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藍血月全食」昨晚,拍到了!丨新聞早茶

2021-01-14 廣州日報





農曆臘月十五

月亮女神上演

月全食血月+超級月亮+藍月

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觀


19:50

初虧



20:30

初虧——食既



20:50

食既



22:15

生光



這是1月31日在北京拍攝的月全食從「初虧」到「食既」的過程(拼版照片)。新華社/李欣


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欣賞到

一輪「紅月亮」高懸夜空的迷人景象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為什麼我拍的月亮

和別人的不太一樣呢


別人拍的月亮VS我拍的月亮


還有那些「內心拔涼賽冰霜」的親們

不要傷心

網友已經幫我們P好圖了


知道你為什麼拍不到

美美的月亮女神嗎

你命中可能缺這個:


好啦好啦

昨晚沒拍到

或者

沒欣賞到的朋友

先來一起

欣賞一下

超級藍血月全食全程紀錄

圖/陳耀文 攝


原本以為因為天氣原因

wuli 大廣州的小夥伴們

可能會錯過如此罕見天象

但是

天公作美

「超級藍血月全食」

廣州沒錯過!


昨天晚上,雞年的最後一個滿月,正好遇上難得一見的「月全食+超級月亮+藍月亮」罕見天象,不少市民冒著刺骨寒風走到戶外進行觀測。


而月食也沒讓大家失望,原本廣州連續幾天陰雨,昨天下午天氣突然放晴,羞答答的紅月亮終於可以把古銅色的光芒灑向人間。


天氣很「識趣」

掐著點放晴


月食不是「天狗吃月亮」,而是太陽、地球和月亮排成了近似一條直線(望月)。通常月全食時月亮看上去偏紅色,又被稱為「紅月亮」。原來,月亮全部進入地球的黑影后,由於地球有著厚厚的大氣層,可折射和散射太陽光。太陽光中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光線,其中以紅光的波長最長,紅光折射和散射到月面上最多,因而出現了「紅月亮」。


儘管最近幾天天氣一直不理想,廣州市天文愛好者協會的一些愛好者們一直沒有放棄希望。結果真是天公作美,昨天下午開始,藍天和白雲重新登場,「紅月亮」露面有望。


到了晚上,廣州市天文愛好者協會與廣東星空漫遊天文科學俱樂部一起,在廣東省博物館西門擺設了6臺望遠鏡給廣州市民免費觀測。


記者在省博物館西門處看到,不少市民排隊在望遠鏡後冒著寒風等待觀測。「今天真是人品爆表!」廣州市天文愛好者協會理事長羅震宇興奮地對記者說。本來這幾天廣州的天氣都在下雨,但是昨天日落時分,雲就開始散開。廣州市天文愛好者協會的專家們在現場給大家提供專業的知識講解,現場兩臺投影播放月亮當時的月面細節特寫和知識講解。現場觀眾都有秩序地排隊觀測月亮,很多觀眾第一次通過專業的天文望遠鏡,看到了月面上的環形山和黑色的月海。


2018年1月31日,廣東省博物館前,天文愛好者們用天文望遠鏡觀看月全食。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耀燁 攝


據了解,這次月全食適逢月球在近地點,月亮比平時更大更圓。而且這次剛好在同一個月份有兩次滿月,第二次滿月被稱為藍月亮。因此這次月食是超級月亮加藍月亮的巧合組合。


這次月食初虧發生在19時48分,食既20時51分,食甚為21時31分,22時08分生光,直至23時12分復圓。從食既到生光的1小時 17分鐘,公眾都可以欣賞到美麗的「紅月亮」。記者看到,月食開始不久,月亮左下角就缺了一小塊,隨後被遮擋的部分越來越大,陰暗部分呈現暗紅色。


