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蔡英文的空間越來越小,更要防止她挾洋自重

2021-01-08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沈詩偉】蔡英文2016年上臺三年時間,幾乎每年「斷交」一國。近期蔡英文在非洲僅存兩個「小友邦」之一史瓦帝尼鞏固「邦誼」的出訪,又能將脆弱的「邦交」維持多久?此前,另一個非洲「友邦」布吉納法索一度傳出「邦誼」不穩。

此次中國和多米尼加建交,給蔡英文的警告意味更為明顯。近日,約旦將臺灣駐當地代表處的「中華民國駐約旦商務辦事處」更名為「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臺當局國際空間繼續縮小。

回看今年1月,王毅外長在訪問聖多美普林西比(臺當局前「友邦」)期間,「希望所有非洲國家都能夠一個不少地出現在中非合作的全家福照片裡」的表態,讓外界更加確信,拒絕「九二共識」和「一中原則」的臺當局,丟掉更多「友邦」只是時間問題。

兩岸實力格局大轉折下的中多建交

多米尼加政府法務顧問弗拉維奧·達裡奧·埃斯皮納爾(Flavio Dario Espinal)在總統府召開的記者會上說,同中國建交「是經過長時間的考量並通過與政商各界廣泛協商後做出的,是基於多米尼加人民的需求和對未來的展望而做出的」。

誠然,中多建交是大勢所趨。

從1994年中國在多米尼加設立貿易發展辦事處至今,兩國貿易往來不斷。從1999年開始,中國貿促會多次組織企業和專家赴多米尼加舉辦中國貿易展覽會。在沒有建立外交關係的二十多年裡,雙邊貿易穩步成長。

截至2017年,多米尼加成為中國在加勒比地區第二大出口目的國,中國是多米尼加第二大進口來源國。然而,外交關係的長期缺失帶來的是關鍵的經貿協議無法籤署,很多投資合作難以得到有效法律保護。多米尼加政界和工商界一直呼籲政府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建立外交關係,。

如今,兩岸關係趨冷,蔡英文拒絕「九二共識」給很多觀望的加勒比和中美洲國家倒向北京提供了機會。正如此前同臺灣「斷交」的巴拿馬總統巴雷拉指出,放棄「外交休兵」的蔡英文給很多想與中國大陸建交的中美洲與加勒比國家明確的信號,即同北京談判建交時可以不必考慮臺灣的感受,而北京也會更少顧及臺灣「友邦」減少帶來的短暫衝擊,畢竟兩岸的情勢已經發生變化。

此外有媒體指出,多米尼加因有意爭取2018年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席位,需要常任理事國中國的支持,而這是與臺灣保持「邦誼」無法實現的。不僅如此,多米尼加還要像其他臺灣「友邦」一樣,定期替臺灣所謂參與聯合國等發聲,得不償失。反觀2007年拋棄臺灣轉向中國大陸的哥斯大黎加,在2008年如願當選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更重要的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兩岸關係基本格局已發生重大變化,綜合實力全面提升的中國大陸,將給包括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在內的各國帶來越來越多的發展機遇。在臺灣的其他「友邦」如海地、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等,北京方面設立的貿易代表處不僅負責日常的商務往來工作,還定期組織中國貿易展和人員互訪等,給很多地區國家了解中國打開了一扇窗口,穩步提升的經貿和文化等合作,在這些國家早已形成巨大吸引力。

多米尼加軍事首長在臺防務部門副部長蒲澤春陪同下,參訪臺軍悍馬車維修現況。圖片來自:多米尼加《Diario Libre自由日報》

多種模式正本清源,削弱「臺獨」國際空間

臺灣「外交部」大樓內,一處大廳兩側擺放著臺灣「友邦」的旗幟,一旦雙方「斷交」,旋即拔杆撤旗。如今,加勒比和中美洲看似牢固的「友邦」主力盤成為「斷交」暴跌盤,各項指標佔優的多米尼加率先轉投北京。「友邦」數量僅剩19個,數量下滑到「1」字頭,已進入不可逆的狀態。大陸此舉給全力護盤多米尼加的臺當局更多警告。即使在臺多「斷交」前的4月19日,臺灣敦睦遠航訓練支隊的艦船還到訪多米尼加,臺當局還在多米尼加大搞「金元外交」,一切都無濟於事。耗巨資贈送軍品等維繫「邦交」更是打臉不屑「金援」的蔡當局。

