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天敵的動物;丹頂鶴、大象、犀牛及河馬

2021-01-15 高博新視野

天敵,自然界中某種生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生物,從生物群落中的種間關係分析可以是捕食關係或是寄生關係,如貓是鼠的天敵,寄生蜂是某些作物害蟲的天敵,噬菌體是某些細菌的天敵。天敵是生物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溼地之神——丹頂鶴。

在所有禽類之中沒有天敵。

丹頂鶴的骨骼外堅內空,強度是人類骨骼的7倍,而且它在遷徙的時候,常常排成巧妙的楔形,使後面的個體能夠依次利用前面個體扇翅時所產生的氣流,從而進行快速、省力、持久的飛行,時速可達40公裡左右,飛行高度可以超過5400米以上,而且能夠邊飛邊鳴。

(鶴頂紅。)

二,鵝,在所有水生禽類裡沒有天敵。

從生物學價值上來看,鵝肉是全價蛋白質、優質蛋白質。

鵝具有很強的合群性,行走時排列整齊,覓食時也是在一定的範圍內擴散,當離群獨處會發出高聲鳴叫,以求同伴回應後尋聲歸群。

(一隻老鷹被鵝按入水中蹂躪。)

三,大象,犀牛,河馬,這三位在陸地草原上沒有天敵。

a,一頭成年的非洲象,肩高4.3至4.5米體重5.5至8噸,粗壯的四肢能夠支撐身體快速奔跑,嗅覺和聽覺都非常好,加上長1.5米-2.5米左右的象牙,武力值獨步非洲草原。

(大象用鼻子抽一下,獅子都受不了。)

b,犀牛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000-5000千克。

犀牛全身披著鎧甲似的厚皮,吻部上面長著鋒利的單角或雙角,白犀的角最長可達200釐米,一般為100-190釐米。

黑犀牛跑的速度很快,即使在荊棘中也可達到45公裡/小時的速度,在沒有擊中目標時,轉身的速度也很快。

(15 只獅子鬥犀牛。)

c,河馬是陸地上僅次於象的哺乳動物,體軀龐大而拙笨,體長為350-450釐米,尾長約56釐米,體重3000-3500千克。

加上巨大的河馬嘴和鋒利的牙齒,顯然除了人類之外,食物動物單挑絕對不是河馬的對手。

(獅群圍獵河馬,卻奈何不了河馬的厚皮。)

(河馬的分布。)

(河馬鬥鱷魚)