到食既時,月亮已經失去了黃色的光華,左下角一小塊顯得比較黑,其餘部分還是大致呈現暗紅色。現場排隊的觀測者中,有很多都是第一次看月食。當看到有飛機在被「吃掉」的月亮前飛過,還有人發出陣陣尖叫。從望遠鏡中看,暗紅色的月亮比平時更難看到細節,不過這種顏色的月亮,也的確別有一番特色。


月全食的前半段驚豔無比(圖為二次曝光)。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憂子 攝


昨晚9時39分,月亮從廣州塔頂一側經過。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憂子 攝


1月31日21時,廣州番禺區迎賓大道上空的月亮。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鶴濤 攝


2018年1月31日晚的月亮

攝於廣州市越秀區

↓↓↓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黎旭陽 攝


今年7月還可以看一次月全食


本次月全食是自2015年9月28日以來的首次月全食。如果錯過了昨晚這次月全食,大家不必感到遺憾,今年7月28日凌晨,我國可目睹到本年第二次月全食。屆時初虧是2時24分,食既3時30分,食甚4時22分,生光5時14分,復圓6時19分。最大食分為1.613。假如與這兩次月全食都擦肩而過,我國下一次月全食要到2021年5月26日才能看到。


日食方面,2018年日偏食共發生3次,日期分別是2月16日、7月13日和8月11日。頭兩次,我國看不到。最後1次在8月11日,我國北方可見。8月11日18時許,我國部分城市可見食分:哈爾濱為0.48、長春為0.448、瀋陽為0.407、北京為0.341、銀川為0.254、烏魯木齊為0.2。


今年全部外行星衝日


除了日食和月食,今年我們還可以看到全部外行星衝日。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在地球軌道外的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為外行星,今年,五大外行星將全部衝日。外行星衝日期間,距離地球最近,視亮度最大,觀測時機最好。各外行星衝日日期:天王星4月18日、木星5月9日、土星6月27日、火星7月27日和海王星9月8日。7月27日,火星大衝,為2003年8月以來最明亮,視亮度達到負2.8星等,比木星還明亮,其亮度僅次於太陽、月亮和金星。如果錯失這次火星大衝,下一次觀賞到比這次還明亮的火星大衝,要到2035年才可看到。(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葉卡斯)


來源:綜合廣州日報  新華社 央視新聞 中國天氣 等



【春運首趟臨客列車昨日在廣州開出】昨日11時33分,滿載1000餘名旅客的Z4190次臨客列車從廣州站緩緩開出,往鄭州站開去。這是今年春運廣鐵集團提前開行的首趟臨客列車。有不少外地務工人員提著大包小包,一路小跑著上車,他們有的提著一大包過冬衣物,有的買了好幾袋廣州特產準備帶回老家,甚至還有「打包」了一根花枝。據了解,廣鐵集團節前將安排日開行列車1218.5對,春運期間預計發送旅客5420萬人次。


牽一個,抱一個,回家囉。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 攝

帶上祝福,踏上歸途。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高鶴濤 攝


【廣州南站開通室內導航】室內也能使用導航?沒錯!在廣州南站--這座年累計到發旅客1.3億、全國最繁忙的高鐵站,只要你在手機上打開「智慧廣州南站」室內導航系統,就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車、找不到人、找不到地方了。


該室內導航系統工程人員向記者揭秘稱,廣州南站室內導航是一套基於藍牙三維實景和慣性導航的系統,在廣州南站車站內布置了8000多個小型藍牙節點,織成一張全球覆蓋面積最大的室內定位導航系統,為站內的手機用戶提供精準定位和導航,實現快捷找人、找車、找地方。


停車時,系統可根據旅客前往目的地以及當前車場空位熱力圖,推薦最優停車區域。


【2017年廣州積分入戶人員信息卡今日起發放】今日,2017年廣州市積分制入戶人員信息卡開始發放,同步發放的還有《準予遷入證明》。據介紹,廣州市2017年度積分制入戶工作按照年度計劃指標確定了6001位入戶人員名單,申請隨遷的人員有9669人,共15670人通過積分制入戶廣州。自2月1日起至7日,獲得積分入戶人員可到原受理窗口領取本人及隨遷人員的《廣州市入戶人員信息卡》和《準予遷入證明》。


