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之前已經看過多部有關非洲自然風光、人文風情的紀錄片,但看到這部在優酷播出的紀實類旅行節目《嶽野支路》時,還是為之心頭一震。尤其是那期保護犀牛的節目,動人之處,竟讓人不自覺地就淚眼婆娑起來。犀牛的命運,大自然的生態,人類的責任,當這些內容與主題有機融為一體時,《嶽野支路》也不再單單是紀實類旅行節目這麼簡單,它再次喚醒了人們對自然、對生命的敬畏之心。
犀牛之於我們大多數,可能只在影視作品或者是動物園見過,也因此,當「保護犀牛」的宣傳一次次撲面而來時,我們大多是被動接受。但在這集僅有20分鐘的節目裡,當我們跟著鏡頭零距離接觸到真實犀牛時,當我們通過約翰·休謨創辦犀牛牧場所遭遇的現實困難中了解到犀牛正遭遇困境時,尤其是當我們跟著谷嶽一起走進「黑曼巴女子反盜獵」組織營地時,分分鐘被眼前所發生的一幕幕所震撼著。原來,在遙遠的非洲,真的有那麼多人正身體力行保護著犀牛。而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認識到犀牛保護的重要意義以及保護過程的漫長與艱難。
這期節目的第一個鏡頭就讓人有些驚心動魄。當谷嶽等人驅車接近三頭還未被割角的黑犀牛時,這些黑犀牛非常警覺地開始逼向人、車。不知道它們是不是已意識到人類就是它們的最大敵人。但是,當谷嶽駕車慢慢離犀牛越來越遠時,黑犀牛停止了攻擊......犀牛看似體型龐大,實際卻非常溫善。但就是這樣一種溫性善良的動物,卻因為某些人不斷膨脹的欲望而慘遭殺戮。看到這,再聯想到畫面中那因失去犀牛角而被奪去生命犀牛,觸目驚心的感覺前所未有。
保護犀牛重在行動。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難。所以,當約翰·休謨介紹犀牛牧場正遭遇物力財力等方方面面的危機時,就會發現,在動情之處,他的雙眼正泛著淚花。保護犀牛何其難?難於上青天。但即便再難,他和他的團隊都沒有放棄也沒有拋棄,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理念,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很好詮釋。
保護犀牛在行動,行動者不僅有約翰·休謨,還有當地的黑曼巴女子反盜獵組織。她們的行動,除了日常保護之外,還將重點落在了下一代身上。學校裡,孩子們從小就接受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教育。講真,當孩子們紛紛舉手回答老師問題時,當小朋友們根據學到的知識和自己的想像,畫出心目中的犀牛或其他動物時,「保護犀牛」的理念已深入他們的心裡了。保護犀牛,從娃娃抓起,黑曼巴女子反盜獵組織的這一舉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重要的是,接受教育的不僅是孩子們,還有他們的父母。因為,不少家長都有過偷獵盜獵犀牛犀牛角的行為。不過,當「保護犀牛,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理念深入孩子心頭時,不僅可以從源頭上斷了孩子們獵殺犀牛的行為,更可影響他們的父母不殺或少殺犀牛。在那裡,老師、孩子沒有保護犀牛的豪言壯語,但從她們純真而善良的眼神中,不難讀出她們的真誠努力,勇敢無畏。所以,當谷嶽指著非洲犀牛與草原和諧相處的畫面而慨嘆大自然多美好時,我無語凝噎了。
保護犀牛,敬畏自然,敬畏生命。這是口號,更是來自人性深處的吶喊和呼喚。 感謝《嶽野支路》再次讓我走進了非洲,走進了犀牛。切實感受到了保護犀牛的緊迫性和現實意義,也再次體驗到了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