱型楷書結構:對稱型從詞面上我們就知道左右對稱,以中心先居中,我們這裡舉例的就是中和水兩個字,我們可以看對稱型,往往中心很明顯,這裡的是豎鉤,和豎來區別,左右兩側對稱。
  • 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六大獨體字結構規律,你知道嗎?
    《玄秘塔碑》是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代表作,是歷代楷書學習者的優秀範本。《玄秘塔碑》結體緊密,筆法銳利,筋骨外露,陽剛十足,字跡如刀刻一般,且筆畫粗細變化多端,風格特點顯著,標誌著「柳體」書法的完全成熟,對後世影響深遠。
  • 期末考試閱卷老師最厭惡的幾種字體,你家孩子中槍了嗎?
    期末考試來了,以下是最讓閱卷老師討厭的幾種字體,一般遇到這樣的字,老師會扣分的。快來看看有沒有你家孩子寫的字的影子?你家孩子寫的字是圖幾的樣子?  衡水字體感受一下    我們都知道,現在大部分考試都是電子閱卷乾淨、清晰、漂亮的字體在評卷中非常受益!
  • 王羲之《聖教序》中的「無」字怎樣寫?
    《聖教序》是用王羲之的字組成的,但是這並不是王羲之本人所書寫的作品,而是懷仁集王羲之的字所成的。當年大唐三藏聖僧玄奘法師從印度歷盡千辛萬苦取經回來,舉國為之震動,唐太宗為其翻譯的《瑜伽師地論》賜予序文。
  • 硬筆書法理論知識|楷書的概念及其特點
    一、楷書的概念楷書,又較真書、正書,也叫楷體、正體。其稱為楷,有字中楷模之意;稱為正,意為各種字法中的正宗。初學書法一般皆以楷書打基礎,而楷書中則先學唐楷,然後學魏碑,以求從嚴謹的唐楷中解放出來。楷書,顧名思義是有法度、可作楷模的法書,因完整規範、法度嚴謹而得名。
  • 民國楷書第一聖手,書法寫到這種程度,五百年來僅此一人
    在當今書壇,無人不知田英章、田蘊章老師,他們早年辛勤苦練書法,通過不懈努力為自己打下一個響亮的招牌,在中國的楷書圈影響力無人能及。不過,現在網絡上依然會有一些質疑聲,說田英章老師的書法的確漂亮,但是只有審美性,而缺乏藝術性,寫出的楷書並非是「歐楷」而是「田楷」。
  • 公考備考:關於漢字字體演變的基本知識點
    在公務員考試中,漢字字體演變是一個重要的內容,需要我們去掌握,考試也是多以選擇題為主,會考查漢字字體的演變順序,大家還需要知道每種字體有哪些特點。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個知識點。1.楷書楷書是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的,更趨近於簡化,這種漢字字體端正,就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特點就是橫平豎直。8.行書形成於兩晉,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
  • 如何找楷書重心?如何寫好漢字?
    我認為大部分字,能把字的右邊下半部分寫好了,這個字就基本上是穩健的,美觀的,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重心位置。有人說你又在吹牛了,寫字哪有那麼容易。那我告訴你,覺得不容易的人是不懂怎麼去寫,懂的按什麼原理去寫就容易了,人們常說「難者不會,會者則不難」就是這個道理。
  • 《書法問集》159、初學楷書一定要打格子嗎,字寫多大比較合適?
    1、先考慮練習楷書的字是多大。2、再考慮是不是要打格練字。練字先要考慮的問題,字寫多大合適。一定要先考慮字寫多大,這個點比打與否格子更重要的。書法不應該理解成,「寫大字」。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書法有個說法叫「寫大字」。這個說法是不完整的,嚴格的說是錯誤的,歷史上很多字帖的字並不是很大。
  • 懂得這些基本筆畫的書寫密碼,你不可能寫不好硬筆楷書!
