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是怎麼來的? 流星的光芒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時間:2017-01-10 10:26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星是怎麼來的? 流星的光芒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其實流星發光發熱並不是因為和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它是流星進入地球大氣層時,位於其前方的壓縮空氣才是它發熱發光的原因。當流星以超快的速度向地球方向墜落時,壓縮空氣與流星的表面產生了巨大摩擦,從而讓
原標題:流星是怎麼來的? 流星的光芒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其實流星發光發熱並不是因為和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它是流星進入地球大氣層時,位於其前方的壓縮空氣才是它發熱發光的原因。當流星以超快的速度向地球方向墜落時,壓縮空氣與流星的表面產生了巨大摩擦,從而讓我們欣賞到明亮流星划過天際的美景。
我們都知道,空氣佔有一定的空間,但它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體積。在對密閉的容器中的空氣施加壓力時,空氣的體積就被壓縮,使內部壓強增大。而流星是指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通常包括宇宙塵粒和固體塊等空間物質,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攝動而被地球吸引,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層,並與壓縮空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
流星體原是圍繞太陽運動的,在經過地球附近時,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變軌道,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圈。流星有單個流星、火流星、流星雨幾種。大部分可見的流星體都和沙粒差不多,重量在1克以下。大約92.8%的流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也就是普通的巖石,5.7%是鐵和鎳,其他的流星是這三種物質的混合物。流星體原是圍繞太陽運動的,在經過地球附近時,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變軌道,從而進入地球大氣圈。
太陽系內除了太陽、八大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外,在星際空間還存在著大量的塵埃微粒和微小的固體塊,它們也繞著太陽運動。在接近地球時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會使其軌道發生改變,這樣就有可能穿過地球大氣層。或者,當地球穿越它們的軌道時也有可能進入地球大氣層。由於這些微粒與地球相對運動速度很高,它們可以達到11——72公裡/秒,與壓縮空氣發生劇烈摩擦而燃燒發光,一般發生在距地面高度為80——120公裡的高空中。
流星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每一次的流星雨並不是像表面那樣,流星看起來好看,其實流星是一顆離地球較近的隕石所釋放出來的塵埃,其間還會有相對大點的石塊,到達地球的時候,會被地球的磁場所吸引,從而與大氣摩擦,產生流星雨。效果就像拿一塊乾燥帶點溼潤的泥土,對某一物體投擲過去,控制好速度, 接近物體的是泥土上的灰塵,其次是這塊泥土本身。
宇宙中那些千變萬化的小石塊其實是由彗星衍生出來的。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太陽輻射的熱量和強大的引力會使彗星一點一點地瓦解,並在自己的軌道上留下許多氣體和塵埃顆粒,這些被遺棄的物質就成了許多小碎塊。如果彗星與地球軌道有交點,那麼這些小碎塊也會被遺留在地球軌道上,當地球運行到這個區域的時候,就會產生流星雨。
所以流星進入地球大氣層時,位於其前方的壓縮空氣才是它發熱發光的原因。當流星以超快的速度向地球方向墜落時,壓縮空氣與流星的表面產生了巨大摩擦,從而讓我們欣賞到明亮流星划過天際的美景。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qingjuwa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