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動物園犀牛接受CT掃描 體重超一噸近40人搬運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美動物園犀牛接受CT掃描 體重超一噸近40人搬運 (1/3)

"← →"翻頁

近日,美國伊利諾斯州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一頭黑犀牛Layla因為鼻部問題,接受了一場CT掃描。它也創造了歷史,成為首個接受CT掃描的黑犀牛。 圖片來源: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發布時間:2018-04-28 15:24:00 【編輯:李卿】

美動物園犀牛接受CT掃描 體重超一噸近40人搬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體重210公斤的大猩猩在5名舉重運動員的幫助下,接受了CT掃描
    這隻巨大的猩猩被空運到40多英裡外的地方接受掃描,掃描強度足以應付它210公斤的體重。周六,馬卡卡在普利托利亞大學獸醫學院醫院接受了掃描。一隻34歲的大猩猩鼻子裡發現了不尋常的生長,日前它接受了一項通常只有人類才能接受的醫療程序。一隻來自南非約翰尼斯堡動物園的雄性西部低地大猩猩,被空運到40多英裡(64公裡)外的普利托利亞的昂德斯特波特獸醫學院醫院。
  • 法國動物園降生珍稀黑犀牛寶寶
    近日,第一隻法國境內出生的黑犀牛幼崽在阿卡雄灣動物園內玩耍。這隻雄性小犀牛出生於12月6日,初生體重約35至40千克,是歐洲今年出生的第2隻黑犀牛寶寶。它的母親「Nabila」由歐洲瀕危物種保護計劃(EEP)提供給動物園,目的是通過繁育的方式保護該物種免於滅絕。
  • 南非白犀牛安家秦嶺 體重達3噸被稱「犀牛之王」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王迪 吳瑞生)昨天(9月29日)晚上,一頭「重量級的貴賓」經過萬裡跋涉,從南非遠道而來,在秦嶺野生動物園安了家。
  • 動物園犀牛河馬館犀牛雕塑刻上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感覺犀牛正面就向我們走來了,而且感覺這個館設計更有新意了……」4日上午,北京動物園犀牛河馬館重裝擴建後正式亮相。在嶄新的犀牛河馬館,兩隻犀牛在圍觀遊人的矚目下悠閒地在新擴建的運動場上散步,而新建的犀牛雕塑前也聚集著不少遊客爭相合影。據介紹,在國慶節前夕,北京動物園完成了犀牛河馬館改擴建工程。
  • 世界第一頭人工授精白犀牛體重已達300公斤
    新華網布達佩斯6月28日專電(記者朱彤)匈牙利布達佩斯動物園工作人員28日稱,世界上第一頭人工授精誕生的白犀牛「萊拉」體重已達300公斤。  據飼養員介紹,布達佩斯動物園裡的明星「萊拉」現在還是只喝奶,每天要喝36升。它的第二隻角已經開始生長。
  • 深圳野生動物園孔雀犀牛和諧共處
    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孔雀為雞形目體型最大者。1月12日,這兩種有著「最大」不同種類的動物卻在深圳野生動物園上演了「一起聚餐」有趣的一幕。
  • 大興安嶺發現一頭雪白色「神秘巨獸」,體重1噸,比犀牛還要高!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大興安嶺發現一頭雪白色「神秘巨獸」,體重1噸,比犀牛還要高!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自然界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其中還有一些我們人類未曾發覺,或許這些稀有不知名的生物,正在地球的某個角落不斷的繁衍生息,我們沒有發現,不去打擾它們,或許是件好事。
  • 英國動物園3500隻萌物 小到蜘蛛大到犀牛都要稱體重
    當地時間2019年8月21日,英國貝德福郡,惠普斯奈德動物園(ZSL Whipsnade Zoo)舉行一年一度的動物稱重活動,不過要給這些並不懂人類語言的動物們稱體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園內工作人員都累壞了。
  • 北京動物園犀牛河馬館重裝亮相 「走進非洲」為主題
    北京動物園犀牛河馬館重裝亮相 「走進非洲」為主題 2016-10-> 2016年10月04日 14:36 來源:北京晚報 參與互動    本報訊(記者左穎)今天上午,北京動物園犀牛河馬館重裝擴建後正式亮相
  • 也許很多人不相信,北極熊和棕熊的極限體重比非洲水牛還大