【北上春運班線今日起全面復班】春運大幕於2月1日正式拉開,隨著北上天氣好轉,廣州公交集團屬下芳村、滘口、海珠、永泰、夏茅汽車站的湖南、湖北、四川、重慶地區班線今日起全面復班,第一時間為旅客暢通回家路。記者從廣州公交集團了解到,湖南地區持續數日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目前已基本結束,高速公路 「兩客一危」通行「解禁」,芳村、滘口、海珠、夏茅、永泰汽車站迅速組織各班線進行復班。


【廣州創作話劇《邯鄲記》「登陸」英國倫敦】記者昨日從廣州市文廣新局獲悉,1月25日至27日,英國倫敦哈克尼帝國劇院首次上演中國廣州本土創作話劇《邯鄲記》,由此拉開廣州首部本土創作話劇世界巡演的帷幕,也開啟了「2018廣州文化周」大幕。據悉,三場演出上座率達90%,觀眾人數2000人次,反響熱烈。


【珠海|珠海口岸自助通關今日起可列印出入境記錄憑證】自2018年2月1日起,珠海邊檢總站在實行自助通關的拱北、九洲港、橫琴、跨境工業區等4個口岸為自助通關旅客提供出入境記錄憑證自助列印服務。同時,珠海邊檢總站將在現有250條自助通道的基礎上,計劃再增加90條自助通道,進一步發揮自助查驗通道的作用,方便利出入境人員通關。


【廣東|省防總維持防凍IV級應急響應 積極防禦當前低溫冰凍】昨日上午,省防總召集省民政廳、省公安廳(交管局)、省交通運輸廳等部門召開會商會,研判當前低溫冰凍發展趨勢,部署相關防禦工作。省防總維持防凍IV級應急響應,省防總聯合工作組繼續深入韶關樂昌、乳源和清遠等地檢查指導交通、供水、供電和困難群眾防寒防凍工作。


【廣東|廣東省金融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近日成立】1月30日,廣東省金融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及下屬書協、美協、攝協三個專業協會成立會議在廣州高劍父紀念館召開。廣東省金融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成立,是搭建金融職工文化活動的平臺,是繁榮發展廣東金融系統文藝事業的創新舉措。


【清遠|千米高峰上 景區工作人員冰雪中用餐】近兩日,寒潮侵襲廣東,粵北多地再迎冰雪。不少遊客驅車前往清遠連山海拔千米的金子山賞冰時,被景區工作人員在冰天雪地裡吃飯的情形所感動。景區所有外勤工作人員都在寒風中剷除玻璃上的冰層。山上工作人員全天候值勤,午飯也由人送上山去。2名工作人員背著十多份飯,沿著登山逕往山上爬。從開始出發到送出第一份飯需要1個小時的時間,將飯送到最後一名員工手上,需要2個小時的時間。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作出頂層設計。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提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湧現出一批重大原創性科學成果和國際頂尖水平的科學大師。


▶國家發改委表示,春運期間,鐵路、民航、道路、水運將把失信行為納入信用記錄,嚴重失信將被聯合懲戒。


圖/人民日報 (資料圖)


▶經過1個多小時施工,武漢一座立交橋昨日凌晨成功轉體81度後順利合龍,刷新轉體最不平衡等三項轉體橋世界紀錄。


圖/人民日報 



▶平昌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正式成立,本屆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共獲得82個參賽資格,將參加5個大項、12個分項、55個小項比賽。


圖/新華社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1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佔比97.5%。


