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震臺開展地震臺網專業技術「傳、幫、帶」培訓活動

2021-01-21 瀟湘晨報

為提高年輕職工的專業技術水平,熟練掌握地震分析專業軟體系統的安裝、配置、服務啟動全部內容,1月3日至9日,新疆地震臺組織召開了為期一周的「專業技術傳、幫、帶培訓」主題活動,活動由新疆地震臺臺長史勇軍組織,臺網部高級工程師負責教授,全體年輕同志參加培訓。

在培訓期間,大家針對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通過主動上網查詢,不斷試錯,順利完成了培訓,達到了預期效果。

通過培訓,年輕同志對業務更加熟練,專業技術水平得到明顯的提高。為確保每個人都能熟練地掌握預警系統的安裝及使用方法,培訓結束後,對培訓課件進行了整理,形成了完善的操作流程手冊,以便使用。

【來源:新疆地震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解讀新疆伽師地震:處天山地震帶,未超出常態活動水平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月19日21時27分在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北緯39.83度,東經77.21度)發生6.4級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介紹,震區位於南天山地震帶。今年以來當地已發生多次5.0級以上地震,但總體活動水平未超出歷史上該地區地震活動的常態。
  • 中央媒體走進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深入報導地震信息化建設成果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作為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業務樞紐和地震監測預報預警的國家級業務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圍繞全國地震監測臺網數據的匯集、傳輸、處理、分析和服務等全流程業務鏈,初步構建了感知系統、信息資源、核心應用和智慧服務的新一代業務體系。
  • 探訪中國地震臺網中心:2022年將建立覆蓋全國的地震預警系統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供圖實時接收全國上千個臺站數據能實時接收全國地震數據的平臺,位於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的地下三層。進入平臺,便能看到4個區域,分別為信息資源、站網監控、速報預警和公共服務。「這裡是整個臺網中心的業務核心區。」信息技術保障部主任姜立新研究員說。臺網中心能接收到各地的數據,依靠的是遍布全國的地震監測臺站。
  • 記者探訪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信息化助力提升監測速報
    自地震發生以來,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迅速持續向公眾報送震級,範圍等信息,這樣的效果是如何達到的?人民網帶您了解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信息化建設的情況。 提起地震臺網中心,你會想到什麼?是枯燥的數據表格還是枕戈待旦的緊張?近日,人民網記者探訪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業務樞紐和地震監測預報預警的國家級業務中心——中國地震臺網中心。
  • 省市聯動開展水庫地震臺網、地震監測設施和觀測環境保護執法檢查
    11月25日-26日,為進一步強化水庫地震臺網運行維護,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及觀測環境,保障地震監測預報工作順利進行,按照年初監管計劃,四川省地震局、雅安市應急管理局組成聯合檢查組,由省地震局監測預報和科技處副處長王雙洪、雅安市防震減災服務中心副主任周劍波帶隊,對雅安市水庫臺網及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開展了聯合執法檢查
  • 新疆地震最新消息更新2020 孜勒蘇州烏恰縣發生3.9級地震
    孜勒蘇州烏恰縣發生3.9級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1月13日17時16分在新疆克孜勒蘇州烏恰縣(北緯39.56度,東經74.44度)發生3.9  11月13日18時12分新疆克孜勒蘇州阿克陶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9公裡,烈度5度,多人反映有震感,截至目前,電網無恙。  地震發生後,國網阿克陶縣供電公司迅速啟動地震應急救災預案,迅速組織各供電所對轄區臺區線路進行摸排巡視。
  • 臨沂市地震臺在平邑縣開展2020年秋季地震應急演練
    近日,臨沂市地震臺在平邑縣鄭城鎮開展了2020年秋季地震應急演練活動。演練模擬在臨沂市發生重大破壞性地震後,臨沂市地震臺開展地震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的情況,分突發地震事件應急處置、流動地震現場監測、無人機現場災情勘察、後勤保障等科目。
  • 四川省市聯動開展水庫地震臺網、地震監測設施和觀測環境保護執法...
    為進一步強化水庫地震臺網運行維護,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及觀測環境,保障地震監測預報工作順利進行,按照年初監管計劃,11月下旬,四川省地震局、雅安市應急管理局組成聯合檢查組,由省地震局監測預報和科技處副處長王雙洪、雅安市防震減災服務中心副主任周劍波帶隊,對雅安市水庫臺網及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開展了聯合執法檢查
  • 地震速報讓你第一時間獲悉地震信息|地震科技「震」樣看
