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背後的黑洞

2020-09-04 一木0088

當今世界的發展得益於科技的日新月異。上天攬月,下洋捉鱉,不只是詩人的專利,太空梭、深潛器是今日成熟的產品。

飛行車

科技轉化為生產力,又服務於人類,是有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更是時代轟轟烈烈向前發展的動力源泉。

全世界人習以為常地把汽車作為代步工具,所以交通擁擠、環境的(燥音、排放)汙染、擠佔地面有效的空間、人車混行……等等,愛、恨兩難!

水陸兩用車

暢想一下:未來理想的出行交通工具是什麼呢?遠距離的太空飛船、飛機、高鐵;近距離的有軌車、汽車、水上輪船、水上飛機、飛行汽車;短距離的公亨單車、公亨新能源車(個人、公共)、等。水、陸、空立體,水路、陸地的平面空間有限,所以空間不是平面,發展潛力巨大……

理所當然利用低空飛行的產物必將如雨後春筍般發展。

背包飛行器

鳥飛行

時代在進步,科技也在不斷發展,人類都能夠探索宇宙了,把汽車弄上天應該也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SkyDrive公司近日在日本就對外展示了一架載人飛行汽車,且正在進行載人實測。除了SkyDrive公司之外,奧迪,吉利汽車等都曾動過這個念頭且付諸了實際行動。

蚊子飛行器

水上飛機

如日本SkyDrive公司,這臺飛行機器的長寬高分別為4*4*2m,相比一般汽車要更寬一點,畢竟有個機翼。該公司預測,車輛將在2023年限量零售,並於2026年正式量產。到時就能夠買到這輛飛行汽車了。

SkyDrive

聯想到世界上不管是發達國家美國、歐洲、日本等,發展中國家中國、印度等,都咬定汽車這個製造業不放;也不論是名牌寶馬、奔馳、豐田、還是新發展的大咖:特思拉、江淮等…如中國的富豪如恆大、格力、眾泰、蔚來、理想、小鵬等等。仍然拼命擠在造車路上…

在天上飛自然可以避免公路上的擁堵,提高交通效率,這是飛行汽車最大的優勢,就像飛機一樣,每一架飛機都有特定的航線。5G自動駕駛讓每一架飛機完成行程,實現不會在空中這個什麼都沒有的場景安全行駛。

造車行業現在的泛濫,要麼關停、併購、要麼重組、要麼撕逼宮鬥、要麼苟延殘喘,要麼上市融資在疑聲中博取資本的青睞,豈不知背後隱藏巨大的黑洞!

飛行汽車的載人實驗,已經撕扯了這個隱藏的偽裝。

飛行汽車未來的市場前景如何呢?我認為絕對是非常巨大的。現在汽車擁堵已經成了令各個國家頭疼的問題,地面上各種高架、隧道都在不斷地建設,也是向空間要位置;汽車空間浪費、保有量也在不斷增大、高峰行駛猶如螞蟻之行,反而浪費了時間…如果飛行汽車正式問世,那就是從根本解決了這個問題。雖然價格剛開始肯定是比較昂貴的,而率先體驗的自然也是那些富豪們,就像汽車剛問世的時候,不過之後肯定也會像汽車一樣走進家家戶戶。一片全新的藍海,就看誰先拔得頭籌。

新生亊物的誕生,還需要很漫長的時間,不過在局部固定路線中實現空中行駛應該還是很快就能夠見到。

頭腦風暴一下:比較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目前的汽車在向新能源發展,那麼更未來的這些飛行汽車會是怎樣的?是否有飛、跑兩用的呢?如有核動力電池的應用,是否還有傘狀飛行器的誕生…一切皆有可能!

