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2021-01-08 科新文創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0年,仿佛在新年伊始就被按下了暫停鍵。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各地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牽動著世界人民的心,仿佛是地球母親不堪重負,向我們昭示她的傷痕和不滿。而今天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地球孕育生靈萬物,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也需要大家保護,生態文明的建設也需要每個人都參與進來。

世界地球日為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現在,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2020年,我國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這顆蔚藍的星球已經存在了幾十億年,但回顧人類工業文明僅僅兩、三百年的歷史來看,,人類對地球的改變,或者說是破壞、重創,是以前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的總和還要大。」

波蘭著名畫家PaweKuczyński的諷刺圖。

工業文明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是一個奇蹟,但它卻不是神話,所有這一切讓人類感到驕傲、自豪的成就,都源於對自然資源的過分攫取、掠奪。就像某種守恆定律表徵的一樣,工業文明創造的生產力,同樣需要以消耗自然自然為基礎。 如果工業文明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創造生產力,那麼它也將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吞噬自然資源。

工業文明的惡性膨脹,就如同是在培養劑上接上了菌種,雖然對小小的細菌而言,培養劑就是消耗不盡的營養,但當它們的數量以指數級別的速度增加時,會在幾天內耗盡所有的營養,最終整個菌群都會因飢餓而死亡了。

早在我國先秦古籍《逸周書》中就說道:「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為春天樹木剛剛復甦生,不去拿斧頭進山林砍伐,讓草木自然生長。《周禮》上說:「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還有「殷之法,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的律令。

人口的增加,工業的發展, 科學技術的進步,都離不開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而工業化的發展也使人類徵服自然的文化達到了極致。

你知道嗎?全球每分鐘有11公頃土地變成荒漠,每年至少6萬種生物滅絕,每分鐘消失的森林相當於36個足球場之大……

以前人類野心勃勃地想要「徵服大自然」,但是現在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態危機的發生,說明地球再也沒有能力支持人類工業文明的繼續發展。人類是該看看自己基石的時候了!大氣汙染,全球氣候變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環境不容樂觀,大自然的警鐘已經敲響,人與自然本來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不要過分陶醉於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否則苦果最終將由人類自己吞噬。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會對我們進行報復。」——恩格斯 《自然辯證法》

在此前疫情高峰時,當人類的腳步慢下來,這時的地球是怎樣的?自一些地區按下暫停鍵後,人類停止了戶外活動,河水變清了,空氣變好了,天空變藍了,動物都跑到專供人類行走的公路上了……這似乎是地球用自己的語言為人類記下的條記,讓忙碌的人類慢下來,聽聽地球的心聲。

為什麼鳥兒不歌唱?

我們需要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如同敬畏我們自己。因為我們還有太多的未知,時刻懷著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珍視與我們共處的生靈,愛護我們的地球,需要我們每個人的踐行。保護環境,每個人都不是局外人。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才能和諧共生。地球的形象既不是一個取用不盡、隨意挖掘的資源庫,也不是一個避之不及的荒原,而是一個有待照料、關心、收穫並愛護的大花園。我們要拯救的不是地球,而是我們人類自己,沒有了人類,地球照樣自轉;沒有了地球,人類只能流浪。未來地球,它的命運,在你我手上。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我們每個人的故事,都與腳下的土地,頭上的天空,遠處的樹木,樹上的鳥兒等有關,這些包圍著我們,和我們人類一起譜寫共同生存的家園故事。