    而地震觀測技術的進步背後,是地震儀器發展和地震臺網建設的強大支撐。新中國成立之前,全國只有寥寥幾個地震臺,從事地震工作的科技人員也只有寥寥數個,可以說,舊中國留下的幾乎是零基礎的地震觀測工作。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開始了全國測震觀測臺網的建設。我國現代地震觀測經歷了人工觀測、模擬觀測、數位化觀測及網絡化觀測等四個階段。
  • 新疆2020地震最新消息今天 烏魯木齊市新市區發生2.6級地震
    天氣網訊,據中國地震臺網最新發新疆地震最新動態,北京時間11月20日7時10分許,位於新疆烏魯木齊市新市區(有感)發生2.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44.06度,東經87.46度。新疆是我國地震頻發地區之一,每年在這裡發生的大大小小的地震就有幾十個。
  • 江蘇省地震監測中心開展測震學科技術交流活動
    為提升江蘇省地震監測中心學術水平,活躍學術氛圍,促進工作交叉融合,江蘇省地震監測中心於11月30日開展了測震學科技術交流活動。交流會特邀防災科技學院萬永革教授、省地震預報中心副主任黃耘、南京地震臺臺長陳飛到場指導。
  • 中國地震臺網:今年前8個月我國發生三級以上地震428次
    天氣網訊,據據中國地震臺網統計,截止8月31日,我國累計發生三級以上地震428次,其中3.0到3.9級303次,4.0到4.9級73次,5.0到5.9級17次,6.0級到6.9級3次,7.0級以上0次。而新疆、西藏、臺灣等地地震頻率比較高。
  • 專家:中國大陸地震活動處於正常活動水平
    中新社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張素)「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新疆精河6.6級地震的發生,是對前一段時間低地震活動水平的補充。」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劉傑研究員11日在北京接受採訪時說:「目前中國大陸仍處於正常地震活動狀態內。」2017年8月8日至9日,中國西部相繼發生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和新疆精河6.6級地震。
  • 新疆2020地震最新消息今天 喀什地區伽師縣發生3.0級地震
    天氣網訊,據中國地震臺網新疆地震最新動態,北京時間11月05日08時43分許,位於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北緯39.52度,東經76.99度)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27千米。截至目前,未收到人員傷亡報告。新疆處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的前沿地帶,往年地震活動頻繁。
  • 伊犁州地震監測中心積極推進恰普其海水庫地震監測臺網恢復運行
    為儘快恢復恰甫其海水庫地震監測臺網運行,為水庫提供地震安全保障,2019年10月以來,伊犁州地震監測中心多次電話並致函伊犁河流域開發建設管理局,提出恢復水庫地震監測臺網運行意見。2021年1月5日下午,伊犁州地震監測中心主任郭援軍及業務人員與到訪的伊犁河流域開發建設管理局恰普其海水庫範以田處長一行進行了座談,共同商議恰普其海水庫地震監測臺網恢復運行事宜。
  • 2017年地震活動盤點:全球7級以上地震8次 中國5級以上地震19次
    圖為2017年全國MS(震級)≥5.0地震震中分布圖從統計數據分析來看,中國大陸地震活動呈現三大特點:大陸地區地震活動頻度偏低、強度高;西南地區地震活動水平明顯增強;新疆地區中強地震持續活躍。2017年中國大陸5級以上地震年頻次為13次,低於1900年起年均20次的平均水平。
  • 中國地震臺網:2017年中國三級以上地震盤點
    在大陸地區,地震活動水平最高的是四川,發生了九寨溝7.0級地震和青川5.4級地震;其次是西藏,西藏發生了米林的6.9級地震和3次5.0級地震。新疆地區仍然保持中強地震活躍的態勢,發生了精河6.6級地震和4次5級地震。
  • 貴州有四個地震帶,你知道嗎?
    我們是貴陽市達德小學地震興趣小組的同學,我叫平欣昀,想採訪你一下,是關於地震方面的問題,能不能幫個忙。」隨著聲音望去,有六七個小學生擠在辦公室門口,後面還跟了一位女「老師」。後來,才知道這位「老師」是學生家長。  「沒問題,歡迎你們來了解地震工作,不過辦公室太小,我帶你們去參觀貴州省地震監測臺網中心怎麼樣?」,省地震局法律顧問、貴州省地震安評委秘書長唐德龍爽快地答應了小學生們的請求。
  • #地震快訊#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
    (原標題:#地震快訊#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 #地震快訊#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1月04日21時49分在安徽宣城市廣德縣(北緯31.08度,東經119.51度)發生3.3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中國地震臺網 )
  • 山東威海乳山發生3.0級地震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詳解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01日19時31分在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北緯36.8度,東經121.7度)發生3.0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是我國東部大陸區一條強烈地震活動帶。1668年山東郯城8.5級地震、1969年渤海7.4級地震、1974年海城7.4級地震就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據記載,本帶共發生4.7級以上地震60餘次。其中7-7.9級地震6次;8級以上地震1次。(2)華北平原地震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