▶在石家莊做生意的退伍老兵周楊,配型成功後專門抽時間兩次飛赴上海捐獻骨髓,他說:「耽誤生意不算啥,救人是天大的事。」


▶因冰雪天氣,大量貨車滯留在杭州石榴派小區門口。小區業主見狀自發為貨車司機送上熱水、白粥、茶葉蛋等補給,直到車輛駛離。


▶近日,邵陽雙清區的一名交警,發現信號燈沒有讀秒功能,就用肢體語言為過往司機和行人倒數「讀秒」,路過的司機將這一幕錄了下來,發布到網上,引來網友們的紛紛點讚。



陽光上線 氣溫回升

未來三天日間氣溫將有較為明顯的上升


折磨人的溼冷天氣終於要過去了,昨天開始,雨勢已經有所減弱,氣溫也略微上升。昨天下午,厚厚的烏雲漸漸轉薄,露出了藍天和白雲。未來三天廣州天氣繼續好轉,將大致為多雲到晴天,日間氣溫也將有較為明顯的上升


昨日,在廣州火車站,媽媽抱著包裹嚴實的寶寶向前走著。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燕攝


2月第一天,板著一張臉的天空將要露出笑容。氣象臺預計,今天廣東大部轉為多雲間晴,早晨有大範圍5℃以下低溫和冰凍,高寒山區最低氣溫可達零下5℃左右。未來三天廣東天氣晴冷,早晚氣溫低,晝夜溫差大,早晨中北部市縣仍有大範圍5℃以下的低溫和霜(冰)凍。具體預報如下:


今天廣東大部多雲間晴。粵北市縣最低氣溫0℃~3℃,其中高寒山區零下5℃~零下3℃並伴有冰凍,珠江三角洲北部、粵西的北部山區1℃~4℃。


明天受冷空氣補充影響,廣東大部分市縣維持晴冷,早晚氣溫低,晝夜溫差大。粵北市縣最低氣溫1℃~4℃,珠三角中北部、粵西的北部山區4℃~6℃,其中高寒山區零下2℃左右並伴有霜(冰)凍。


後天廣東大部分市縣晴間多雲。粵北市縣最低氣溫1℃~4℃,珠三角中北部、粵西的北部山區3℃~6℃,其中高寒山區零下2℃左右並伴有霜(冰)凍。


廣州市區未來三天天氣明顯好轉,不過早晚氣溫仍比較低。今天最低氣溫仍只有4℃,但白天陽光上線,感覺上會好多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葉卡斯 通訊員晴雨)


廣州天氣


今天


多雲到晴


4℃~13℃


吹和緩的偏北風


明天


多雲


5℃~11℃


吹和緩至清勁的偏北風




央視新聞


【#超級藍血月全食# 全程紀錄】152年一遇的奇觀,你看到了嗎?想知道月亮變紅的全過程嗎?收藏,轉給TA!(攝影/陳耀文)

我愛你:「傻瓜,一個紅色的月亮有什麼好看的,我才不管它多少年出現一次,我在乎的是和你在一起啊。」

原來是你呀:抬頭望天空 還好是晴天 剛好遇見你 最美月全食



頭條新聞  


【最暖心命令:軍人遇三種情況,必須請假回家!】近日,陸軍司令員韓衛國的《致陸軍官兵家屬的一封信》指出:對於父母生病不回家、妻子生產不照顧、家庭有難不幫助的個別官兵,不但不表揚、不宣揚,而且還要對他的真實品德進行考察。網友們紛紛表示有血有肉有感情才是真正的軍人。

米亞:有血有肉有感情才是真正的軍人。

稻稻·:暖心的命令!



人民日報  


【81歲「超級學霸」本科畢業:會五門語言、PS和Excel】81歲的薛敏修奶奶近日拿到了天津大學電子商務專業的本科畢業證書。她從2014年攻讀本科,修完了全部學分,而且,她還會中、英、法、俄、拉丁五門語言,會使用Excel和PS,除此外,她還喜歡攝影、滑冰和遊泳等等。向奶奶學習!