    從這「五霸」來看,草原象和犀牛作為巨型食草動物,非洲獅和花豹作為大型掠食動物,而非洲水牛的入選就有爭議了,這種食草動物體型比不上草原象和犀牛,是獅子和斑鬣狗的獵物,就連花豹和尼羅鱷也捕殺過非洲水牛。而且就極限體重來看,非洲水牛似乎比非洲的德氏大羚羊還要小些,所以有人覺得把非洲水牛列入「五霸」太過勉強,換成尼羅鱷還差不多。
  • 他們鋸下黑犀牛的角 卻被眼前的發現驚呆了
    一群獸醫在南非伊莉莎白港的克拉嘉卡瑪野生動物公園(Kragga Kamma Game Park)展開「合法割除犀牛角」(legal de-horning)行動,以保護黑犀牛免受偷獵者的殺戮——沒了牛角的犀牛,對偷獵者來說失去了經濟價值,被獵殺的概率會降低很多。據介紹,偷獵犀牛在南非非常猖獗,有傳言說,馬上會有一批無良偷獵者潛入該動物園。
  • 戀愛的犀牛們——黑犀牛西非亞種滅絕,發舊文紀念。
    今天的消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表示,黑犀牛西部亞種Diceros bicornis longipes已於11月10日野外滅絕。這已經不近幾十年來犀牛家族唯一的訃告了。當英國人在南非第一次看到這種龐大的動物時,他們問這是什麼動物,當地人用南非荷蘭語回答說「weit」犀牛,英國人聽成了white,於是灰不拉嘰的這種動物變成了「白犀牛」。Weit在南非荷蘭語中是「寬闊」,意指「白」犀牛的闊嘴。    白犀是陸地個頭上僅次於非洲象和亞洲象的動物。成年雄性白犀體長可達4米以上,肩高可超過1.8米,有記錄最重的一頭體重達到了4500千克。
  • 江北第一隻雙角白犀牛在濟南野生動物園自然繁育成功
    12月26日,山東省濟南野生動物園人工圈養自然繁育的雙角白犀牛「奔奔」首次與觀眾見面,這標誌著我國北方自然繁育珍稀野生動物的水平再上新臺階。據了解,小「奔奔」出生在2020年的10月17日凌晨,「奔奔」媽媽「朵朵」經過了493天的辛苦孕育,終於順利產下了「奔奔」。
  • 成都動物園新添2隻白犀牛 快來給它們取名字吧!
    兩隻白犀牛正在吃食物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8日訊(記者 劉佩佩)11月8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動物園獲悉,一對從福建長途跋涉而來的白犀牛11月11月1日晚10點,白犀牛坐上大卡車,途經福建、江西、湖南、貴州、重慶、四川6個省(直轄市),日夜兼程耗時近35小時,11月3日早上安全抵達成都動物園。
  • 犀牛都被踢倒
    其體重一般超過1000千克,較重的可以達到2000千克,也就是兩噸。明朝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就曾經把長頸鹿帶回中國,當時中國人沒有見過,以為它就是傳說中的「麒麟」。我每次去紅山動物園,有五個必看,第一是看長頸鹿,第二是看大象,第三是看河馬,第四是看大猩猩,第五是看犀牛。可見,我對體型較大的動物都特別感興趣。長頸鹿排在我最喜歡動物的榜首。而犀牛排在第二位。
  • 南方白犀牛成「代孕媽媽」 助力北方白犀牛繁衍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一頭南方白犀牛經人工授精成功懷孕,若能懷足月,有望成為「代孕媽媽」,幫助面臨滅絕危險的北方白犀牛生育後代。聖地牙哥野生動物園研究人員16日宣布,這頭名為「維多利亞」的南方白犀牛懷孕兩個月。
  • 印尼40年來首次發現野生蘇門答臘犀牛
    光明日報馬尼拉3月25日電(記者趙中文)世界自然基金會印尼分會24日宣布,3月12日在印尼婆羅洲一處採礦場附近發現一隻約5歲大的蘇門答臘母犀牛,之後這頭犀牛落入動物保護組織設下的陷阱。這是當地40年來首次發現野生蘇門答臘犀牛,讓許多動物保護人士大為振奮。
  • 犀牛的鎧甲到底有多厚?
    犀牛是相信都不陌生,在歐洲它甚至是一些獨角獸的原型,或許都是曾經一個成功的商人,把一隻印度犀牛帶到了歐洲,巡迴演出,讓犀牛為大家所喜歡那麼犀牛的鎧甲到底有多厚呢?犀牛的皮普片比其他相同體積的動物的皮厚上三倍以上,可見它們的皮有多厚。
  • 河馬、犀牛、小蠻驢……阿里真的成了「巨獸」動物園
    集合之前的河馬、犀牛等,阿里動物園的巨獸越來越多。近年來,阿里動物園的「巨獸」越來越多。前幾天,孵化了3年的阿里「犀牛製造平臺」正式亮相,這也是阿里「新製造」的起點。該智能製造工廠,運用了雲計算、IoT、人工智慧等技術,可以接一些「小單、急單」,主要服務於淘寶、天貓上面的商戶。以服裝業切入,阿里犀牛智造工廠,正在崛起中。 不僅如此,阿里動物園還有一些其他已經成為「巨獸」的動物。
  • 3分鐘掃描全身,四大特質護航!世界首款全景動態PET-CT
    她將在這裡接受世界首款全景PET-CT的全身掃描檢查。 郭女士今年55歲,3年前不幸罹患宮頸癌並實施手術。 因為擔心癌細胞轉移,郭女士每年都會認真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