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泰輪胎「質量門」追蹤
6月10日,國家質檢總局就韓泰輪胎的質量發布風險警示,指出其部分卡客車輪胎存在設計或製造工藝問題,易引發爆胎事故,嚴重影響行車安全(詳見本報6月14日C09版)。消息見報後,浙江省內外車主紛紛來電,反映一些轎車上使用的韓泰輪胎也存在類似質量問題——在本報報導後的短短3天,就有全國各地近40位車主致電本報,稱自己所用的韓泰輪胎也曾出現過爆胎、鼓包、裂縫等問題。
文/南聿
韓泰轎車輪胎也遭投訴
範圍涉及低中高檔各大車系
在國家質檢總局發布風險警示通告後,韓泰輪胎官方迅即宣布,問題輪胎只涉及246條規格為11R22.5AH18的卡客車用輪胎,此次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專家小組僅對淮安工廠生產的輪胎進行了檢測,存在易爆胎等安全隱患的問題輪胎均為淮安工廠生產的卡客車用輪胎,因而並不涉及轎車輪胎。
韓泰輪胎的質量問題是否真的只涉及卡客車輪胎?在本報上周做出報導後,很快就有近40位車主致電本報,稱轎車上使用的韓泰輪胎,也有相同「病症」。
這些車主中,包括28位杭州車主、3位寧波車主、2位紹興車主、2位台州車主、1位嘉興車主,還有1位哈爾濱車主、1位江西新餘的車主和1位廣東佛山的車主。他們所開的車涵蓋了國內外從低、中級到中高級車,從日系、韓系一直到美系和德系車。
韓泰的轎車輪胎頻現鼓包、裂縫
從車主們反映的情況來看,最集中的問題是鼓包。餘姚的黃先生說,他的那輛美系中高級車買來不到半年就有3條輪胎出現了鼓包;哈爾濱的季先生說,開的是日系中級車,只開了一個月,就有一條輪胎鼓包了;而杭州朱先生的那輛德系中級車開了5000公裡,右前輪就鼓出了一個「雞蛋大」的包。
嚴小姐2009年買了一輛德繫緊湊型車,配的也是韓泰輪胎。去年3月才開了3000多公裡,她就發現其中一條輪胎鼓包了,或許是當時臨近3.15的緣故,韓泰輪胎的經銷商不得已給她換了一條新胎。
陳先生的遭遇更嚴重,去年年底買的一輛韓系車開了5100公裡,右後輪爆胎。當時車開出泊車位才20多米,就聽見一聲巨響,右後輪的輪胎內壁「炸」出一個手指頭大的洞。他去找4S店,4S店讓他把輪胎留下,說是找輪胎廠鑑定,直到現在,4S店都沒給他任何回音。
除了鼓包,韓泰輪胎還有一個較普遍的「症狀」是裂紋。錢先生的德系車是去年6月份買的,才開了3個多月,他就發現右前輪出現了一條五六釐米長的裂紋,去找經銷商,經銷商說輪胎是易損件,裂紋可能是他自己開車不小心造成的。最後,他只好掏錢換了一條新輪胎。他到現在都堅持認為,韓泰輪胎一定有質量問題,「我1998年就在開車了,開到現在,沒有哪個牌子的輪胎會這麼不經用的,為了行車安全,現在,我每次出門前都會認真檢查輪胎。」
杭州的樓先生的韓系中級車,開了約4000公裡,先是一條輪胎鼓包,後來是兩條後胎上出現裂紋,至今他都不知道該找誰解決。
市場上流通的韓泰轎車輪胎也有問題
從本報汽車部統計來看,有一部分車主的原裝輪胎並沒有問題,而是後來換了新的韓泰輪胎後,出現了鼓包或裂紋。如田先生開的韓系SUV,2005年新車買來時配套的韓泰輪胎一直沒出問題,去年1月他買了3條新胎,並把其中兩條換到車上,但被換上去的新胎不到3個月就鼓起了手指頭大小的包。
申屠先生的遭遇也大致類似,他的德系MPV是2007年花了20多萬元買來的,他也是後來換了新的韓泰輪胎後,不到4個月就鼓包了,其中一隻氣門芯也壞了。
很多車主認為,韓泰輪胎一定是有某種質量問題才會出現容易鼓包、裂紋的現象,但4S店不願意管,輪胎廠又推責任,消費者個體維權的力量實在太弱了。
向本報投訴的讀者中,有一位曾經做過韓泰輪胎經銷商,據他爆料,他賣出的輪胎中約有30%曾爆胎。詳情請關注本報明日《汽車新聞》版。
附件
滄州計程車因為輪胎鼓包圍堵4S店
6月12日上午,滄州市50多輛計程車齊聚天津某4S店,反映韓泰輪胎鼓包現象。事發原因是,4月初,河北滄州市政府下發決定,市內計程車更換新車,某品牌被指定為唯一車型。此後大約有200位司機換了這款新車。不料,新車開了才兩個月,就有很多汽車的輪胎出現了鼓包現象。
司機孫師傅說,他是更換計程車的首批司機,4月16日提車,22日上路,跑了還不到兩個月,輪胎就出現了多處鼓包,「別的司機告訴我,我又通知了其他同行,大夥一檢查才知道,這種情況不在少數。」「根據我們的統計,目前批下來的200輛,大約95%輪胎都有問題。」
經過司機們的交涉和抗議,6月17日,韓泰輪胎廠家最終決定,將於15天後為這200輛計程車統一更換新輪胎。(據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