吉娜:人生不設限,加油

錦醬今天早睡了嗎:而我還在摳著手機……



澎湃新聞


【「摔狗者」何興麗:和老公被迫離婚,仍是個「桀驁不馴的人」】「再選一次,會給狗灌白酒,灌醉了藏到衣櫃裡,這麼做可能就萬無一失了。」2017年底,成都女孩旦旦丟的柯基狗輾轉到了何興麗手裡。兩人因為還狗的事情起了衝突,旦旦上門要狗,何興麗火了,想用繩子把狗放到樓下——繩子斷了,狗摔死了。像曾經許多「傷害犬類」的新聞主角一樣,何興麗成了一個沒有秘密的人。她的住址電話盡人皆知,門口擺滿花圈,和老公被迫離婚。但何興麗性子強硬,並不想完全示弱。她形容自己用得最多的詞是「桀驁不馴」。旦旦辭職後換了三四個工作,她說不敢獨自出門,「生活圈亂套了,很糟糕。」她只想回到平靜的生活,她透露已經接受了法院的調解安排,「我的心已經耗不下去了。」北京青年報「深一度」

聽聞她過得很好:桀驁不馴?你這叫死不要臉。

安安:啥時候桀驁不馴和毫無人性是一個意思了?



廣州日報  


【深圳男子騙師妹1.6億元 為還錢花1.3億買彩票】阿錢(化名)在一家銀行工作,年紀輕輕在深圳已有房有車。可是,他嫌錢來得慢,於是以自己銀行工作者的身份做過橋業務——一種短期資金的融通業務。阿錢找來包括丈母娘在內的各種人借錢,為了讓大家相信,他還偽造銀行承諾函。至案發時,他的欠款已達5.9億餘元,其中一個很有錢小師妹借給他的本金已高達1.61億元。由於需要不斷支付高額的利息,窟窿越來越大,阿錢開始像著了魔似的用借的錢購買彩票,夢想中獎後能還清所有借款,共花費約1.3億元。(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納)

智圓同學本人:關鍵是怎麼還有人借……

貝殼星XX:我揉了揉眼睛,確定單位是億……



來源:廣州日報 廣州新聞電臺 大洋網  新華社  央視新聞  人民日報  新浪微博 各大媒體電子數字報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

