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六大獨體字結構規律,你知道嗎?

2020-12-06 麓風軒

《玄秘塔碑》是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代表作,是歷代楷書學習者的優秀範本。《玄秘塔碑》結體緊密,筆法銳利,筋骨外露,陽剛十足,字跡如刀刻一般,且筆畫粗細變化多端,風格特點顯著,標誌著「柳體」書法的完全成熟,對後世影響深遠。

那麼,對於眾多零基礎的書法愛好者來說,學習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有什麼竅門呢?我們將撰寫一系列文章進行技法講解。本期介紹「不得不掌握的六大獨體字結構規律」。

一、主筆平正

作為主筆在一字之中起到擔當大梁的作用,一定要平正。橫畫要平穩,不可過於上翹,更不可下斜,尤其是長橫要平。如「平、不」字中的橫。豎畫要正,不可左右傾斜,中豎更應正直,不偏不倚,以使字的重心平穩。如「平、不」字中的豎畫。

二、間隔均勻

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一字之中,筆畫上下重疊,左右排列或穿插交錯,筆畫之間的間隔都應安排均勻,以免局部過擠或過散,而使重心不穩。如「而」字的數豎之間,「主」字的數橫之間的間隔都很均勻,給人以安定之感。

三、左右對稱

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字分左右,則左右部分相對應的筆畫,位置都要對稱,相對應的撇捺等斜向筆畫斜度要一致,長短應互相搭配。如下圖「天「字、」東「字:

四、斜中求正

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以斜向筆畫作支撐的字應斜中求正。斜鉤(或彎鉤)單撐,鉤應在字的中心線上。如「方」字的斜鉤的鉤部都在中心線上,則字可穩定。以撇捺(或點)相交作支撐的字,其交點也應在中心線上,如下圖「夕」字。

五、偏中求正

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重心不在正中的字,應將其筆畫密集的部分向另一邊傾斜,並加強左右兩部分之間的呼應。如下圖「充、也」字偏左,則頭部右傾、就可起到偏中求正、有效平衡的作用。

六、彎中求正

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以彎豎單畫作支撐的字,不論彎度大小,其首尾均須上下對正,以便彎中求正。如下圖「子、寸」的豎彎鉤必須寫正,方能在彎曲中求得平穩。

以上是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獨體字的六大結構規律。所謂「獨體字」是指沒有偏旁部首,由基本筆畫直接構成,字形獨立的漢字,一般筆畫較少,沒有其他筆畫支撐,不容易寫好寫穩。以上六大獨體字結構規律,則可以為零基礎的書法愛好者們提供有效的途徑。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相關焦點

