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務員考試中,漢字字體演變是一個重要的內容,需要我們去掌握,考試也是多以選擇題為主,會考查漢字字體的演變順序,大家還需要知道每種字體有哪些特點。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個知識點。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種古老的文字,確切的說是成熟時期的一種古老的文字,最早出土在河南安陽,是用來佔卜的一種文字,這種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是商朝重要的文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2.金文
中國在夏代已經進入青銅時代,銅的冶煉技術也比較發達,因為周朝時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金文,又因為這類銅器上以鐘鼎的字數最多,所以又叫「鐘鼎文」。據記載,金文的字數共計3722個,其中可識別的字有2420個。
3.大篆
大篆時西周晚期採用的字體,相傳是夏朝博益所創。廣義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與籀文。俠義的大篆指籀文,遺存石刻石鼓文,石鼓文因刻於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為石刻之祖。
4.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的文字,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取消了其他的六國文字,創製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
5.隸書
隸書一般認為是由篆書發展而來的,隸書開始創於秦朝,在東漢達到頂峰,下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對後世書法具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字形多呈寬扁,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6.草書
草書作為一種特定的字體,形成於漢代,是在隸書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草書又分為章草和今草,今草又分為大草和小草,在狂亂之中覺得優美。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
7.楷書
楷書是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的,更趨近於簡化,這種漢字字體端正,就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特點就是橫平豎直。
8.行書
形成於兩晉,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者是草書的楷化。行書的實用性和藝術性都比較高。寫行書比較出名的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
以上就是漢字字體的演變的一個過程,我們可以用一句順口溜來記這句話,「甲骨金文大小篆,隸草楷行一大串」,考試時會考到字體的排序,大家要掌握這個知識點。
【例1-單選】下列關於甲骨文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骨文又稱卜辭
B.甲骨文反映了商王的活動
C.甲骨文是中國漢字的萌芽
D.甲骨文主要發現於河南安陽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漢字演變。A選項正確,甲骨文又稱卜辭。B選項正確,甲骨文主要是指商朝後期王室用於佔卜的活動。C選項錯誤,甲骨文是中國成熟文字中最早的文字。D選項甲骨文發現在中國河南安陽市殷墟。因此,本題正確選項為C。
【例2-單選】在漢字的形體演變過程中,位於小篆和楷書之間的字體是( )。
A.金文
B.大篆
C.隸書
D.草書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漢字演變。A選項金文是周代書體的主流,說法錯誤。B選項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採用的字體,說法錯誤。D選項草書是在隸書的字體上演變而來的,與楷書之間沒有繼承關係,形成於漢代。根據順口溜「甲骨金文大小篆,隸草楷行一大串」可得知,位於小篆和楷書之間的字體是隸書。因此,本題正確選項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