相關焦點

  • 百年難得一見的「超級藍血月全食」 是否驚豔到你?
    昨晚的超級月亮大家看得可還過癮?!百年難得一見的奇觀看到的都是幸運的話不多說先來看看月亮變化的全過程 視頻:超級藍血月全食過程1月31日在北京拍攝的月全食從「初虧」到「食既」的過程(拼版照片)△2018年1月31日,遼寧大連/視覺中國-拼接圖時隔152年昨晚超級月亮、藍月亮、紅月亮
  • 超級藍血月全食什麼時候_超級藍血月全食原理
    超級藍血月全食什麼時候?是在1月31日,月亮女神上演了一場「月全食血月+超級月亮+藍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觀,據說150年一遇,而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血月」,這場視覺盛宴,也是攝影師們拍攝的最佳機會。
  • 全球各地的「超級藍血月」,下一次藍月亮月全食是什麼時候?
    全球各地的」超級藍血月「這次的天文奇景是太陽、地球和月球完美地排列在一條直線上的結果,而月球恰好處於它圍繞地球運轉的橢圓形軌道的近地點,這使其看起來「超」大。這也是同一個月內的第二次滿月,這種現象被稱為「藍月「,但與顏色無關。
  • 超級藍血月全食 「藍月亮」變藍真相揭秘
    超級藍血月全食 「藍月亮」變藍真相揭秘   1月31日晚,「超級月亮、血月、藍月亮」三合一亮相夜空。上一次見到如此奇景還是152年前的1866年,各種月亮美照刷爆了朋友圈。
  • 「超級藍血月全食」來襲!
    2018年01月31日晚,天空將上演了「月全食血月+超級月亮+藍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觀!可謂是百年一遇,十分罕見!152年來首次"超級藍血月全食"!月全食資料圖上一次出現超級藍色月全食,還是在152年前的1866年3月31日!因此說它是一輩子只能看一次的奇觀,絕不為過!
  • 2018年1月31日超級藍血月全食來襲 什麼是超級月全食?
    2018年1月31日超級藍血月全食來襲 什麼是超級月全食?時間:2018-01-31 23: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1月31日超級藍血月全食來襲 什麼是超級月全食? 在日常生活中,月全食是很特別的一種天文景觀,通常都是很難遇到的,好幾年才會出現一次。
  • 超級藍血月全食現身 2018紅月亮月食變化過程示意圖組圖
    人民網南京1月31日電(記者 姚雪青)31日晚,天空中上演了一場非同一般的月全食,是一個月全食+藍月亮+超級月亮組團亮相,天空中出現150年來的首次「超級藍月亮」。[2018藍月亮紅月亮最佳觀測時間地點]  據紫金山天文臺科普部專家介紹,「藍月亮」是民間術語,是指一個月中出現兩次滿月,第二次滿月就被賦予了一個浪漫的名字:「藍月亮」。
  • 見證超級藍血月全食美景
    今晚,超級藍月伴血月即將亮相。「藍月亮」指一個公曆月中的第二個滿月,血月本常伴隨月食出現,但超級藍血月全食極為罕見,是152年一遇的奇觀。(攝/趙衍龍)1月31日,北京。今晚,超級藍月伴血月即將亮相。「藍月亮」指一個公曆月中的第二個滿月,血月本常伴隨月食出現,但超級藍血月全食極為罕見,是152年一遇的奇觀。(攝/趙衍龍)1月31日,北京。今晚,超級藍月伴血月即將亮相。
  • 杭州人朋友圈的超級藍月亮照片 「超級藍血月」刷爆網絡
    「昨天恰逢臘月十五,天空中會出現滿月,」天文愛好者、綠城育華小學科學老師龐利說,「這次,月亮恰逢在近地點附近,我們用肉眼觀測,月亮看上去比以往的滿月要更大些,也就是『超級』的意思。」  那麼「藍血」又是什麼意思?月亮還能又藍又紅?記者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當月面完全被地球陰影覆蓋時,會有一部分太陽光在經過地球大氣層的折射和濾光後照亮月球表面,呈現出暗紅色。  「藍月的說法是指這種現象極為罕見。」龐利說,「藍月」指的是同一個月裡的第二次滿月,而不是指月亮會呈現出藍色,「可惜的是,由於昨天晚上杭城上空的雲層較厚,沒能很好地觀測到。」
  • 超級藍血月全食圖賞 2018超級藍月亮月全食回顧
    31日晚,超級藍月伴血月亮相。「藍月亮」指一個公曆月中的第二個滿月,血月本常伴隨月食出現,但超級藍血月全食極為罕見,是152年一遇的奇觀。圖片來自NASA一次月全食有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重要時間點,1月31日發生的月全食的初虧為北京時間19時48分,食既時刻為20時51分,食甚時刻為21時31分,
  • 2018年1月31日月全食視頻地址 超級藍血月全食全程
    1月31日晚間,2018年第一場天文大戲如約登場,「超級月亮、血月、藍月亮」三合一亮相夜空,而上一次見到如此奇景還是152年前的1866年。2018年1月31日月全食視頻地址 超級藍血月月全食全程  央視新聞回放  現代快報回放  點擊