面對拒絕承認「九二共識」至今的蔡英文當局,北京在國際社會上多種模式的正本清源仍持續發力。

在史無前例的「特蔡通話」後,聖多美普林西比在2016年12月20日與臺灣「斷交」,26日同中國大陸復交。此種斷交再建交的模式屬於兩岸多年「外交戰」的常規打法。

在奈及利亞、斐濟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臺灣非「邦交國」的正本清源,則是逐步解決臺當局實質享有所謂外交待遇、從事實質交往的問題。

2017年1月,奈及利亞政府採取強制措施,嚴令臺駐尼機構摘牌更名、遷出首都、削權減人,並禁止尼政府官員和機構同臺灣發生任何官方往來。蔡英文上臺周年前夕,太平洋島國斐濟裁撤駐臺代表處,還專門派斐濟駐大陸的官員來臺清點驗收。

今年2月,巴布亞紐幾內亞政府要求臺灣駐巴新商務代表團更名為「臺北駐巴布亞紐幾內亞經濟文化辦公室」,並收回「外交」和「領事」車牌。此外,巴林、厄瓜多、阿聯與約旦等非「邦交國」也要求臺灣所設辦事處改名,去除「中華民國」或「臺灣」等字眼,否則將予以摘牌。

臺灣目前僅存的「友邦」,其中多米尼加已經「斷交」

警惕蔡英文更加挾洋自重

「友邦」數量持續下滑,在非邦交國的代表處權限受阻,在國際和地區組織的參與空間也處處碰壁。一切根源在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當局拒絕「九二共識」和「一中原則」,打破了兩岸之間的共識,臺灣參與國際社會的模糊彈性必然會不斷縮減。

然而,在臺當局《對多米尼加終止對臺關係的聲明》中,居然稱北京「持續操弄所謂『一中原則』,造成區域及兩岸緊張,衝擊兩岸和平現狀」,將責任全部甩給大陸,仍不自我反省,一意孤行。

在兩岸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的今天,臺當局「友邦」只會不斷減少,而數目一旦減少,就很難再回升,這不僅是兩岸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的必然結果,更是兩岸同屬一中,作為地方省份的臺灣無權行使主權國家才擁有的外交權利。

在這些「友邦」當中,除梵蒂岡在國際上影響巨大以外,其他國家多為中小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社會上較難發出有力聲音。在「友邦」數量持續減少的當下,要更加警惕蔡英文和賴清德等「臺獨工作者」繼續在美日等域外勢力身上放更多籌碼,挾洋自重以拒抗大陸。

3月美國通過的所謂《臺灣旅行法案》鼓勵華盛頓和臺北之間高層官員的互訪,已經提高了地區警訊。今年5月至6月,更要關注美臺在更高層次領域的合作。

隨著堪比軍事碉堡工事級的美國在臺協會新址即將投入使用,外界普遍關註解禁高層互訪的美臺之間將有哪些高官出席開幕活動,最為敏感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是否會打破慣例,著軍裝進駐美國在臺協會,屆時大陸又將作何反應。近期大陸在臺海附近的實彈軍演和外交領域的頻頻發力已經發出強烈的信號,美方和臺當局以及其他域外勢力應審慎而行。

