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 珍愛生命

2020-10-03 翥遠

浩瀚宇宙,燦爛星辰,經過漫長的進化,人,誕生了!這是宇宙多麼神奇的演化!是大自然多麼偉大的傑作!

從茹毛飲血,刀耘火種,到生產工具,創造文字,到現在的高度文明與高速發展,人類每前進一小步,都要經過漫長的時間,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期間又需要出現幾個跨時代的偉人來開創新的紀元,如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他們對人類社會的進步都做出了巨大貢獻,無論是思想啟蒙,還是對自然的探索、對新領域的開創,都體現了人類的偉大智慧,這實在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宇宙孕育了地球,地球孕育了人類。人類生活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之上,享受著陽光雨露,藍天白雲,鳥語花香,四季分明的宜人景色;享受著瓜果蔬菜,五穀雜糧,山珍海味的可口食物;享受著江河湖泊,高山沃土,森林礦藏的豐富資源,在大自然的養育下,人類告別了童稚,告別了蒙昧,走向成熟,走向文明,擁有了空前的智慧,成了地球的「主人」。於是,人類憑藉這點智慧開始向自然進軍,要徵服自然。

但在偉大的自然面前人類又顯得那麼渺小,人類的智慧是那麼微不足道。宇宙到底有多大?人類無法探測!時空到底有幾個維度?人類不得而知!外星人是否真有?人類沒有見過!況且我們本身還有那麼多有記載的「未解之謎」。由此看來,自然之神奇偉大絕非人類智慧所能了解。再者,人的智慧本是自然智慧的一小部分,人的活動即自然機體的運行,人類在某一領域的發現在自然看來就像螞蟻搬了一次家;人類的某一項重大發明在自然看來就像嬰兒學會了一個小小動作,實在不值的大驚小怪。牛頓發現萬有引力,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居裡夫人發現鐳,霍金髮現黑洞輻射,對於自然而言簡直是冰山一角,只是揭開了她美麗容顏上的一層面紗而已,要想真正認識自然還遠遠不夠。

當然,人類的智慧也是無窮的,一個小小的大腦所蘊含的東西也是無可估量的,如同自然一樣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和開發。雖然目前我們擁有了上可飛天登月,下可入地探海的能力,可以開採礦藏石油,可以無線通訊,萬物互聯,實現人工智慧……科技對自然本來的面貌也改變了不少,填海造田,雜交物種,轉變基因,克隆生命似乎無所不能……但這都是人類在自然母親溫和寬容的態度下做的一個個小玩具,進行的一次次小遊戲罷了。當大自然生氣的時候,在各種災害面前人類又是多麼的無知與無奈。地震不能預測,海嘯不能抵擋,山火無法熄滅,蝗災不能戰勝,連小小的病毒也無法控制……目前全世界就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已逾1000萬大關,死亡人數竟達51萬之多,這是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聽起來就讓人不寒而慄……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倒下了,與此而來的還有更為嚴重的無法估量的經濟損失……這是2020年全人類的災難之一。

更可悲的是人類在災難面前不是同心協力,互相幫扶,而是推委甩鍋,互相仇恨,打壓制裁,甚至想發動戰爭,動用核武……這是以科技和經濟稱霸全球的超級大國———美國為代表的醜行,罪行。

天道輪迴,自私貪婪的人類對自然生命的戕害略奪,對生態環境的踐踏破壞,對自身同胞的欺壓殺戮,必然會遭到相應的懲罰,新冠病毒之後會不會還有別的災難?我們不得而知。如何應對?我們同樣不能回答。目前人類能做的只有師法自然,敬畏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從大自然中汲取更多的智慧來戰勝災害;只有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各國和平共處,才能創造美好生活,建設美麗家園,共享自然生命之美好。

這才是人類真正的智慧!(解琛)