  • 一位達到「通神」境界的楷書大師,有人說:王羲之復活,也不如他
    因為柳公權的楷書當中,有魏晉書風中沒有的氣格和骨力,這種骨力中包含了一個人的品格或者說是民族精神,所以柳公權的書法備受世人推崇,一方面是他的書法堪為模範的完備技法,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他人品的剛正。而柳公權的楷書最宜入門,不會有歐陽詢的「寒儉」之氣,也不會帶顏真卿的「俗氣」,這也是柳體楷書在書法史上備受青睞的原因。
  • 楷書獨體字怎麼寫,掌握結構很重要,學會四種結構秒懂
    獨體字在楷書中如何來學習它的結構的,因為獨體字的結構比較簡單,而且有的字筆畫很少,雖然感覺起來簡單,但是寫出來往往不成樣子,這一般就是由於基礎的筆畫沒有練牢靠,另外就是今天我們講的結構沒有靈活掌握。在楷書書法種我們把獨體字的結構大致分為四種,分別是對稱型,狹長型,扁闊型,攲(ji)側型我們先看對稱型楷書結構:對稱型從詞面上我們就知道左右對稱,以中心先居中,我們這裡舉例的就是中和水兩個字,我們可以看對稱型,往往中心很明顯,這裡的是豎鉤,和豎來區別,左右兩側對稱。
  • 楷書中合體字的六大結構,如何搭配好比例,讓其得體平衡均勻
    我們知道字我們主要分類就是獨體字和合體字,前面我們講過了獨體字的楷書中需要注意的寫法結構,今天我們說一下合體字,簡單地說合體字筆畫比較多,結構複雜,那麼如何去讓整個字能平衡和漂亮那麼就尤為重要了,我們常見的合體字主要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左中右結構,上中下結構,品字結構,包圍結構六大結構,我們慢慢學習
  • 三百多本瘦金體、草書、隸書、楷書等古代書法書籍合集約7G
    │ 周恩來書法欣賞│ 唐 柳公權小楷《九疑山賦》│ 唐伯虎書法真跡《落花詩冊》│ 唐寅[自書詞曲]《集賢賓》等│ 唐柳公權行書蘭亭詩│ 唐玄宗李隆基書法欣賞│ 唐詩300首[圖文版]│ 唐詩宋詞元曲│ 唐顏真卿竹山堂連句│ 圓明園書法│ 多寶塔碑│ 如何臨寫歐體九成宮│ 孔子廟堂碑.唐虞世南撰並書.翻刻.西廟堂碑.東廟堂碑兩版本│ 宋徽宗瘦金體及其筆法│ 宋徽宗趙佶瘦金書欣賞│ 宋蔡襄自書詩
  • 獨體字的7大結構方法,寫對了這些字,你的書法就會大有長進
    我們寫書法,尤其是寫楷書字體,一定要對字體的結構方法了如指掌,才能下筆如有神。而要把握字體的結構方法,要先從最基本的獨體字開始。因為獨體字的結構相對簡單,也便於理解和熟記。那麼,獨體字指的是什麼?就是指那些沒有偏旁部首,由單一筆畫直接組合而成的獨立字體。
  • 怎樣分清「楷書四大家」的字體?看看他們所寫的長橫就知道了!
    中國古代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合稱為「楷書四大家」,他們分別是唐朝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和元朝的趙松雪。歐陽詢的楷書法度嚴謹、筆力險峻、結構獨異,代表為《九成宮醴泉銘》;顏真卿的書法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宏大,代表作為《勤禮碑》;柳公權的書法體勢勁媚、結構嚴密、筆法清秀、內斂外拓,骨力遒勁;趙松雪的楷書圓潤清秀、扁長嚴謹、飄逸俊秀,代表作為《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 來帥府欣賞55件西安碑林名碑拓片
    以西安碑林和文廟為基礎而建立的西安碑林博物館歷史悠久,藏品宏富,名碑薈萃,犖犖大觀,名冠海內。西安碑林始建於北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經過歷朝歷代的蒐集,終形成碑石如林的規模,至明代始有「碑林」之稱。
  • 乾貨:硬筆書法,獨體字間架結構,10種典型類型,漂亮寫法詳解
    第四種:以撇、捺為主筆的獨體字。寫這種獨體字的時候,要注意以下三點:1、撇、捺的主筆作用要體現,但是要符合外圍的字形框架。圖中打錯號的就是把字形寫錯了:2、撇、捺,要對稱分布。打錯號的要知道錯在哪兒,怎麼改正才能穩定又漂亮。
  • 楷書歷史悠久,林則徐的楷書承前啟後,在晚清獨樹一幟!
    如果說漢魏是楷書的初始階段,唐是楷書的成熟階段,那麼宋元就是楷書的延伸階段。唐代楷書法度森嚴、結構嚴謹,到了宋元時期書法家們開始追求作品的美感,有的清秀俊朗,有的雍容典雅。清代的楷書以邵瑛所著的《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為代表,它是在唐初四大書家之一歐陽詢《結字三十六法》及明代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基礎上系統、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漢字結構組合規律,歸納總結出九十二種漢字結體書寫的方法,並各有典型例字。《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是一本較為完整、實用的法帖,更對後世書者影響巨大,不僅適於初學書者臨習,也可供書法愛好者參考欣賞。
  • 硬筆書法理論知識|楷書的概念及其特點
    一、楷書的概念楷書,又較真書、正書,也叫楷體、正體。其稱為楷,有字中楷模之意;稱為正,意為各種字法中的正宗。初學書法一般皆以楷書打基礎,而楷書中則先學唐楷,然後學魏碑,以求從嚴謹的唐楷中解放出來。楷書,顧名思義是有法度、可作楷模的法書,因完整規範、法度嚴謹而得名。
  • 中國之聲帶你探訪基督教東來的最早實物見證-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在這個展廳還有我們最熟悉的集王聖教序、顏真卿多寶塔碑、柳公權玄秘塔碑和歐陽詢的皇甫誕碑,是整個碑林一個國寶的展廳。在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一定是我們眼前這通2米8高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秦是唐代對古羅馬的稱呼,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土耳其一帶;景教就是唐代對當年來自於大秦的聶斯託利派,基督教分支的稱呼,中文名『景教』。碑石刻於唐建中二年 781年,分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
  • 柳公權5幅行草書,100%的罕見
    柳公權,二十九歲進士及第,在地方擔任一個低級官吏,後來偶然被唐穆宗看見他的筆跡,一時機為書法聖品,就被朝廷召到長安,那時,柳公權已四十多歲。穆宗嘗問柳公權用筆之法,公權答云:「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穆聽後大為驚嘆,為之改容,悟其筆諫也。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視,他官居侍書,長在朝中,仕途通達。
  • 2020年春五年級語文第三單元,與漢字有關的習題,你知道了多少
    、獨體字、上中下結構、左中右結構等,第二大題的第1小題考查了學生對漢字形體結構的認識能力,通過觀察發現選項A中「必」是獨體字,其它的字體是左右結構,C選項的「圓」是全包圍結構,其餘的是半包圍結構,而D選項有半包圍結構,也有全包圍結構。
  • 楷書中獨體字結構中,橫平豎正寫法,如何去理解和應用
    我們之前講了一些關於楷書中部首的寫法和應用,今天我們講一下在獨體字結構中橫畫和豎畫書寫的特點,和應用在字中需要注意什麼樣的事情。我們經常說的就是橫畫要平,豎畫要正。一起針對橫豎在不同字中我們去理解這兩句話。
  • 閻錫山「反貪碑」,26個楷書大字,震懾人心!
    閻錫山「反貪碑」,26個楷書大字,震懾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