相關焦點

  • 大陸套在臺獨分子脖子上的繩子越勒越緊,蔡英文氣急敗壞
    作者:王德華大陸套在臺灣分子脖子上的繩子越來越緊。中國正在將經濟優勢轉變為政治優勢,全方面擠壓臺獨空間。上周,Gap為一件未將臺灣列入中國地圖的T恤圖案致歉。年初,達美航空公司為自己的訂票網站上將臺灣列為中國之外的目的地、從而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而致歉。這樣的類子還有很多。
  • 蔡英文副手訪美,是想加速被統一?國臺辦:「臺獨」必將自食惡果
    任何人、任何勢力妄圖挾洋自重,必將自食惡果。據此前報導,被譽為蔡英文副手的臺灣地區副省長賴清德2日晚飛赴美國,除了參加美「國家祈禱早餐會」外,還安排拜會智庫與僑界,將短暫停留紐約,預定9日返臺。賴清德本人在臉書稱,要藉此機會向美國友人表達對他們聲援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感激。
  • 解放軍頻頻亮相臺海,蔡英文緊急改口
    蔡英文當局「挾洋自重」,為追求個人政治利益「押寶」川普,更違背民意地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對於美方出售的武器裝備也全盤照收,其「謀獨」態度相當之明顯。    可隨著美國大選的推進,蔡英文的心情也如同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因為就目前的美國大選計票結果來看,似乎要讓蔡英文失望了。
  • 非要跟大陸賭把大的?國防部親自出手了,蔡英文只剩這一條路能走
    然而,令美臺失望的是,打「臺灣牌」並沒有幫助川普贏得大選,而蔡英文更是「押錯寶」,並遭到島內的一頓痛批,自以為是「棋手」,不料只是一顆「棋子」。就在最近,蔡英文仍執迷不悟。可見,如今蔡英文謀「獨」野心不減。就在美國大選後,美臺依舊小動作不斷,例如美國環保署署長曾計劃「訪臺」,後因需要包機被批浪費公款而作罷。然而,近日還是有一架美專機悄悄抵達臺灣,據悉為美國印太司令部情報業務指揮官史達曼前來視察臺美之間的情報資產。
  • 大陸火速行動後,島內嗅出不尋常的信號,3日蔡英文邁出危險一步
    近年來,海峽兩岸人民呼籲統一的聲音越來越大,臺灣作為中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是不容分割的。兩岸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洪流,極少數「臺獨」分子和部分西方單邊主義政客的阻擾只會是螳臂當車。
  • 蔡英文正洋洋得意,卻不知美國已經把她賣了
    美國把蔡英文賣了 對於這一系列烏龍,臺灣民眾並非看不清。 在史達曼匆匆離臺,惠勒取消「訪臺」這兩件事,應該讓蔡英文認識到「挾洋自重」是沒有用的。如果再繼續鼓動所謂的「大內宣」,炒作美國對臺灣的「優待」,這些行動都是在自尋死路。
  • 臺灣沒「管道」,蔡英文只能託人「拜」登?
    蔡英文在2020年的美國大選中,選擇「押寶」川普。雖然蔡英文嘴裡沒有明說,但是民進黨當局上下意思都表現很明顯。可是蔡英文沒想到結果是先拿到270票的拜登將會是下一個美國總統。這個時候,蔡英文的當務之急是要跟「拜」登搞好「美臺」關係。可惜沒有「管道」,蔡英文只能託臺灣「駐美辦事處」向拜登發表賀電「露臉」。
  • 蔡英文講話充斥「兩國論」 國臺辦:會讓臺灣更危險
    海外網10月17日電17日上午10點,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針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雙十講話」中的兩岸論述,作出回應。有臺灣記者提問發言人,上周國臺辦在回復蔡英文「雙十講話」的時候,提到充斥著「兩國論」,想請問這是否已經是對蔡英文的定性?
  • 怕再惹嘲諷 蔡英文被曝今年不練乘車「逃跑術」了
    臺媒曾爆料,去年8月舉行的「政軍兵推」,本來要「模擬解放軍發動對臺第一擊後,蔡英文車隊在緊急撤離過程中遭遇潛伏的第五縱隊襲擊圍困,臺軍方將派出北投復興崗的陸戰66旅前往救援」的情節。不過,這個方案導致島內民怨沸騰,因而取消。
  • 蔡英文當心變棄子!臺教授:一旦發生這情況,極有可能是臺灣災難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臺當局一方面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圖謀以「切香腸」方式,循序漸進地推動「法理臺獨」和「事實臺獨」;另一方面,為了給自身撐腰壯膽,還加緊了與美國的勾結,妄圖「倚美謀獨」。但必須指出的是,臺當局選擇把寶押在美國身上,根本靠不住。
  • 這個國家要「斷交」,還不忘狠戳蔡英文一刀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任何企圖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臺灣獨立」的行徑都沒有任何出路,也正在失去本就狹小的操作空間。更扎心的是,索羅門群島總理和內閣辦公室還發表聲明稱,自與臺「建交」以來,臺灣提供的發展援助金額,相較於臺灣同期在該國水域捕撈鮪魚(金槍魚)的經濟價值,出現嚴重失衡。