  • 「超級月亮」「組圖 超級藍血月全食152年一遇引發極大關注
    今日出鏡  採訪動機  超級藍血月全食   1月31日19時許,記者來到正定縣南城門北側的一處廣場,此時,廣場上已經聚集了大量天文愛好者,大家都在各自整理著帶來的攝影攝像器材,等待著這次百年難遇的「超級藍血月全食」到來。  此時,天色已經全黑,恰逢農曆臘月十五,一輪圓月掛在夜空中,是那樣的美麗。
  • 解讀超級藍血月全食以及中國古代月食觀測的歷史
    「 超級藍血月全食到底是什麼?中國古時候的對此人真的都籠罩在天狗食月的恐懼中嗎」日食和月食都是自然的天文現象。其中,日食是月球運轉到了地球和太陽的中間,將自己的陰影投到了地球上,看上去就是太陽缺了一塊,所以民間把它稱作天狗食日。
  • 「藍血」月全食驚現天宇 這幾張唯美月亮圖出自誰之手?
    在昨晚月亮女神就為我們上演了150多年一遇到的「月全食血月+超級月亮+藍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觀,即便全國各地步入嚴寒,依舊沒有阻擋人們的觀測熱情,山頂、廣場等地人頭攢動,隨處可見天文器材與專業相機。當月亮、地球、太陽完全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地球在中間,整個月亮全部走進地球的影子裡,就形成月全食了。
  • 超級月亮+藍月亮+月全食 超級藍血月紅透朋友圈
    1月31日晚,不管你在做什麼都沒關係——你應該仰望天空,152年來超級月亮、藍月亮和月全食將首次同時出現。很多人的朋友圈被「超級藍血月」刷了屏。記者對此採訪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科普學者。  「天狗吃月亮」是民間對月全食的通俗解釋。當月全食發生時,月亮逐漸暗淡最終呈現暗紅色,月食結束後又恢復明亮,被稱為「紅月亮」。而此次天象之所以吸引網友廣泛關注,不僅因其難得一見,更因「藍血月」的名稱而更加罕見。  「月全食的原理是月球運行進入了地球的本影,地球擋住了原本照亮月球的太陽光。」
  • 現場重播,月全食 紅月亮 錯過了看這裡!超震撼!
    昨晚,超級藍月伴血月組團亮相。
  • 150 年一次的超級藍血月亮降臨!然而,科學家說它並無太大科學意義
    無論你昨晚有沒有真實地看到這個約 150 年一遇的現象,你的朋友圈一定出現了它的 「倩影」。大約兩到三年發生一次。而血月的名字比藍月亮更直觀,它是真的指月亮變成了血紅色。血月亮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一般發生在月全食時,即太陽、地球、月亮位於同一條直線上,且地球剛好位於太亮和月亮之間的時候,由於 「瑞利散射」 的存在,月亮看起來變成了紅色。瑞利散射則是指,粒子尺度小于波長的十分之一時,其各方向上的散射光強度是不一樣的,該強度與入射光的波長成反比。
  • 超級藍血月全食昨夜上演,三合一奇景百年難遇!
    在這場超級藍血月全食期間,月亮的表面變成了罕見的血紅色。這種火紅的色彩是三種月食中最引人注目的(其它兩種為月偏食和半影月食)。事實上超級月亮、藍色月亮和月全食的組合已經有超過150多年沒有發生了。當月球悄悄進入地球陰影的外層部分時,就完全沉浸在地球陰影最黑暗的部分。那麼,為什麼夜空中不會像關燈一樣變得黑暗?為什麼月球會逐漸從淡橙色變成血紅色呢?設想一下你正站在月球上,而且在驚人的月全食期間看向地球。當地球直接位於太陽前方,阻擋住照向月球的陽光時,你會看到地球的邊緣呈現出火紅色色彩。
  • 超級藍血月全食?基督徒有必要對此大驚小怪嗎?——小護衛
    血月(摘自網絡)今夜(2018年1月31日),將出現「月全食血月+超級月亮+藍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觀,被稱為「超級藍血月全食」,據說上一次出現已經是152年前了。基督徒很容易會將其和聖經啟示錄中的「血月」聯繫起來。
  • 超級藍血月全食:人們從什麼時候開始「追月」?
    [摘要]從民間傳說,再到道教神系,月食作為自然現象深深影響著中國古代人的生活與信仰。在新歷史環境下,人們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方式觀測月食,並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情與感想。1月31日晚,被譽為「超級藍血月全食」、「152年來首次」的月全食,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觀測。朋友圈內,人們爭相上傳月食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