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在一天之內把森林燒成灰燼,水和風卻需要一百年以上的時間來造林。——宮崎駿《風之谷》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我們一起為地球發聲。
先來看一組數據,
人類平均每天損失200多平方公裡的森林面積;
每天有800萬件垃圾進入海洋;
全球已有27000餘個物種面臨滅絕威脅;
2019年全球平均海平面達到有記錄以來最高值;
2015年到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
自然是最耐心的老師,你學不會,它就一遍一遍地教。
澳大利亞大火災,肯亞蝗災,新冠病毒橫行,湖南雞瘟,昨日的齊齊哈爾暴雪,這就是自然在一次次提醒人類,學會珍惜,敬畏自然。
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超過了平衡點,所以我們必須要擺正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約束自己不要再傷害自然。
我們不能把自己活成「地球的新冠」。
大自然的警鐘已經敲響,人與自然本來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不要過分陶醉於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否則苦果最終將由人類自己吞噬。
——《流浪地球》
我在網上看到一些很有趣的新聞,我整理了一下。
有一家動物園,那裡研究員想盡了一切辦法都無法讓他們交配繁衍,可就在近日疫情期間,在沒有人類遊玩的時候,他們成功了交配了。
我在想是不是若干年後在我們跟子孫們講解新冠病毒時期的故事,在動物眼中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版本,熊貓們可能會對子孫們的這樣說,「在那些恐怖無毛直立猿消失的那段日子,我和你祖奶奶創造了你的爸比」。
人類的存在對自然的影響有多大?
這次疫情人們把自己關在家不出門之後,
內蒙古磴口縣火烈鳥再次光顧,
西班牙街頭有野豬逛了,
威尼斯的水60年來第一次變清,有海豚遊泳了,
羅馬的特萊斯許願池關閉,有水鳥嬉戲了,
美國卡羅萊納州購物中心,甚至出現鱷魚散步,
我們也發現了印度新德裡的天空如此美麗...
美國作家、詩人和自然愛好者溫德爾.貝瑞說:「人們並不是從父母手上接手這個世界,而是從孩子那裡借來的」。
我們也不必太過悲觀。雖然目前地球形式嚴峻,但是只要我們從現在開始,愛護環境,保護自然也為時不晚。自然的偉大超出我們的想像。
下圖是澳洲大火後的森林,
我們人類也在為保護地球,做出改變。愛護大自然,從拒絕野味開始。
PS
環保小貼士:地球是每個人的家園,我們要保護地球,不要亂扔垃圾,少使用塑膠袋,多種樹,綠色出行,節約用水,保護小動物。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環保小妙招。)