  • 蔡英文穿長袖遭諷 綠:她沒有開冷氣的習慣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前天在臉書發表為少棒加油的圖文,被網友發現她在室內開冷氣穿長袖引發熱議,更遭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在臉書諷刺,「真好,晚上都有冷氣吹,冷到穿長袖」。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今在臉書澄清,同仁及多數媒體朋友都知道,「主席怕冷,不怕熱」,只要有蔡英文出現的場合,常常要把空調開到最小甚至關掉。
  • 陳水扁暗諷蔡英文:同志比敵人更可怕!
    但扁25日晚透過網絡群組再次預告,可能出席4月7日喜樂島聯盟高雄成立大會,以及5月4日凱達格蘭基金會在臺北舉辦的募款餐會,他還暗諷蔡英文「同志比敵人更可怕,一點都不假」。陳水扁被批准參加兒子陳致中造勢晚會的前提是,必須遵守中監提出的四不原則,「不上臺、不演講、不受媒體採訪、不談政治」,但陳水扁在晚會的最後還是被支持者拱上臺。
  • 蔡英文與蓬佩奧「隔空同臺」,網友:我們說謊,我們欺騙,我們在一起
    據臺灣「中央社」等多家臺媒報導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6月19日晚參加「哥本哈根峰會」視訊會議,蔡英文在會中聲稱,臺灣經驗顯示不需犧牲「民主」也能成功抗疫,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會中則聲稱支持臺灣參與世衛大會(WHA),島內有網友注意到相關報導後酸諷,「請問說好的WHA呢?」
  • 「九二共識」提出者蘇起:蔡英文需對大陸釋放善意,爭取決戰2020年
    「蔡英文應該把這次『九合一』選舉當成臺灣老百姓給她的一個臺階,」臺灣地區「國安會」前秘書長、臺北論壇董事長蘇起1日表示,民進黨在剛剛結束的「九合一」選舉中以慘敗收場,表明臺灣民眾對兩岸現狀的不滿。如果蔡英文能夠調整其兩岸政策,向大陸釋放善意,兩岸關係就有緩和的機會。
  • 蔡英文連任,「武統臺灣」聲音高漲,國臺辦霸氣回應:民進黨逼的
    記者:蔡英文勝選之後,大陸網際網路上主張「武力統一臺灣」的聲音迅速升高,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馬曉光:剛才我已經多次重申,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是一貫的、明確的,不會改變。我倒是要提醒,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應該嚴肅思考一下,為什麼近些年來大陸民間會出現越來越多的「武統」聲音?這是被他們的倒行逆施逼出來的,他們應該認真思考,到底要把臺灣和兩岸關係帶向何方。
  • ...蓬佩奧|凱莉·克拉夫特|川普|自我設限|蔡英文當局|直新聞
    作為小布希的堅定支持者,凱莉·克拉夫特在2007年被派往聯合國擔任常駐副代表。在美國2016年大選時,凱莉與他的丈夫一度支持的是盧比奧,但隨著川普的異軍突起,克拉夫特夫婦很快心領神會地將兩百萬美金打到了川普陣營的募捐池裡。在凱莉的政治發跡史裡有一位關鍵先生,那就是現在的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在他的多次舉薦下,凱莉·克拉夫特於2017年6月被川普任命為駐加拿大全權大使。
  • 蔡英文稱地球沒臺灣不能可持續發展 網友諷:乾脆說是宇宙中心
    她還聲稱,已擬定臺灣永續發展草案,要讓各項施政更切合目標。最後蔡英文還說,地球不分你我,「只有臺灣的永續不是永續,同時,排除了臺灣的永續也不會是這個地球真正的永續。」然而,論壇結束後,蔡英文這番關於臺灣、地球、永續的說法卻被島內網友大加諷刺。有人嘲諷這是「文青式發言」。
  • 蔡英文為選票說瘋話,其他臺灣政客也愛「表演」
    蔡英文近來在「臺獨」的道路上愈發瘋狂,背後正是這股重重的選票焦慮。自臺灣地區實行選舉制以來,還沒有哪位領導人幹完一屆就下臺,她自然不希望成為創造歷史的「第一人」。只是,謀求連任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在蔡英文治下,臺灣地區政治混亂,經濟萎靡,民生凋敝。
  • 蔡英文「過境」丹佛又遇抗議,民眾高舉標語:統一是康莊大道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在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所謂「出訪友邦」及「過境美國」行程中,她曾在美國紐約遇到民眾抗議。19日,蔡英文返程「過境」美國丹佛市再次遇到抗議,有人舉「統一是康莊大道」標語並高喊「反臺獨」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