我也大聲呼籲一下,正在投資傳統汽車的大咖,多吸引人才,把投汽車的資本用於新的飛行汽車、用於新的創新、用於新的發明…

相關焦點

  • NASA繪製黑洞圖像 高清動圖揭秘黑洞背後的故事
    NASA繪製黑洞圖像高清動圖揭秘黑洞背後的故事,人類歷史上第一幅黑洞照片的誕生,是科學史上的一次壯舉,但是實現難度極大,最後得到的圖像解析度相對較低。科學和技術是不斷進步的,科學家預計,未來我們可能看到黑洞的直接圖像質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顯著改善。
  • 黑洞照片的背後英雄 事件視界望遠鏡
    中國航空報訊: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誕生的背後是科學家們調動了全球從兩極到赤道共8個天文臺的力量進行圖片數據拍攝,之後,又有來自全球的62家科研機構共同參與, 花費了2年時間衝洗照片才有的成果。組成事件視界望遠鏡的8處觀測臺多數都是單一望遠鏡,比如夏威夷的JCMT和南極望遠鏡;但也有望遠鏡陣列,比如ALMA望遠鏡是由70多個小望遠鏡構成,對黑洞的觀測將宏大而細緻,可以較好的得出黑洞的具體樣貌。這次黑洞成像的背後英雄還有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 技術。
  • 晨讀 | 首張黑洞照片背後,中國貢獻如何?
    背後的科學原理可能複雜,但道理本身卻很簡單:就是從1910年代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以來,科學家們基於公式計算和間接觀測,對於這個黑洞應該長成什麼樣,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的設想:這背後是基於海量數據作出的測算。比如說大家現在看到這張「甜甜圈」,那中間這黑乎乎的一坨才是黑洞本尊,而它的直徑跟周圍這個甜甜圈(更專業的說法叫積吸盤)的寬度、包括上下不一致的亮度差異,都有對應關係。
  • 黑洞的背後竟然是一位29歲女博士!
    黑洞的背後-❶- 黑洞的背後竟是位第一張黑洞照片首次公布於世。而且,這半噸硬碟裡的數據不僅僅是黑洞,還包含天空中的各種複雜、凌亂的數據,凱蒂要靠這些數據,拼出一張完整的黑洞寫真。她先前在攻讀有關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領域的博士學位時,因緣際會加入EHT這個項目,但她一開始對黑洞一無所知。憑著後來的努力與對看不見事物的興趣,她最終成為人類首張黑洞圖片的幕後功臣。
  • 黑洞首照引發「全民狂歡」的背後
    本報記者 劉 揚  鄧孝慈黑洞首張照片10日一經發布就引發現象級關注熱潮,不僅讓全球天文學界和愛好者們興奮不已,也勾起國內網友與「段子手」的新一輪嗨點,圍繞黑洞照片展開熱烈無比的全民P圖大賽。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國內知名圖片庫視覺中國在官網上傳了首張黑洞照片,並註明「此圖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或諮詢客戶代表」,這一做法引發眾怒,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等紛紛發文懟回。不過,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黑洞首照引發的強大關注熱潮與科普效應,將高冷的天文研究做到這個程度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科普案例。黑洞照片從北京時間10日晚9時全球發布之後,在全球民眾中就引發強烈反響。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背後的科學與審美
    這是這部電影中我特別喜歡的一張照片,父女相擁,仰望星空,背後是破爛不堪的農場,父女在思考人類未來在哪裡,下面兩張照片是男一號庫珀要出發做星際穿越任務時與女兒告別的場景,父女相擁難捨難分。而當父親完成任務回到地球見到了女兒時,女兒已經比父親老了很多,再次相見時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電影對父女之愛的情懷詮釋讓我潸然淚下。
  • 事件視界望遠鏡+「啁啾」=黑洞照片?揭秘黑洞照片背後的神秘之手!
    揭秘黑洞照片背後的神秘之手!IPRdaily導讀: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晚9:07,註定將成為一個被歷史銘記的時間。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張黑洞正式面世,這張拍了5天,用了兩年成像的的照片背後有何神秘隱情?
  • 「黑洞說電影」百家號最新移動排名-最全汽車百家號推廣價格排行榜
    「黑洞說電影」百家號最新移動排名-最全汽車百家號推廣價格排行榜 黑洞說電影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225588名,汽車分類排名位列
  • 掉入利益黑洞的綠谷製藥,背後真相幾何?
