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8月12日訊 8月11日,青島市衛計委發布《2014年青島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我市死亡人數為54048人,男性人數明顯高於女性。居民死因前三位依次是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其中,惡性腫瘤造成16786人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31.06%,超越心臟病,成為居民死亡的「頭號殺手」。
男性死亡人數高於女性
2014年,我市通過死亡監測系統報告本市戶籍死亡54048人,男性為30860人,女性為23188人。2014年青島市戶籍居民粗死亡率為692.36/10萬,男性人數明顯高於女性。依據監測數據計算,2014年青島市期望壽命為80.98歲,其中男性為78.24歲,女性為83.94歲。
惡性腫瘤成為「頭號殺手」
監測資料分析顯示,2014年青島市居民死亡的前十位死因依次是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傷害、內分泌和營養及代謝的其他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傳染病和寄生蟲病。
惡性腫瘤超越心臟病成為「頭號殺手」。惡性腫瘤前十位死因依次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直腸癌、胰腺癌、結腸癌、乳腺癌、腦癌、白血病。隨著年齡增加,惡性腫瘤死亡率呈現持續上升趨勢,特別是中老年人的惡性腫瘤死亡率偏高,因此應進一步關注惡性腫瘤的預防與控制,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減少死亡。
呼吸系統疾病在死亡原因中排行第四,佔7.65%。監測數據顯示,5年來,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逐年增高,由2010年的39.65/10萬增至2014年的53.00/10萬,上升33.67%,增高趨勢明顯,控煙、減少大氣汙染是預防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發展的關鍵。
慢性病致死亡人數近九成
2014年我市因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死亡48486人,佔全部死亡的89.71%,是影響青島市居民健康和人均預期壽命的主要問題。其中,惡性腫瘤和心臟病、腦血管疾病佔慢性病死亡的84.61%,是77.46%的老年人死因。去除這3種疾病死因,全市期望壽命可提高11.47歲。
監測數據報告顯示,各年齡層除嬰兒期出現一個死亡小高峰後,隨著年齡的增加死亡率上升並趨於穩定,40歲以後死亡率明顯升高。對於幼兒、少年和青壯年(1-44歲人群)而言,傷害是死亡的首位,其中,運輸事故死亡是主因,惡性腫瘤緊隨其後。
新生兒死亡率達發達國家水平
新生兒死亡率是反映社會衛生狀況和嬰兒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標,2014年青島市活產嬰兒79383人,新生兒死亡率為1.91‰,較2013年(1.94‰)略有下降,已達發達國家程度。
嬰兒組的前三位死因是圍生期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分別佔嬰兒總死亡的51.98%、17.82%和9.41%。先天性疾病中主要是先天性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中則全為肺炎(佔呼吸系統疾病的100%)。(青島新聞網記者 謝小真 實習生 潘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