(完)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球日|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同生存,共成長
    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讓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面對世界經濟的複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這一科學論斷有了更為深切直觀的認識和體會。2020年4月22日,我們迎來了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世界地球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這一切都像是在提醒我們,要更加愛護、保護我們的地球了。今天我們迎來了第51個世界地球日在這一天裡我們似乎比平常更加重視這顆星球一點4.22 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起源於二十世紀70年代,是一場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草根節日。
  • 世界地球日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我們今年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確定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世界地球日顧名思義,地球是我們的母親,我們與地球應該是相互關愛,和諧共生,可是太多人忘本而去傷害地球,到最後發現最終受傷的還是我們自己。地球上不是只有我們一個國度,也不是只有人類一種生物,人人和平共處,人與自然與其他動物生物和平共處,需要我們都在一個精神層次裡面。很顯然現在我們每個人精神層面的思想是有階級的,所以我們要學習古代文人的思想精神。總有一些人在為大家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而奮鬥,他們的心中有大愛。
  • 世界地球日丨保護地球,我們這樣做
    今天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如何珍愛我們的家園,不讓地球「流浪」?做到生活中的這些舉手之勞,讓我們輕鬆為地球添抹綠!小夥伴們,你知道「地球日」從何而來呢?
  • 【文明實踐在行動】世界地球日,我們一起愛護地球!
    【文明實踐在行動】世界地球日,我們一起愛護地球!,藍色的大海,綠色的森林,白色的雲朵……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賽罕區各小學和幼兒園開展了以「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綠色環保實踐活動,讓孩子們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相關知識,幫助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善待地球。
  • 【世界地球日】今天,為地球母親轉發
    【世界地球日】今天,為地球母親轉發 2020-04-22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地球日」遼寧鞍山小學生用畫筆守護地球
    圖片來源:鞍山雲  「我要保護地球,不要搬到火星去」,「我要少用塑膠袋,不讓地球去流浪」……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遼寧省鞍山市的小學生們開展了繪製手抄報、創作環保詩歌、將廢舊物品再利用、節約水、電、糧食等內容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增強珍愛地球、保護環境的理念,從自身做起不讓「地球去流浪」。
  • 珍愛地球,刻不容緩——世界地球日愛護家園倡議書
    ——地球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在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通過綠色低碳生活,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進而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 地球日|關愛地球 攜手同行
    世界地球日簡介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起源於美國,1970年,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發起,呼籲創造一個清潔、簡單、和平的生活環境。1990年4月22日,全球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世界各地舉行形式多樣的環保宣傳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肯定。
  • 【世界地球日】地球只有一個,別再讓她受傷
    【世界地球日】地球只有一個,別再讓她受傷 2020-04-22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地球日是幾月幾日 今年是第幾個世界地球日 宣傳主題是什麼
    地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家園。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世界地球日的起源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
  • 世界地球日|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世界地球日(Earth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起源世界地球日起源於美國,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它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
  • 第51個世界地球日:保護地球母親 我們該如何做?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20-04-22 16:37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董奧 呂靖怡)今天(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愛護地球,就是愛護我們的生存家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為保護地球獻一份力呢?
  • 世界地球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請別傷害它
    ——宮崎駿《風之谷》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我們一起為地球發聲。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超過了平衡點,所以我們必須要擺正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約束自己不要再傷害自然。我們不能把自己活成「地球的新冠」。大自然的警鐘已經敲響,人與自然本來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不要過分陶醉於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否則苦果最終將由人類自己吞噬。
  • 地球日|愛護環境,保護地球,我們可以做這些……
    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今天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我們渴望綠色的家園渴望青山綠水、碧海藍天......和小芝一起了解「地球日」愛護環境,我們可以做這些參與植樹一顆50年樹齡的樹,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汙染的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的價值約31200美元;涵養水源的價值約37500美元。
  • 「世界地球日」 進校園
    「世界地球日」 進校園 2019/04/23 08:35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5907
  • 世界地球日
    來源:新華網新華網北京4月22日電(王瑩)今天是第49個世界地球日。保護地球環境,守護共同家園備受關注。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如何珍愛我們的藍色家園?生活中的這些舉手之勞讓我們輕鬆為地球添抹綠。目前我們生活中用的電,60%依靠燃燒煤炭,每發1度電就要燃燒400克煤炭。燃燒煤炭,不僅消耗地球資源,還會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粉塵,嚴重汙染環境。養成隨手關燈小習慣,對於不用的電子設備,及時拔掉電源,既能省電,也能保護自然資源。綠色低碳出行 環保又健康這幾年,綠色低碳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 世界地球日的反思:疫情,能否讓我們學會善待自然?
    半月談評論員 郭豔慧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最近,全球媒體都不約而同地報導了一個現象:受全球疫情蔓延影響,人們的外出活動普遍減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野生動物得到了更多生存空間,自然環境也迎來自行修復的機會。
  • 邯鄲市復興區開展「致敬,地球」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
    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今年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復興區教體局在4月20日至26日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周期間,組織全區少先隊員開展「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活動。4月20日早8:00,復興區的少先隊員們通過一場線上升旗儀式,和祖國各地的隊員一起關注地球,探秘地球,致敬地球。國旗下的講話使隊員們意識到保護地球、善待地球,已經成為各國人民共同肩負的使命。家園只有一個,地球不能複製。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霍北小學還開展了「我為地球媽媽 頌美文」「我為地球媽媽 畫幅畫」「地球媽媽,我想對您說……」徵文活動。
  • 漫說丨地球只有一個 怎可讓其「流浪」?
    4月22日,第51個世界地球日如約而至。今年的活動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咬定青山不放鬆」攜手合作,守護好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只有一個,怎可讓其「流浪」?從現在開始,好好珍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