    這個精確解可不得了,老卡在信中的論文中描述了這樣一種神秘的星體,如果某天體全部質量都壓縮到很小的「引力半徑」範圍之內,所有物質、能量(包括光線)都被囚禁在內,從外界看,這天體就是絕對黑暗的存在,也就是——黑洞。逗比的是,老卡自己在文中坦言並不相信能在現實中觀測到這樣離奇的天體(物理現實)。
  • 黑洞照片背後的浙江鄉情
    雖然兩年前就知道兒子加入了研究黑洞的科研團隊,但具體是什麼,她其實並不很清楚。直到看到網絡上鋪天蓋地有關黑洞照片的新聞,她才知道,兒子做的,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  出生於1981年的陳志均,1997年在香港完成高中課程,赴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深造,26歲博士畢業後到哈佛大學做了3年博士後研究,專攻天體物理學和計算機專業。
  • 關於首張黑洞照片背後的事實,科學家提出了5個,每個都讓人意外
    為什麼黑洞的照片看上去如此模糊?黑洞是否真的看上去像一個傾向一邊的甜甜圈呢?為什麼黑洞的第一張照片如此重要呢?Sabrina Stierwalt博士將會解答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科學成就背後的重要性。
  • 中國發現黑洞之王的背後
    過去要抓現行「家暴犯」LB-1和引力波併合事件、X射線方法發現的黑洞的質量分布黑洞分為恆星級黑洞(不到100倍太陽質量)、中等質量黑洞(100-10萬倍太陽質量)和超大質量黑洞(10萬倍太陽質量以上)。恆星級黑洞是大質量恆星的「木乃伊」,宇宙中有很多。
  • 世界最可怕的水壩洩洪道,像是一個小黑洞,網友:看了背後發涼
    世界最可怕的水壩洩洪道,像是一個小黑洞,網友:看了背後發涼水壩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建築,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水壩這麼重要是因為它的存在能夠起到解救洪災地區飽受洪水困擾的居民們,減少國家的財政損失。
  • 來自小星系的黑洞可能會發射伽馬射線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一般的經驗法則是,如果有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發生在外層空間的某個地方,那麼黑洞就是它背後的罪魁禍首。這是根據博士後研究員Vaidehi Paliya物理學和天文學的部門,其2018年1月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細節的發現七個星系可能動搖什麼天體物理學家認為他們知道如何大小的星系和黑洞的中心——會影響其行為。
  • 幾個全球汽車品牌標誌背後的歷史故事
    我來介紹一下世界上幾大汽車品牌的標誌。保時捷的主體是一匹馬,但是內容非常豐富。標識採用公司所在地盾形城市標誌斯圖加特市,如果我們仔細看的話,我們會發現這匹馬上面有斯圖加特,因為斯圖加特富含珍貴的馬。周圍的紅黑黃色是德國國旗顏色,另外兩個是鹿角,這意味著斯圖加特是一個很好的狩獵場所。雖然logo內容豐富看起來很複雜,但他的含義非常簡單。
  • 為什麼黑洞是宇宙中最可怕的東西
    如果你掉入一個恆星死亡時形成的黑洞,你將會被撕碎;同樣地,所有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仿佛永遠都是飢腸轆轆;以及,物理定律在黑洞內不再適用。克裡斯 · 英佩研究黑洞已有 30 多年,尤其專注研究潛伏在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大多數情況下,這些黑洞處於非活動狀態。但是,一旦活躍起來,它們會吞噬恆星和雲氣,靠近黑洞的區域會比該區域所在的整個星系都更加耀眼。
  • 人類好奇心把黑洞照亮 這張歷史性照片背後有浙江鄉情
    在明亮吸積現象和「宇宙火柱」噴流現象襯託下,黑洞的「剪影」——這是人類第一次目睹黑洞的真容。自愛因斯坦1916年提出黑洞理論以來,我們終於得到了黑洞存在的直接「視覺」證據。這一令人震撼的科學成果,來自全球科學家的精誠合作與不懈努力。
  • 蝎虎座的死亡之舞,黑洞與伴星黑洞即將合併,在太陽背後上演!
    美國NASA發現,蝎虎座BL型天體其中隱藏著非常奇特的宇宙現象,那就是黑洞與伴星黑洞同時出現,並且兩者形成了短暫的平衡,OJ 287最早記錄於
  • 黑洞穿越體驗報告|附送《星際穿越》同款黑洞
    黑洞周圍,物質的離心力強到可以抵抗引力,形成一個圓周軌道,物之間的粘滯力導致能量耗散,以電磁輻射出去,這就是吸積盤。吸積盤發出的光子,在能層外可以在準圓軌道中逃逸。由於引力透鏡(時空彎曲,光的測地線彎曲了),我們看到的是兩個圓亮盤,而實際上只有一個。
  • 比黑洞更險惡的是什麼
    都說黑洞險惡,但你知道比黑洞更險惡的是什麼嗎?——題記昨天黑洞照片的公布成為了一個熱點新聞。照片顯示的是位於星系M87中心的黑洞。這個黑洞距離地球約5500萬光年。儘管質量巨大,但黑洞極難觀測。黑洞的「事件視界」指的是黑洞周圍的物質不能逃逸的區域。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負責人弗朗斯·科爾多瓦說:「這是天體物理學偉大的一天。我們見到了不可見的事物。」由於光無法從黑洞逃逸,對黑洞進行觀察變得極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