    畫為橫,直為豎的說法。豎鉤不容易寫好,主要是因為豎本身沒有寫好,而鉤的大小要根據宇的其他筆畫來決定。 8、斜鉤: 斜鉤主要在於斜的角度,太直顯得死板,太彎顯得柔弱,該筆畫最忌諱的是力弱身彎。
  • 香港路牌上的「監獄字體」
    相比起透過寫著「XX金鋪」、「X記飯店」的霓虹招牌去窺探香港地商業文化的變遷隱藏在文字背後的字體反倒讓我更為著迷香港街頭招牌的文字大多採用的是李漢的楷書也能看出北魏楷書的力道但不那麼突出中庸反而使其有了更廣的用途今天到九龍一帶你依舊能看到他們昔日留下的作品
  • 三百多本瘦金體、草書、隸書、楷書等古代書法書籍合集約7G
    《草堂十志》│ 文徵明-小楷千字文│ 鬥方書法作品集錦│ 方百川書法作品欣賞│ 日本前衛書法藝術欣賞│ 明·徐渭書法欣賞│ 明·陳淳書法作品欣賞│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傳世書法選│ 明唐寅自書詞曲│ 明宋克章草急就章│ 明清書法四大家名品全集│ 明清帝後璽印.郭福祥│ 明王寵草書李太白詩│ 明董其昌臨柳公權蘭亭詩│ 明陳道復古詩十九首│ 晉王旬伯遠帖│ 晉王羲之蘭亭序(馮承素摹本)│ 晉陸機平復帖│ 朱守道書法欣賞
  • 楷書歷史悠久,林則徐的楷書承前啟後,在晚清獨樹一幟!
    如果說漢魏是楷書的初始階段,唐是楷書的成熟階段,那麼宋元就是楷書的延伸階段。唐代楷書法度森嚴、結構嚴謹,到了宋元時期書法家們開始追求作品的美感,有的清秀俊朗,有的雍容典雅。清代的楷書以邵瑛所著的《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為代表,它是在唐初四大書家之一歐陽詢《結字三十六法》及明代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基礎上系統、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漢字結構組合規律,歸納總結出九十二種漢字結體書寫的方法,並各有典型例字。《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較為完整、實用的法帖,更對後世書者影響巨大,不僅適於初學書者臨習,也可供書法愛好者參考欣賞。
  • 都寫得規範平正,王羲之的楷書被稱作聖書,有的卻算不上書法
    王羲之 黃庭經 局部怎樣讓點畫有意義,有活力,有神採,直到唐朝時期「永字八法」的出現才有了明確的方法。米芾清和帖書法所用的工具毛筆,決定了書法與其他藝術的不同。寫出來的字,行家一看就知道是毛筆寫成的,而不是用方刷、用木棍、用抹布可以寫成的。「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體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趙孟也是這麼說的,用筆是不變的,用的都是毛筆的特性。結體就不一樣了,每個時期有每個時期的結構特點,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結字方法。
  • 一個部首總結一類字:硬筆書法楷書偏旁部首第12集,文部巧妙用法
    一個字體衍生六種情況,這種方法讓你練字事半功倍,寫字快速進步深受書友的喜歡,今天繼續分享硬筆書法楷書偏旁部首第12集-文部書寫要領總結:點橫要適當留空撇捺舒展單獨寫文字時,撇捺收筆在同一水平線上,或撇高捺低最左和最右應該是撇和捺的收筆
  • 在書法中,百家姓中的「邢」怎麼寫好看?有哪些好的字體?
    書分五體,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自己喜歡哪種書體呢?由於百家姓中的「邢」字法帖上出現較少,可見古人是很少書這個字的。我還是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到了五種書體「邢」的寫法。上圖中的楷書邢字,都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的。這兩個邢字,一個雄渾厚重,一個瘦勁如鐵,但法度還是非常謹嚴的。上圖中的草書邢字,都是出自書法大家之手筆!供參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