不過,人類是所有地球上動物的天敵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河馬的天敵是什麼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它們的關係很微妙!
    其實這跟它們的體型和力量有很大關係,我們都知道,河馬在陸地上是僅次於犀牛,大象的哺乳動物,體長可以達到4米,光是肩高都可以達到1.5米左右,成年後可以體重可以達到3000-3500千克,擁有一張恐怖的巨嘴,牙齒長而銳利,加上皮厚肉燥的身體,就算是鱷魚它也不放在眼裡。
  • 動物園犀牛河馬館犀牛雕塑刻上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感覺犀牛正面就向我們走來了,而且感覺這個館設計更有新意了……」4日上午,北京動物園犀牛河馬館重裝擴建後正式亮相。在嶄新的犀牛河馬館,兩隻犀牛在圍觀遊人的矚目下悠閒地在新擴建的運動場上散步,而新建的犀牛雕塑前也聚集著不少遊客爭相合影。據介紹,在國慶節前夕,北京動物園完成了犀牛河馬館改擴建工程。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大象、犀牛、河馬
    戰火摧殘的不只是人類,野生動物同樣遭殃。一項研究顯示,非洲戰亂直接影響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戰亂越頻繁,減少幅度越大。
  • 地上最大動物對決——大象讓犀牛知道誰才是老大
    參考消息網9月7日報導臺媒稱,大象與犀牛分別是陸地上體型最大跟第二大的動物。憑著龐大的身軀,它們在非洲草原上幾乎沒有天敵。而一名遊客目擊到這兩種動物在南非草原上狹路相逢,發生扭打的罕見場面。據臺灣聯合新聞網9月5日報導,印度遊客克裡希納6月與家人到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旅遊,拍到一頭大象刻意向一對犀牛母子找茬。當時,大小犀牛正在水窪旁飲水,大象則從後方走過來。先注意到的小犀牛立刻躲避,轉過身來的母犀牛隨即向大象衝過去。一陣衝突後,母犀牛明顯輸給大象的蠻力,還不小心踩到小犀牛。
  • 犀牛與河馬掐架 結果犀牛嚇得撒腿就跑 網友:論噸位的重要性
    非洲草原上有三個「巨無霸」,分別是大象、河馬和犀牛。毋庸置疑,它們都是食草動物,雖然性格的兇猛程度不如獅子,但它們比獅子厲害的多。對於這三類動物,獅子只能成群結隊地欺負「老弱病殘」。
  • 河馬的天敵終於出現了!揍河馬就像掃垃圾,簡直不可思議
    大家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的站在生物鏈頂端的動物,而這個世界上有著超過一百萬種動物,在這些動物之間總是存在著相生相剋,就像是黃鼠狼吃雞,狐狸吃兔子,又或者是鳥類吃害蟲,一條食物鏈克制著另外一條食物鏈。
  • 森蚺和河馬大戰,誰更厲害?為什麼?
    雖然森蚺的體長沒有網紋蟒(8米左右)長,但是它的體重比網紋蟒有重很多,已知的網紋蟒體重最重為136kg,而一條7.5米長的森蚺就有180kg左右。森蚺是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獨有的物種,它主要棲息在水域附近(通常為淺水區),成年的森蚺沒有天敵,它們是南美洲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主要以鱷魚、水豚、龜類等動物為食。
  • 犀牛再厲害也有致命天敵,不是獅子老虎,而是這個非洲動物霸主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動物之間有很多的奇妙。有些時候,食肉的猛獸,卻沒有食草的動物體積大,比如獅子老虎,在非洲的大草原上就沒有非洲野牛、犀牛更加有力強壯。這種情況是讓人較為津津樂道的,很多人都知道犀牛是非洲草原上的「坦克」,連獅子老虎都不敢招惹。
  • 非洲戰亂中的另類受害者:大象、犀牛、河馬
    戰火摧殘的不只是人類,野生動物同樣遭殃。一項研究顯示,非洲戰亂直接影響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戰亂越頻繁,減少幅度越大。 英國《自然》雜誌10日刊登一份研究報告,研究人員分析了數十年來非洲戰亂衝突對大型食草動物種群數量的影響。
  • 尼羅河鱷魚只害怕1種動物,還會主動避免與3種動物衝突
    通常,其他大多數動物都害怕鱷魚,當然還有一些動物不一定會害怕,但這些動物很少主動招惹鱷魚,鱷魚也會儘量避免與其發生衝突。尼羅河鱷魚是鱷魚中的佼佼者,也是目前非洲最大的爬行動物,在非洲地區兇悍強大的尼羅河鱷魚,幾乎沒有天敵。那是否有其他動物能讓尼羅河鱷魚感到害怕呢?我想看到這裡你已經在腦海中出現了幾個答案。老實說,我認為尼羅河鱷真正害怕的,也是唯一害怕的動物是河馬。
  • 南非政府提議將犀牛、大象列入可屠宰食用動物...
