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剛好五年前的今天碼的,關於臺北動物園和民權東路(花鳥市場)的遊記,今年因為疫情原因沒有機會去參加臺北馬拉松,做個留念。按照現在的看法,當時我很多觀點還是很不成熟的,不過畢竟過去的自己也是自己,所以一字不差的保留下來了(不成熟之處見笑了 哈哈),推薦給想去臺北動物園遊覽的朋友】
正文:
臺北動物園位於臺北東南面,地鐵直達,園區很大,還可以坐「貓空纜車」到達動物園中央區。
臺北動物園入口
園區導圖,園區主要分為,沙漠動物區,澳洲動物區,亞洲熱帶雨林區,非洲動物區,溫帶動物區,鳥園,臺灣動物區,考拉館,新光特展區(大熊貓館),兩爬動物區,企鵝館,昆蟲館。這個分類法和上海動物園的食草動物區,食肉動物區等的分法還是相差甚遠的。
一入門,一大群火烈鳥迎面而來
往前走幾步最先看到的就是考拉館(無尾熊館),考拉館非常大,分成三大部分,考拉寶寶科普館,室內展區,室外展區。
走完考拉館,往前可以看到三層樓的超大大熊貓特展區,裡面是前幾年由大陸贈送的著名熊貓「團團」和「圓圓」,最近它們的孩子「圓仔」出生,成為了整個臺灣的熱點,大量吉祥物應運而生。可見兩隻大熊貓在臺灣收到了良好的禮遇
走出大熊貓館,右轉便是熱帶雨林館,一進門,三四米高的可愛大圖騰夾道相迎。
進門右邊是馬來長吻鱷,可惜距離較遠,照片不清。
左邊是一頭超可愛的小河馬,這頭可不是一般的河馬幼體,而是西非侏儒河馬,人家就長著這麼大,1-2米,超級呆萌。
接著聽到接連的猿啼聲,是大長臂猿,找到圖中的長臂猿了嗎?
馬來貘的超讚環境
同園還有一些麂鹿
還有一些猿類,找到了嗎?
貘的分類
豹館雖然不是很方便遊客觀賞,但是和大陸很多水泥籠子的豹館很不相同,展區高度丰容,空間超大,豹子在展區裡怡然自得。
馬來熊,超可愛的一類小熊,在開心的吃著小食,注意:馬來熊是世界上最小的熊
來到亞洲象展館,此館裡有專門給大象泡腳的水池,場館丰容情況也很不錯,大象不栓鏈子,腳部非常健康
飼養員經常給大象修蹄
紅毛猩猩的大院子,可惜下起了毛毛雨,它躲起來了,找到它了嗎?
非洲野驢,腿部的黑色條紋很有意思。此館對為何保護非洲野驢有了明確的解釋
雙峰和單峰駱駝,有很好的說明牌
非洲象、長頸鹿的真實肩高和屁股大小,很好的科普
非洲象,也是不栓鏈子,腳部很健康,非洲象的展區非常大,足夠它們兩個溜達和健身。
長頸鹿展館,我來了一張全景圖,看出來它們的活動場所有多大嗎?
河馬館,動物園準備建一個超大的河馬館,所以給大部分河馬臨時集中在一起,園區還做出了專門的解釋。新展館的室外河馬雕塑非常可人。
一隻單獨飼養的小隆背蘇卡達,50cm+,我手一揮它就過來了:)麼麼噠。此龜用手就能夠得到,可是遊客素質較高,半點沒有傷害它,也沒有餵食。
白犀牛(南方白犀),犀牛的場地非常遼闊,可以讓它們在場地上暢跑,在犀牛園中央,有一攤大泥漿,可以讓它們在中間泡澡乘涼驅蟲,非常模仿原生態。
世界現存犀牛種類介紹
對犀牛角的科普
斑哥羚羊,背紋宛若裱上去的乳酪汁
紅猴和黑猩猩
大猩猩「小寶」的介紹,展示畫非常可愛,小寶是動物園30年來的明星動物,可惜小寶一直在山洞裡睡覺,只看到它銀色的小背。
斑點鬣狗,個子真的很大,可惜距離太遠,照片不太看得清
有一個專門展示巴西龜的水池,用來告訴大家巴西龜的危害
室外蘇卡達大園子,蘇卡達每個都在50cm+
室外靴腳陸龜和一些不知是散養還是亂入的IG
好不容易跑到兩爬館室內展館,和體育館一樣大,可惜。。。居然。。。就這一天閉館
鳥園,鳥兒的夥食超好~~
普氏野馬(蒙古野馬)、美洲野牛、斑馬。美洲野牛真的很大。
萌萌噠的土撥鼠和它的小窩
馬達加斯加狐猴的展區,剛好是飯點,它們都去吃東西了,邊上有靈長類腳印的倒模
弓角羚羊
世界第一隻人工飼養長大的穿山甲「芎梧」
來到昆蟲館,可惜太晚了已閉館,幕牆很可愛。
動物園裡的小食店,裝飾非常有型,邊上鳥兒紛紛來討食。
臺北動物園同時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植物科普園,每個植物都有解說牌;路邊灌木上掛滿了蘭花和積水鳳梨
從早上10點不到到動物園,一刻沒停走到傍晚五點半,兩爬館閉館外,臺灣原生物種區和昆蟲館依舊沒有時間去,非常遺憾。園區裡還有一些小景色和咖啡館都很不錯(熊貓館的提拉米蘇冰淇淋做的超讚)。
動物園地鐵站裡,新生大熊貓「圓仔」的小廣告,「圓仔」現在在臺灣可是人氣爆棚啊,為兩地公民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話題
總體來說,臺北動物園水平非常高,飼養員熱衷自己的工作,遊客素質也超讚,沒有看到一位遊客餵食和敲打玻璃窗。
以下追加一些臺北水族店的景象
2020年,我們的【檸檬動物園】開啟了,屆時我們會經常更新不同的神奇動物,以及各種線下互動活動,其中在微信公眾號上,我們會每周刊登獨家內容,謝謝關注!
如果你也喜歡上面的生物,歡迎把它們介紹給你身邊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