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江蘇省地震監測中心學術水平,活躍學術氛圍,促進工作交叉融合,江蘇省地震監測中心於11月30日開展了測震學科技術交流活動。交流會特邀防災科技學院萬永革教授、省地震預報中心副主任黃耘、南京地震臺臺長陳飛到場指導。
王俊、康清清、張金川、孫小航四名技術骨幹分別從自身的研究方向、課題成果、工作體會給大家做了專題交流。王俊從構建不同周期的群速度分布,運用相關分析技術,對影響我國東部陸地及近海微震噪聲源的類型、空間分布及時間變化特徵研究做了匯報交流。康清清對新震級國標和震源機制解在江蘇測震臺網的測定情況做了介紹。張金川對測震臺網2019年編目工作存在問題和改進方向做了總結、分析和思考。孫小航介紹了卷積神經網絡在非天然地震識別中的應用。專家們對關鍵技術問題提出建議和指導,與技術人員展開熱烈的討論。
今後,監測中心還將邀請相關學科領域專家來做交流指導,並安排地球物理、觀測技術等其他學科科技人員就科研方向和如何促進工作進行學術探討。此次學術交流活動對進一步提升地震監測人員的科研思路和水平,增強本部門的學術氛圍發揮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尚立堅)
【來源:江蘇省地震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