相關焦點

  • 敬畏自然 珍愛生命
    他們對人類社會的進步都做出了巨大貢獻,無論是思想啟蒙,還是對自然的探索、對新領域的開創,都體現了人類的偉大智慧,這實在是值得驕傲的事情。但在偉大的自然面前人類又顯得那麼渺小。宇宙孕育了地球,地球孕育了人類。
  •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人類要與自然和平相處,不要亂砍亂伐植物,不要虐待吃食野生動物,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 朔州四小: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朔州市第四小學利用這樣一個特殊契機,進一步對學生加強人類生命共同體的教育,讓學生深刻理解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生死與共、和諧相處的生命關係。為了引導廣大師生將關愛家園、保護環境的理念滲透到日常生活中,開展了「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系列線上主題教育活動。主題活動從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入手,深化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知,同時進行環境和生命教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 《嶽野支路》:走進非洲走進犀牛,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犀牛的命運,大自然的生態,人類的責任,當這些內容與主題有機融為一體時,《嶽野支路》也不再單單是紀實類旅行節目這麼簡單,它再次喚醒了人們對自然、對生命的敬畏之心。犀牛之於我們大多數,可能只在影視作品或者是動物園見過,也因此,當「保護犀牛」的宣傳一次次撲面而來時,我們大多是被動接受。
  • 人類滿懷敬畏,這是生命的遠徵,動物的遷徙
    帝企鵝是一種非常可愛的生物,體型龐大卻不乏呆萌,然而在這種極少數生命能夠生存下去的環境裡他們自然存活至今,目前卻因為全球變暖的原因,群體數量開始降低。所以我們還是要更加的珍愛大自然,加強環境保護。說完南極,接下來我們再說一下同樣寒冷的北極,看看在這裡又能遇到什麼不同尋常難能可貴的生物?
  • 敬畏自然,感悟生命!班主任談疫情下的生命教育
    我們共同生活的這個美麗星球,既是人類的,也是地球上其他生命的!無論哪一種生命滅絕,對地球都是傷害。一旦生態被人類自己破壞,所有的惡果,最後也將由我們人類自己承擔!人類短暫的快樂,不應建立在其他生命的痛苦之上!敬畏、善待每一個生命,應該成為我們最大的善意!
  • 教育輿論場 | 珍愛生命 讓孩子理解生命的意義
    實際上對孩子進行死亡的教育,是一種愛的教育,能讓他們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能讓他們懂得人間的愛意。  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直面的一個問題,可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避諱。《百年孤獨》裡說:「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一道帘子。」父母在的時候,你看不見死神,父母一離去,你就直面死亡。
  • 綻放生命之花 湖南舉行2017未成年人 「珍愛生命·快樂成長」主題...
    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劉進能講話長沙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趙柏林主持雨花區委書記、區文明委主任張敏致辭湖南省2017未成年人「珍愛生命·快樂成長」主題教育活動情境舞蹈《珍愛生命》節目《愛塑心靈》紅網時刻12
  • 防震減災 珍愛生命 致敬英雄——合肥市六安路小學翠微分校512防災...
    合肥熱線訊 為了增強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應急避險能力,5月11日,合肥市六安路小學翠微分校舉行了「防震減災珍愛生命致敬英雄」少先隊主題活動課。六安路小學翠微分校的中隊輔導員們在疫情與複課這一背景下,為孩子們精心設計了一堂「防災減災」的少先隊活動課,意在使孩子們認識防災減災日,掌握防護自救的技巧,對生命產生敬畏意識,樹立「生命第一,健康第一」的價值觀,珍惜生命,關愛健康。知識連結2008年5月12日,一場有著巨大破壞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發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 讀完這本《發現之旅》,被300幅手繪美哭了,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最近,讀完《發現之旅》,真的對大自然充滿崇高的敬畏。所有的動物也好,植物也好,在探險家發現他們之前,他們就存在著。只是他們那個時候還沒有名字,他們是自己。植物真的美,植物的世界別有洞天。我對植物的一切知之甚少。我認識的植物,用手指就能數的清楚,更別提去辨認植物了。
  • 珍愛生命,生命之花才能開得無比鮮豔,無比燦爛……