    中新社·華輿訊據中非新聞社報導 政府對南非的肉類安全立法提出了修改建議,建議將瀕臨滅絕的犀牛,大象和長頸鹿等種种放在民眾的餐盤上。農業、土地改革和農村發展部(DALRRD)在周二截止日期前已經收到了約3萬份意見。
  • 河馬遇上犀牛誰更牛?
    要說鬥獸,大家都會想到獅子老虎,棕熊野狼這些食肉動物,下面我們說的動物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那就是食草界量大重量級選手河馬與犀牛!因為河馬與犀牛兩者的生活範圍重疊,二者難免會碰到一塊,如果二者相遇,到底誰更厲害呢?那麼晚們來對比一下二者。
  • 河馬被獅子撕咬時表情淡定 獅子:一點兒面子都不給
    當食草動物具有絕對體型優勢時,它的天敵也無能為力。比如大象和獅子、犀牛和鬣狗、河馬和鱷魚,當然也存在一些特例。今天要說的,是河馬和獅子的故事。獅子是非洲草原之王,河馬是淡水流域的最大哺乳動物。當嗜血成性的獅子捕殺河馬,場面會是怎麼樣呢?
  • 它們是生活在陸地的最強動物,除了人類在自然界幾乎沒有天敵!
    陸地上生活著許多種類繁多的動物,它們由於身體構造和先天條件等影響,各有各的拿手本領,那麼是否有某種動物幾乎沒有天敵呢,當然這裡講的都是它成年後,畢竟再厲害的動物如果沒有成長起來也只能成為食物,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只存在競爭關係,沒有天敵的動物都有哪些。
  • 撒哈拉沙漠出土大量魚類化石,大象、河馬和犀牛也在那裡生活過
    一名羅馬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表示,撒哈拉沙漠在很久以前不僅有河流,而且還生活著許多大型動物。據報導,古生物學家在撒哈拉沙漠的Tadrart Acacus山發現了17551塊可辨認的化石,這些化石的年代覆蓋了10200年前到4650年前之間。羅馬大學的Savino di Lernia和他的同事對這些化石進行了分析。di Lernia說:「在此期間,撒哈拉中部比現在潮溼得多。
  • 專家警告:大象犀牛等大型動物或在100年內滅絕
    來源:參考消息網(資料圖 視覺中國)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 英媒稱,最新研究顯示未來一百年大型動物可能滅絕,比如大象、犀牛及河馬;而適應狹小棲息地生存能力較強的小型動物將興旺繁殖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5月23日報導,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未來一百年,隨著人類不斷侵佔動物的領地,哺乳類動物的體重將總體減輕25%。報導稱,雖然體重減輕主要是由於大型動物滅絕所致,但是由於一些體型較大的動物被迫棲息在縮小了的生活環境中,它們的體積實際上可能要縮小。
  • 獅子的天敵終於出現了,吃獅子就像吃辣條,太厲害了!
    獅子的天敵終於出現了,吃獅子就像吃辣條一樣,太厲害了!究竟是什麼動物,能讓「草原之王」如此懼怕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個動物便是河馬,河馬的強大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 史上最大的有袋類動物, 像河馬犀牛一樣巨大
    說到有袋類動物可能大家都不陌生,比如知名度很高的袋鼠、樹袋熊、袋獾、袋熊等。這些動物我們也都分期做過專項的科普。然而今天的有袋類其實已經落寞了,體型最大的袋鼠成年後身高也不過一米七左右,體重大概在兩百斤上下。其他的有袋類動物甚至已經淪為了弱勢群體。但其實有袋類動物的祖上也是有龐然大物的,它就是雙門齒獸。
  • 食草動物都怕食肉動物,河馬為什麼不怕鱷魚?
    食草動物作為食物鏈中較為低級的動物,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淪為食肉動物的獵物。然而有些動物就比較特別,河馬就是其中的一例。一般認為,河馬是純素食主義者,但是身為食肉動物的鱷魚卻不敢輕易招惹它們。為什麼食草的河馬不怕食肉的鱷魚?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
  • 河馬泡溫泉 鱷魚蓋棉被
    記者王亞欣 通訊員彭少波 攝影報導  武漢動物園為了讓動物安穩過冬  長頸鹿、大象、河馬、犀牛是最怕冷的動物,被重點照顧。河馬躲進了有暖氣的空調房裡不肯出來。河馬館裡的水池水溫達18攝氏度以上,河馬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溫泉」。大象居住的館舍溫度超過25攝氏度,犀牛房裡也是暖意十足。鱷魚蓋著棉被,一動不動地享受著溫暖。長頸鹿的房間則開著浴霸,鋪上了乾草,以避免患上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