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4日 14:36 來源:北京晚報
參與互動本報訊(記者左穎)今天上午,北京動物園犀牛河馬館重裝擴建後正式亮相,成為公園假日的一處新景觀。此次改擴建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其中擴大了犀牛運動場面積約1600平方米,比之前老運動場增加了1000平方米的面積。
記者在位於動物園北部區域的犀牛參觀景區看到,改造後的場館整體設計以「走進非洲」為主題,茅草屋、犀牛雕塑、圖騰柱等都給人以強烈的異域風情。為了方便遊客觀賞,改造後的運動場安裝了透明的落地玻璃。「因為運動場設置了玻璃幕牆,改變了以往遊客只能從上往下俯視觀賞犀牛的狀況,站在玻璃外就能面對面和犀牛對視。犀牛仰頭時能達到2米的高度,站在玻璃牆後,遊客可以真切感受到犀牛這種大型動物的偉岸。」北京動物園飼養隊副隊長張耀華說。
「現在犀牛館裡一共有6隻犀牛,改造前它們的運動場有幾個,但都面積不大,這一次增加的1000平方米麵積裡還設計了泥坑和樹樁,供犀牛夏天在泥水坑裡洗澡和背靠樹樁蹭痒痒。」張耀華告訴記者,改擴建後的運動場中還增加了傘狀遮陽棚和地泵,通過這個隱藏在地面下的地泵可以隨時監測犀牛的體重。
又訊 市公園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少市屬公園都積極在國慶期間打造「新景觀」,市民可以在長假後期選擇這些新景觀,感受更為舒適和新鮮的遊園景致。
其中,天壇公園百花園、雙環亭景區,在原有以牡丹、芍藥等花灌木為主打品種的基礎上,增加了多種宿根觀賞樹木,豐富了植物種類,延長了觀賞期。
陶然亭公園華夏名亭園滄浪亭、浸月亭及百坡亭景區的景觀也進行了提升,重現了滄浪亭「崇阜廣水,古樸清幽」、浸月亭「浸月」之妙意。
景山公園科普園藝中心室外花園布置了各式花池、花架,種植了福祿考、金光菊、觀葉海棠等50餘個品種共計8000株的宿根植物,種植爬藤月季260餘株,為遊客營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色彩斑斕的優美效果。
北海公園結合原有船隻、人物雕塑和喬灌木,設計布置國慶期間的時令地栽花卉,通過月季、沂州海棠、海棠、鳳仙、小菊、鳶尾等花卉配搭,營造臨水碼頭的景觀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