    我心裡也憎恨這種拿生命當兒戲的人。當然,大部分年輕人是珍惜生命,奮發向上的,只有少數年輕人漠視生命。那些不珍惜生命的年輕人,大概因為如下幾個原因:1 .現在年輕人大部分都是家裡的寶貝,受著父母、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的寵愛,自立能力差,抗壓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但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一遇到挫折就不能承擔當,極有可能做出不好的事情。
  • 敬畏自然才是珍愛生命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告訴你野生動物和病毒之間的聯繫,呼籲大家「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陸軍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野生動物同自然界其他生物組成複雜的食物鏈,一環扣一環,缺少其中任何一環,食物鏈就會遭到破壞,整個生態就會失調。
  • 是時候教孩子敬畏自然了 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
    原標題:是時候教孩子敬畏自然了 寒假之初,許多家長許諾要帶孩子去拜訪親朋好友、去海邊度假、到北方看雪……然而這一切都被後來的宅家「抗疫」生活所代替。生活模式的驟變引發了孩子們一連串的疑問:「為什麼不能出門?」「為什麼會有這麼討厭的病毒?」「怎樣才能打敗病毒?」
  • 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0年,仿佛在新年伊始就被按下了暫停鍵。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各地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牽動著世界人民的心,仿佛是地球母親不堪重負,向我們昭示她的傷痕和不滿。2020年,我國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顆蔚藍的星球已經存在了幾十億年,但回顧人類工業文明僅僅兩、三百年的歷史來看,,人類對地球的改變,或者說是破壞、重創,是以前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的總和還要大。」
  • 《大自然在說話》:太震撼了,值得每一個農業人思考,敬畏自然,敬畏...
    請您轉發,讓更多的人看到,愛護自然,愛護我們的母親! 大自然在說話:我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我! 《大自然在說話》是一部以大自然為「第一人稱」的公益短片,由蘋果公司 廣告人Lee Clow為保護國際基金會創意製作。
  • 「作文解析」唐山二模:籠中思過,敬畏自然
    >命題方向科學精神:理性思維 批判質疑 勇於探究學會學習:勤於反思實踐創新:問題解決健康生活:珍愛生命考生可以選擇寫「思過」的原因,即人類和自然是怎樣的關係,為什麼人類要思過;考生可以選擇寫「思過」的內容,如哪些方面存在過失等;考生還可以寫「思過」之後應該怎麼做等等。2.文體是自由的。本次作文不限文體,考生可以寫議論文,就人類與自然的關係表達自己的看法;可以記敘文,記敘一段經歷;也可以寫成敘事或抒情類的散文。
  • 地球一小時 | 保護環境,敬畏自然
    地球一小時 | 保護環境,敬畏自然 2020-03-28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珍愛生命手抄報資料:珍愛生命愛護地球
    珍愛生命愛護地球  ——讀《假如地球剩下三天的壽命》有感  最近我讀了《假如地球剩下三天的壽命》這篇文章感受很多。這篇作文講述的是:地球已只剩下三天的壽命。「我」十分驚慌,平時連昆蟲都害怕的我現在卻要面對死亡的來臨,非常害怕。到這時,「我」才知道世上有許多美好的東西,但我一直沒有發覺。在這三天裡我接觸了許多事物,漸漸地變得堅強起來。
  • 「疫」線面孔讀後感|杭州市建蘭中學802班陶佳昀:善待自然 敬畏生命
    掃一掃,直入專題杭州市建蘭中學802班陶佳昀讀後感善待自然 敬畏生命《論語》中,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所謂天命,即自然的規律和法則。曾國藩也曾說過:「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敬畏,就是我們人類對待世間萬物的一種態度。敬是尊敬,畏是畏懼,所謂敬畏,即因尊敬而心存畏懼。一旦我們失去了敬畏之心,就會變得無所忌憚,有恃無恐,輕浮淺薄,不屑放縱,因而開始逾矩犯錯,最終為自己遭致滅頂之災。
  • 反邪詩:《相信科學,珍愛生命》
    號載人潛水器在深海下潛至7000米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達到釐米級別授時精度達到納秒級別——人類文明史的車輪行駛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崇尚科學、珍愛生命的理念早已經寫進我們的教科書裡相信科學,才能不斷進步珍愛生命,才能感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